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覆造粒冷却釜搅拌系统促进上下物料加速混合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93643发布日期:2022-03-17 01:4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覆造粒冷却釜搅拌系统促进上下物料加速混合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混合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包覆造粒冷却釜搅拌混合结构。


背景技术:

2.针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粉料特点,传统的螺带式搅拌系统的结构在生产中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中国公开专利“一种卧式包覆造粒反应釜用同向搅拌系统”,专利申请号为201810736616.3,包括主轴、螺杆、分别位于主轴中点左、右两侧的第一双螺带、第二双螺带,所述的螺杆嵌入在主轴上,相邻两根螺杆呈垂直交叉分布,所述的第一双螺带、第二双螺带均包括螺旋方向相同的内、外螺带,第一双螺带的内螺带向右螺旋,第二双螺带的内螺带向左螺旋,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由于粉体的自重,导致物料的混合效果和均匀度不够,热交换不充分,对于部分天然石墨等石墨类物料包覆粒径增量最高只能达到80-90%。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提高混合效果,使用可靠的包覆造粒冷却釜搅拌系统促进上下物料加速混合的结构。
4.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包覆造粒冷却釜搅拌系统促进上下物料加速混合的结构,它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内设有加速混合搅拌系统,所述加速混合搅拌系统包括主轴,在所述主轴上设有若干拉杆轴,所述拉杆轴嵌入在主轴上,相邻两根拉杆轴呈垂直交叉分布,在所述主轴中心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组合螺带和右组合螺带,所述左组合螺带和右组合螺带都与主轴及拉杆轴固定相连,在所述主轴从左往右偶数位的拉伸杆之间设有加速上下物料混合桨叶,相邻两根加速上下物料混合桨叶设在主轴的两侧,在靠近筒体封头处的拉伸杆上设有封头刮刀,所述封头刮刀分为左封头刮刀和右封头刮刀,它们设在主轴的两侧。
5.进一步地,所述左组合螺带包括第一内螺带、第二内螺带、第一外螺带和第二外螺带,所述第一内螺带和第二内螺带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螺旋一圈而成,所述第一外螺带和第二外螺带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螺旋3/4圈而成,所述第一内螺带、第二内螺带、第一外螺带和第二外螺带的右端都与主轴中心处的拉杆轴相连,所述第一内螺带、第二内螺带的左端超出第一外螺带、第二外螺带的左端。
6.进一步地,所述右组合螺带包括第三内螺带、第四内螺带、第三外螺带和第四外螺带,所述第三内螺带和第四内螺带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螺旋一圈而成,所述第三外螺带和第四外螺带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螺旋3/4圈而成,所述第三内螺带、第四内螺带、第三外螺带和第四外螺带的左端都与主轴中心处的拉杆轴相连,所述第三内螺带、第四内螺带的右端超出第三外螺带、第四外螺带的右端。
7.进一步地,所述加速上下物料混合桨叶设在主轴一侧的拉杆轴的中上部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加速上下物料混合桨叶与主轴平行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左封头刮刀设在第一外螺带左端与拉杆轴连接处的拉杆轴外端。
10.进一步地,所述右封头刮刀设在第三外螺带右端与拉杆轴连接处的拉杆轴外端。
11.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为卧式筒体。
