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操作的混料站。
背景技术:2.众所周知,混料机是由一个水平旋转的容器和旋转的立式搅拌叶片等组成,成型料搅拌时,容器向左转,叶片向右转,由于逆流的作用,成型料各颗粒间运动方向交叉,互相接触的机会增多,逆流混料机对料的挤压力小,发热量低,搅拌效率高,混料较为均,而混料站是类似于混料机的站点,其内部装置具有混料效果并且比混料机更具有自动化。
3.现有的混料站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人工对混料缸进行运输安装,此过程浪费时间,并且浪费大量人力,自动化程度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从而间接的降低了其自身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操作的混料站。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操作的混料站,包括升降装置、混料站、agv以及混料缸,所述agv上设有凸板,所述混料缸位于agv的上端,所述混料缸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动力对接轴,所述进料口安装在混料缸的顶端,所述动力对接轴安装在混料缸的底端,所述出料口安装在混料缸的一侧,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滑槽、升降框架、收卷轴以及第一电机,所述滑槽安装在升降装置的两侧,所述升降框架安装在升降装置的内部,并且所述升降框架上设有滑块、第一传动板、第二电机以及转轴,所述转轴位于升降框架的内部,并且位于升降框架的顶端,且所述转轴上设有固定座以及齿轮,所述固定座安装在转轴的两端,并且位于升降框架的内壁上,所述齿轮位于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升降框架的上端,并且与转轴之间设有第一传动链连接,所述滑块设有多个,并且分别安装在升降框架的两侧,且位于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板安装在升降框架的底端,并且位于升降框架的两侧,所述第一传动板上设有第一芯轴以及第一滚轮,所述第一芯轴贯穿第一滚轮,并且与齿轮之间设有第二传动链连接,所述收卷轴以及第一电机均位于升降装置的一侧,所述收卷轴与升降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电机与升降装置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并且所述收卷轴位于第一电机的上方,且所述收卷轴与升降框架之间设有升降绳连接,所述收卷轴上设有配合轮,所述配合轮安装在收卷轴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安装在第一电机的一端,并且与配合轮之间设有传动皮带,所述混料站上设有第二传动板、混料电机、第一气缸以及垫板,所述第二传动板安装在混料站的两侧,所述第二传动板上设有第二滚轮以及第二芯轴,所述第二芯轴贯穿第二滚轮,所述垫板安装在混料站的底端,所述混料电机安装在垫板的上端,所述混料电机上设有拖板,所述拖板安装在混料电机的两侧,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混料电机的两侧,并且位于拖
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气缸上设有第一压板。
8.为了提高本结构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安装在升降装置的两侧,并且位于升降装置的下半部分,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收缩套,所述收缩套位于升降装置上的两侧,并且所述收缩套上设有收缩杆,所述收缩杆的一端位于收缩套的内部,另一端连接升降框架。
9.为了提高本结构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升降绳的材质为,齿轮链条,所述升降框架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安装在升降框架的顶端,并且所述加强筋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安装在加强筋的中间部分,并且连接升降绳。
10.为了提高本结构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第一气缸设有多个,并且均安装在垫板的上端,且分别位于混料电机的两侧。
11.为了提高本结构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混料站上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混料站的顶端,并且位于混料站的中间部分,且所述第二气缸上设有第二压板,所述升降框架上设有agv的限制块,并且所述agv上设有激光传感器,所述混料电机的上端设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设有配合块,且所述配合块连接动力对接轴。