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碎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碎石装置。
背景技术:2.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过程中,房屋建筑结构施工在经济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房屋建筑结构施工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各个方面,例如整个建筑过程的质量问题、安全性能及保障、房屋建筑的成本价格等等各个方面。房屋建筑结构施工也包括了相关从事房屋建筑专业人员的参与以及对建筑施工过程环节提出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反馈和改进的地方,另外,房屋建筑施工的复杂工序和原材料质量也是房屋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房屋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现状的深刻剖析不仅仅有助于专业认识对存在的问题做出改善,而且有助于促进以后房屋建筑结构质量的提高,以期提高房屋建筑结构施工的效率以及安全性。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也越来越多,其施工质量和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持续的提高,这也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从而更好的发挥在世界中的大国作用。但是在越来越多的房屋建筑的情景下,伴随而来的就是房屋的质量问题,房屋的质量安全影响了很多人,这关乎人们的性命,在过去的时间里,总是出现房屋质量安全的报道,而房屋建筑离不开根基,根基的牢不牢固影响了整个房屋的使用期限。
3.现有的碎石装置在碎石时,效果不佳,常常仅有一道碎石工艺,对于材质不同的岩石,碎石效果差距过大,引起使用时的各种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碎石装置,达到对石块连续撞击和碾压的效果,使石块变成碎石流入传送带上的目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碎石装置,包括撞击室,碾压室,传送带,传送电机和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室位于碾压室的上方,并与碾压室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碾压室的下端设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一侧连接有传送电机,所述传送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凸起辊并穿过防护壳的一侧,并通过轴承固定在防护壳的另一侧内壁上,与防护壳保持转动连接,使石块经撞击室和碾压室的击碎下,变成较小的碎石,落于传送带的上端,流向下一工序;
6.所述碾压室包括下壳体,滚板,碾压辊和反弹板,所述下壳体上平面与撞击室相连接,数个所述滚板固定在下壳体的内壁上,并在底部固定有支撑杆,数个所述碾压辊固定在滚板的底部,并形成夹角,所述反弹板固定在下壳体内壁的一侧,并向下倾斜,使较小的碎石通过滚板的反弹缓冲下降低移动速度,以使碾压辊更好的对石块进行撞击,石块从滚板落于碾压辊内部时,将石块在数个碾压辊撞击下,进行粉碎,将石块撞击成小块的碎石,且反弹板阻拦碎石朝反弹板的方向进行跳动,防止碎石从传送带上跳落。
7.优选的,所述撞击室包括上壳体,导板,撞击油缸和撞击块,所述上壳体固定在下
壳体的上平面上,导板呈对称状固定在上壳体的内壁上,并向上壳体中心处倾斜,数个所述撞击油缸固定在上壳体的外壁上,且撞击油缸的输出端穿过上壳体的内壁,并与位于上壳体内部的撞击块相连接,所述撞击块上下紧贴,将石块从上壳体上端导入时,经导板引导至导板内部的间隙处,落于撞击块上,撞击油缸推动输出端的撞击块进行移动,并对落于撞击块内部的石块进行撞击和挤压,使其变成小块的落石,落在碾压室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碾压室下端开设有通孔,且传送带的上端贯穿碾压室底部的通孔内部,传送带的两侧设有下壳体的两侧面,将传送带始终固定在下壳体的内部,防止在传送带连续工作的情况下,传送带的上表面始终位于下壳体的内部,防止落于传送带以外的位置。
9.优选的,所述碾压辊包括转动辊,环绕辊,凸起块,连接块,撞击球,撞击刺,所述转动辊与固定在下壳体一侧的电机相连接,所述环绕辊套接在转动辊上,数个所述凸起块呈圆周阵列状固定在环绕辊的外壁上,所述凸起块上端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末端固定安装有撞击球,当转动辊转动时,即可带动转动辊和凸起块转动,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连接块拉长,更增加了撞击球锤击落石时的力臂,增强了敲击落石的力度。
10.优选的,所述撞击球外壁上呈圆周阵列状固定安装有数个撞击刺,可增对落石凹凸不平的表面造成撞击力,增强敲击落石的力度。
11.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采用橡胶材质,并连接凸起块和撞击球,橡胶材质在离心力作用下可延长,以此增强撞击球旋转时的力度。
