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制备中副产氨气的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1674发布日期:2022-03-12 13:4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制备中副产氨气的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气的吸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制备中副产氨气的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在制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氨气,产生的氨气需要及时的排出,否则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排出的氨气一般都是氨气吸收塔或吸收罐中,用水吸收变为氨水进行出售。
3.目前氨气的吸收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4.现有的氨气吸收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氨气吸收效率较低,吸收不充分,同时当吸收环境温度较高时会进一步的影响氨气的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制备中副产氨气的吸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氨气吸收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氨气吸收效率较低,吸收不充分,同时当吸收环境温度较高时会进一步的影响氨气的吸收效率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制备中副产氨气的吸收装置,包括氨气吸收箱,所述氨气吸收箱内部左右两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气体箱的左右两端,所述气体箱下端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气漏斗,且每个出气漏斗的下端均设置有网板,所述气体箱的上端设置的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固定连接在转轴的下端,所述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氨气吸收箱的上表面,所述氨气吸收箱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部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上端穿过储液箱的上侧壁固定连接在水泵右侧面上,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储液箱的上表面,所述水泵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右端穿过氨气吸收箱的左侧壁固定连接在环形储水块的左端,所述环形储水块下端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所述环形储水块固定连接在氨气吸收箱内部上表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体箱上端固定连接有氨气输入管,所述氨气输入管的右端穿过氨气吸收箱的右侧壁设置在氨气吸收箱的外部,所述氨气吸收箱右端下侧设置有排液管,且排液管以及氨气输入管上均设置有开关阀。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氨气吸收箱上端右侧设置注水管,且注水管的上端设置有堵塞,所述氨气吸收箱上端左侧设置有增压机,所述增压机右侧面上设置有增压管,所述增压管的下端穿过氨气吸收箱的上端设置在氨气吸收箱内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氨气吸收箱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冷气输送管,所述冷气输送管的右端穿过氨气吸收箱的左侧壁固定连接在连接腔室上表面前端,所述连接腔室固定连接在氨气吸收箱内部左侧
面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腔室右端分别与两个热交换管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腔室内部中间位置上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连接腔室上表面后端固定连接有冷气输出管,所述冷气输出管的左端穿过氨气吸收箱的左侧壁固定连接在制冷机后侧面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氨气吸收箱内部设置有适量的水,且水面所处位置高度高于热交换管所处位置高度,并且水面所处位置高度低于环形储水块最下端所处位置高度,所述氨气吸收箱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凹形连通管,且凹形连通管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储液箱上端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氨气吸收箱前侧面上设置有压力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液箱的上端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氨气吸收箱前侧面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增压机、水泵以及制冷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气体箱、出气漏斗以及网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进入到该装置内部的氨气能够充分的与水进行接触,同时通过与设置的电机、转轴以及搅拌叶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而有效的提高氨气的吸收效率,通过设置的水泵、抽水管、输水管以及环形储水块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将储液箱内部的水通过设置的若干雾化喷头喷向至氨气吸收箱的内部,被箱氨气吸收箱内的水体吸收掉部分氨气的尾气能够与通过雾化喷头喷出的雾状水充分接触,雾状水能够增加与尾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最大程度的去除掉尾气中的氨气,极大的提高了氨气的吸收效率,通过设置的制冷机、连接腔室、冷气输送管、冷气输出管、隔板以及热交换管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该装置内部处于合适的温度,避免该装置内部温度过高而影响对氨气的吸收,通过设置的增压机以及增压管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该装置内部的压力处于合适的数值,进而提高氨气的吸收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腔室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腔室俯视剖面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氨气吸收箱、2排液管、3网板、4出气漏斗、5气体箱