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涡高密澄清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4431发布日期:2022-02-16 15:4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涡高密澄清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涡高密澄清池。


背景技术:

2.高效混凝沉淀工艺是通过向水中投加絮凝剂并制造有利的水力条件使水中杂质聚集在一起快速沉降下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目的一种工艺。去除对象是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以及在絮凝剂作用下能够从水中析出的溶解杂质。絮凝剂在原水中快速扩散均匀程度、杂质在絮凝剂作用下有效聚集的水力条件、有利于杂质沉降的空间结构环境是控制混凝沉淀工艺效果的关键因素。
3.参照现有公开号为cn2810717y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物料反应和分离一体化装置,主要用于烧碱行业钙法除硝技术中的以caso4沉淀为主要成分的反应沉淀物和盐水的分离,包括桶体、位于桶体内中部的斜置澄清钢板和锥形体钢板、位于桶体上部的盐水溢流槽及锯齿形的溢流板,以及含硝盐水进口和氯化钙进口,其中在桶体内下部安装有两台呈对称形式布置的强制循环发生器,通过两台强制循环发生器的运转,可使桶体内下部溶液处于一种高速运动状态,实现了充分的混合,通过斜置澄清钢板的减速,可使上部液体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保证分离效果。
4.上述的这种物料反应和分离一体化装置解决了caso4结垢问题,增大了ca2+的利用率,还具有工艺流程短,操作、维修方便,设备占地省等优点。但是上述的这种物料反应和分离一体化装置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易破坏絮凝物块,使得后续沉淀效果打折扣,分离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涡高密澄清池,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微涡高密澄清池,包括反应区、预沉区和斜管分离区,所述反应区设有微涡絮凝球填料,所述微涡絮凝球填料下端设有填料托架,所述反应区与所述预沉区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下端设有挡水板,所述预沉区下端设有若干排泥管,若干所述排泥管处设有盘管状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排泥管内壁,所述曝气管内设有若干喷气嘴,若干所述喷气嘴与所述排泥管内壁一定角度,所述斜管分离区设有斜管,所述斜管上方设有单边集水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微涡高密澄清池不易破坏絮凝物块,澄清分离效率好,本微涡高密澄清池设有反应区、预沉区和斜管分离区,其中反应区设有微涡絮凝球填料可获得较大的絮状物,达到预沉区内的快速沉淀,由于预沉区下端设有若干排泥管,故可将污泥排出,由于排泥管处设有盘管状的曝气管,曝气管内设有若干喷气嘴,故可通过推流式水力形成微涡增加的微粒碰撞几率使得矾花极易抱团变大,其中斜管分离区设有斜管,故斜
管部分分成几个单独的水力区,保证斜管下面的水力平衡。
9.较佳的,所述反应区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斜管分离区一侧设有出水口。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污水的进入与排出。
11.较佳的,所述反应区下端设有放空口,所述反应区下端隔板开设有过水口。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空口一方面用于污水较多时的污泥排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反应池进行反冲洗,插入反冲洗管道。
13.较佳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夹、第二安装夹和固定板,所述第二安装夹与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块连接,所述固定板两端通过第一锁紧螺栓与所述排泥管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夹与所述第二安装夹两侧通过第二锁紧螺栓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夹与第二安装夹通过第二螺丝对曝气管进行夹持,固定板两端通过第一锁紧螺与排泥管固定连接。
