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清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6947发布日期:2022-07-23 07:0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清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上清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2.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实验室需要试验各种试验,因此也需要进行不同的试验操作,如在浑浊液上抽取上层清液的操作在实验室内经常进行。
3.现有技术中的上清液去除装置无法对上清洗液吸取位置进行调节,上清液吸取效果不佳,且大都是通过注射器抽取,而注射器抽取时不能一次性将上清液抽取完,需要反复用手来回切换抽取,较为麻烦,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去除上层清液的抽液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0045263u),该专利虽然可以抽取上清液,但是注射器是固定于装置上的,而注射器不可能一次性将上清液抽取完,因此使用时较为麻烦,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清去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上清去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与其垂直分布的横杆,所述横杆远离支撑杆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抽取机构,所述抽取机构的底部通过软管连接有取液管,所述取液管通过固定件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横杆与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板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
7.所述抽取机构包括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端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延伸至活塞筒的上方并设置有拉板,所述活塞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活塞筒靠近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活塞筒靠近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与支撑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顶端延伸至横杆的上方并设置有旋钮,且所述丝杆通过轴承与横杆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活动板通过设置的螺纹孔与丝杆螺纹连接,通过转动旋钮,使得丝杆转动,有与活动板与丝杆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活动板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对取液管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将取液管的头部移动至上层清液分层处,且通过螺纹转动调节,更加精确、稳定。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板远离取液管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撑杆的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的配合,对活动板起到了有效的限位作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由配重块制成,且所述底座与支撑杆
及横杆的截面形成“z”型结构,通过底座与支撑杆及横杆之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更加稳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一侧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通过将活塞筒或取液管插进套管内,然后通过拧紧锁紧螺栓即可将活塞筒或取液管牢牢的固定住,便于对活塞筒及取液管进行安装与拆卸,灵活性强。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固定片及活动片,所述固定片及活动片均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固定片与活动片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结构与第一单向阀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单向阀为向上开启,所述第二单向阀为向外开启,通过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之间的配合,当向下推动活塞杆时,由于第一单向阀是向上开启的,此时会对第一单向阀产生向下的推力,从而使得第一单向阀关闭,由于第二单向阀是向外开启的,此时第二单向阀会开启,从而使得活塞筒内的气压通过第二单向阀排出,从而不会导致气压通过第一单向阀排入容器内造成液体浑浊的现象发生,当向上拉起活塞杆时,用手捏住第二单向阀,从而使得第二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一单向阀会向上开启,从而使得上清液通过取液管及软管被吸入活塞筒内,从而使得上清液通过出液管被排出,如此反复抽拉活塞杆即可,且不会对容器内的液体造成影响。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旋钮,使得丝杆转动,有与活动板与丝杆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活动板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对取液管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将取液管的头部移动至上层清液分层处,且通过螺纹转动调节,更加精确、稳定。
15.2、通过将活塞筒或取液管插进套管内,然后通过拧紧锁紧螺栓即可将活塞筒或取液管牢牢的固定住,便于对活塞筒及取液管进行安装与拆卸,灵活性强。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及出液管之间的配合,便于反复抽拉活塞杆抽取上清液,且不会对容器内的液体造成影响,可以有效避免在抽取的过程中造成上清液与液体混合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上清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上清去除装置中抽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一种上清去除装置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一种上清去除装置中第一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座;2、支撑杆;3、横杆;4、支撑座;5、丝杆;6、活动板;7、固定件;8、抽取机构;9、出液管;10、软管;11、取液管;12、活塞筒;13、活塞杆;14、活塞;15、第一单向阀;16、第二单向阀;17、套管;18、螺母;19、锁紧螺栓;20、固定片;21、活动片。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上清去除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设置有与其垂直分布的横杆3,所述底座1由配重块制成,且所述底座1与支撑杆2及横杆3的截面形成“z”型结构,通过底座1与支撑杆2及横杆3之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更加稳定,所述横杆3远离支撑杆2一端通过固定件7固定连接有抽取机构8,所述抽取机构8的底部通过软管10连接有取液管11,所述取液管11通过固定件7连接有活动板6,所述固定件7包括套管17,所述套管17的一侧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安装有螺母18,所述螺母18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19,通过将活塞筒12或取液管11插进套管17内,然后通过拧紧锁紧螺栓19即可将活塞筒12或取液管11牢牢的固定住,便于对活塞筒12及取液管11进行安装与拆卸,灵活性强;
24.所述横杆3与支撑杆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板6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5,所述丝杆5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的侧壁与支撑杆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杆5的顶端延伸至横杆3的上方并设置有旋钮,且所述丝杆5通过轴承与横杆3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6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活动板6通过设置的螺纹孔与丝杆5螺纹连接,通过转动旋钮,使得丝杆5转动,有与活动板6与丝杆5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活动板6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对取液管11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将取液管11的头部移动至上层清液分层处,且通过螺纹转动调节,更加精确、稳定,所述活动板6远离取液管11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撑杆2的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的配合,对活动板6起到了有效的限位作用;
25.所述抽取机构8包括活塞筒12,所述活塞筒12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4,所述活塞14的顶端设置有活塞杆13,所述活塞杆13的顶端延伸至活塞筒12的上方并设置有拉板,所述活塞筒1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5,所述活塞筒12靠近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6,所述活塞筒12靠近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9,所述第一单向阀15包括固定片20及活动片21,所述固定片20及活动片21均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固定片20与活动片21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16的结构与第一单向阀15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单向阀15为向上开启,所述第二单向阀16为向外开启,通过第一单向阀15及第二单向阀16之间的配合,当向下推动活塞杆13时,由于第一单向阀15是向上开启的,此时会对第一单向阀15产生向下的推力,从而使得第一单向阀15关闭,由于第二单向阀16是向外开启的,此时第二单向阀16会开启,从而使得活塞筒12内的气压通过第二单向阀16排出,从而不会导致气压通过第一单向阀15排入容器内造成液体浑浊的现象发生,当向上拉起活塞杆13时,用手捏住第二单向阀16,从而使得第二单向阀16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一单向阀15会向上开启,从而使得上清液通过取液管11及软管10被吸入活塞筒12内,从而使得上清液通过出液管9被排出,如此反复抽拉活塞杆13即可,且不会对容器内的液体造成影响。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7.使用时,将容器放置于取液管11的下方,通过转动旋钮使得活动板6下移,从而使得取液管11的底部与上清液接触,将出液管9置于一个空的容器中,然后用手反复抽拉活塞杆13,此时上清液便会通过取液管11、软管10、活塞筒12及出液管9进入空的容器中。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