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磺化真空循环水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9567发布日期:2021-12-25 02:3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磺化真空循环水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磺化真空循环水冷却器。


背景技术:

2.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团的反应称为磺化或者硫酸盐化反应,磺化是指硫原子与碳原子相连的反应,得到的是磺酸化合物,磺化是放热反应,低温磺化时需要冷却,而高温磺化则需要加热保温,脂肪族化合物通常用间接的方法磺化,芳香族化合物主要用直接磺化,高温磺化后产生的气体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3.现有的对磺化过程后的气体进行冷却时,冷却后的液体大都直接排放,无法机芯回收,使冷却液不断的补给,进行冷却降温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可回收的冷却液在回收循环时回收不彻底,冷却时间过长,冷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磺化真空循环水冷却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磺化真空循环水冷却器,包括冷却罐,进气管,出气管和冷凝管,所述冷却罐内壁与外壁之间环绕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却罐一侧固定设有进气管,所述冷却罐远离进气管的一侧内壁固定设有动力气缸,所述动力气缸的活动端平键固定设有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远离动力气缸的侧面粘接设有吸水棉,所述冷却罐底部设有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包括连接管和回流管,所述连接管顶端与冷却罐底面靠近进气管的一侧贯穿固定,所述连接管内部顶端固定设有开关阀,所述连接管底端与回流管顶端螺纹连接设有连接套筒,所述回流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与冷却罐底面贯穿固定。
6.优选的,所述回流管靠近连接管的端面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焊接设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直径与回流管内壁管口直径相同,所述回流管表面贯穿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远离连接管的一侧设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与流通管表面贯通。
7.优选的,所述冷却罐靠近进气管的一侧内部顶面设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顶端与冷却罐顶面贯穿固定,所述雾化喷头内部设有雾化器。
8.优选的,所述冷却罐内部远离进气管的一端顶面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头和旋转电机,所述冷却罐顶面贯穿固定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内部靠近顶端处设有放置槽,所述旋转电机位于放置槽内部,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放置槽底面中心位置与喷淋头内部底面平键固定,所述喷淋头顶端与喷淋管底端套接。
9.优选的,所述冷却罐远离进气管的一侧顶面贯穿设有出气管,所述冷却罐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端部与冷却罐侧面焊接。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圆盘直径和吸水棉直径均匀冷却罐内壁直径相同,所述动力气
缸的水平中线与进气管的水平中线,冷却罐的水平中线互相重合。
11.优选的,所述动力气缸的输出轴与固定圆盘侧面中心位置固定,所述固定圆盘与吸水棉横截面轮廓相同。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冷却罐内部通过动力气缸推动吸水棉在内壁之间滑动,使吸水棉对冷却罐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吸收,通过与冷却罐侧壁的挤压,使吸收的冷却液流出进入回流装置内部,通过回流管进行冷却液二次进入冷凝管的循环,使冷却液回收更彻底,使冷却液在冷却罐内部持续循环,节约资源,减少冷却液冷却时间,提高冷却效率,便于回收。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磺化真空循环水冷却器的正面剖视图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16.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17.图4为一种磺化真空循环水冷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一种磺化真空循环水冷却器的侧面剖视图。
19.图例说明:
20.1、进气管;2、出气管;3、进水管;4、冷却罐;5、支撑杆;6、冷凝管; 7、动力气缸;8、固定圆盘;9、吸水棉;10、回流装置;1001、回流管;1002、连接管;1003、抽水泵;1004、连接套筒;1005、限位槽;1006、过滤板;1007、固定杆;1008、开关阀;11、雾化喷头;12、雾化器;13、喷淋装置;1301、喷淋管;1302、放置槽;1303、旋转电机;1304、喷淋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3.具体实施例:
24.参照图1

