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丁烯干燥床预负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16509发布日期:2022-12-20 21:3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丁烯干燥床预负荷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乙烯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丁烯干燥床预负荷系统。


背景技术:

2.unipol聚乙烯工艺装置对所有原料的纯度要求极其苛刻,有微量杂质超标都会造成聚合反应异常或无法正常连续生产,只能停工对反应器进行置换,排除杂质,所以聚乙烯装置需要定期对各原料床层进行再生脱除杂质。其中,丁烯干燥床需要定期的再生脱除杂质水分,但由于1-丁烯的吸附热大,在干燥床再生后重新投入使用前,必须使用严格控制乙烯浓度的氮气进行预负荷。丁烯干燥床预负荷操作极为重要,若预负荷不完全,在充液过程中床层温度快速上涨,超过100℃,严重情况下会造成床层温度失控,超过300℃时极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丁烯干燥床常用的预负荷方式,如unipol原有工艺包是采用乙烯代替1-丁烯预负荷带走大量的吸附热,避免干燥床吸附1-丁烯时产生高温,造成对设备和催化剂的损害。
4.但上述预负荷方式还存有一定的不足,实际操作中发现,按照原设计丁烯干燥床用乙烯预负荷,预负荷操作期间干燥床升温较快较高达到90℃以上,温升难以控制,容易造成飞温,存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在装置原始开车或停车检修开车时,丁烯干燥床需要用乙烯进行预负荷,若外界条件没有乙烯供应,就无法进行预负荷,干燥床无法投用生产从而影响工期。
5.故,现有丁烯干燥床预负荷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温升过快、保证操作安全可靠的丁烯干燥床预负荷系统。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丁烯干燥床预负荷系统,包括:
8.丁烯缓冲罐,底部具有第一输料管线;
9.丁烯干燥床,包括床体以及设于床体内的干燥剂床层,所述床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输料管线相连,所述床体的顶部具有用于与下游的反应单元相连的第二输料管线;
10.氮气管线,与所述第二输料管线连接;
11.第一出气管线,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料管线相连,另一端与火炬系统连接;
12.所述丁烯缓冲罐的顶部具有放空管线,所述放空管线与所述氮气管线连接,用于向所述丁烯干燥床供应氮气与丁烯气体混合后形成的预负荷气体,所述放空管线上具有用于控制丁烯气体流量的第一流量控制阀。
13.为了控制氮气与丁烯气体的混合比例,所述氮气管线上具有用于控制氮气流量的第二流量控制阀。
14.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出气管线上设有盲板。在预负荷完成后,可通过盲板将出气管线的端口牢靠封堵住。
15.为了简化整个装置的结构,所述丁烯缓冲罐的顶部连接有脱气塔,所述脱气塔的塔底设有再沸器,所述脱气塔的塔顶设有冷凝器,所述脱气塔、丁烯缓冲罐、再沸器以及冷凝器为一体结构。
16.作为改进,所述脱气塔上设有用于向脱气塔输送丁烯的进料管线,所述脱气塔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气管线。
17.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输料管线上设有冷却器以及丁烯输料泵。冷却器的主要目的是为下游的丁烯干燥床提供合适的操作条件,并且为丁烯输料泵提供足够的有效气蚀余量。
18.作为改进,所述丁烯干燥床具有至少两个,且相互并联设置。
19.为了对床层在预负荷过程中各位置点的温度进行监测,从而保证预负荷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丁烯干燥床上还具有用于检测所述干燥剂床层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对床层各位置点的温度进行监测,以保证床层内任何一点温度不能超设定温度(如100℃),否则立即关闭丁烯缓冲罐的顶部放空管线上的第一流量控制阀。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丁烯干燥床预负荷系统是采用上游的丁烯缓冲罐中的丁烯气体与氮气混合后对丁烯干燥床的干燥剂床层进行预负荷,一方面,采用气态丁烯与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行预负荷操作时,床层温度上升缓慢、且温升不高,操作安全可靠。另一方面,气态丁烯物料取用方便,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受外供乙烯时间条件限制的问题,从而提前完成预负荷及投料工作,缩短开工时间。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丁烯干燥床预负荷系统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3.参见图1,一种丁烯干燥床预负荷系统包括丁烯缓冲罐10、丁烯干燥床20、氮气管线33以及第一出气管线26。