、6热交换管、7氨气输入管、8搅拌叶、9转轴、10冷气输送管、11固定块、12储液箱、13抽水管、14注水口、15水泵、16输水管、17隔板、18连接腔室、19制冷机、20冷气输出管、21环形储水块、22增压管、23增压机、24电机、25堵塞、26注水管、27凹形连通管、28压力表、29控制器、30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制备中副产氨气的吸收装置,包括氨气吸收箱1,氨气吸收箱1内部左右两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两个固定块11分别固定连接在气体箱5的左右两端,气体箱5下端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气漏斗4,且每个出气漏斗4的下端均设置有网板3,螯合剂制备过程中所产生的氨气能够通过设置的安氨气输入管7进入到气体箱5内部,然后通过气体箱5下端设置的若干出气漏斗4能够排放到氨气吸收箱1内部,在氨气吸收箱1内部设置的水的作用下能够对氨气进行吸收,通过设置的网板3能够对通过出气漏斗4排出的气体进行分割,进而保证气体能够充分的与水进行接触,较大程度的提高了氨气的吸收效率,气体箱5的上端设置的搅拌叶8,搅拌叶8固定连接在转轴9的下端,转轴9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电机24输出轴上,电机24固定连接在氨气吸收箱1的上表面,通过电机24输出轴的转动能够带动转轴9进行转动,通过转轴9的转动能够带动搅拌叶8进行转动,进而能够使得氨气吸收箱1内部的水处于晃动的状态,进而保证水在吸收氨气过程中的均匀性,一定程度的提高了氨气的吸收效率,氨气吸收箱1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储液箱12,储液箱12内部设置有抽水管13,抽水管13的上端穿过储液箱12的上侧壁固定连接在水泵15右侧面上,水泵15固定连接在储液箱12的上表面,水泵15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输水管16,输水管16的右端穿过氨气吸收箱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在环形储水块21的左端,环形储水块21下端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环形储水块21固定连接在氨气吸收箱1内部上表面,通过启动水泵15在设置的抽水管13以及输水管16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将储液箱12内部的水抽向至环形储水块21内部,然后在环形储水块21下端设置的的若干雾化喷头的作用下能够向氨气吸收箱1内部喷洒雾化的水,进而能够对氨气吸收箱1内部所存在的氨气进行充分的结合吸收,通过与氨气吸收箱1内部设置的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氨气的吸收效率,气体箱5上端固定连接有氨气输入管7,氨气输入管7的右端穿过氨气吸收箱1的右侧壁设置在氨气吸收箱1的外部,氨气吸收箱1右端下侧设置有排液管2,且排液管2以及氨气输入管7上均设置有开关阀,通过设置的开关阀能够关闭氨气输出管7以及排液管2,避免在不使用该装置的过程中氨气吸收箱1内部的水会通过氨气输入管7排出至氨气吸收箱1外部,氨气吸收箱1上端右侧设置注水管26,且注水管26的上端设置有堵塞25,通过设置的堵塞25能够方便的将堵住注水管26,进而保证吸收氨气过程中该装置内部的密封性,氨气吸收箱1上端左侧设置有增压机23,增压机23右侧面上设置有增压管22,增压管22的下端穿过氨气吸收箱1的上端设置在氨气吸收箱1内部,通过设置的增压机23以及增压管22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在氨气吸收的过程中对该装置内部进行增压,使得该装置内部压强处于合适的数值,从而提高氨气的吸收效率,氨气吸收箱1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制冷机19,制冷机19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冷气输送管10,冷气输送管10的右端穿过氨气吸收箱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在连接腔室18上表面前端,连接腔室18固定连接在氨气吸收箱1内部左侧面上,连接腔室18右端分别与两个热交换管6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连接腔室18内部中间位置上固定连接有隔板17,连接腔室18上表面后端固定连接有冷气输出管20,冷气输出管20的左端穿过氨气吸收箱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在制冷机19后侧面上,通过设置的制冷机21在设置的冷气输送管10、冷气输出管20、连接腔室18以及热交换管6的相互配合下能够构成一个冷循环,以此来降低该装置内部的温度,避免该装置内部温度过高而导致氨气吸收效率降低的问题,通过设置的隔板17能够将连接腔室18内部空间分隔
开来,氨气吸收箱1内部设置有适量的水,氨气吸收箱1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凹形连通管27,且凹形连通管27采用透明材质制成,通过设置的凹形连通管27能够对氨气吸收箱1内部液面高度进行观察,储液箱12上端开设有注水口14,氨气吸收箱1前侧面上设置有压力表28,通过设置的压力表28能够对该装置内部的压力进行观察,储液箱12的上端设置有蓄电池30,氨气吸收箱1前侧面上设置有控制器29,控制器29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24、增压机23、水泵15以及制冷机19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29的输入端与蓄电池30的输出端电连接。
23.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24.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设置的控制器29启动电机24、制冷机19、水泵15以及增压机23,电机24通过其输出轴的转动能够带动转轴9进行转动,进而在设置的搅拌叶8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氨气吸收箱1内部的水体进行转动,接着通过设置的水泵15在设置的抽水管13、输水管16以及环形储水块21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将储液箱12内部的水通过设置的若干雾化喷头喷出,通过设置的制冷机19、冷气输送管10、冷气输出管20、连接腔室18、隔板17以及热交换管6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使得氨气吸收箱1内部温度处于合适的状态,方便提高氨气的吸收效率,通过设置的增压机23以及增压管22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氨气吸收箱1内部压力处于一个合适的数值,接着将氨气输入管7的右端与螯合剂制备过程中的氨气输出管连通并打开氨气输入管7上设置开关阀,此时氨气能够通过氨气输入管7进入到气体箱5内部,之后氨气通过设置的若干出气漏斗4以及能够与氨气吸收箱1内部的水进行接触,在此过程中通过设置的若干网板3能够增加氨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在通过与搅拌叶8之间的相互配合下能够提高氨气的吸收率,通过雾化喷头喷出的水能够对氨气吸收箱1内部残留的氨气进行吸附,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氨气的吸收效率。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