15.较佳的,所述曝气管一侧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调节阀。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管便于气体进入曝气管,调节阀便于调节进气。
17.较佳的,所述第一安装夹与所述第二安装夹内侧设有橡胶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可减少对曝气管的磨损。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微涡高密澄清池不易破坏絮凝物块,澄清分离效率好,本微涡高密澄清池设有反应区、预沉区和斜管分离区,其中反应区设有微涡絮凝球填料可获得较大的絮状物,达到预沉区内的快速沉淀,由于预沉区下端设有若干排泥管,故可将污泥排出,由于排泥管处设有盘管状的曝气管,曝气管内设有若干喷气嘴,故可通过推流式水力形成微涡增加的微粒碰撞几率使得矾花极易抱团变大,其中斜管分离区设有斜管,故斜管部分分成几个单独的水力区,保证斜管下面的水力平衡。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管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管剖视图。
25.附图标记:1、反应区;2、预沉区;3、斜管分离区;4、微涡絮凝球填料;5、填料托架;6、挡板;7、挡水板;8、排泥管;9、曝气管;10、喷气嘴;11、斜管;12、单边集水槽;13、进水口;14、出水口;15、放空口;16、过水口;17、第一安装夹;18、第二安装夹;19、固定板;20、固定块;21、第一锁紧螺栓;22、第二锁紧螺栓;23、进气管;24、调节阀;25、聚四氟乙烯曝气膜层;26、pvc层;27、内衬软管;28、胺固化环氧树脂涂层;29、加强筋;30、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
28.参考图1至图4,一种微涡高密澄清池,包括反应区1、预沉区2和斜管分离区3,反应区1设有微涡絮凝球填料4,微涡絮凝球填料4下端设有填料托架5,反应区1与预沉区2之间设有挡板6,挡板6下端设有挡水板7,预沉区2下端设有若干排泥管8,若干排泥管8处设有盘管状的曝气管 9,曝气管9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排泥管8内壁,曝气管9内设有若干喷气嘴10,若干喷气嘴10与排泥管8内壁一定角度,斜管分离区3设有斜管 11,斜管11上方设有单边集水槽12。
29.参考图1,由于反应区1上端设有进水口13,斜管分离区3一侧设有出水口14,故便于污水的进入与排出。
30.参考图1,由于反应区1下端设有放空口15,反应区1下端隔板开设有过水口16,故放空口15一方面用于污水较多时的污泥排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反应池进行反冲洗,插入反冲洗管道。
31.参考图2,由于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夹17、第二安装夹18和固定板 19,第二安装夹18与固定板19通过固定块20连接,固定板19两端通过第一锁紧螺栓21与排泥管8连接,第一安装夹17与第二安装夹18两侧通过第二锁紧螺栓22连接,故第一安装夹17与第二安装夹18通过第二螺丝对曝气管9进行夹持,固定板19两端通过第一锁紧螺与排泥管8固定连接。
32.参考图3,由于曝气管9一侧设有进气管23,进气管23上设有调节阀 24,故进气管23便于气体进入曝气管9,调节阀24便于调节进气。
33.参考图4,由于曝气管9内设有聚四氟乙烯曝气膜层25,聚四氟乙烯曝气膜层25一侧设有pvc层26,聚四氟乙烯曝气膜层25在背离pvc层26 一侧设有胺固化环氧树脂涂层28,胺固化环氧树脂涂层28在背离聚四氟乙烯曝气膜层25的一侧设有内衬软管27,故聚四氟乙烯曝气膜层25具有超高的疏水性,而且能够持久保持疏水性不被亲水,在水体中,有效的隔断水相和气相,防止水体进入气流管道内,从而增加曝气阻力,pvc层26抗腐蚀能力强、易于粘接、价格低、质地坚硬,胺固化环氧树脂涂层28具防腐蚀效果。
34.参考图4,由于内衬软管27内壁开设有若干加强筋29,故加强筋29 可增加曝气管9的使用寿命。
35.参考图2,由于第一安装夹17与第二安装夹18内侧设有橡胶层30,故橡胶层30可减少对曝气管9的磨损。
36.使用原理及优点:
37.本微涡高密澄清池不易破坏絮凝物块,澄清分离效率好,本微涡高密澄清池设有反应区1、预沉区2和斜管分离区3,其中反应区1设有微涡絮凝球填料4可获得较大的絮状物,达到预沉区2内的快速沉淀,由于预沉区 2下端设有若干排泥管8,故可将污泥排出,由于排泥管8处设有盘管状的曝气管9,曝气管9内设有若干喷气嘴10,故可通过推流式水力形成微涡增加的微粒碰撞几率使得矾花极易抱团变大,其中斜管分离区3设有斜管 11,故斜管11部分分成几个单独的水力区,保证斜管11下面的水力平衡。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