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操作的混料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智能操作的混料站,包括配料装置、升降装置、混料站、agv、挤出机以及混料缸,在这里,通过设有的agv,能对混料缸进行运输,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滑槽、升降框架、收卷轴以及第一电机,所述升降框架安装在升降装置的内部,并且所述升降框架上设有滑块、第一传动板、第二电机以及转轴,所述转轴位于升降框架的内部,并且位于升降框架的顶端,且所述转轴上设有固定座以及齿轮,在这里,通过设有的收卷轴、第一电机以及升降框架,能使混料缸进行升降,提高了本结构的自动化程度,通过设有的第二电机、转轴以及第一传动板,能使混料缸在升降框架上进行移动,节省了人力,从而提高了本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混料缸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gv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侧视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混料站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升降装置;2、横梁;3、滑块;4、滑槽;5、收卷轴;6、第一支撑杆;7、第一电机;8、第二支撑杆;9、传动轮;10、传动皮带;11、配合轮;12、升降框架;13、第一传动板;14、第一芯轴;15、第一滚轮; 16、加强筋;17、第二电机;18、转轴;19、收缩套;20、动力对接轴;21、收缩杆;22、齿轮;23、升降绳;24、固定块;25、第二气缸;26、混料站;27、第二传动板;28、配合块;29、拖板;30、垫板;31、混料电机;32、第一气缸;33、混料缸;34、进料口;35、agv;36、凸板;37、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操作的混料站,包括升降装置1、混料站26、agv35以及混料缸33,所述agv35上设有凸板36,所述混料缸33 位于agv35的上端,所述混料缸33上设有进料口34、出料口37以及动力对接轴20,所述进料口34安装在混料缸33的顶端,所述动力对接轴20安装在混料缸33的底端,所述出料口37安装在混料缸33的一侧,所述升降装置1 上设有滑槽4、升降框架12、收卷轴5以及第一电机7,所述滑槽4安装在升降装置1的两侧,所述升降框架12安装在升降装置1的内部,并且所述升降框架12上设有滑块3、第一传动板13、第二电机17以及转轴18,所述转轴 18位于升降框架12的内部,并且位于升降框架12的顶端,且所述转轴18上设有固定座以及齿轮22,所述固定座安装在转轴18的两端,并且位于升降框架12的内壁上,所述齿轮22位于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17安装在升降框架12的上端,并且与转轴18之间设有第一传动链连接,所述滑块3设有多个,并且分别安装在升降框架12的两侧,且位于滑槽4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板13安装在升降框架12的底端,并且位于升降框架12的两侧,所述第一传动板13上设有第一芯轴14以及第一滚轮15,所述第一芯轴14贯穿第一滚轮15,并且与齿轮22之间设有第二传动链连接,所述收卷轴5以及第一电机7均位于升降装置1的一侧,所述收卷轴5与升降装置1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杆6,所述第一电机7与升降装置1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8,并且所述收卷轴5位于第一电机7的上方,且所述收卷轴5与升降框架12之间设有升降绳23连接,所述收卷轴5上设有配合轮11,所述配合轮11安装在收卷轴5 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机7上设有传动轮9,所述传动轮9安装在第一电机7的一端,并且与配合轮11之间设有传动皮带10,所述混料站26上设有第二传动板27、混料电机31、第一气缸32以及垫板30,所述第二传动板27安装在混料站26的两侧,所述第二传动板27上设有第二滚轮以及第二芯轴,所述第二芯轴贯穿第二滚轮,所述垫板30安装在混料站26的底端,所述混料电机31安装在垫板30的上端,所述混料电机31上设有拖板29,所述拖板29 安装在混料电机31的两侧,所述第一气缸32安装在混料电机31的两侧,并且位于拖板29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气缸32上设有第一压板。
25.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操作的混料站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混料缸33此时是位于agv35的上端的,并且位于凸板36的上方,在这里,配料的详细过程在本结构中不做详细的解释,混料缸33的结构如图2所示,通过遥控启动 agv35,通过进料口34能在agv35运输的过程中,人工对其加料,加料完毕后,agv35会承载着混料缸33移动到升降装置1的底端,并且位于升降框架 12的内部,agv35上的凸板36会使混料缸33的两侧高于agv35的水平面,然后启动第一电机7,如图4所示,在这里第一支撑杆6用来支撑收卷轴5、第二支撑杆8用来支撑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内部是设有第一电机的,通过中控系统使第一电机启动,第一电机启动后会使传动轮9转动,传动轮9 转动后会通过传动皮带10使配合轮11转动,当配合轮11转动进一步的会使收卷轴5转动,收卷轴5转动后会将升降绳23进行收卷,当升降绳23在收卷的时候,会拉动升降框架12进行上升,从而使位于升降框架12内部的混料缸33进行上升,当升降框架12上升的时候,升降框架12两侧的滑块3会在滑槽4内进行滑动,从而使升降框
