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装卸填料的农业灌溉过滤器

文档序号:29929006发布日期:2022-05-07 12:1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便于装卸填料的农业灌溉过滤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便于装卸填料的农业灌溉过滤器。


背景技术:

2.在节水灌溉技术中,通常采用滴灌技术,为了保证在灌溉过程中所使用的滴灌等设备上的滴头不被水中杂物堵塞,影响灌溉质量和设备寿命周期,一般先要采用过滤器对通入灌溉设备的用水进行过滤,将用水中的颗粒状泥沙、浮藻和草根等污物进行过滤。
3.现有的节水灌溉设备技术中,一般采用具有颗粒状过滤介质的过滤器作为一级过滤装置。其中,采用砂石形成的砂床作为过滤介质,进行立体深层过滤的砂石过滤器,具有较强的截获污物的能力,对农用水处理效果十分显著,原水经过石英砂滤料时水中的杂质被拦截,从而使出水达到过滤的目的。
4.过滤器内的砂石每隔一段时间要清理、更换,目前砂石清理作业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且由于砂石细密的堆积在过滤器内,水流从下向上冲击砂床时,其冲击力将砂床撞击不平整,导致砂石分布不均匀,影响砂床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于装卸填料的农业灌溉过滤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砂石清理作业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且水流冲击砂床导致砂床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便于装卸填料的农业灌溉过滤器,包括:
7.罐体,用于盛放过滤介质,并对待过滤的原水进行过滤;
8.密封盖一,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且其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进水管;
9.隔板,将所述罐体内部分为位于上部分的待过滤腔和位于下部分的滤出腔,隔板的中部设置卸料口且表面均匀设置若干个贯通的滤水孔;
10.卸料板,位于所述隔板的卸料口下方,为对称设置的两块半圆形板,由手动调整组件调节两块所述半圆形板的相对位置,用于调节卸料口的开启与闭合,半圆形板的表面均匀设置若干个贯通的滤水孔;
11.进水管,第一端用于与水源相连通,且第二端与所述待过滤腔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罐体注水;
12.分水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下方的待过滤腔内,用于将注入罐体的原水均匀淋洒在待过滤腔内;
13.填料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外表面,且与待过滤腔相连通,用于向待过滤腔内投放过滤介质;
14.密封盖二,设置在所述填料口端部,用于将填料口进行密封;
15.过滤介质,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且过滤介质的填充高度低于填料口的下沿,用于过滤注入罐体的水;
16.出水管,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卸料板下放的滤出腔相连通,且第二端与滴灌设备相连;和
17.出料口,位于所述罐体的底部,且与所述卸料口的位置相对应,用于将卸料口流下的过滤介质排出罐体;和
18.密封盖三,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端部,用于将出料口进行密封。
1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手动调整组件包括:
20.导向轴,设置在所述卸料板下方的罐体内,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卸料板滑动连接;
21.螺杆,与所述导向轴平行设置在所述卸料板下方的罐体内,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两条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且两个所述螺纹段分别与两个所述卸料板螺纹连接,用于调节两个所述卸料板间的相对位置;和
22.手轮,与位于所述罐体外部的螺杆轴端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转动。
2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水组件包括:
24.分流器,中部的集水腔位于进水管下方,且所述集水腔外圆周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与集水腔相连通的分流管;和
25.分水板,设置在所述分流器与过滤介质之间,且表面均匀设置若干个贯穿的分水孔。
2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介质为石英砂,且石英砂有效粒径为0.8~1毫米;所述滤水孔直径为0.4~0.6毫米。
2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器还包括:
28.反冲洗进液管,第一端与所述滤出腔相连通,另一端与反冲洗液储存罐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罐体内注入反冲洗液;和
29.反冲洗出液管,第一端与所述分水板上方的待过滤腔相连通,另一端与冲洗液回收罐相连通,用于将反冲洗液排出所述罐体。
