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电厂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2.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大多用于工厂,现有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大多用脱硫脱硝剂对烟气中的硫和硝进行清除,不能很好的将烟气中的硫化物和硝化物完全的清除,脱硝脱酸的效果较差,未净化完全的烟气中存在一定的硫化物和硝化物直接排放后对环境影响较大;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厂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除尘室、脱硝室、脱硫室、干燥室,所述除尘室、脱硝室、脱硫室、干燥室均安装在壳体内;
5.所述除尘室的左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除尘室内安装有收尘极板和阴极线杆,所述收尘极板环绕形成环流通道,所述阴极线杆均布于环流通道中,所述除尘室上方安装有电磁振打器,所述除尘室下方安装有灰斗;
6.所述脱硝室位于除尘室的右侧,所述脱硝室通过第一送气通道与除尘室相连,所述脱硝室的内室上方安装有脱硝液喷淋器,所述脱硝室的内室下方安装第一废物料斗,所述脱硝室的右侧安装有脱硝液储藏槽,所述脱硝液储藏槽的右侧安装脱硫液储藏槽;
7.所述脱硫室安装在脱硫液储藏槽)的右侧,所述脱硫室通过第二送气通道与脱硝室相连,所述脱硫室的内室上方安装有脱硫液喷淋器,所述脱硫室的内室下方安装有第二废物料斗,所述脱硫室的右侧安装干燥室,所述干燥室的右侧面开设有排气装置。
8.优选的,所述第一送气通道由第一竖直管与第一水平管组成,所述第一水平管上均布有第一喷气头,所述第一喷气头的数量为8~10个。
9.优选的,所述第二送气通道由第二竖直管与第二水平管组成,所述第二送气通道上均布有第二喷气头,所述第二喷气头的数量为8~10个。
10.优选的,所述脱硝室与脱硫室的交界上方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脱硝液喷淋器、脱硫液喷淋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脱硝室内设置有1号破泡网,所述1号破泡网位于脱硝液喷淋器下方,脱硝液面的上方。
12.优选的,述脱硫室内设置有2号破泡网,所述2号破泡网位于脱硫液喷淋器下方,脱硫液面的上方。
13.优选的,所述干燥室中填充有活性炭干燥剂。
14.优选的,所述脱硝室底部设置有脱硝液搅拌电机,且所述脱硝液搅拌电机的输出
轴传动连接有脱硝搅拌轴,所述脱硝搅拌轴延伸至脱硝室内部,所述脱硝搅拌轴上设置有多组搅拌扇叶。
15.优选的,所述脱硫室底部设置有脱硫液搅拌电机,且所述脱硫液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脱硫搅拌轴,所述脱硫搅拌轴延伸至脱硫室内部,所述脱硫搅拌轴上设置有多组搅拌扇叶。
16.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脱硝脱硫装置,;
17.1、除尘室采用绕流方式,使含尘气流停留在除尘室中的时间充分,有利于粉尘的脱离和附着,脱硝脱硫室分离式布置,有利于气流净化完全,提高了空气的净化质量,大大提高了装置环境保护的价值。
18.2、脱硝室采用浸泡式进行脱硝,同时底部设置的脱硝液搅拌电机避免了脱硝液中的物质粘附在脱硝室内壁;通过设置的破泡网,也避免了烟气从脱硝液出来的时候,带出杂质,影响脱硝效果;
19.本设备结构合理,集除尘、脱硝脱硫于一体化,是目前烟气处理技术领域中比较先进的设备,技术附加值高,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厂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3.实施例
2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6.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可知,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电厂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1、除尘室2、脱硝室3、脱硫室4、干燥室5,所述除尘室2、脱硝室3、脱硫室4、干燥室5均安装在壳体1内;
