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粒生产用混料进料一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68151发布日期:2022-12-16 22:10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粒生产用混料进料一体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胶粒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粒生产用混料进料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2.胶粒的生产过程是对原料粉料的混合后,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形成线性胶料,再利用切粒机进行切粒后,得到胶粒。
3.通常进行下料时,需人工将混合后的物料搬运至挤出机的加料口,并通过人力将物料抬升至挤出机下料桶的顶部,不仅耗费时间,而且大量消耗人力,进而使挤出进料的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挤出进料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胶粒生产用混料进料一体设备。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胶粒生产用混料进料一体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胶粒生产用混料进料一体设备,包括混料机构、移动进料机构以及进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组件、传动组件、放料组件以及承料组件,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混料组件混料,所述放料组件连接所述混料组件,所述承料组件位于所述放料组件的下方,所述承料组件包括滑动件和放置于所述滑动件顶部的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的顶部焊接有支撑件,所述混料桶底部设置有下料件;所述移动进料机构包括运行组件、升降组件、控制组件以及链条,所述控制组件电控制所述运行组件与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运行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链条升降,控制组件驱动链条升降,所述链条远离升降组件的一端连接有吊钩,所述吊钩勾挂于所述支撑件;所述进料机构设置有下料桶,下料时,所述混料桶的出料端对准所述下料桶的进料端。
7.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混料组件转动,使物料混合均匀,并通过放料组件将混合料排放,而混料桶进行承接混合料,通过滑动件的滑动作用,便于移动混料桶;通过将吊钩勾挂于支撑件,使链条与混料桶连接,通过升降组件驱动控制链条收卷或伸张,并带动控制混料桶上升或下降,通过运行组件控制升降组件移动,有利于链条带动混料桶移动至对准下料桶,再通过打开下料件,使混料桶中的混合料排放至下料桶,实现混合料的下料,进一步将混料桶与下料桶的形状设置成漏斗型,且下料桶的口径大于混料桶的口径,有利于混料桶嵌入下料桶的内部,便于对准放料。此过程通过混料机构、移动进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的相互配合,机械控制使混合料进入下料机构,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成胶线,切粒机切粒,从而实现胶粒生产,混合下料过程,操作简单,消耗人力少,进料效率高。
8.优选的,混料组件包括搅拌桶、主轴以及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设置于所述搅拌桶的底部,所述主轴与搅拌叶片连接,搅拌桶的设置有利于提供搅拌空间,主轴转动带动搅拌叶片搅拌,便于对搅拌桶内的物料进行混料处理。
9.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带以及第二传动轮,所述传动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轮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所述主轴与第二传动轮同轴连接。
10.通过传动电机驱动作用,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搅拌叶片进行转动,搅拌叶片转动产生离心力,使物料充分混合。
11.优选的,所述放料组件包括放料气缸、电动开关以及出料通杆,所述电动开关电连接于所述放料气缸,所述出料通杆的中部设置有放料通杆,所述出料通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放料气缸,所述出料通杆与搅拌桶的侧壁连通。
12.通过电动开关控制放料气缸启动,使放料气缸的伸缩杆伸张或收缩,放料气缸的伸缩杆伸张时封堵于搅拌桶的侧壁,收缩时则脱离与搅拌桶的侧壁,从而控制出料通杆将混合料排放。