12.优选的,所述滚板最底部朝向碾压辊组成的夹角处,使从滚板上滑落的落石快速进行碾压辊旋转的敲击,减少滑落时间。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碎石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数个碾压辊对落石进行撞击和碾压作用,通过转动辊带动环绕辊转动,转动过程中,使橡胶材质的连接块在离心力作用下向环绕辊的四周拉伸,以此延长撞击球撞击落石的力臂,增强撞击球撞击落石的力度。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撞击室内部设置数个相对的撞击块,使撞击块在撞击油缸的强力推动下,既可以撞击石块,又在撞击石块后,挤压石块,撞击油缸提供持续且强劲的动力,使石块受撞击块挤压后,产生裂纹并产生破裂情况,形成小块的落石。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放大图。
20.图中:1、撞击室;2、碾压室;3、传送带;4、传送电机;5、防护壳;101、上壳体;102、导板;103、撞击油缸;104、撞击块;201、下壳体;202、滚板;203、碾压辊;204、反弹板;2031、转动辊;2032、环绕辊;2033、凸起块;2034、连接块;2035、撞击球;2036、撞击刺。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
‑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碎石装置,包括撞击室1,碾压室2,传送带3,传送电机4和防护壳5,其特征在于:撞击室1位于碾压室2的上方,
并与碾压室2上端固定连接,碾压室2的下端设有防护壳5,防护壳5一侧连接有传送电机4,传送电机4输出端连接有凸起辊并穿过防护壳5的一侧,并通过轴承固定在防护壳5的另一侧内壁上,与防护壳5保持转动连接,使石块经撞击室1和碾压室2的击碎下,变成较小的碎石,落于传送带3的上端,流向下一工序;
22.碾压室2包括下壳体201,滚板202,碾压辊203和反弹板204,下壳体201上平面与撞击室1相连接,数个滚板202固定在下壳体201的内壁上,并在底部固定有支撑杆,数个碾压辊203固定在滚板202的底部,并形成夹角,反弹板204固定在下壳体201内壁的一侧,并向下倾斜,使较小的碎石通过滚板202的反弹缓冲下降低移动速度,以使碾压辊203更好的对石块进行撞击,石块从滚板202落于碾压辊203内部时,将石块在数个碾压辊203撞击下,进行粉碎,将石块撞击成小块的碎石,且反弹板204阻拦碎石朝反弹板204的方向进行跳动,防止碎石从传送带3上跳落。
23.撞击室1包括上壳体101,导板102,撞击油缸103和撞击块104,上壳体101固定在下壳体201的上平面上,导板102呈对称状固定在上壳体101的内壁上,并向上壳体101中心处倾斜,数个撞击油缸103固定在上壳体101的外壁上,且撞击油缸103的输出端穿过上壳体101的内壁,并与位于上壳体101内部的撞击块104相连接,撞击块104上下紧贴,将石块从上壳体101上端导入时,经导板102引导至导板102内部的间隙处,落于撞击块104上,撞击油缸103推动输出端的撞击块104进行移动,并对落于撞击块104内部的石块进行撞击和挤压,使其变成小块的落石,落在碾压室2的内部。
24.碾压室2下端开设有通孔,且传送带3的上端贯穿碾压室2底部的通孔内部,传送带3的两侧设有下壳体201的两侧面,将传送带3始终固定在下壳体201的内部,防止在传送带3连续工作的情况下,传送带3的上表面始终位于下壳体201的内部,防止落于传送带3以外的位置。
25.碾压辊203包括转动辊2031,环绕辊2032,凸起块2033,连接块2034,撞击球2035,撞击刺2036,转动辊2031与固定在下壳体201一侧的电机相连接,环绕辊2032套接在转动辊2031上,数个凸起块2033呈圆周阵列状固定在环绕辊2032的外壁上,凸起块2033上端均固定有连接块2034,连接块2034末端固定安装有撞击球2035,当转动辊2031转动时,即可带动环绕辊2032和凸起块2033转动,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连接块2034拉长,更增加了撞击球2035锤击落石时的力臂,增强了敲击落石的力度。
26.撞击球2035外壁上呈圆周阵列状固定安装有数个撞击刺2036,可增对落石凹凸不平的表面造成撞击力,增强敲击落石的力度。
27.连接块2034采用橡胶材质,并连接凸起块2033和撞击球2035,橡胶材质在离心力作用下可延长,以此增强撞击球2035旋转时的力度。
28.滚板202最底部朝向碾压辊203组成的夹角处,使从滚板202上滑落的落石快速进行碾压辊203旋转的敲击,减少滑落时间。
29.在使用时,将石块从上壳体101上端倒入,石块撞击在导板102上面,并逐渐从导板102中心处的缝隙下流向上壳体101内部,开动数个撞击油缸103后,将撞击块104来回的左右移动,撞击从导板102处落下的石块,将石块撞击呈小块的石头,此时,石块继续下落,并落在滚板202上,并在滚板202上向下滚动,当落石滚入碾压辊203组成的夹角内部,并在旋转的碾压辊203的作用下,被敲击成小块碎石,此时,碾压辊203旋转,带动凸起块2033和
2044旋转,橡胶材质的连接块2034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四周延伸,提高了撞击球2035的敲击力臂,使撞击球2035和撞击球2035上的撞击刺2036更好的敲击落石,圆周阵列的数个撞击球2035对落石形成持续稳定的敲击力度,使落石更加碎裂,此时碎石落于传送带3上面,当落于在传送带3上面向四周跳动时,反弹板204阻拦碎石继续向该方向跳动,将碎石反弹,防止碎石蹦出传送带3,并在传送带3的带动下,向下一工序移动。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