27.所述除尘室2的左侧开设有进风口10,所述除尘室2内安装有收尘极板 20和阴极线杆22,所述收尘极板20环绕形成环流通道21,所述阴极线杆22 均布于环流通道21中,所述除尘室2上方安装有电磁振打器23,所述除尘室 2下方安装有灰斗24;
28.所述脱硝室3位于除尘室2的右侧,所述脱硝室3通过第一送气通道30 与除尘室2
相连,所述脱硝室3的内室上方安装有脱硝液喷淋器33,所述脱硝室3的内室下方安装第一废物料斗35,所述脱硝室3的右侧安装有脱硝液储藏槽36,所述脱硝液储藏槽36的右侧安装脱硫液储藏槽46;
29.所述脱硫室安装在脱硫液储藏槽46的右侧,所述脱硫室4通过第二送气通道40与脱硝室3相连,所述脱硫室4的内室上方安装有脱硫液喷淋器43,所述脱硫室4的内室下方安装有第二废物料斗45,所述脱硫室4的右侧安装干燥室5,所述干燥室5的右侧面开设有排气装置6。
30.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送气通道30由第一竖直管37与第一水平管31组成,所述第一水平管31上均布有第一喷气头32,所述第一喷气头32的数量为8~10个。
31.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送气通道40由第二竖直管47与第二水平管41组成,所述第二送气通道40上均布有第二喷气头42,所述第二喷气头42的数量为8~10个。
32.进一步地说,所述脱硝室3与脱硫室4的交界上方安装有循环泵34,所述循环泵34与脱硝液喷淋器33、脱硫液喷淋器43连接。
33.进一步地说,所述脱硝室3内设置有1号破泡网38,所述1号破泡网位于脱硝液喷淋器33下方,脱硝液面的上方。
34.进一步地说,述脱硫室4内设置有2号破泡网48,所述2号破泡网位于脱硫液喷淋器43下方,脱硫液面的上方。
35.进一步地说,所述干燥室5中填充有活性炭干燥剂50。
36.进一步地说,所述脱硝室底部设置有脱硝液搅拌电机39,且所述脱硝液搅拌电机39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脱硝搅拌轴310,所述脱硝搅拌轴310延伸至脱硝室内部,所述脱硝搅拌轴310上设置有多组搅拌扇叶。
37.进一步地说,所述脱硫室底部设置有脱硫液搅拌电机49,且所述脱硫液搅拌电机49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脱硫搅拌轴410,所述脱硫搅拌轴410延伸至脱硫室4内部,所述脱硫搅拌轴410上设置有多组搅拌扇叶。
38.工作原理,
39.含尘的电厂烟气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除尘室,经过收尘极板和阴极线杆的电离,使含尘气流中的粉尘脱离空气并附着在收尘极板和阴极线杆上,环流通道使含尘气流较长时间停留在除尘室中,提高了粉尘的脱离率,通过电磁振打器将粉尘落入灰斗中,经过除尘后的气流通过第一送气通道30进入脱硝室中,经过脱硝液喷淋器的作用,使气流中的硝氧化物脱离出来,经脱硝后的气流通过第二送气通道进入脱硫室中进行脱硫,最后经过干燥室中的活性炭干燥剂50的干燥,通过排气装置6将净化后的气流排入空气中,且循环泵能循环利用将脱硝液、脱硫液,提高了净化率的同时节约了净化成本,集除尘、脱硝、脱硫、干燥于一体化,提高了空气净化效率,保护了生态环境
40.上述工作过程中,除尘室采用绕流方式,使含尘气流停留在除尘室中的时间充分,有利于粉尘的脱离和附着,脱硝脱硫室分离式布置,有利于气流净化完全,提高了空气的净化质量,大大提高了装置环境保护的价值。脱硝室采用浸泡式进行脱硝,同时底部设置的脱硝液搅拌电机避免了脱硝液中的物质粘附在脱硝室内壁;通过设置的破泡网,也避免了烟气从脱硝液出来的时候,带出杂质,影响脱硝效果;脱硫室采用浸泡式进行脱硝,同时底部设置的脱硫液搅拌电机避免了脱硫液中的物质粘附在脱硝室内壁;通过设置的破泡网,也
避免了烟气从脱硫液出来的时候,带出杂质,影响脱硫效果。
41.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 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