13.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壳体、卷筒以及升降电机,所述壳体与所述运行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电机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卷筒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升降电机驱动卷筒转动,所述链条缠绕于所述卷筒的外壁。
14.通过升降电机驱动卷筒转动,卷筒滚动并提供收卷力,进而控制缠绕于卷筒上的链条收卷或伸张,进而带动混料桶上升或下降,便于将混料筒抬升至下料桶的上方进行下料。
15.优选的,所述运行组件包括运行件、运行电机、型轨以及移动支架,所述型轨固定于所述移动支架之间,壳体与运行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运行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主动轮和被动轮,所述运行电机驱动主动轮滑动连接于型轨的一侧,所述被动轮滑动滑动连接于所述型轨的另一侧。
16.通过设置型轨,便于主动轮与被动轮滑动,通过运行电机的驱动作用,使主动轮进行移动,进而带动被动轮移动,进而实现运行件的移动。
17.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升降电机和运行电机的按钮开关、限定链条长度的限位开关以及调整升降电机输出轴转速的减速器,有利于及时阻断或者启动升降电机和运行电机的运行,提高设备的可控性。
18.优选的,所述搅拌桶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盖,所述搅拌盖与所述搅拌桶通过锁紧件连接,当混合物料时,设置的搅拌盖能避免在高速转动下物料脱离搅拌桶,以保证混料桶开口处的密封性。
19.优选的,所述滑动件底部对称设置有相间隔的滑动轮,减少地面与滑动件的摩擦阻力,便于滑动件的移动。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本技术的混料组件混合物料,通过放料组件将混合物料放料至混料桶内,而设置的支撑件能将混料桶支撑平衡,并通过设置的提把,使吊钩挂提把上升时,混料桶受力平衡,稳定抬升,避免混料桶晃动过大;而升降组件对链条的收放作用,便于带动混料桶上升或下降,再利用运行组件带动升降组件移动,便于升降组件带动混料桶的移动,使混料桶移动至对准下料桶,进而实现下料;
22.2、通过设置按钮开关便于控制移动进料机构运行,便于人工操作,通过限位开关对链条进行限位,避免链条过长而超出把手位置并伸入至混合物料中。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一种胶粒生产用混料进料一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所述混料机构的刨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技术所述移动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技术所述移动进料机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混料机构;11、混料组件;111、搅拌桶;1111、第一通孔;1112、第二通孔;112、主轴;113、搅拌叶片;114、搅拌盖;115、锁紧件;12、传动组件;121、传动电机;122、第一传动轮;123、第一传动带;124、第二传动轮;13、放料组件;131、放料气缸;132、电动开关;133、出料通杆;134、放料通杆;14、承料组件;141、滑动件;1411、滑动轮;142、混料桶;143、支撑件;1431、提把;144、下料件;2、移动进料机构;21、运行组件; 211、运行件;2111、主动轮;2112、被动轮;2113、第二传动带;212、运行电机;2121、传动轮;213、型轨;214、移动支架;215、连接件;22、升降组件;221、壳体;222、卷筒;2221、链条;2222、吊钩;223、升降电机;23、控制组件;231、按钮开关;232、限位开关;233、减速器;3、进料机构;31、下料桶。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图1-4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公开一种胶粒生产用混料进料一体设备,参见图1,包括用于混合原料的混料机构1、将混合料移动的移动进料机构2以及设置于挤出机进料端的进料机构3,进料机构 3设置有下料桶31,下料桶31与挤出机下料端连通;所述混料机构1包括混料组件11、驱动混料组件11对物料混合均匀的传动组件12、连接混料组件11的放料机构以及位于放料机构下方的承料组件14。其中,参照图2,混料组件11包括搅拌桶111、盖合于搅拌桶111 顶部的搅拌盖114、设置于搅拌桶111底部的搅拌叶片113以及驱动搅拌叶片113转动的主轴112,搅拌盖114与搅拌桶111通过锁紧件115固定连接,搅拌桶111的底部开设有供主轴112穿经的第一通孔1111,搅拌桶111的侧壁开设有与放料组件13连接的第二通孔1112。传动组件12包括远离搅拌桶111的传动电机121、与传动电机121输出轴连接的第一传动轮122、套设于第一传动轮122的第一传动带123、与第一传动带123连接的第二传动轮 124,主轴112的底端穿过第一通孔1111并与第二传动轮124同轴连接,有利于第二传动轮 124带动主轴112转动。
31.参照图2,放料组件13包括与第二通孔1112连通的出料通杆133、设置于出料通杆 133远离第二通孔1112一端的放料气缸131、设置于搅拌桶111的外壁且电连接于放料气缸 131的电动开关132以及设置于出料通杆133中部的放料通杆134,优选的,进一步将出料通杆133倾斜连接于第二通孔1112,使倾斜角度在75
