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泥炭土的土壤改良剂的搅拌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9165发布日期:2022-01-12 07:1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基于泥炭土的土壤改良剂的搅拌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土壤改良剂混合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泥炭土的土壤改良剂的搅拌结构。


背景技术:

2.大量研究表明,施用有机改良剂能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以及调节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库各组分的相互转化。
3.土壤改良剂目前的主要成分包括泥炭土、蘑菇肥、复合肥、保水剂等,而现有的土壤改良剂制备流程主要采用物理混合搅拌的方式,由于搅拌方式较为简单,土壤改良剂各组分往往得不到充分的混合,从而影响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泥炭土的土壤改良剂的搅拌结构,通过设置的导流片实现将料筒内部的物料进行分隔,料筒将积聚槽带动制最高点,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料筒中的物料不断跌落下来至底部的积聚槽中,反复进行,达到强力混合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土壤改良剂制备流程主要采用物理混合搅拌的方式,由于搅拌方式较为简单,土壤改良剂各组分往往得不到充分的混合,从而影响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效果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泥炭土的土壤改良剂的搅拌结构,包括呈倾斜设置的料筒,所述料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轴与偏心轴,所述转轴与偏心轴的末端分别固定在支架上,两个所述支架的底端设置在底座上,在所述偏心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料筒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呈螺旋状且在两端均设置有积聚槽,所述积聚槽将导流片上的物料聚集,再翻转至高处洒落到导流片上。
6.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连接的支架外壁上设置有减速器,所述转轴的末端与减速器相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轴的端头设置有联轴器,所述电机与联轴器传动连接,且所述电机的底端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
8.进一步地,所述料筒的一侧设置有筒盖,所述筒盖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铰链,所述连接铰链的一侧固定在料筒的外壁上。
9.进一步地,所述筒盖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密封圈,在筒盖封闭时,所述密封圈抵触在料筒的筒口边沿。
10.进一步地,所述筒盖远离连接铰链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与设置在料筒上的扣槽相适配,所述扣槽与固定扣相固定实现料筒的封闭。
11.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片的两侧均设置有置料腔,所述置料腔用于隔挡从上部落下的物料直接落在料筒底部,且在所述料筒旋转时,所述置料腔中的物料被不断翻转至积聚槽中。
12.进一步地,所述积聚槽内的物料在料筒移动至高处时,物料从积聚槽中落下并跌落在置料腔中实现混合。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泥炭土的土壤改良剂的搅拌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置的导流片实现将料筒内部的物料进行分隔,并且料筒在转动时,导流片两侧的置料腔内的物料会不断实现翻转,最后翻转至积聚槽中实现聚集,这样料筒将积聚槽带动制最高点,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料筒中的物料不断跌落下来至底部的积聚槽中,反复进行,达到强力混合目的,提高了土壤改良剂各组分的混合均匀度;
15.2、通过设置的筒盖实现了料筒内部的密封,从而使物料在封闭的空间内转动混合,筒盖的开启是通过固定扣与扣槽相扣接实现封闭,密封圈增加料筒的筒口封闭性,混料完成后开启料筒,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会在筒口积聚,便于卸料。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泥炭土的土壤改良剂的搅拌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泥炭土的土壤改良剂的搅拌结构中筒盖的仰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泥炭土的土壤改良剂的搅拌结构的俯视图。
19.图中:1-底座、2-支架、3-减速器、4-转轴、5-偏心轴、6-联轴器、7-电机、8-电机座、9-料筒、10-筒盖、11-连接铰链、12-密封圈、13-固定扣、14-导流片、15-置料腔、16-积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2.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3.参照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24.基于泥炭土的土壤改良剂的搅拌结构,包括呈倾斜设置的料筒9,料筒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轴4与偏心轴5,转轴4与偏心轴5的末端分别固定在支架2上,两个支架2的底端设置在底座1上,在偏心轴5的一端连接有电机7,料筒9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导流片14,导流片14呈螺旋状且在两端均设置有积聚槽16,积聚槽16将导流片14上的物料聚集,再翻转至高处洒落到导流片14上,通过设置的导流片14实现将料筒9内部的物料进行分隔,并且料筒9在转动时,导流片14两侧的置料腔15内的物料会不断实现翻转,最后翻转至积聚槽中实现聚集,这样料筒9将积聚槽16带动制最高点,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料筒9中的物料不断跌落下来至底部的积聚槽16中,反复进行,达到强力混合目的,提高了土壤改良剂各组分的混合
均匀度。
25.在本实施例中,转轴4连接的支架2外壁上设置有减速器3,转轴4的末端与减速器3相连接,减速器3实现对转轴4上的输出力进行持续减速,从而保证转动的转动为定值,同时减速器3能够使电机7能够快速停下,减小事故率。
26.在本实施例中,偏心轴5的端头设置有联轴器6,电机7与联轴器6传动连接,且电机7的底端设置有电机座8,电机座8的一端固定在支架2上,电机7通过对联轴器6输送转动力实现转轴4、料筒9、偏心轴5的一起转动,并且倾斜设置的料筒9能够保证物料一直处于混合搅拌状态。
27.在本实施例中,料筒9的一侧设置有筒盖10,筒盖1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铰链11,连接铰链11的一侧固定在料筒9的外壁上,筒盖10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密封圈12,在筒盖10封闭时,密封圈12抵触在料筒9的筒口边沿,筒盖10远离连接铰链1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扣13,固定扣13与设置在料筒9上的扣槽相适配,扣槽与固定扣13相固定实现料筒9的封闭,筒盖10实现了料筒9内部的密封,从而使物料在封闭的空间内转动混合,筒盖10的开启是通过固定扣13与扣槽相扣接实现封闭,密封圈12增加料筒9的筒口封闭性,混料完成后开启料筒9,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会在筒口积聚,便于卸料。
28.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片14的两侧均设置有置料腔15,置料腔15用于隔挡从上部落下的物料直接落在料筒9底部,便于物料均匀分布实现多区域物料混合,且在料筒9旋转时,置料腔15中的物料被不断翻转至积聚槽16中,从而使物料在滚动时都在进行混合,积聚槽16内的物料在料筒9移动至高处时,物料从积聚槽16中落下并跌落在置料腔15中实现混合,料筒9将积聚槽16带动制最高点,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料筒9中的物料不断跌落下来至底部的积聚槽16中,反复进行,达到强力混合目的。
29.本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物料通过筒盖10放入至料筒9内,筒盖10实现了料筒9内部的密封,筒盖10的开启是通过固定扣13与扣槽相扣接实现封闭,密封圈12增加料筒9的筒口封闭性,混料完成后开启料筒9,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会在筒口积聚,便于卸料,物料混合是通过设置的导流片14实现将料筒9内部的物料进行分隔,并且料筒9在转动时,导流片14两侧的置料腔15内的物料会不断实现翻转,最后翻转至积聚槽中实现聚集,这样料筒9将积聚槽16带动制最高点,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料筒9中的物料不断跌落下来至底部的积聚槽16中,反复进行,达到强力混合目的,提高了土壤改良剂各组分的混合均匀度。
30.本实施例中,整个操作过程可由电脑控制,加上plc等等,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且在各个操作环节中,可以通过设置传感器,进行信号反馈,实现步骤的依序进行,这些都是目前自动化控制的常规知识,在本实施例中则不再一一赘述。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