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饲料原料的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6449发布日期:2022-03-23 16:14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饲料原料的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饲料原料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市面上对于饲料的需求量也逐渐提高,饲料通常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添加剂、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甜高粱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但饲料在原料阶段往往体积较大,不利于动物的消化,因此需要先将其切割成合适大小的颗粒,再进行后续的混合配比加工。但因某些原料包含水分较多,在切割过程中,容易粘附在刀片上,当刀片上粘附物过多后,将影响切割效果和切割效率,而现有技术中,刀片和转动轴为不可拆卸的设计,这使得刀片的清洗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饲料原料的切割装置,方便清洗刀片和转动轴,保证切割效果和切割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用于饲料原料的切割装置,包括底座、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上的切割筒、设置在切割筒与底座之间的限位机构、可竖直伸缩地设置在底座上的伸缩机构、水平设置在伸缩机构上端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以封闭或者开启切割筒的筒盖、设置在支架上且向下穿过筒盖后伸入切割筒的套管、上端可拆卸地设置在套管内的转动轴、设置在套管与转动轴之间以加固套管与转动轴之间连接的固定机构、可拆卸地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刀片、以及与套管连接以驱动套管转动的驱动机构,转动轴上开设有供刀片插入的插槽,插槽两侧的转动轴表面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连接片,第一连接片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片,刀片通过第一螺栓与其两侧的两第二连接片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下端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动轴上端外侧设置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转动轴上的支撑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杆上端的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上端的第一让位孔、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位于固定板外侧的第一限位块,固定板内侧具有凹进的弧面,该弧面与套管外侧面相切,套管上设置有与第一让位孔对应的第一螺孔,第二螺栓穿过第一让位孔后锁紧在第一螺孔内,以使转动轴与套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切割筒底部且向下延伸的圆形凸出部、间隔设置在圆形凸出部边缘的多个第二限位块、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端与圆形凸出部和第二限位块匹配的凹槽。
8.进一步的,所述刀片包括间隔设置在转动轴上的第一刀片组和第二刀片组,第一刀片组包括间隔环绕设置在转动轴上的三个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组包括间隔环绕设置在转动轴上的三个第二刀片,三个第一刀片和三个第二刀片交错布置。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片具有直线刀刃,所述第二刀片具有锯齿状刀刃。
10.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气缸。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中部设置在伸缩机构上端,所述套管设置在支架一端,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架另一端,所述支架内设置有连接在驱动机构与套管之间的皮带。
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当刀片需要清洗时,首先将切割筒与筒盖和底座分离,然后将转动轴从套管上卸下,再将刀片从转动轴上拆下,即可分别对切割筒、转动轴和刀片进行清洗,因各部件均已分开,清洗更为容易和彻底,清洗完成后,再次组装也很方便,从而保证切割效果和切割效率。
15.2、固定板内侧具有可与套管外侧面相切的弧面,转动轴上端通过螺纹与套管连接后,转动固定板使其上的第一让位孔与套管的第一螺孔对应,再将第二螺栓穿过第一让位孔后锁紧在第一螺孔内,以使转动轴与套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防止高速旋转过程中转动轴从套管内掉落。
16.3、三个第一刀片和三个第二刀片交错布置,且第一刀片具有直线刀刃,第二刀片具有锯齿状刀刃,能够更充分地切割饲料原料。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轴和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切割筒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底座;2、切割筒;31、圆形凸出部;32、第二限位块;33、凹槽;4、伸缩机构;5、支架;6、筒盖;61、连接杆;7、套管;8、转动轴;81、外螺纹;91、支撑杆;92、固定板;93、第一限位块;94、第二螺栓;101、第一刀片;102、第二刀片;11、驱动机构;12、第一连接片;13、第二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至图4所示,用于饲料原料的切割装置包括底座1、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1上的切割筒2、设置在切割筒2与底座1之间的限位机构、可竖直伸缩地设置在底座1上的伸缩机构4、水平布置且中部设置在伸缩机构4上端的支架5、通过连接杆61设置在支架5一端以封闭或者开启切割筒2的筒盖6、设置在支架5一端且向下穿过筒盖6后伸入切割筒2的套管7、设置在支架5另一端的驱动机构11、设置在支架5内且连接在驱动机构11与套管7之间的皮带、上端可拆卸地设置在套管7内的转动轴8、设置在套管7与转动轴8之间以加固套管7与转动轴8之间连接的固定机构、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转动轴8上的刀片,驱动机构11通过皮带驱动套管7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8转动。转动轴8上开设有供刀片插入的插槽,插槽两侧的转动轴8表面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连接片12,第一连接片12上设置有沿刀片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片13,刀片通过第一螺栓与其两侧的两第二连接片13连接。
24.套管7与转动轴8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套管7下端内侧设置有内螺纹,转动轴8
上端外侧则设置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81。固定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转动轴8上的支撑杆91、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杆91上端的固定板92、设置在固定板92上端的第一让位孔、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位于固定板92外侧的第一限位块93,固定板92内侧具有凹进的弧面,该弧面与套管7外侧面相切,套管7上设置有与第一让位孔对应的第一螺孔,第二螺栓94穿过第一让位孔后锁紧在第一螺孔内,以使转动轴8与套管7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25.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切割筒2底部且向下延伸的圆形凸出部31、间隔设置在圆形凸出部31边缘的多个第二限位块32、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端与圆形凸出部31和第二限位块32匹配的凹槽33。切割筒2通过圆形凸出部31与凹槽33的匹配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1上,第二限位块32用于避免切割过程中切割筒2发生转动。切割筒2上还设置有吊耳,需要清洗时,在伸缩机构4的作用下,转动轴8和筒盖6先随筒盖6上升,再通过叉车或者其他可与吊耳配合的工具将筒体与底座1分离,然后再分离转动轴8与套筒。
26.刀片包括间隔设置在转动轴8上的第一刀片101组和第二刀片102组,第一刀片101组包括间隔环绕设置在转动轴8上的三个第一刀片101,第二刀片102组包括间隔环绕设置在转动轴8上的三个第二刀片102,三个第一刀片101和三个第二刀片102交错布置。第一刀片101具有直线刀刃,所述第二刀片102具有锯齿状刀刃。
27.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机构4为设置在底座1上的气缸。驱动机构11为电机。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