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泥处理用气体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03873发布日期:2022-01-29 13:2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泥处理用气体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泥处理用气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含油污泥是指混入原油、各种成品油、渣油等重质油的污泥。含油泥泥不是自然界固有存在的,而是由于油田开采、石油炼制过程、运输、使用、贮存等各种与原油、成品油有关的工业、民用、个人等,因各种事故、操作不当、设备陈旧、破损、腐蚀等原因造成原油、成品油跑、冒、滴、漏,外泄到地面,沉积到海洋、湖泊、河底,与泥土、水等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油、土,水,甚至掺混有等其他污染物的混合物。含油泥泥对人体有害,对植物、水体生物有害,蒸发在空气中的油气能刺激皮肤、眼睛及呼吸器官,使土地失去植物生长的功能,处理和修复困难,是石油及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3.现阶段,市面上的废气处理装置,大多数没有对废气处理采取废气的预处理,净化效果差,且油泥废气中含有微小颗粒杂质,直接通入传统的吸收塔吸收可能会对填料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泥处理用气体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泥处理用气体净化装置,包括除灰箱、吸附箱、吸收塔,其中:
6.所述除灰箱左侧连接设置废气管,所述除灰箱右侧连接设置吸附箱,所述吸附箱右侧连接设置吸收塔;
7.所述除灰箱内部填充设置滤网,所述吸附箱内部填充设置活性炭,所述吸收塔内部连接设置喷头及填料层。
8.优选的,所述除灰箱内部设置空心圆柱筒,所述圆柱筒内部呈线性阵列填充设置滤网,所述圆柱筒外围设置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部填充设置若干个滚子,所述滚子连接设置外筒,所述外筒对应滚子设置移动槽口,所述外筒顶部固定设置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为若干个圆饼状凸台,所述放置台连接设置除灰棍,所述放置台左右贯穿连接除灰棍,且所述除灰棍可以通过抽拉方式取出除灰棍。
9.优选的,所述外筒右侧连接设置固定口,且所述外筒与固定口连接处为柔性材料,且所述固定口外围连接设置卡箍,所述固定口可以通过卡箍移动外筒。
10.优选的,所述吸附箱内部从左向右填充设置放置层,所述放置层为向上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放置层内部填充设置活性炭,所述吸附箱顶部通过设置合页连接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与吸附箱连接处固定设置密封圈,且所述盖板顶部固定设置把手。
11.优选的,所述吸收塔底部连接设置集液箱,所述集液箱内壁固定设置液位计,所述集液箱顶部连接设置填料层,所述填料层顶部吸收塔内壁连接设置固定条,所述固定条顶
部固定设置圆盘,所述圆盘底部呈圆周阵列设置若干个喷头,且所述圆盘顶部连接设置进液管穿过吸收塔,所述吸收塔顶部设置出气口。所述吸附箱右侧连接设置废气管穿入吸收塔内部且位于填料层下方的集液箱上方。
12.优选的,所述放置层座椅两侧为网状透气结构,且所述放置层通过吸附箱前后内壁的槽口更换活性炭。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油泥处理用气体净化装置具有以下益处:
14.1、通过在吸收塔左侧连接设置除灰箱及吸附箱,对需要净化的气体在通入吸收塔之前进行预处理,避免在通入吸收塔净化时对吸收塔造成堵塞,且分布净化,增加了净化的效果。
15.2、通过在除灰箱内部设置滤网,使得产品为废气中固定颗粒具有良好的截留效果,通过在除灰箱外筒右侧通过卡箍连接设置固定口,使得产品可以通过外筒顶部设置的除灰棍对滤网进行敲打,实现截留灰的清除。
