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云母板生产的双面上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7412发布日期:2021-12-11 11:5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用于云母板生产的双面上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云母板生产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云母板生产的双面上胶装置。


背景技术:

2.云母是一种特殊片状硅酸盐矿物,它的晶体结构是由两层硅氧四面体夹着一层铝氧八面体组成的层片状结构;云母特殊的层片状结构决定了其在垂直于解理面具有极高的电绝缘性;云母板是由云母纸经浸胶、烘干、剪切、粘合、压制等工艺制备而成的含胶结构绝缘材料。
3.云母板主要靠有机粘结剂将云母纸层层粘合,云母板在常温下通常为硬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将云母板进行单面粘接,完成一面粘接后进行翻转,随后进行第二面的粘接,导致生产线对于云母板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从而影响云母板加工周期,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粘胶剂,粘胶剂需要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甲苯、二甲苯等,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该气体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产生危害,故生产线原则上需要尽可能的自动化,降低人工参与程度,因此,如何提升云母与粘结剂界面结合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是值得研究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云母板生产的双面上胶装置,以期望优化云母板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云母板仅单面施胶,导致生产周期较长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云母板生产的双面上胶装置,包括进料机构,上述进料机构末端设有导料机构,由导料机构夹持云母板两端,上述导料机构上方设有喷胶机,上述导料机构下方设有储胶盒,上述储胶盒中设有刷轮机构,由刷轮机构抵触云母板下端,上述导料机构前端设有铺板机构,由铺板机构向云母板上端和下端铺设云母纸。
7.作为优选,上述导料机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支架,上述喷胶机通过支架固定在导料机构上方,上述储胶盒通过支架固定在导料机构下端,上述导料机构外壁和支架均设有安装孔,由安装孔插入螺栓进行固定。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储胶盒上边沿设有凹槽,上述刷轮机构两端设有轴承,上述轴承插入凹槽中,且凹槽中设有橡胶垫。
9.作为优选,上述进料机构包括上辊筒和下辊筒,由上述上辊筒和下辊筒夹持云母板。
10.作为优选,上述导料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导轨,上述导轨包括加压部、移动部和释压部,上述加压部之间的间隙由外侧向移动部逐渐缩小,上述释压部之间的间隙由移动部向外侧逐渐增大;上述导轨中设有滑条,上述滑条侧壁设有挤压凸起,由上述挤压凸起夹持云母板侧壁。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滑条包括多个滑块,上述滑块之间设有连接片,上述导轨设有通槽,上述通槽中设有上滚轮和下滚轮,上述上滚轮和下滚轮分别接触滑块的上端和下端,上述导轨侧壁设有开口,上述挤压凸起由开口伸出导轨。
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挤压凸起包括固定块和活动块,上述固定块连接滑块,上述固定块中设有限位杆,上述活动块套设在限位杆上,上述限位杆上设有复位弹簧,由上述复位弹簧分别抵触固定块和活动块。
13.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限位杆首端设有限位板,上述活动块设有限位槽,上述限位板安装在限位槽,由限位板在限位杆上约束活动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机构带动云母板进入导料机构,通过喷胶机和刷轮机构同时对云母板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施胶,通过铺板机构同时向云母板上表面和下表面铺设云母纸,该装置可以进行个联动,实现持续生产,避免云母板翻转的工序,降低生产线对工作人员的需求。
16.通过支架将喷胶机和储胶盒分别固定在导料机构上,利用螺栓进行锁紧有利于拆装,通过储胶盒设置凹槽便于轴承放置,从而通过轴承带动刷轮机构转动,利用刷轮机构将储胶盒中的胶水铺设到云母板下表面。
17.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辊筒和下辊筒夹持云母板,以保证云母板能够从相应的位置进入导料机构。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导轨带动滑条移动,通过加压部、移动部和释压部的设计,从而调节两个导轨之间的间隙,便于挤压凸起相互收拢夹持进料机构输送的云母板。通过滑块和连接片的设计有利于滑条在一定程度上弯曲,同时通过上滚轮和下滚轮保证滑块移动的稳定性。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复位弹簧推动活动块,当活动块抵触云母板后,复位弹簧收缩并向云母板施加一个力,从而有效夹持云母板;利用限位板和限位槽配合,使活动块在限位杆上的移动轨迹可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胶盒安装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分布示意图。
23.图4为滑条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截面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导料机构、2