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采用左组合螺带和右组合螺带,左组合螺带包括第一内螺带、第二内螺带、第一外螺带和第二外螺带,第一内螺带和第二内螺带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螺旋一圈而成,第一外螺带和第二外螺带带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螺旋3/4圈而成,右组合螺带包括第三内螺带、第四内螺带、第三外螺带和第四外螺带,第三内螺带和第四内螺带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螺旋一圈而成,第三外螺带和第四外螺带带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螺旋3/4圈而成,确保物料混合均匀、热交换效果好,通过在主轴从左往右偶数位的拉伸杆之间设有加速上下物料混合桨叶,相邻两根加速上下物料混合桨叶设在主轴的两侧,可以促进上下物料加速混合,进一步提高物料混合效果,采用左封头刮刀和右封头刮刀,可以有效提高筒体封头处的物料混合效果,本结构使用可靠,能够很好地解决部分锂电池负极材料所要求的包覆造粒粒径及综合参数,对于部分天然石墨等石墨类物料包覆粒径增量能达到100-125%(投料粒径8微米,包覆造粒后达到16-18微米),最终制成高循环次数、高容量、高稳定性的锂电池成品,同时能耗低。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包覆造粒冷却釜搅拌系统促进上下物料加速混合的结构,它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为卧式筒体,在所述筒体1内设有加速混合搅拌系统,所述加速混合搅拌系统包括主轴2,在所述主轴2上设有若干拉杆轴3,所述拉杆轴3嵌入在主轴2上,相邻两根拉杆轴3呈垂直交叉分布,在所述主轴2中心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组合螺带和右组合螺带,所述左组合螺带和右组合螺带都与主轴2及拉杆轴3固定相连,所述左组合螺带包括第一内螺带7、第二内螺带8、第一外螺带9和第二外螺带10,所述第一内螺带7和第二内螺带8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2螺旋一圈而成,所述第一外螺带9和第二外螺带10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2螺旋3/4圈而成,所述第一内螺带7、第二内螺带8、第一外螺带9和第二外螺带10的右端都与主轴2中心处的拉杆轴3相连,所述第一内螺带7、第二内螺带8的左端超出第一外螺带9、第二外螺带10的左端,所述右组合螺带包括第三内螺带11、第四内螺带12、第三外螺带13和第四外螺带14,所述第三内螺带11和第四内螺带12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2螺旋一圈而成,所述第三外螺带13和第四外螺带14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2螺旋3/4圈而成,所述第三内螺带11、第四内螺带12、第三外螺带13和第四外螺带14的左端都与主轴2中心处的拉杆轴3相连,所述第三内螺带11、第四内螺带12的右端超出第三外螺带13、第四外螺带14的右端,在所述主轴2从左往右偶数位的拉伸杆3之间设有加速上下物料混合桨叶4,相邻两根加速上下物料混合桨叶4设在主轴2的两侧,主轴2每侧的加速上下物料混合桨叶4设在主轴2每侧的拉杆轴3的中上部之间,所述加速上下物料混合桨叶4与主轴2平行设置,
在靠近筒体1封头处的拉伸杆3上设有封头刮刀,所述封头刮刀分为左封头刮刀5和右封头刮刀6,它们设在主轴2的两侧,所述左封头刮刀5设在第一外螺带9左端与拉杆轴3连接处的拉杆轴3外端,所述右封头刮刀6设在第三外螺带13右端与拉杆轴3连接处的拉杆轴3外端。
16.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采用左组合螺带和右组合螺带,左组合螺带包括第一内螺带、第二内螺带、第一外螺带和第二外螺带,第一内螺带和第二内螺带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螺旋一圈而成,第一外螺带和第二外螺带带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螺旋3/4圈而成,右组合螺带包括第三内螺带、第四内螺带、第三外螺带和第四外螺带,第三内螺带和第四内螺带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螺旋一圈而成,第三外螺带和第四外螺带带交叉设置且都沿主轴螺旋3/4圈而成,确保物料混合均匀、热交换效果好,通过在主轴从左往右偶数位的拉伸杆之间设有加速上下物料混合桨叶,相邻两根加速上下物料混合桨叶设在主轴的两侧,可以促进上下物料加速混合,进一步提高物料混合效果,采用左封头刮刀和右封头刮刀,可以有效提高筒体封头处的物料混合效果,本结构使用可靠,能够很好地解决部分锂电池负极材料所要求的包覆造粒粒径及综合参数,对于部分天然石墨等石墨类物料包覆粒径增量能达到100-125%(投料粒径8微米,包覆造粒后达到16-18微米),最终制成高循环次数、高容量、高稳定性的锂电池成品,同时能耗低。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