24.丁烯缓冲罐10的顶部连接有脱气塔11,脱气塔11的塔底设有再沸器12,脱气塔11的塔顶设有冷凝器13,其中,脱气塔11、丁烯缓冲罐10、再沸器12以及冷凝器13为一体结构,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脱气塔11、丁烯缓冲罐10、再沸器12以及冷凝器13结合为一体的各种现有组合设备结构。具体地,脱气塔11上设有用于向脱气塔11输送丁烯的进料管线14,脱气塔11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气管线15,第二出气管与火炬系统40连接,从而将脱气塔11顶部产生的混合气供应至火炬系统40。丁烯缓冲罐10的底部具有第一输料管线24,该第一输料管线24与丁烯干燥床20的底部连接,用于向丁烯干燥床20供应丁烯液体,其中,第一输料管线24上设有冷却器27以及丁烯输料泵28,冷却器27的主要目的是为下游的丁烯干燥床20提供合适的操作条件,并且为丁烯输料泵28提供足够的有效气蚀余量。
25.丁烯干燥床20包括床体21以及设于床体21内的干燥剂床层22。床体21的底部与上述第一输料管线24相连,床体21的顶部具有用于与下游的反应单元41相连的第二输料管线
25。
26.上述为通过丁烯干燥床20对反应原料丁烯液体进行干燥的流程。在丁烯干燥床20再生后重新投入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预负荷操作,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丁烯气体与再生氮气的混合气体对丁烯干燥床20进行预负荷操作。具体地,用于输送氮气的氮气管线33与丁烯干燥床20的顶部的第二输料管线25连接,而丁烯气体与从上游邻近的丁烯缓冲罐10的顶部引入,再具体地,丁烯缓冲罐10的顶部具有放空管线31,放空管线31与上述的氮气管线33连接,从而向丁烯干燥床20供应氮气与丁烯气体混合后形成的预负荷气体。放空管线31上具有用于控制丁烯气体流量的第一流量控制阀32,对应地,氮气管线33上具有用于控制氮气流量的第二流量控制阀34,由此,来控制氮气与丁烯气体的混合比例。丁烯干燥床20预负荷流程路径参见图1中虚线所示。
27.第一出气管线26的一端与第一输料管线24相连,另一端与火炬系统40连接。在预负荷过程中,丁烯干燥床20的顶部输出的混合气体可以经上述第一出气管线26送至火炬系统40。此外,第一出气管线26上还设有盲板260。在预负荷完成后,可通过盲板260将出气管线的端口牢靠封堵住。氮气管线33上也具有盲板260,以在丁烯干燥床20预负荷完成后关闭。
28.本实施例的丁烯干燥床20具有至少两个,且相互并联设置,参见图1,示出了两个并联设置的丁烯干燥床20。
29.本实施例的丁烯干燥床20上还设有温度检测装置23,用于检测干燥剂床层22各位点的温度。在预负荷过程中,可通过温度检测装置23对丁烯干燥床20床层各位置点的温度进行监测,以保证床层内任何一点温度不能超设定温度(如100℃),否则立即关闭丁烯缓冲罐10的顶部放空管线31上的第一流量控制阀32。
30.本实施例的丁烯干燥床预负荷系统的流程如下:
31.1、确认丁烯液体已引入系统,并控制丁烯缓冲罐10压力稳定在0.4mpag;
32.2、确认丁烯干燥床20再生完成,且床层温度低于40℃;
33.3、确认丁烯干燥床20压力小于0.342mpag;
34.4、保持氮气管线33上的氮气流量稳定在设定值:4000kg/h;
35.5、微开第一出气管线26上的手阀;
36.6、微开丁烯缓冲罐10顶部放空管线31上的第一流量控制阀32,使含有丁烯气体的氮气经过床层,密切观察床层的温度变化(床层内任何一点温度不能超100℃,否则立即关闭对应管线上的控制阀;
37.7、观察床温,当所有测温点温峰都通过床层,并且床温降下来后,预负荷完成;
38.8、关闭放空管线31上的第一流量控制阀32、第一出气管线26上的手阀以及氮气流程上所有阀门。
39.9、将丁烯干燥床20底部第一出气管线26上盲板260、顶部氮气管线33上盲板切至盲位;
40.10、将丁烯干燥床20第一输料管线24、第二输料管线25上的盲板260导通,预负荷完成后充液,投用生产。
41.本实施例的丁烯干燥床预负荷系统是采用上游的丁烯缓冲罐10中的丁烯气体与氮气混合后对丁烯干燥床20的干燥剂床层22进行预负荷,一方面,采用气态丁烯与氮气的
混合气体进行预负荷操作时,床层温度上升缓慢、且温升不高,操作安全可靠。另一方面,气态丁烯物料取用方便,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受外供乙烯时间条件限制的问题,从而提前完成预负荷及投料工作,缩短开工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