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交叉配血的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5608发布日期:2021-12-04 12:4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交叉配血的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交叉配血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交叉配血主要是通过血清与红细胞悬液作试验以发现血清中是否含有与红细胞反应的抗体,只有两者之间均无凝集反应的时候,才能实现配血相合,实施供血输血操作,因此,交叉配血试验是一种保障输血安全的试验,在临床以及各科室中均作为一种常规的试验手段。
3.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经常采用盐水作为血清以及红细胞悬液的介质,在试验的时候需要对红细胞悬液进行离心作用,因此,离心机作为一种常见的交叉配血的试验装置。现有技术中,配血试验时将试管放置在离心机内进行离心作用,但是其使用存在一定的缺陷:
4.由于离心机上的试管载管的尺寸要大于试管的尺寸,因此,当试管放置在试管载管内以后,转动离心时试管与试管载管内壁之间发生碰撞,试管在试管载管内的稳定性较差,给人们的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6.鉴于现有的交叉配血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7.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障试管与试管载管之间稳定性的交叉配血的试验装置。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用于交叉配血的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座,在所述的固定座表面固定有离心外壳体,所述的离心外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筒;
10.所述的转动筒表面开设有试管口,与试管口连接的包括试管载管,试管载管固定装配在所述的转动筒内部并且与所述的试管口连通;
11.在所述的试管载管内壁上还设置有稳定导向片,试管放置在试管载管内,试管的外径加上稳定导向片的最大厚度等于试管载管的内径。
12.优选地,所述的稳定导向片其外侧壁与试管载管的内壁形状一致,稳定导向片贴合在所述的试管载管内壁上。
13.优选地,所述的稳定导向片一端的厚度大于另一端的厚度。
14.优选地,所述的试管载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装配筒,装配筒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为两端封闭内部中空结构,壳体内滑动安装有稳定机构。
15.优选地,所述的稳定机构为l型杆,稳定机构穿过所述的转动筒顶壁并且与所述的顶壁滑动连接。
16.优选地,所述的装配筒内还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套设在所述的稳定机构外侧。
17.优选地,所述的伸缩机构为伸缩弹簧。
18.有益效果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实用新型中的试验装置,当试管放置进入试管载管内以后,试管载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稳定导向片,试管的外径与稳定导向片最大厚度等于试管载管的内径,从而保障了试管在试管载管内的稳定性,避免了试管在离心的时候与试管载管发生碰撞的问题发生,保障了试管的使用安全性以及离心效果。
21.(2)本实用新型中的试管载管在其两侧设置有稳定机构,稳定机构可以沿着试管载管的长度方向移动,当试管放置进入试管载管以后,稳定机构由于伸缩机构的作用抵接在试管表面,从而进一步保障了试管在试管载管内的稳定性,方便试管进行离心操作,提高了试验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试验装置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试验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试管载管装配在离心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试管载管装配后的结构剖视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试管载管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试管载管的结构剖视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试管载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稳定导向片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32.10、固定座;
33.20、离心外壳体;
34.30、转动筒;31、试管口;32、稳定机构;33、试管载管;34、装配筒;35、壳体;36、伸缩机构;37、稳定导向片。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3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7.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
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38.实施例1
39.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施例中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交叉配血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座10,在所述的固定座10表面固定有离心外壳体20,所述的离心外壳体20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筒30,在所述的固定座10内设置有驱使转动筒30转动的动力机构,驱使所述的转动筒30转动,从而实现离心作用,上述结构以及工作方式均为本领域中的公知常识,在本技术中不再进行赘述。
40.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动筒30表面开设有试管口31,与试管口31连接的包括试管载管33,试管载管33固定装配在所述的转动筒30内部并且与所述的试管口31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试管载管33装配待离心的试管,转动筒30转动带动试管载管33内的试管转动实现了离心效果。
41.如图4以及图5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试管在试管载管33内的稳定性,所述的试管载管3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装配筒34,装配筒34包括壳体35,所述的壳体35为两端封闭内部中空结构,壳体35内滑动安装有稳定机构32,稳定机构32可以沿着所述的试管载管33的长度方向滑动,本实施例中,当试管放置在试管载管33内以后,稳定机构32抵接在所述的试管表面,从而试管跟随转动筒30转动的时候,稳定机构32保障了试管与转动筒30之间的稳定性,从而保障了试管的使用安全以及使用效果。
42.如图6以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稳定机构32为l型杆,稳定机构32穿过所述的转动筒30顶壁并且与所述的顶壁滑动连接,试管放置在试管载管33内以后,l型杆的稳定机构32相对设置抵接在试管的表面,从而保障了试管的稳定性。
4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配筒34内还设置有伸缩机构36,伸缩机构36套设在所述的稳定机构32外侧,当稳定机构32沿着装配筒34向外侧滑动时,伸缩机构36收缩,当试管放置进入到试管载管33内以后,伸缩机构36由于其弹性作用带动稳定机构32抵接在试管表面,从而保障了试管在试管载管33内的稳定性。
44.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伸缩机构36包括但不限于伸缩弹簧,只要能够实现稳定机构32沿着试管载管33的长度方向滑动并且能够保障稳定机构32抵接在试管表面提高了试管稳定性即可。
45.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稳定机构32包括但不限于l型杆,只要能够稳定试管即可。
46.如图8以及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试管载管33内壁上还设置有稳定导向片37,所述的稳定导向片37其外侧壁与试管载管33的内壁形状一致,稳定导向片37贴合在所述的试管载管33内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稳定导向片37一端的厚度要大于另一端的厚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稳定导向片37的末端与试管载管33平滑贴合。本实施例中,由于试管放置在试管载管33内,试管载管33与试管之间存在空隙,导致了试管稳定性降低的情况发生,当稳定导向片37装配在试管载管33内壁上,试管放置在试管载管33内,试管的外径加上稳定导向片37的最大厚度等于试管载管33的内径,从而实现了试管稳定放置在所述的试管载管33内,提高了试管与试管载管33的稳定性,避免了试管在离心的过程中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了试管的使用安全以及保障了试管的离心效果。
4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
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