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回收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6214发布日期:2022-04-14 20:5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混凝土回收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回收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钢筋混凝土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为加劲混凝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3.根据专利号cn201922143166.x公开了一种建筑混凝土破碎用钢筋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四周焊接有支撑腿,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中部位置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右壁焊接有定位板,通过在定位板的下表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便于第一电动推杆带动推杆进行上下移动,在限位板右壁焊接有导向板,便于对推杆进行限位和导向,增加推杆的稳定性,在箱体的上表面左侧开有进料口,便于通过进料口可将带有混凝土的钢筋通过进料口进行进料,在箱体的内壁左侧焊接有挤压板,便于挤压板与活动板配合,可对带有混凝土的钢筋进行挤压,便于将混凝土进行粉碎,在箱体的内壁下方铰接有活动板,便于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可将活动板进行往复运动。
4.现有的钢筋混凝土回收装置一般通过粉碎混合在钢筋上的混凝土,将其分开从而进行回收工作,但是现有的装置无法很好的清理干净钢筋上的混凝土,从而可能会影响到机器的使用,且由于无法粉碎干净,从而导致回收作用降低,且现有装置在粉碎钢筋混凝土时,无法很好的将钢筋和混凝土很好的回收转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回收转运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回收转运装置,包括工作箱和进料箱,所述进料箱底端与工作箱顶端固定连接,且进料箱内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工作箱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工作箱侧端靠近支撑架位置设有支撑底板,且支撑底板与工作箱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正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工作箱侧端偏上位置设有驱动电机,所述工作箱内部设有左侧粉碎板,且左侧粉碎板通过连接杆与工作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内壁固定有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且第一粉碎辊与第二粉碎辊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第一粉碎辊与第二粉碎辊位于左侧粉碎板底端。
7.优选的,所述工作箱内部设有右侧粉碎板,所述进料箱底端设有隔板,且隔板顶端与进料箱底端固定连接,且隔板底端延边位置通过连接板与工作箱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箱底端与连接板顶端设有上下两组导轨,且上下两组导轨位置相对应。
8.优选的,所述右侧粉碎板背面设有两个驱动杆,且两个驱动杆上下设置,上下两组所述导轨之间设有挤压板,且挤压板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两组导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杆一端与右侧粉碎板背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隔板与挤压板正面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粉碎辊与第二粉碎辊侧端居中位置均设有转轴,且两个转轴其
中一端与工作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位于第一粉碎辊的转轴另一端贯穿工作箱侧壁与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侧端分别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且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套设在两个转轴表面,且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工作箱内部第一筛板,且第一筛板两端与工作箱两端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工作箱内部设有第二筛板,且第二筛板两端与工作箱两端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筛板位于第一筛板下方,所述第一筛板角度倾斜45度,所述第二筛板水平放置。