喷胶机、3

储胶盒、4

铺板机构、5

进料机构、6

导轨、7

滑条、8

挤压凸起、101

支架、301

刷轮机构、302

轴承、401

云母纸、501

上辊筒、502

下辊筒、601

加压部、602

移动部、603

释压部、604

通槽、605

上滚轮、606

下滚轮、607

开口、701

滑块、702

连接片、801

固定块、802

活动块、803

限位杆、804

复位弹簧、805

限位板、806

限位槽、a

云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8]
参考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云母板生产的双面上胶装置,包括进料机构5,上述进料机构末端设有导料机构1,上述进料机构5带动云母板a向前移动,云母板a通过进料机构5缓慢进入到导料机构1,由导料机构1夹持云母板两端;其中进料机构5与导料机构1带动云母板a移动速度相同,从而尽量避免云母板a在进料机构5与导料机构1交接处形成速差。通常云母板a为独立条状结构,通过多个云母板a贴放的方式,使进料机构5具有良好的输送性,同时有助于提高容差率。
[0029]
上述导料机构1上方设有喷胶机2,其中喷胶机2为现有商品,其喷胶机2可以是热熔喷胶机,喷胶机2的喷头分布在导料机构1上方,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少施胶用量,提高工艺环保性,喷头的使用数量根据云母和增强材料原料的级配、表面工艺特性以及使用复合材料特性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保证喷头的施胶范围满足云母板a上表面的粘接需求。
[0030]
上述导料机构1下方设有储胶盒3,其中储胶盒3中填充热熔后的胶水,上述储胶盒3中设有刷轮机构301,由刷轮机构301抵触云母板下端,具体的说,刷轮机构301下部没入储胶盒3中的胶水中,其,刷轮机构301上部抵触抵触云母板下表面。
[0031]
上述导料机构1前端设有铺板机构4,由铺板机构4向云母板上端和下端铺设云母纸401。其中铺板机构4为现有商品,其铺板机构4包括分布在导料机构1上方和下方的包裹云母纸401的卷带,同时铺板机构4还包括现有的辊筒组,通过滚筒组将云母纸401引入到导料机构1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辊筒组对应的辊筒将云母纸401贴合在云母板a上表面和下表面,使云母纸401在导料机构1上完成铺设。
[0032]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导料机构1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支架101,其中支架101为现有金属支架,上述喷胶机2通过支架101固定在导料机构1上方,上述储胶盒3通过支架101固定在导料机构1下端,通过支架101支撑喷胶机2和储胶盒3,使喷胶机2和储胶盒3在分布在导料机构1上方和下方的对应位置,以便于喷胶机2和储胶盒3对云母板a进行工作。
[0033]
上述导料机构1外壁和支架101均设有安装孔,由安装孔插入螺栓进行固定。通过安装孔的形式便于支架101进行调节和拆装,从而易于拆卸导料机构1上的喷胶机2和储胶盒3,易于以满足不同云母板a生产所需。
[0034]
进一步的,上述储胶盒3上边沿设有凹槽,上述刷轮机构301两端设有轴承302,上述轴承302插入凹槽中,且凹槽中设有橡胶垫。其中橡胶垫为防滑垫,通过橡胶垫的形变保证刷轮机构301上端能够稳定抵触云母板a,其防滑垫与轴承302的固定端接触,避免轴承302在储胶盒3上移动,其刷轮机构301与轴承302的活动端连接,从而避免凹槽中的防滑垫影响刷轮机构301转动。
[0035]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进料机构5包括上辊筒501和下辊筒502,由上述上辊筒501和下辊筒502夹持云母板a。其中上辊筒501和下辊筒502对应的放置,且上辊筒501和下辊筒502均为现有辊筒结构,需要注意的是,上辊筒501和下辊筒502可以采用链条同步转动,以保证上辊筒501和下辊筒502的转动速度相同。
[0036]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导料机构1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导轨6,其中导轨6为金属材质,上述导轨6包括加压部601、移动部602和释压部603,上述加压部601之间的间隙由外侧向移动部602逐渐缩小,上述释压部603之间的间隙由移动部602向外侧逐渐增大;其中两个导轨6的移动部602之间间隙相同,以保证云母板a在导轨上稳定移动。
[0037]
上述导轨6中设有滑条7,其中滑条7为金属材质,上述滑条7侧壁设有挤压凸起8,其中挤压凸起8为多个,通过挤压凸起8分布在滑条7上。
[0038]
当滑条7由加压部601进入移动部602的过程中,两个滑条7上的挤压凸起8之间的间隙逐渐缩小,由上述挤压凸起8夹持云母板a侧壁。同理,当滑条7由移动部602进入释压部603的过程中,两个滑条7上的挤压凸起8之间的间隙逐渐缩增大,从而挤压凸起8能够有效释放对云母板a的夹持。
[0039]
进一步的,参考图4和图5所示,为了使滑条7能够在加压部601和释压部603稳定移动,上述滑条7包括多个滑块701,上述滑块701之间设有连接片702,其中连接片702为现有合页结构,通过连接片702连接滑块701,使两个滑块701之间能够相对倾斜,从而便于滑条7在加压部601和释压部603稳定移动。
[0040]
上述导轨6设有通槽604,其中通槽604为矩形,上述通槽604中设有上滚轮605和下滚轮606,且通槽604下端和上端再次开槽,以放置上滚轮605和下滚轮606,上述上滚轮605和下滚轮606分别接触滑块701的上端和下端,从而通过上滚轮605和下滚轮606有效避免滑块701抵触通槽604,保证滑块701在通槽604中的摩擦系数,从而有效带动滑条7在导轨6中移动。
[0041]
为了挤压凸起8从导轨6中伸出,上述导轨6侧壁设有开口607,上述挤压凸起8由开口607伸出导轨6。其中挤压凸起8直径小于开口607尺寸。
[0042]
更进一步的,再参考图5所示,上述挤压凸起8包括固定块801和活动块802,其中固定块801为金属材质,其活动块802顶部为橡胶材质,其余为金属材质,以便于机械加工批量制造。
[0043]
上述固定块801连接滑块701,固定块80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滑块701侧壁,上述固定块801中设有限位杆803,其限位杆803为圆柱结构,上述活动块802套设在限位杆803上,即活动块802上设孔,使活动块802能够在限位杆803上前后移动,上述限位杆803上设有复位弹簧804,由上述复位弹簧804分别抵触固定块801和活动块802。通过限位弹簧804处于张紧状态,由限位弹簧804向活动块802施加一个推力,使活动块802在限位杆803向外移动。
[0044]
更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活动块802意外从限位杆803中落出,上述限位杆803首端设有限位板805,其中,限位板805固定在限位杆803首端,上述活动块802设有限位槽806,上述限位板805安装在限位槽806,其限位板805伸入到限位槽806中,上述限位槽806尺寸大于活动块802上的孔,从而限位板805仅在限位槽806中移动,由限位板805在限位杆803上约束活动块802。
[0045]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技术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
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46]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