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秸秆生产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6049发布日期:2021-05-25 12:4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秸秆生产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秸秆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作为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利用,其中秸秆在生产加工处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进行加工,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颗粒物,这就使得随着颗粒物的堆积,逐渐的影响到了废水的循环使用。

随着使用过程中,现有技术中的装置逐渐暴露出了不足之处:

第一,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搅拌叶片无法均匀的与废水接触,导致废水内的颗粒物无法充分的混合于废水中,易在筒体内出现沉淀的现象,使得降低了对颗粒物的分离效率。

第二,废水在穿过过滤组件,进行分离过滤时,需长时间的对废水进行静置,延长了使用时间,降低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秸秆生产废水处理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搅拌叶片无法均匀的与废水接触,导致废水内的颗粒物无法充分的混合于废水中,易在筒体内出现沉淀的现象;以及废水在穿过过滤组件,进行分离过滤时,需长时间的对废水进行静置,延长了使用时间,降低了废水处理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秸秆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支撑筒体,所述支撑筒体内同轴插装有分离筒体,所述分离筒体内转动安装有三组呈旋转对称的扰流叶片,每组所述扰流叶片包括上下水平设置的上横板与下横板,所述上横板与下横板靠近所述分离筒体内壁的端部之间还固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水平固接有横轴,所述横轴上还转动安装有旋转叶片,所述分离筒体的下端口倾斜固接有滤板,所述支撑筒体的下端口法兰连接有储液筒体,所述储液筒体与所述支撑筒体之间还固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圈固接有滤网筒,所述滤网筒内沿竖向滑动安装有推板。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推板沿竖向滑动时还沿周向转动,所述推板的上表面还固接有导流叶片。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滤网筒的下端口处同轴固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并通过所述内螺纹连接有驱动柱,所述驱动柱的上表面与所述推板的下表面相固接。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筒的下端部通过架体固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沿竖向固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柱同轴开设有驱动孔,所述驱动轴插装于所述驱动孔内,所述驱动孔的孔壁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限位条,所述驱动轴的周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条相匹配的限位槽。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储液筒体的下端口封口设置,所述储液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倾斜向下设置的排液筒。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分离筒体上开设有导出孔,所述导出孔的下边沿与所述滤板处于下方的端部相平齐,所述支撑筒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排出口,所述分离筒体上升时,通过所述导出孔与所述排出口相平齐将内部料物排出。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分离筒体的上端口固接有向上呈渐扩式设置的喂入筒,所述分离筒体通过所述喂入筒的外壁支撑于所述支撑筒体的上端口。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喂入筒的上端口还固接有吊环。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喂入筒的中心处通过支架固接有驱动机,所述驱动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固接有主轴,三个所述上横板处于内侧的端部共同固接于所述主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中通过三组扰流叶片实现对加入的废水进行搅拌,使废水中的颗粒物均匀的与废水进行混合,降低了颗粒物沉淀的现象,其中通过设置滤板实现对废水搅拌过程中,合格的液体下落,颗粒物阻拦于滤板的上方;

其他过滤后的液体进入至滤网筒内进行二次过滤分离,其中通过底部滑动且转动的推板,实现对位于滤网筒内的液体进行推顶,且利用转动的导流叶片实现对内部的液体进行导流,使液体更快的穿过滤网筒流入至储液筒体内;

其中通过提升分离筒体,将导出孔与所述排出口相平齐,实现对滤板上方阻拦的颗粒物进行导出;

简化随动部件,降低工作过程中的故障率的发生;提高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部件少,工序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筒体;2-分离筒体;3-上横板;4-竖板;5-下横板;6-滤板;7-横轴;8-旋转叶片;9-导出孔;10-排出口;11-套环;12-储液筒体;13-滤网筒;14-推板;15-导流叶片;16-驱动柱;17-驱动轴;18-限位条;19-驱动电机;20-排液筒;21-喂入筒;22-驱动机;23-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农业秸秆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支撑筒体1,支撑筒体1内同轴插装有分离筒体2,分离筒体2内转动安装有三组呈旋转对称的扰流叶片,每组扰流叶片包括上下水平设置的上横板3与下横板5,上横板3与下横板5靠近分离筒体2内壁的端部之间还固接有竖板4,竖板4上水平固接有横轴7,横轴7上还转动安装有旋转叶片8,设置旋转叶片8实现了扰流叶片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旋转叶片8与内部的废水进行接触,实现自转,进一步提高对废水的搅拌效率;

分离筒体的下端口倾斜固接有滤板,支撑筒体1的下端口法兰连接有储液筒体12,储液筒体12与支撑筒体1之间还固接有套环11,套环11的内圈固接有滤网筒13,滤网筒13内沿竖向滑动安装有推板14。

推板14沿竖向滑动时还沿周向转动,推板14的上表面还固接有导流叶片15。

滤网筒13的下端口处同轴固接有支撑筒,支撑筒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并通过内螺纹连接有驱动柱16,驱动柱16的上表面与推板14的下表面相固接。

支撑筒的下端部通过架体固接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沿竖向固接有驱动轴17,驱动柱16同轴开设有驱动孔,驱动轴17插装于驱动孔内,驱动孔的孔壁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限位条18,驱动轴17的周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条18相匹配的限位槽。

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固接有驱动轴17,同时驱动柱16开设有驱动孔,驱动轴17插装于驱动孔内,

驱动孔的孔壁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限位条18,驱动轴17的周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条18相匹配的限位槽,设置限位条18和限位槽目的是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为了驱动轴17转动时,能带动驱动柱16转动;

然后支撑筒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并通过内螺纹连接有驱动柱16,可知,驱动柱是螺纹连接于支撑筒上的,相当于驱动柱16是螺杆,支撑筒是螺母,螺杆与螺母的连接关系;

然后驱动轴17转动,会带动驱动柱16,因驱动柱16与支撑筒是螺纹连接关系,所以支撑筒会向上移动,然而在通过驱动柱16是滑动插装于驱动孔内的,所以实现了驱动柱16移动时,不会带动驱动电机19上下移动,驱动电机19通过架体固定于支撑筒的内壁上,该工作原理与市面上常见的口红顶出方式及固体胶顶出方式原理相同。

储液筒体12的下端口封口设置,储液筒体12的侧壁上开设有倾斜向下设置的排液筒20。

分离筒体上开设有导出孔9,导出孔9的下边沿与滤板处于下方的端部相平齐,支撑筒体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排出口10,分离筒体上升时,通过导出孔9与排出口10相平齐将内部料物排出。

分离筒体的上端口固接有向上呈渐扩式设置的喂入筒21,分离筒体通过喂入筒21的外壁支撑于支撑筒体1的上端口。

喂入筒21的上端口还固接有吊环23。

喂入筒21的中心处通过支架固接有驱动机22,驱动机22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固接有主轴,三个上横板3处于内侧的端部共同固接于主轴上。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废水通过喂入筒21进入,利用三组扰流叶片实现对加入的废水进行搅拌,使废水中的颗粒物均匀的与废水进行混合,降低了颗粒物沉淀的现象;

搅拌后的废水通过设置的滤板实现液体下落,颗粒物阻拦于滤板的上方;

液体下落至滤网筒13内进行二次过滤分离,其中通过底部滑动且转动的推板14,实现对位于滤网筒13内的液体进行推顶,且利用转动的导流叶片15实现对内部的液体进行导流,使液体更快的穿过滤网筒13流入至储液筒体内,并通过排液筒20排出;

其中通过提升分离筒体2,将导出孔9与排出口10相平齐,实现对滤板上方阻拦的颗粒物进行导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