3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反冲洗进液管和反冲洗出液管上均安装有流量计和电控阀;且所述流量计、电控阀均与罐体外表面设置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3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器还包括:
32.溢气阀,设置所述密封盖一上并与罐体内部相连通,用于将所述罐体内气体排出;和
33.压力表,设置在所诉罐体外表面并与罐体内部相连通,用于检测所述罐体内部压力。
3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盖一、密封盖二和密封盖三与罐体闭合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3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罐体底部为倒锥形,且所述出料口为最低处;所述隔板上表面为倒锥形,且所述卸料口为最低处。
3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提供了便于装卸填料的农业灌溉过滤器,根据作业需求来调整卸料口的开启与闭合,控制隔板上过滤介质的进出料口排出罐体外部,利用简单的结构设计,操作人员可简便、省时省力的进行过滤介质的清理作业。又采用进水管下方的分水组件,将原水且均匀的落在过滤介质的表面,减少原水
对过滤介质表面的冲击力,避免因水流冲击太大而影响过滤介质的过滤效果。
37.上述技术效果主要是由以下详细的技术改进所实现的:
38.1、过滤器内砂石需要更换时,旋转手轮驱动螺杆上连接的两个卸料板移动。由于两个卸料板下方固定座与导向轴滑动连接,又分别与螺杆上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段螺纹连接,因此,旋转手轮时,两个卸料板在螺杆上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即两个卸料板间的开启或闭合。当两个卸料板间开启时,砂石自卸料口下落,并进出料口排出罐体外部;当两个卸料板间闭合时,阻挡卸料口处的砂石下落。
39.2、原水自进水管进入分流器中部的集水腔内,并沿着集水腔圆周方向上设置的多个分流管流出,直至分水板表面。然后,经分水板上设置的多个分水孔均匀下流至砂床。分水组件的设计,减少原水对砂床表面的冲击力,且均匀的落在砂床表面,避免水流冲击太大影响砂床的过滤效果。另外,分水板也可以过滤原水中混有的草根、藻类等较大污物,避免其影响砂石的过滤效果,延长砂石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装卸填料的农业灌溉过滤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装卸填料的农业灌溉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
43.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所述手动调整组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44.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4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46.附图标记说明:
47.10-罐体,101-进水管,102-出水管,103-填料口,104-出料口,105-反冲洗进液管,106
‑ꢀ
反冲洗出液管,107-压力表,11-隔板,111-卸料口,12-过滤介质,13-卸料板,14-密封盖一, 141-溢气阀,20-分水组件,21-分流器,211-集水腔,212-分流管,22-分水板,23-固定架,30-手动调整组件,31-导向轴,32-螺杆,33-手轮,4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49.本实用新型提供便于装卸填料的农业灌溉过滤器,根据说明书附图1至图5可知,便于装卸填料的农业灌溉过滤器,包括:罐体10、密封盖一14、隔板11、卸料板13、进水管101、分水组件20、填料口103、密封盖二、过滤介质12,出水管102、出料口104和密封盖三;罐
体10,用于盛放过滤介质12,并对待过滤的原水进行过滤;密封盖一14,设置在罐体10 顶部,且其上表面中部设置有进水管101;隔板11,将罐体10内部分为位于上部分的待过滤腔和位于下部分的滤出腔,隔板11的中部设置卸料口111且表面均匀设置若干个贯通的滤水孔;卸料板13,位于隔板11的卸料口111下方,为对称设置的两块半圆形板,由手动调整组件30调节两块半圆形板的相对位置,用于调节卸料口111的开启与闭合,半圆形板的表面均匀设置若干个贯通的滤水孔;进水管101,第一端用于与水源相连通,且第二端与待过滤腔相连通,用于向罐体10注水;分水组件20,设置在进水管101下方的待过滤腔内,用于将注入罐体10的原水均匀淋洒在待过滤腔内;填料口103,设置在罐体10的外表面,且与待过滤腔相连通,用于向待过滤腔内投放过滤介质12;密封盖二,设置在填料口103端部,用于将填料口103进行密封;过滤介质12,设置在隔板11上,且过滤介质12的填充高度低于填料口103的下沿,用于过滤注入罐体10的水;出水管102,第一端用于与卸料板13下放的滤出腔相连通,且第二端与滴灌设备相连;出料口104,位于罐体10的底部,且与卸料口 111的位置相对应,用于将卸料口111流下的过滤介质12排出罐体10;密封盖三,设置在出料口104端部,用于将出料口104进行密封。
50.本实用新型中,根据作业需求来调整卸料口111的开启与闭合,控制隔板11上过滤介质 12的进出料口104排出罐体外部,利用简单的结构设计,操作人员可简便、省时省力的进行过滤介质12的清理作业。又采用进水管101下方的分水组件20,将原水且均匀的落在过滤介质12的表面,减少原水对过滤介质12表面的冲击力,避免因水流冲击太大而影响过滤介质12的过滤效果。