16.3、通过在吸附箱内部设置若干个放置层,且在放置层内部填充设置活性炭,对废气中杂质进一步去除,且通过设置可拆除放置层方便活性炭的更换。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处理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处理半剖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收塔半剖示意图。
21.图中:1-除灰箱,11-圆柱筒,12-滤网,13-连接杆,14-滚子,15-固定口,16-卡箍,17-外筒,18-放置台,19-除灰棍,2-吸附箱,21-放置层,22-活性炭,23-合页,24-盖板,25-密封圈,26-把手,3-吸收塔,31-废气管,32-塔筒,33-填料层,34-固定条,35-圆盘,36-喷头,37-进液管,38-出气口,39
‑ꢀ
集液箱,391-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中所示的一种油泥处理用气体净化装置,包括除灰箱1,吸附箱2,吸收塔3,其中:
24.所述除灰箱1左侧连接设置废气管31,所述除灰箱1右侧连接设置吸附箱 2,所述吸附箱2右侧连接设置吸收塔3;
25.所述除灰箱1内部填充设置滤网12,所述吸附箱2内部填充设置活性炭22,所述吸收塔3内部连接设置喷头36及填料层33。
26.具体的,所述除灰箱1内部设置空心圆柱筒11,通过在圆柱筒11内部呈线性阵列填充设置滤网12,使得产品对通入吸收塔3的废气进行预处理,所述圆柱筒11外围设置若干个连接杆13,通过在连接杆13内部填充设置若干个滚子14,所述滚子14连接设置外筒17,所述
外筒17对应滚子14设置移动槽口,使得产品方便对滤网12的处理,在需要对滤网12进行清理时,直接拉开外筒17对滤网 12进行清理,所述外筒14顶部固定设置放置台18,所述放置台18为若干个圆饼状凸台,通过在放置台18左右贯穿连接除灰棍19,且所述除灰棍19可以通过抽拉方式取出除灰棍19,使得产品可以通过抽出除灰棍19敲打滤网12对其进行除灰。
27.具体的,所述外筒17右侧连接设置固定口15,且所述外筒17与固定口15 连接处为柔性材料,且所述固定口15外围连接设置卡箍16,所述固定口15可以通过卡箍16移动外筒17。
28.具体的,通过在吸附箱2内部从左向右填充设置放置层21,所述放置层21 为向上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放置层21内部填充设置活性炭22,使得产品对废气进行二次处理,通过在吸附箱2顶部通过设置合页23连接设置盖板24,使得产品可以通过盖板24进行活性炭22的更换,通过在盖板24与吸附箱2连接处固定设置密封圈25,避免杂质的混入,且所述盖板24顶部固定设置把手26。
29.具体的,通过在吸收塔3底部连接设置集液箱39,对喷头36发出的药液进行吸收,通过在集液箱39内壁固定设置液位计391,使得产品对集液箱39内部的液体进行监控,所述集液箱39顶部连接设置填料层33,所述填料层33顶部吸收塔3内壁连接设置固定条34,所述固定条34顶部固定设置圆盘35,所述圆盘35底部呈圆周阵列设置若干个喷头36,且所述圆盘35顶部连接设置进液管 37穿过吸收塔3,所述吸收塔3顶部设置出气口38。所述吸附箱2右侧连接设置废气管31穿入吸收塔3内部且位于填料层33下方的集液箱391上方。
30.工作原理:该油泥处理用气体净化气体通过对进入吸收塔3前的废气进行预处理防止吸收塔3填料层的堵塞。
31.通过将废气管31连接除灰箱1,所述除灰箱1内部填充设置若干层滤网12,对废气中的杂质进行截留,通过在除灰箱1右侧连接设置吸附箱2,所述吸附箱 2内部呈线形阵列设置若干个放置层21,通过在放置层21内部填充设置活性炭 22,使得产品对废气中异味进行吸收,完成进入吸收塔3的废气预处理。
32.通过在吸收塔3顶部设置圆盘35及在圆盘35上设置若干个喷头36使得产品对吸收塔3内部实现均匀的喷涂药液,通过在吸收塔3底部设置集液箱39,使得产品完成对药液的收集,通过在集液箱39内部设置液位计391实现废液收集的监控。
33.当除灰箱1内部滤网12需要清理时,通过打开固定口15顶部的卡箍16,将外筒17移开,抽出外筒17顶部的除灰棍19,使用除灰棍19击打滤网12,将滤网12表面的杂质击落,当吸附箱2内部活性炭22需要更换时,通过把手 26打开盖板24,抽出放置层21,将放置层21内部的活性炭22倾倒进行更换,方便快捷。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