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9609发布日期:2022-01-15 10:0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秋葵蛋白提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黄秋葵,别名秋葵夹、羊角豆等,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20世纪引入中国,目前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而且种植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常见的品种有长绿、绿星、琦玉五角、东京五角、新东京5 号、清福、五福、三乡等;其种子中的蛋白含量更是高达26.82%,且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极具开发价值。植物蛋白资源丰富、廉价,并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对其开发利用已成为当今的热点。
3.黄秋葵籽经过干燥粉碎后得到碎末加入反应液再经过一些列处理得到上清液,最后在上清液中加入盐酸混合静置后得到沉淀物,再将沉淀物取出进行干燥得到蛋白质,但是目前都是将各种反应物直接置于反应装置中,进行自动反应,而处于静止状态的反应物接触力度较小,反应不够彻底影响沉淀物是质量,进而会对干燥后得到的蛋白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物之间反应不够彻底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包括处理桶,处理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进料管,处理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u型杆,u型杆的两侧端面均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杆,转杆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分布的搅拌板,连杆的杆壁上安装有自转组件,处理桶的内部还安装有混合组件。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黄秋葵粉末经过处理得到的上清液和盐酸经过进料管投放到处理桶中进行混合反应,然后启动电机工作带动u型杆正反转动,u型杆则会带动两组转杆正反转动,转杆会再带动各组搅拌板顺着处理桶的内壁转动,对处理桶内部的混合液进行搅拌,从而可以使混合液一直处于流动状态,便于混合液可以反应的更加彻底,便于析出浓度更纯的沉淀物。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的,所述自转组件包括齿盘和齿圈,齿盘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u型杆的端面上,连杆与齿盘的底部固定连接,齿圈固定安装在处理桶的内壁上,且齿盘与齿圈相互啮合。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u型杆带动两组转杆来回转动时,由于齿盘与 u型杆转动连接,所以u型杆转动时会通过齿盘和齿圈的配合,使齿盘顺着齿圈进行转动,所以齿盘会带动转杆进行自转,进而可以使转杆在顺着处理桶内壁进行转动时,还会进行自转,从而可以使搅拌板朝不同的方位进行转动,提高混合液流动的速度和方向,让混合液不断流动碰撞,进一步便于混合液进行反应。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的,所述混合组件包括丝杆、滑杆和压板,丝杆固定安装在u型杆的底部中部,滑杆固定安装在处理桶的内壁上,压板螺纹连接在丝杆的杆壁上,且压板还与滑杆滑动连接。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u型杆进行正反转动时,还会带动与其底部固定连接的丝杆正反转动,因为压板不仅与丝杆螺纹连接,还与滑杆滑动连接,所以丝杆正反转动时会带动压板上下移动对混合液进行上下挤压,进一步提高混合液的流动速度,便于混合反应更加彻底。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的,所述搅拌板与压板的表面均设有均匀分布的过水孔。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板和压板不断的移动时,混合液会被挤压穿过过水孔,从而可以加快混合液的流动速度,便于反应更加彻底。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的,所述处理桶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卡接有密封板,且处理桶的内底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导料板。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合反应结束后关闭电机,让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会析出很多沉淀物,而沉淀物会顺着导料板滚到处理桶的底部中部位置,再将上层液体排出后,可以打开密封板将沉淀物取出进行干燥得到秋葵蛋白。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的,所述处理桶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固定安装有抽水管,水泵的出水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且抽水管位于处理桶内部的抽水口固定安装有带有过滤套。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静置结束后,启动水泵工作通过抽水管将处理桶中静止的上层液体抽出,并经过排水管排到外界,而通过抽水管进水口处的过滤套可以对沉淀物进行阻挡过滤,防止沉淀物被抽水管抽出。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