°
,便于物料从出料通杆133涌出,提高物料输送速率,同理将放料通杆134倾斜设置且开口朝下,加速物料流出,提高放料速率。
32.承料组件14包括设置于放料通杆134下方的混料桶142和套设混料桶142底部的滑动件141,混料桶142的顶部焊接有两个垂直相交的支撑件143,一个支撑件143的中部设置有提把1431,滑动件141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轮1411,减少滑动件141与地面的摩擦阻力,便于移动混料桶142。进一步地,混料桶142的底部设置有下料件144,且混料桶142的口径小于下料桶31的口径,当下料时,使混料桶142进入下料桶31的内部,通过取出混料桶 142底部的下料件144,使混合料进入下料桶31,实现精准下料。
33.参照图3,移动进料机构2包括运行组件21、连接运行组件21的升降组件22以及控制运行组件21和升降组件22的控制组件23,升降组件22包括壳体221、设置于壳体 221内部的卷筒222、缠绕于卷筒222外壁的链条2221以及驱动卷筒222转动的升降电机 223,链条2221远离卷筒222的一端设置有钩连提把1431的吊钩2222。其中,运行组件21 包括两个移动支架214、连接于两个移动支架214的型轨213以及设置于型轨213上的运行件211,壳体221与运行件211通过连接件215连接,使卷筒222悬挂于运行件211的下方,运行件211的一侧设置有相间隔的两个主动轮2111,运行件211的另一侧设置有相间隔的两个被动轮2112。
34.运行电机212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轮2121,主动轮2111设置有凹槽(图中未标记出),传动轮2121通过第二传动带2113与主动轮2111的凹槽传动连接,传动轮2121的直径小于主动轮2111的直径,且传动轮2121不与型轨213抵接。
35.参照图3和图4控制组件23包括按钮开关231、减速器233以及限位开关232,运行电机212和升降电机223均由按钮开关231控制启动,减速器233调整升降电机223的输出轴转速,限位开关232使链条2221自动停止,减速器233和限位开关232均为现有技术,故不对其进行说明。
36.本实施例一种胶粒生产混料进料一体实施原理为:通常粉料的混合采用的是高速混合机,高速混合机是一种用于将粉体、颗粒、助剂粉母、塑料等物料混合搅拌的设备,以桶体结构为主,通过传动电机121的驱动力使搅拌叶片113搅拌,进而使物料形成漩涡状的高速混合;粉料的下料过程采用的是龙门起重机,龙门起重机是一种利用型轨213设置在两个支架上构成门架形状的起重设备,通过电动葫芦在型轨213上运行,以搬运物料上升与下降。本技术的混料进料一体设备则是采用高速混合机与龙门起重机配合,通过辅助移动进料机构 2实现下料。
37.具体地,利用锁紧件115将搅拌盖114锁紧于搅拌桶111,避免搅拌时物料旋转上升并溢出搅拌桶111,并通过电动开关132控制放料气缸131的伸缩杆伸张,并穿经出料通杆 133的内壁至与第二通孔1112的孔壁抵接,使放料气缸131的伸缩杆封堵于出料通杆133 与搅拌桶111的连接处,避免物料从出料通杆133提前涌出,再通推动滑动件141使混料桶 142移动至对准放料通杆134的下方。启动传动电机121,传动电机121驱动第一传动轮 122转动,使第一传动轮122通过第一传动带123带动第二传动轮124转动,进而带动主轴 112转动,同时主轴112带动搅拌桶111内部的搅拌叶片113转动,且搅拌叶片113在主轴 112的轴向运动下产生离心力,对物料进行搅拌,实现物料的混合。
38.混合的物料进行放料时,按动电动开关132,使放料气缸131驱动伸缩杆沿着出料通杆133收缩至出料通杆133远离第二通孔1112的一端,同时搅拌叶片113将底部的混合料沿着搅拌桶111的内壁连续上升,使混合料陆续涌进出料通杆133,并沿着出料通杆133进入放料通杆134,进而从放料通杆134进入混料桶142的内部,实现物料的承接。
39.通过推动滑动件141,使滑动轮1411向进料机构3方向移动;通过按钮开关231启动升降电机223,而升降电机223驱动卷筒222顺时针转动,使卷筒222并对链条2221进行放卷,进而使链条2221末端的吊钩2222朝混料桶142方向下降,再将吊钩2222钩连于提把1431,使吊钩2222稳定连接在混料桶142上。同时减速器233调节升降电机223的输出轴转速,使升降电机223驱动卷筒222逆时针转动,使卷筒222并对链条2221进行收卷,使吊钩2222朝卷筒222方向上升,同时带动混料桶142远离地面,且混料桶142脱离滑动件141。当上升至混料桶
142底部的水平面高于下料桶31的顶部时,通过限位开关232限定链条2221的上升长度,使混料桶142悬空,再通过运行电机212驱动运行件211的主动轮2111沿着型轨213一侧滑动,从而使被动轮2112沿型轨213的另一侧滑动,从而带动壳体221移动,进而使链条2221带动混料桶142移动。
40.当运行件211行驶向至下料桶31的上方时,使混料桶142对准下料桶31,通过按钮开关231使运行件211停止运行,并启动升降电机223的输出轴反向转动,使卷筒222顺时针转动,链条2221进行放卷,进而使链条2221末端的吊钩2222下降,同时带动混料桶 142的底部下降至下料桶31的内部,拉动混料桶142底部的下料件144,使混合料进入下料桶31的内部,实现下料,为挤出机提供混合料。
41.同理,当完成下料后,通过运行件211和卷筒222的作用将混料桶142传送至原始位置,便于进行下一次混合料的运输,此过程由高速混合机与龙门起重机相互配合,具有操作简单,运输效率高等特点。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