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94239发布日期:2022-01-08 00:4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性聚氨酯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性聚氨酯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性聚氨酯反应釜。


背景技术:

2.水性聚氨酯分别指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丁二烯二醇等作为低聚物多元醇而制成的,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也称水分散聚氨酯、水系聚氨酯或水基聚氨酯,水性聚氨酯以水为溶剂,具有无污染、安全可靠、机械性能优良、相容性好以及易于改性等优点,聚氨酯树脂的水性化已逐步取代溶剂型,成为聚氨酯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水性聚氨酯可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织物涂层与整理剂、皮革涂饰剂、纸张表面处理剂和纤维表面处理剂。水性聚氨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反应釜,其中反应釜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搅拌,以便充分反应。
3.但是现有的水性聚氨酯反应釜对水性聚氨酯生产材料混合不均匀,无法对反应釜内腔底部沉淀的水性聚氨酯生产材料进行搅起,在进行搅拌混合水性聚氨酯生产材料时,无法进行晃动反应釜,使水性聚氨酯生产材料混合的更加均匀,并且现有的水性聚氨酯反应釜无法与地面固定安装,而且后期清洗或维修反应釜时,拆卸也非常不便,并且现有水性聚氨酯反应釜无法对进料口进行密封,从而使整个水性聚氨酯反应釜的使用性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反应釜,解决了现有水性聚氨酯反应釜对水性聚氨酯生产材料混合不均匀,无法对反应釜内腔底部沉淀的水性聚氨酯生产材料进行搅起,无法晃动反应釜,与地面安装固定不便,拆卸不便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性聚氨酯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前端面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釜体上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配合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釜体左右端面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通过轴承配合转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面通过加固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釜体前后端面中部固定有支撑块,釜体下端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外部设置有阀门,所述固定块前后端面设置有卡槽。
8.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外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前端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前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搅拌扇叶。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孔。
10.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外部设置有搅拌架,所述传动轴远离联轴器的一端固定有搅拌杆。
11.优选的,所述卡槽内腔卡合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撑块前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架
与支撑块前端面的凹槽卡合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前端面设置有螺纹孔。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水性聚氨酯反应釜,通过人员打开电机,使电机通过输出轴配合联轴器传动传动轴转动搅拌板带动釜体内腔中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丁二烯二醇等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形成水性聚氨酯,并且在搅拌过程中,通过利用连接板前端面的搅拌扇叶进行转动混合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丁二烯二醇等材料,从而解决了现有水性聚氨酯反应釜对水性聚氨酯生产材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通过人员先将支架与卡槽进行卡合连接,然后再将支架与支撑块前端面的凹槽进行卡合连接,从而对釜体进行支撑,然后再通过利用釜体左右端面的固定块,使固定块通过内部轴承配合转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使釜体能够倾斜转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水性聚氨酯反应釜无法进行晃动反应釜的麻烦,通过人员利用外部固定栓配合支撑板上端面的安装孔与地面进行安装固定,从而避免反应釜在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搅拌混合时,产生的震动导致反应釜移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水性聚氨酯反应釜无法与地面固定安装,并且后期清洗维修时拆卸也非常不便捷的麻烦。