11.优选的,所述工作箱左端设有磁吸传送带,所述磁吸传送带位于第一筛板与第二筛板之间,所述磁吸传送带一端贯穿工作箱左端内壁,另一端顶面与第一筛板边角靠近,所述磁吸传送带位于工作箱外壁部分通过支撑杆与支撑底座顶端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工作箱内部设有流动板,且流动板位于第二筛板下方,且流动板正面与出料口相抵,且流动板整体角度倾斜45度。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左侧粉碎板、右侧粉碎板、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有效的对钢筋混凝土进行粉碎分离,通过采用左侧粉碎板和右侧粉碎板组合的预粉碎区,在钢筋混凝土进入工作箱内时,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初步粉碎,紧接着,通过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组合成的粉碎区对初步粉碎的钢筋混凝土进行完成粉碎,从而提高粉碎质量,避免出现粉碎不干净的情况。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磁吸传送带和流动板,实现对钢筋和混凝土进行回收转运的效果,钢筋混凝土完全粉碎后掉落在第一筛板上,通过将第一筛板设置成倾斜状态,且第一筛板为镂空结构,散开的混凝土通过第一筛板的通孔掉落下方的第二筛板在进行筛选,钢筋通过倾斜的第一筛板滑动到磁吸传送带上,磁吸传送带端头设置在第一筛板下方,钢筋掉落的同时被磁吸在传送带上,从而运出进行回收转运,混凝土则通过第二筛板振动筛选后掉落在流动板上,通过流动板倾斜设置并与出料口对应,从而通过流动板滑动出出料口外进行回收转运,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a处的放大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21.图例说明:
22.1、工作箱;2、进料箱;3、左侧粉碎板;4、右侧粉碎板;5、第一粉碎辊;6、主动轮;7、驱动电机;8、第二粉碎辊;9、从动轮;10、转轴;11、驱动杆;12、导轨;13、挤压板;14、隔板;15、流动板;16、磁吸传送带;17、第一筛板;18、第二筛板;19、出料口;20、支撑底板;21、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5.具体实施例:
26.参照图1-5,一种钢筋混凝土回收转运装置,包括工作箱1和进料箱2,进料箱2底端与工作箱1顶端固定连接,且进料箱2内部开设有进料口,工作箱1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1,工作箱1通过支撑架21支撑固定在地面,通过在进料箱2内部开设进料口,从而使钢筋混凝土进行投料,工作箱1侧端靠近支撑架21位置设有支撑底板20,且支撑底板20与工作箱1侧端固定连接,工作箱1正面开设有出料口19,工作箱1侧端偏上位置设有驱动电机7,工作箱1内部设有左侧粉碎板3,且左侧粉碎板3通过连接杆与工作箱1内壁固定连接,工作箱1内壁固定有第一粉碎辊5和第二粉碎辊8,且第一粉碎辊5与第二粉碎辊8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第一粉碎辊5与第二粉碎辊8位于左侧粉碎板3底端,工作箱1内部设有右侧粉碎板4,进料箱2底端设有隔板14,且隔板14顶端与进料箱2底端固定连接,且隔板14底端延边位置通过连接板与工作箱1右端内壁固定连接,进料箱2底端与连接板顶端设有上下两组导轨12,且上下两组导轨12位置相对应,右侧粉碎板4背面设有两个驱动杆11,且两个驱动杆11上下设置,上下两组导轨12之间设有挤压板13,且挤压板13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两组导轨12滑动连接,两个驱动杆11一端与右侧粉碎板4背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隔板14与挤压板13正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上下两组导轨12,增加挤压板13的挤压力量与稳定性,挤压板13正面通过两个驱动杆11连接右侧粉碎板4从而增加粉碎板的稳定性,右侧粉碎板4通过挤压板13挤压驱动杆11向左侧粉碎板3靠近,从而对进入工作箱1内的钢筋混凝土进行初步粉碎。
27.第一粉碎辊5与第二粉碎辊8侧端居中位置均设有转轴10,且两个转轴10其中一端与工作箱1内壁固定连接,位于第一粉碎辊5的转轴10另一端贯穿工作箱1侧壁与驱动电机7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粉碎辊5和第二粉碎辊8侧端分别设有主动轮6和从动轮9,且主动轮6和从动轮9分别套设在两个转轴10表面,且主动轮6与从动轮9啮合连接,启动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带动第一粉碎辊5上的转轴10转动,从动轮9通过与主动轮6啮合连接,主动轮6转动的瞬间带动从动轮9转动,从动轮9通过转轴10与第二粉碎辊8联动,从而带动第二粉碎辊8进行转动,使通过初步粉碎的钢筋混凝土进行完整的粉碎工作,混凝土则通过第二筛板18振动筛选后掉落在流动板15上,通过流动板15倾斜设置并与出料口19对应,从而通过流动板15滑动出出料口19外进行回收转运,方便快捷。
28.工作箱1内部第一筛板17,且第一筛板17两端与工作箱1两端内壁活动连接,工作箱1内部设有第二筛板18,且第二筛板18两端与工作箱1两端内壁活动连接,第二筛板18位于第一筛板17下方,第一筛板17角度倾斜45度,第二筛板18水平放置,工作箱1左端设有磁吸传送带16,磁吸传送带16位于第一筛板17与第二筛板18之间,磁吸传送带16一端贯穿工作箱1左端内壁,另一端顶面与第一筛板17边角靠近,磁吸传送带16位于工作箱1外壁部分通过支撑杆与支撑底板20顶端固定连接,钢筋混凝土完全粉碎后掉落在第一筛板17上,通过将第一筛板17设置成倾斜状态,且第一筛板17为镂空结构,散开的混凝土通过第一筛板17的通孔掉落下方的第二筛板18在进行筛选,钢筋通过倾斜的第一筛板17滑动到磁吸传送带16上,磁吸传送带16端头设置在第一筛板17下方,另一端通过支撑杆与支撑底板20固定,
钢筋掉落的同时被磁吸在传送带上,从而运出进行回收转运,工作箱1内部设有流动板15,且流动板15位于第二筛板18下方,且流动板15正面与出料口19相抵,且流动板15整体角度倾斜45度,混凝土则通过第二筛板18振动筛选后掉落在流动板15上,通过流动板15倾斜设置并与出料口19对应,从而通过流动板15滑动出出料口19外进行回收转运,方便快捷。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