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混合与单出水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8897发布日期:2022-03-19 23:5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混合与单出水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花洒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混合与单出水的结构。


背景技术:

2.手持式花洒是一种安装在固定或可移动的支架上,由淋浴管连接并且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可以由淋浴者自由移动或掌握的花洒。这种花洒的出水方式有很多种,也有很多功能。多功能手持花洒的出水方式可以进行调节,能够调节出多种不同的出水效果来。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出水方式为三个水路分别对应三个出水腔,以达到出三种不同的水花,但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出水面积很小,影响沐浴舒适感,请参阅图1、图2。
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可混合与单出水的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混合与单出水的结构,克服现有的缺陷;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可混合与单出水的结构,包括
6.分水本体,其分别设置第一出水腔、第二出水腔以及第三出水腔;
7.切换本体,其设置于所述分水本体内,旋转所述切换本体依次覆盖所述第二出水腔与所述第三出水腔的开口、所述第一出水腔与部分所述第三出水腔的开口、所述第一出水腔与所述第二出水腔以及部分所述第三出水腔的开口。
8.进一步,所述分水本体设置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且用于放置所述切换本体的容纳腔。
9.进一步,所述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一出水腔、所述第三出水腔的开口逐渐增大。
10.进一步,所述切换本体通过切换装置实现切换。
11.进一步,所述切换装置切换一次,所述切换本体旋转120
°

12.进一步,所述可混合与单出水的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分水本体连接且进水的进水管。
13.进一步,所述第一出水腔、第二出水腔以及第三出水腔依次对应三个出水口。
14.进一步,所述可混合与单出水的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水腔、第二出水腔、第三出水腔出水口连接的分水面板、与所述分水面板连接的出水面板。
15.进一步,所述分水面板、出水面板相互配合形成内圈出水通道、中圈出水通道以及外圈出水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出水腔的出水口与所述内圈出水通道连接,所述第二出水腔的出水口与所述外圈出水通道连接,所述第三出水腔与所述中圈出水通道连通。
16.进一步,所述切换本体覆盖所述第二出水腔与所述第三出水腔的开口,所述内圈出水通道出水;所述切换本体覆盖所述第一出水腔与部分所述第三出水腔的开口,所述中圈出水通道与外圈出水通道混合出水;所述切换本体覆盖所述第一出水腔与所述第二出水腔以及部分所述第三出水腔的开口,所述中圈出水通道出水。
17.本实用新型的可混合与单出水的结构通过旋转切换本体依次覆盖第二出水腔与第三出水腔的开口、第一出水腔与部分第三出水腔的开口、第一出水腔与第二出水腔以及部分第三出水腔的开口,可实现单出水与混合出水的两种模式,进而实现出水面积大小改变。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9.其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分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分水本体的三种出水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花洒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水本体的主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花洒结构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花洒结构的剖视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局部放大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花洒结构的水流示意图;
28.图9为本实用新型花洒结构内圈出水通道出水对应切换本体位置以及水流示意图;
29.图10为本实用新型花洒结构中圈出水通道与外圈出水通道混合出水对应切换本体位置以及水流示意图;
30.图11为本实用新型花洒结构中圈出水通道单独出水对应切换本体位置以及水流示意图。
31.标号说明:
32.10、分水本体;11、进水口;12、切换本体;13、第一出水腔;14、第二出水腔;15、第三出水腔;20、切换本体;30、切换装置;40、进水管;50、分水面板;60、出水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请参阅图1至11,是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混合与单出水的结构,包括分水本体10,其分别设置第一出水腔13、第二出水腔14以及第三出水腔15;
35.切换本体20,其设置于分水本体10内,旋转切换本体20依次覆盖第二出水腔14与第三出水腔15的开口、第一出水腔13与部分第三出水腔15的开口、第一出水腔13与第二出水腔 14以及部分第三出水腔15的开口。
36.分水本体10设置进水口11、与进水口11连通且用于放置切换本体20的容纳腔12;
第二出水腔14、第一出水腔13、第三出水腔15的开口逐渐增大,即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分水方式上作了改善,原分水本体10为三个大小类似水腔,本实用新型采用三个不同大小的水腔(具体体现在出水腔的开口处),通过切换可达到不同的出水方式,切换一圈可分别实现第三出水腔15出水/第三出水腔15+第二出水腔14出水/第一出水腔13出水,如此也可以达到强水与柔水来回切换,出水面积大小改变等。
37.切换本体20通过切换装置30实现切换。切换装置30切换一次,切换本体20旋转 120
°
;该切换装置30采用现有技术,再次不作详细赘述。
38.可混合与单出水的结构还包括与分水本体10连接且进水的进水管40;且第一出水腔 13、第二出水腔14以及第三出水腔15依次对应三个出水口,进水管40通过容纳腔12与第一出水腔13、第二出水腔14、第三出水腔15连通。
39.可混合与单出水的结构还包括与第一出水腔13、第二出水腔14、第三出水腔15出水口连接的分水面板50、与分水面板50连接的出水面板60;分水面板50、出水面板60相互配合形成内圈出水通道、中圈出水通道以及外圈出水通道,其中第一出水腔13的出水口与内圈出水通道连接,第二出水腔14的出水口与外圈出水通道连接,第三出水腔15与中圈出水通道连通。
40.切换本体20覆盖第二出水腔14与第三出水腔15的开口,内圈出水通道单独出水;切换本体20覆盖第一出水腔13与部分第三出水腔15的开口,中圈出水通道与外圈出水通道混合出水;切换本体20覆盖第一出水腔13与第二出水腔14以及部分第三出水腔15的开口,中圈出水通道单独出水,因此可实现混合与单独出水的搭配。
4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混合与单出水的结构通过旋转切换本体依次覆盖所述第二出水腔与第三出水腔的开口、第一出水腔与部分第三出水腔的开口、第一出水腔与第二出水腔以及部分第三出水腔的开口,可实现单出水与混合出水的两种模式,进而实现出水面积大小改变。
4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3.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44.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