架12的升降更加稳定,在这里,通过设有的收卷轴5、第一电机7以及升降框架12,能使混料缸33进行升降,提高了本结构的自动化程度,当升降框架12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第一电机7停止,此时收卷轴5不会再收卷,这时升降框架12便停止上升,进一步的通过中控系统使第二电机17启动,第二电机17的内部是设有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启动后,会通过第一传动链带动转轴18转动,转轴18在这里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升降框架12的上端的,并且固定座在这里是设有固定轴承的,从而保证转轴18能在固定座上进行转动,如图7所示,转轴18在转动的时候,转轴18上的齿轮22会通过第二传动链带动芯轴转动(芯轴在这里是设有一个配合齿轮22的,第二传动链的一端连接配合齿轮22,并且芯轴的两端有固定轴承,从而保证芯轴能在第一传动板13上正常运行),芯轴转动后会带动滚轮转动,如图5所示,当滚轮转动后会将混料缸33移动到第二传动板27上,并且通过第二芯轴以及第二滚轮的作用移动到混料电机31的上方,当混料缸 33脱离升降框架12后,再次通过中控系统使第一电机7启动,这时第一电机 7会反转,进一步的使收卷轴5进行放卷,进而使升降框架12降落到升降装置1的底端,在本结构中,升降框架12上是设有限位板的,限位板是安装在第一传动板13的两侧的,从而防止混料缸33在升降框架12上倾斜,进一步的提高了本结构的稳定性,这时启动第一气缸32,如图6所示,第一气缸32 会使第一压板进行上升,这时第一压板会通过拖板29使混料电机31进行上升,进一步的使混料电机31上端的配合块28与混料缸33底端的动力对接轴20相互配合,然后启动混料电机31,混料电机31会使配合块28进行转动,进一步的通过动力对接轴20带动混料缸33内部的混料装置运行,从而对混料缸33中的物料进行混合,混料装置为现有结构,并且在这里是位于混料缸 33的内部的,其原理类似于破壁机的原理,在本结构中不做详细的解释,在本结构中,通过中控系统分别控制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17以及混料电机31,通过遥控端控制agv35,从而使本结构更加智能化,本结构在混料的时候,在额定的混料转速下5分钟左右可以混好一缸料,出料口37的边缘处在本结构中是设有第三气缸的,并且通过第三气缸的作用对其进行打开的,混合好的物料在旋转的叶片作用下被甩出(旋转的叶片在这里是设有混料缸33内部的,是混料装置的一部分,在这里不做详细的解释),混合好的粉料通过混料缸 33出料口37与出料接收固定管道进入到挤出机上方的缓存料斗里即可。
26.为了提高本结构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升降装置1上设有横梁2,所述横梁2安装在升降装置1的两侧,并且位于升降装置1的下半部分,所述升降装置1上设有收缩套19,所述收缩套19位于升降装置1上的两侧,并且所述收缩套19上设有收缩杆21,所述收缩杆21的一端位于收缩套19的内部,另一端连接升降框架12,在这里,通过设有的横梁2,能提高升降装置1的强度,并且通过设有的收缩套19以及收缩杆21,能提高升降框架12在升降时的流畅度,当升降框架12上升时,收缩杆21会在收缩套19 上向上移动,当升降框架12在降落时,收缩杆21会在收缩套19上向下移动。
27.为了提高本结构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升降绳23的材质为,齿轮链条,所述升降框架12上设有加强筋16,所述加强筋16安装在升降框架12的顶端,并且所述加强筋16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安装在加强筋16的中间部分,并且连接升降绳23,在这里,齿轮链条具有经济实惠,耐磨程度高,韧性强的优点,并且通过升降框架12上设有的加强筋16,能提高升降框架12的强度。
28.为了提高本结构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第一气缸32设有多个,并且
均安装在垫板30的上端,且分别位于混料电机31的两侧,在本结构中,通过设有的多个第一气缸32,能使混料电机31的的升降更加稳定。
29.为了提高本结构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所述混料站26上设有第二气缸25,所述第二气缸25安装在混料站26的顶端,并且位于混料站 26的中间部分,且所述第二气缸25上设有第二压板,所述升降框架12上设有agv35的限制块,并且所述agv35上设有激光传感器,所述混料电机31的上端设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设有配合块28,且所述配合块28连接动力对接轴20,在这里,混料缸33通过升降框架12平移后到达混料站2的上方,混料电机31的动力轴通过第一气缸32可伸缩与混料缸33底部的动力对接轴 20进行连接,在这里,混料电机31的动力轴与混料缸33底部的动力对接轴 20中心偏差最大达10mm依然可以进行动力传导,从而提高本结构的使用效果,在这里,第二气缸25启动时,会使第二压板向下降落,从而压紧混料缸33,防止混料缸33在搅拌时有扬尘飘出,防止混料缸33过大振动,并且在本结构中,升降框架12上有agv35的限制块,通过限制块来限制agv35的移动,并且agv35在这里通过激光传感器可识别升降框架12,并与之进行对接,对接的方式在之前已经做出描述,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本结构的自动化程度。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