18.1、黄秋葵粉末经过处理得到的上清液和盐酸经过进料管投放到处理桶中进行混合反应,然后启动电机工作带动u型杆转动,u型杆会带动各组搅拌板转动对混合液进行搅拌混合,而通过自转组件可以使搅拌板在顺着处理桶内壁进行转动时,还可以顺着转杆进行自转,并且控制电机带动u 型杆正反转动,从而可以使搅拌板对混合液进行多方位搅拌,提高混合液的反应效率,便于混合液反应的更加彻底。
19.2、在u型杆正反转动时还会带动丝杆转动,而丝杆会和滑杆配合带动压板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进一步对处理桶内部的混合液进行搅拌,使混合液反应的更加彻底,然后再停止电机,让混合液静置沉淀,当液体与沉淀物分离后,再通过水泵工作对处理桶中的液体进行抽取,最终留下沉淀物并取出进行干燥得到秋葵蛋白。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的处理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的处理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23.1、处理桶;101、进料管;2、电机;3、u型杆;4、连杆;5、转杆; 6、搅拌板;7、齿盘;8、齿圈;9、丝杆;10、滑杆;11、压板;12、隔板;13、水泵;14、抽水管;15、排水管;16、过滤套;17、密封板;18、导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3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以下结合较佳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6.一种提取秋葵蛋白分离装置,包括处理桶1,处理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进料管101,处理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u型杆3,u型杆3的两侧端面均连接有连杆4,连杆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杆5,转杆5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分布的搅拌板6,连杆4的杆壁上安装有自转组件,处理桶1的内部还安装有混合组件。
27.工作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将黄秋葵粉末经过处理得到的上清液和盐酸经过进料管101投放到处理桶1中进行混合反应,然后启动电机2 工作带动u型杆3正反转动,u型杆3则会带动两组转杆5正反转动,转杆5会再带动各组搅拌板6顺着处理桶1的内壁转动,对处理桶1内部的混合液进行搅拌,从而可以使混合液一直处于流动状态,便于混合液可以反应的更加彻底,便于析出浓度更纯的沉淀物。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自转组件包括齿盘7和齿圈8,齿盘 7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u型杆3的端面上,连杆4与齿盘7的底部固定连接,齿圈8固定安装在处理桶1的内壁上,且齿盘7与齿圈8相互啮合;如图3所示,当u型杆3带动两组转杆5来回转动时,由于齿盘7与u型杆3转动连接,所以u型杆3转动时会通过齿盘7和齿圈8的配合,使齿盘7顺着齿圈8进行转动,所以齿盘7会带动转杆5进行自转,进而可以使转杆5在顺着处理桶1内壁进行转动时,还会进行自转,从而可以使搅拌板6朝不同的方位进行转动,提高混合液流动的速度和方向,让混合液不断流动碰撞,进一步便于混合液进行反应。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混合组件包括丝杆9、滑杆10和压板11,丝杆9固定安装在u型杆3的底部中部,滑杆10固定安装在处理桶1的内壁上,压板11螺纹连接在丝杆9的杆壁上,且压板11还与滑杆 10滑动连接;如图3所示,当u型杆3进行正反转动时,还会带动与其底部固定连接的丝杆9正反转动,因为压板11不仅与丝杆9螺纹连接,还与滑杆10滑动连接,所以丝杆9正反转动时会带动压板11上下移动对混合液进行上下挤压,进一步提高混合液的流动速度,便于混合反应更加彻底。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搅拌板6与压板11的表面均设有均匀分布的过水孔;如图2所示,在搅拌板6和压板11不断的移动时,混合液会被挤压穿过过水孔,从而可以加快混合液的流动速度,便于反应更加彻底。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处理桶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卡接有密封板17,且处理桶1的内底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导料板18;如图2所示,当混合反应结束后关闭电机2,让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会析出很多沉淀物,而沉淀物会顺着导料板18滚到处理桶1的底部中部位置,再将上层液体排出后,可以打开密封板17将沉淀物取出进行干燥得到秋葵蛋白。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处理桶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隔板 12,隔板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3,水泵13的进水端固定安装有抽水管14,水泵13的出水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15,且抽水管14位于处理桶1 内部的抽水口固定安装有带有过滤套16;如图2所示,当静置结束后,启动水泵13工作通过抽水管14将处理桶1中静止的上层液体抽出,并经过排水管15排到外界,而通过抽水管14进水口处的过滤套16可以对沉淀物进行阻挡过滤,防止沉淀物被抽水管14抽出。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