16.(2)、该水性聚氨酯反应釜,通过人员将外部进料管通过螺丝与进料口进行安装固定,再通过进料口将材料投入釜体内腔中,然后再将外部密封盖通过螺丝对进料口进行密封,再通过电机的输出轴配合联轴器传动传动轴转动搅拌架、搅拌板与搅拌杆带动釜体内腔中的材料进行混合制作水性聚氨酯,搅拌混合完成后通过打开阀门,使水性聚氨酯通过出料口进行排出,从而解决了现有水性聚氨酯反应釜无法对进料口进行密封的麻烦,通过人员打开电机,使电机通过输出轴配合联轴器传动传动轴转动搅拌架与搅拌杆带动釜体内腔中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丁二烯二醇等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并且利用利用搅拌架对釜体内腔底部沉淀的材料进行搅起,然后再通过利用搅拌杆对搅拌架搅起釜体内腔底部沉淀的材料进行搅拌,从而解决了现有水性聚氨酯反应釜无法对反应釜内腔底部沉淀的水性聚氨酯生产材料进行搅起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釜体半剖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釜体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半剖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釜体;2、进料口;3、支撑架;4、螺栓;5、电机;6、联轴器;7、传动轴;8、固定块;9、支撑柱;10、加固垫;11、支撑板;12、出料口;13、阀门;14、支架;15、支撑块;16、搅拌板;17、搅拌扇叶;18、通孔;19、搅拌架;20、搅拌杆;21、卡槽;22、连接板;2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4.实施例一:
25.一种水性聚氨酯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体1前端面上部设置有进料口2,釜体1上端面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上端面设置有电机5,电机5通过输出轴配合联轴器6固定连接有传动轴7,釜体1左右端面固定有固定块8,固定块8内部通过轴承配合转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支撑柱9下端面通过加固垫10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釜体1前后端面中部固定有支撑块15,釜体1下端面设置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外部设置有阀门13,固定块8前后端面设置有卡槽21,传动轴7外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板16,搅拌板16前端面设置有通孔18,通孔18内部固定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前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搅拌扇叶17,通过人员打开电机5,使电机5通过输出轴配合联轴器6传动传动轴7转动搅拌板16带动釜体1内腔中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丁二烯二醇等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形成水性聚氨酯,并且在搅拌过程中,通过利用连接板22前端面的搅拌扇叶17进行转动混合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丁二烯二醇等材料,从而解决了现有水性聚氨酯反应釜对水性聚氨酯生产材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支撑板11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孔。通过人员利用外部固定栓配合支撑板11上端面的安装孔与地面进行安装固定,从而避免反应釜在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搅拌混合时,产生的震动导致反应釜移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水性聚氨酯反应釜无法与地面固定安装,并且后期清洗维修时拆卸也非常不便捷的麻烦。
26.实施例二:
2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传动轴7外部设置有搅拌架19,传动轴7远离联轴器6的一端固定有搅拌杆20,通过人员打开电机5,使电机5通过输出轴配合联轴器6传动传动轴7转动搅拌架19与搅拌杆20带动釜体1内腔中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丁二烯二醇等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并且利用利用搅拌架19对釜体1内腔底部沉淀的材料进行搅起,然后再通过利用搅拌杆20对搅拌架19搅起釜体1内腔底部沉淀的材料进行搅拌,从而解决了现有水性聚氨酯反应釜无法对反应釜内腔底部沉淀的水性聚氨酯生产材料进行搅起的问题,卡槽21内腔卡合连接有支架14,支撑块15前端面设置有凹槽23,支架14与支撑块15前端面的凹槽23卡合连接,通过人员先将支架14与卡槽21进行卡合连接,然后再将支架14与支撑块15前端面的凹槽23进行卡合连接,从而对釜体1进行支撑,然后再通过利用釜体1左右端面的固定块8,使固定块8通过内部轴承配合转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使釜体1能够倾斜转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水性聚氨酯反应釜无法进行晃动反应釜的麻烦,进料口2前端面设置有螺纹孔,通过人员将外部进料管通过螺丝与进料口2进行安装固定,再通过进料口2将材料投入釜体1内腔中,然后再将外部密封盖通过螺丝对进料口2进行密封,再通过电机5的输出轴配合联轴器6传动传动轴7转动搅拌架19、搅拌板16与搅拌杆20带动釜体1内腔中的材料进行混合制作水性聚氨酯,搅拌混合完成后通过打开阀门13,使水性聚氨酯通过出料口12进行排出,从而解决了现有水性聚氨酯反应釜无法对进料口进行密封的麻烦。
28.工作时,首先通过人员将外部进料管通过螺丝与进料口2进行安装固定,再通过进料口2将材料投入釜体1内腔中,然后再将外部密封盖通过螺丝对进料口2进行密封,然后通过人员打开电机5,使电机5通过输出轴配合联轴器6传动传动轴7转动搅拌板16带动釜体1内腔中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丁二烯二醇等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形成水性聚氨酯,并且在搅拌过程中,通过利用连接板22前端面的搅拌扇叶17进行转动混合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丁二烯二醇等材料,然后通过人员打开电机5,使电机5通过输出轴配合联轴器6
传动传动轴7转动搅拌架19与搅拌杆20带动釜体1内腔中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丁二烯二醇等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并且利用利用搅拌架19对釜体1内腔底部沉淀的材料进行搅起,然后再通过利用搅拌杆20对搅拌架19搅起釜体1内腔底部沉淀的材料进行搅拌,从而解决了现有水性聚氨酯反应釜无法对反应釜内腔底部沉淀的水性聚氨酯生产材料进行搅起的问题。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