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立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3445发布日期:2022-01-19 15:5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立磨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立磨支架。


背景技术:

2.目前已有的各式立磨机的支架,一般分为钢板焊接式和纯混凝土式。调查表明在磨机实际运行时,钢板焊接式支架的振动会比较大,特别是运行压力更大的矿渣和水泥立磨更为明显;尤其是在工作人员在支架上对立磨机进行运行检修维护时,过度的震动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检修工作;
3.由于现有的工作人员在支架上对立磨机进行运行检修维护时,将检修工具都穿戴在身上,不仅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同时由于支架在立磨机的带动下进行震动,使得检修工具对工作人员的负担更加严重,从而不便于进行立磨机的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现有的立磨机带动支架一同震动,从而不便于进行检修维护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简易立磨支架。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简易立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呈向支架本体的内侧斜向倾斜状,所述支架本体的表面安装有减震装置,通过所述减震装置降低支架本体表面的震动,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上端表面安装有便携装置,通过所述便携装置进行检修工具的存放,所述便携装置包括横杆。
6.优选地,所述立杆在支架本体的上表面外侧边缘沿支架本体的边线分布,所述立杆的内部开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内底壁和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立杆在支架本体的上表面外侧边缘沿支架本体的边线分布,从而便于支架本体发生震动时带动多个立杆一同进行震动。
8.优选地,所述弹簧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减震腔内滑动连接有重力球,所述重力球位于两个托盘之间,所述立杆的表面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的末端连通减震腔的内部;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立杆的表面开设气孔连通减震腔的内部,从而便于进行减震腔内与外界的空气流通,避免减震腔内结构进行震动摩擦时,将减震腔内的温度升高。
10.优选地,所述横杆的表面与支架本体的上表面边缘适配,所述横杆的内侧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截面呈横向的t形状,所述滑槽的内侧端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槽的截面呈横向的t形状,从而便于对滑槽内的结构进行限位、防止脱出。
12.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上端铰接有盒盖,所述盒盖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推杆;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盒,从而便于通过收纳盒
对检修工具进行存放。
14.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表面滑动插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一端与收纳盒的表面滑动插接,所述挤压杆的一端与推杆的末端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杆的另一端呈圆锥状;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挤压杆的一端与推杆的末端滑动连接,从而便于通过推杆对挤压杆进行推动,并可在挤压杆与推杆接触的一端开设斜向切口槽,从而便于推杆对挤压杆的一端进行挤压推动。
16.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末端上表面铰接有挤压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和挤压块的表面均与滑槽的外侧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挤压块的下表面与挤压杆的表面滑动连接;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块的表面和挤压块的表面均与滑槽的外侧端内壁滑动连接,从而便于防止连接杆从滑槽内脱出。
18.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9.1、通过设置在支架本体的表面安装减震装置,利用将减震装置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使得支架本体在发生震动时带动减震装置一同震动,并带动减震装置中的重力球在减震腔内进行摆动,使得支架本体的震动转换为对重力球提升时的做功和对弹簧的挤压做功,进而进行消耗,从而使得具有便于减缓立磨支架震动的特点。
20.2、通过设置在支架本体的上方按照便携装置,利用便携装置中的收纳盒进行检修工具存放的同时,将收纳盒通过连接杆安装于横杆的表面并随横杆进行滑动,同时利用盒盖闭合时,通过推杆对挤压杆进行推动,使得挤压杆的末端将挤压块的向上与滑槽的内壁抵紧,防止收纳盒在支架本体的震动下发生位移,从而使得具有便于检修工具携带的特点。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简易立磨支架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简易立磨支架的立杆结构剖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简易立磨支架的收纳盒结构剖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简易立磨支架的限位块结构立体图。