5,一种磺化真空循环水冷却器,包括冷却罐4,进气管1,出气管2和冷凝管6,冷却罐4内壁与外壁之间环绕设有冷凝管6,冷却罐4一侧固定设有进气管1,将磺化后的气体通过进气管1通入冷却罐4内部,进行冷却降温,冷却罐4靠近进气管1的一侧内部顶面设有雾化喷头11,雾化喷头11顶端与冷却罐4顶面贯穿固定,雾化喷头11内部设有雾化器12,雾化喷头11传导冷凝罐内部的水流进入,通过雾化器12对水流进行雾化后喷出,通过雾化喷头11对刚进入的磺化气体进行预处理降温,使磺化气体更快的适应冷却罐4内温度,随气体的流通,使磺化气体流通至喷淋装置13底部,冷却罐4内部远离进气管1的一端顶面设有喷淋装置13,喷淋装置13包括喷淋头1304和旋转电机1303,冷却罐4顶面贯穿固定设有喷淋管1301,喷淋管 1301内部靠近顶端处设有放置槽1302,旋转电机1303位于放置槽1302内部,且旋转电机1303的输出轴贯穿放置槽1302底面中心位置与喷淋头1304内部底面平键固定,喷淋头1304顶端与喷淋管1301底端套接,冷凝管6内部降温后的冷水通过喷淋管1301进
入喷淋头1304内部,通过旋转电机1303的远转,带动喷淋头1304进行边旋转边喷淋,使喷淋头1304的喷淋范围更广,温度散开更迅速,快速对磺化气体进行冷却降温,冷却罐4远离进气管1的一侧顶面贯穿设有出气管2,降温冷却后的气体,通过出气管2进行排出,冷却罐4 远离进气管1的一侧内壁固定设有动力气缸7,动力气缸7的活动端平键固定设有固定圆盘8,固定圆盘8远离动力气缸7的侧面粘接设有吸水棉9,动力气缸7的输出轴与固定圆盘8侧面中心位置固定,固定圆盘8与吸水棉9横截面轮廓相同,常规状态下,动力气缸7的活动端收缩,使固定圆盘8和吸水棉 9回缩至靠近冷却罐4的侧面,待磺化气体作用完全后,通过动力气缸7的活动端伸长,带动固定圆盘8表面的吸水棉9在冷却罐4内壁滑动,进行冷却罐 4内壁的冷却液的吸收,使冷却液吸收至吸水棉9表面,直至动力气缸7推动吸水棉9至冷却罐4内部靠近进气管1的侧面,活动气缸持续推进,使吸水棉 9表面与冷却罐4侧面挤压,使吸水棉9表面的冷却液被挤出,冷却罐4底部设有回流装置10,回流装置10包括连接管1002和回流管1001,连接管1002 顶端与冷却罐4底面靠近进气管1的一侧贯穿固定,连接管1002内部顶端固定设有开关阀1008,连接管1002底端与回流管1001顶端螺纹连接设有连接套筒1004,回流管1001远离连接管1002的一端与冷却罐4底面贯穿固定,挤出后的冷却液,通过打开开关阀1008,使冷却液进入连接管1002内部,连接管1002内部的水流通过连额吉套管进入回流管1001,在抽水泵1003的作用下重新回流至冷凝管6内部,进行再次冷却降温,实现水的循环冷却,采用冷却罐4内部通过动力气缸7推动吸水棉9在内壁之间滑动,使吸水棉9对冷却罐4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吸收,通过与冷却罐4侧壁的挤压,使吸收的冷却液流出进入回流装置10内部,通过回流管1001进行冷却液二次进入冷凝管6 的循环,使冷却液在冷却罐4内部持续循环,节约资源,减少冷却液冷却时间,提高冷却效率,便于回收。
25.回流管1001靠近连接管1002的端面两侧开设有限位槽1005,限位槽1005 内部设有固定杆1007,固定杆1007顶端焊接设有过滤板1006,且过滤板1006 直径与回流管1001内壁管口直径相同,回流管1001表面贯穿设有抽水泵 1003,抽水泵1003远离连接管1002的一侧设有进水管3,且进水管3与流通管表面贯通,连接管1002底端表面和回流管1001顶端表面均与连接套筒1004 内壁螺纹密封,且连接管1002与回流管1001表面螺纹方向相同,属残渣或加工颗粒对冷却效果产生影响,通过过滤板1006使颗粒过滤至过滤板1006表面,通过旋转连接套筒1004,使连接管1002与回流管1001分离,通过提拉过滤板1006,使过滤板1006底面的固定杆1007从限位槽1005内部取出,进行过滤板1006的更换,便于对过滤杂物的清理,冷却罐4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5,且支撑杆5端部与冷却罐4侧面焊接,固定圆盘8直径和吸水棉9直径均匀冷却罐4内壁直径相同,动力气缸7的水平中线与进气管1的水平中线,冷却罐 4的水平中线互相重合,支撑杆5对冷却罐4进行支撑,保障冷却罐4的稳定运行。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