51.作为一种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1至图3可知,手动调整组件30包括:导向轴31、螺杆32和手轮33;导向轴31,设置在卸料板13下方的罐体10内,并分别与两个卸料板13 滑动连接;螺杆32,与导向轴31平行设置在卸料板13下方的罐体10内,螺杆32一端与罐体10内壁转轴连接,另一端与罐体10内壁转轴连接并贯穿;螺杆32上设置有两条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且两个螺纹段分别与两个卸料板13螺纹连接,用于调节两个卸料板13间的相对位置;手轮33,与位于罐体10外部的螺杆32轴端键连接,用于驱动螺杆32转动。
52.过滤器内砂石需要更换时,旋转手轮33驱动螺杆32上连接的两个卸料板13移动。由于两个卸料板13下方固定座131与导向轴31滑动连接,又分别与螺杆32上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段螺纹连接,因此,旋转手轮33时,两个卸料板13在螺杆32上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即两个卸料板13间的开启或闭合。当两个卸料板13间开启时,砂石自卸料口111下落,并经出料口104排出罐体10外部;当两个卸料板13间闭合时,阻挡卸料口111处的砂石下落。
53.作为一种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2、附图5可知,分水组件包括:分流器21和分水板 22;分流器21,中部的集水腔211位于进水管101下方,且集水腔211外圆周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与集水腔211相连通的分流管212;分水板22,设置在分流器21与过滤介质12之间,且表面均匀设置若干个贯穿的分水孔,分水板2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分水孔,且分水孔直径为 1~2毫米。分流器21通过其下方设置的固定架23与罐体10内壁固定;分流管212与集水腔211相连通,且其长度为分水板22半径的0.3~0.5倍。
54.原水自进水管101进入分流器21中部的集水腔211内,并沿着集水腔211圆周方向上设置的多个分流管212流出,直至分水板22表面。然后,经分水板22上设置的多个分水孔均匀下流至砂床。分水组件20的设计,减少原水对过滤介质12表面的冲击力,且均匀的落在
过滤介质12表面,避免水流冲击太大影响过滤介质12的过滤效果。另外,分水板22也可以过滤原水中混有的草根、藻类等较大污物,避免其影响砂石的过滤效果,延长砂石使用寿命,减少砂石清洗作业频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55.作为一种实施例,过滤介质12为石英砂,且石英砂有效粒径为0.8~1毫米;滤水孔直径为0.4~0.6毫米。滤水孔直径小于石英砂的直径,可以在滤水通过情况下有效的阻止砂石通过。
56.作为一种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1至图2可知,过滤器还包括:反冲洗进液管105,第一端与滤出腔相连通,另一端与反冲洗液储存罐相连通,用于向罐体10内注入反冲洗液;反冲洗出液管106,第一端与分水板22上方的待过滤腔相连通,另一端与冲洗液回收罐相连通,用于将反冲洗液排出罐体10。
57.将进水管101与出水管102关闭,并打开反冲洗进液管105和反冲洗出液管106,此时,加压后反冲洗液自滤出腔经隔板11、过滤介质12进入待过滤腔,直至在反冲洗出液管106 流出。在反冲洗过程中反冲洗液对过滤器内部及其过滤介质12、分水板22上的残留污物进行冲洗,并排出罐体10外,以对罐体10进行保养,有效延长过滤器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58.本实施例中,进水管101、出水管102、反冲洗进液管105和反冲洗出液管106上均安装有流量计和电控阀;且流量计、电控阀均与罐体10外表面设置的控制器40电性连接。
59.控制器40可以采用plc或单片机,可以选用西门子品牌、型号为6es7288-1sr20-0aa0 的plc,也可以选用施耐德品牌、型号为tm218lda24drn的plc。流量计可以采用上海驰控品牌的电磁流量计,也可以选用meacon美控
·
中国品牌的电磁流量计。电控阀可以选用honeywell霍尼韦尔品牌、型号为vba216-025p的电控阀门,也可以选用chnt正泰品牌、型号为htk的电控阀门。
60.流量计与电控阀分别与控制器40电性连接,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过滤器内水的存量和状态进行进、出水的调节,更大限度的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过滤器的工作效率。
61.作为一种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1可知,过滤器还包括,溢气阀141,设置密封盖一 14上并与与罐体10内部相连通,用于将罐体10内气体排出;压力表107,设置在所诉罐体 10外表面并与罐体10内部相连通,用于检测罐体10内部压力。
62.本实施例中,密封盖一14、密封盖二和密封盖三与罐体10闭合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63.本实施例中,根据说明书附图2可知,罐体10底部为倒锥形,且出料口104为最低处;隔板11上表面为倒锥形,且卸料口111为最低处,有助于砂石在清理过程中卸料彻底。罐体 10外表面上方设置有与待过滤腔相连通的压力表107,可以实时监测罐体10内部压力,保证过滤罐安全运行。
6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
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