25.图中:1、支架本体;2、支撑杆;3、立杆;301、弹簧;302、托盘;303、重力球;304、气孔;4、横杆;401、滑槽;402、连接杆;403、收纳盒;404、盒盖;405、推杆;406、挤压杆;407、限位块;408、挤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参照图1-4,一种简易立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呈向支架本体1的内侧斜向倾斜状,所述支架本体1的表面安装有减震装置,通过所述减震装置降低支架本体1表面的震动,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立杆3,所述立杆3的上端表面安装有便携装置,通过所述便携装置进行检修工具的存放,所述便携装置包括横杆4;
28.进一步地,所述立杆3在支架本体1的上表面外侧边缘沿支架本体1的边线分布,所述立杆3的内部开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内底壁和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301,利用立杆3在支架本体1的上表面外侧边缘沿支架本体1的边线分布,从而便于支架本体1发生震动时带动多个立杆3一同进行震动;
29.进一步地,所述弹簧30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托盘302,所述减震腔内滑动连接有重力球303,所述重力球303位于两个托盘302之间,所述立杆3的表面开设有气孔304,所述气孔304的末端连通减震腔的内部,利用在立杆3的表面开设气孔304连通减震腔的内部,从而便于进行减震腔内与外界的空气流通,避免减震腔内结构进行震动摩擦时,将减震腔内的温度升高;
30.进一步地,所述横杆4的表面与支架本体1的上表面边缘适配,所述横杆4的内侧表面开设有滑槽401,所述滑槽401的截面呈横向的t形状,所述滑槽401的内侧端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402,利用滑槽401的截面呈横向的t形状,从而便于对滑槽401内的结构进行限位、防止脱出;
3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4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盒403,所述收纳盒403的上端铰接有盒盖404,所述盒盖40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推杆405,利用连接杆4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纳盒403,从而便于通过收纳盒403对检修工具进行存放;
3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402的表面滑动插接有挤压杆406,所述挤压杆406的一端与收纳盒403的表面滑动插接,所述挤压杆406的一端与推杆405的末端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杆406的另一端呈圆锥状,利用挤压杆406的一端与推杆405的末端滑动连接,从而便于通过推杆405对挤压杆406进行推动,并可在挤压杆406与推杆405接触的一端开设斜向切口槽,从而便于推杆405对挤压杆406的一端进行挤压推动;
3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4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07,所述限位块407的末端上表面铰接有挤压块408,所述限位块407的表面和挤压块408的表面均与滑槽401的外侧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挤压块408的下表面与挤压杆406的表面滑动连接,利用限位块407的表面和挤压块408的表面均与滑槽401的外侧端内壁滑动连接,从而便于防止连接杆402从滑槽401内脱出。
34.通过设置在支架本体1的表面安装减震装置,利用将减震装置与支架本体1固定连接,使得支架本体1在发生震动时带动减震装置一同震动,并带动减震装置中的重力球303在减震腔内进行摆动,使得支架本体1的震动转换为对重力球303提升时的做功和对弹簧301的挤压做功,进而进行消耗,从而使得具有便于减缓立磨支架震动的特点。
35.通过设置在支架本体1的上方按照便携装置,利用便携装置中的收纳盒403进行检修工具存放的同时,将收纳盒403通过连接杆402安装于横杆4的表面并随横杆4进行滑动,同时利用盒盖404闭合时,通过推杆405对挤压杆406进行推动,使得挤压杆406的末端将挤压块408的向上与滑槽401的内壁抵紧,防止收纳盒403在支架本体1的震动下发生位移,从而使得具有便于检修工具携带的特点。
36.工作原理:
37.使用时,将支架本体1通过支撑杆2安装于立磨机的侧壁表面,立磨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向支架本体1进行传递,使得支架本体1进行震动,支架本体1带动立杆3进行震动的同时带动重力球303在减震腔内震动,使得重力球303提升时对震动的能量进行消耗,并在
重力球303下降时,对托盘302进行按压,使得弹簧301压缩的同时将立杆3的震动进行阻碍,进而使得支架本体1的震动减缓;
38.同时,便携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打开盒盖404将检修工具置于收纳盒403内,闭合盒盖404,盒盖404向下偏转的同时带动推杆405对挤压杆406的一端进行推动,使得挤压杆406的末端插入挤压块408的下端并将挤压块408向上顶起,使得挤压块408与滑槽401的内顶壁抵紧,移动时,对收纳盒403进行推动,挤压块408与滑槽401的内顶壁的抵紧发生松动,挤压块408对挤压杆406的末端进行挤压,使得挤压杆406的另一端对推杆405的下端进行推动,并使得盒盖404顶起,进而使得连接杆402的一端和限位块407在滑槽401内带动收纳盒403进行滑动。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