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9669发布日期:2022-04-06 22:3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自动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胶机,具体是自动点胶机。


背景技术:

2.点胶机又称涂胶机、滴胶机、打胶机、灌胶机等,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可实现三维、四维路径点胶,精确定位,精准控胶,不拉丝,不漏胶,不滴胶。点胶机主要用于产品工艺中的胶水、油漆以及其他液体精确点、注、涂、点滴到每个产品精确位置,可以用来实现打点、画线、圆型或弧型。
3.目前的点胶机在使用时,大多仍采用人工手动上下料,以将半成品放置在胶枪下方的对应处,导致生产效率低,且工人劳动强度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点胶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自动点胶机,包括安装在加工台上的储胶桶、点胶轨道、进料轨道、出料轨道、胶枪驱动机构,所述胶枪驱动机构上安装有胶枪,所述胶枪通过软管与储胶桶连通,所述胶枪的出胶端安装有多个点胶针,所述胶枪驱动机构位于点胶轨道的一侧,所述点胶轨道的进料端与进料轨道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点胶轨道的出料端与出料轨道的进料端连通,所述进料轨道、出料轨道的内部均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输送带,所述进料轨道的出料端正上方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的出料端两侧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出料轨道的出料端处设置有下料机构和收料盘,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安装有外罩组件,所述外罩组件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进料轨道的进料端、出料轨道的出料端、下料机构、收料盘均位于外罩组件的外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胶枪驱动机构包括做直线运动的x轴驱动台、y轴驱动台,x轴驱动台、y轴驱动台均由采用与步进电机传动连接的滚珠丝杆副驱动,所述x轴驱动台的运动方向与点胶轨道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y轴驱动台的运动方向与点胶轨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x轴驱动台的顶部滑动连接有xy轴动力输出台,所述xy轴动力输出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架,所述xy轴动力输出台的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xy轴动力输出台的外壁与凹槽的对应处固定连接有中间条,所述y轴驱动台的顶部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对称分布在中间条的两侧,所述滚轮的外壁与中间条的外壁贴合,一个所述滚轮位于凹槽内,所述机架的外壁滑动连接有z轴滑台,所述胶枪与z轴滑台固定连接,所述机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z轴滑台的第一气缸。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x轴驱动台的顶部位于xy轴动力输出台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条。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若干个沿进料轨道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端固定连接有挡杆,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运料滑台,所述运料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
缸的推杆端固定连接有搬运叉,所述滑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推杆端与运料滑台固定连接,所述搬运叉与挡杆分别位于进料轨道的两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在出料轨道上的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的推杆端固定连接有收料推板,所述收料推板的顶部通过过渡板固定连接有第七气缸,所述第七气缸的推杆端固定连接有收料挡板,所述收料推板、收料挡板的间隔距离与出料轨道的槽宽相适配,所述出料轨道的外壁开设有与收料推板、收料挡板相适配的缺口,所述收料推板、收料挡板位于对应的缺口内,所述收料盘、第六气缸分别位于出料轨道的两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点胶轨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推杆端通过过渡块固定连接有定位叉,所述定位叉位于点胶轨道的上方,所述定位叉及搬运叉的表面开设有数量相同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与挡杆的数量相同,所述点胶针与定位叉上的定位槽一一对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点胶轨道、进料轨道、上料机构、出料轨道、下料机构、定位叉等,能够实现半成品的自动上下料,且通过定位叉对半成品的定位功能,能够保证点胶的精度,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用效果好。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料轨道上设置电加热器,能够在点胶前对半成品的表面进行加热,从而方便点胶过程中,胶水在半成品表面流动。
附图说明
15.图1为自动点胶机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自动点胶机中外罩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自动点胶机中胶枪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自动点胶机中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20.其中,加工台1、外罩组件2、控制器3、储胶桶4、点胶轨道5、胶枪6、胶枪驱动机构7、进料轨道8、电加热器9、上料机构10、出料轨道11、下料机构12、收料盘13、x轴驱动台14、xy轴动力输出台15、限位条16、y轴驱动台17、凹槽18、中间条19、滚轮20、机架21、第一气缸22、z轴滑台23、第二气缸24、挡杆25、搬运叉26、滑轨27、运料滑台28、第三气缸29、第四气缸30、第五气缸31、定位叉32、第六气缸33、收料推板34、第七气缸35、收料挡板36、压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点胶机,包括安装在加工台1上的储胶桶4、点胶轨道5、进料轨道8、出料轨道11、胶枪驱动机构7,所述胶枪驱动机构7上安装有胶枪6,所述胶枪6通过软管与储胶桶4连通,所述胶枪6的出胶端安装有多个点胶针,所述胶枪
驱动机构7位于点胶轨道5的一侧,所述点胶轨道5的进料端与进料轨道8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点胶轨道5的出料端与出料轨道11的进料端连通,所述进料轨道8、出料轨道11的内部均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输送带,所述进料轨道8的出料端正上方设置有电加热器9,所述电加热器9的出料端两侧设置有上料机构10,所述出料轨道11的出料端处设置有下料机构12和收料盘13,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安装有外罩组件2,所述外罩组件2上安装有控制器3,所述进料轨道8的进料端、出料轨道11的出料端、下料机构12、收料盘13均位于外罩组件2的外侧。
23.所述胶枪驱动机构7包括做直线运动的x轴驱动台14、y轴驱动台17,x轴驱动台14、y轴驱动台17均由采用与步进电机传动连接的滚珠丝杆副驱动,所述x轴驱动台14的运动方向与点胶轨道5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y轴驱动台17的运动方向与点胶轨道5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x轴驱动台14的顶部滑动连接有xy轴动力输出台15,所述xy轴动力输出台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架21,所述xy轴动力输出台15的外壁开设有凹槽18,所述xy轴动力输出台15的外壁与凹槽18的对应处固定连接有中间条19,所述y轴驱动台17的顶部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20,两个所述滚轮20对称分布在中间条19的两侧,所述滚轮20的外壁与中间条19的外壁贴合,一个所述滚轮20位于凹槽18内,所述机架2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z轴滑台23,所述胶枪6与z轴滑台23固定连接,所述机架2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z轴滑台23的第一气缸22。
24.所述x轴驱动台14的顶部位于xy轴动力输出台15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条16。
25.所述上料机构10包括若干个沿进料轨道8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第二气缸24,所述第二气缸24的推杆端固定连接有挡杆25,所述上料机构10还包括滑轨27,所述滑轨27上滑动连接有运料滑台28,所述运料滑台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29,所述第三气缸29的推杆端固定连接有搬运叉26,所述滑轨2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四气缸30,所述第四气缸30的推杆端与运料滑台28固定连接,所述搬运叉26与挡杆25分别位于进料轨道8的两侧。
26.所述上料机构10还包括压料机构37,所述压料机构37包括驱动气缸与压块,所述压块位于进料轨道8的正上方,所述压块与驱动气缸的推杆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24位于点胶轨道5和压料机构37之间。
27.所述下料机构12包括固定在出料轨道11上的第六气缸33,所述第六气缸33的推杆端固定连接有收料推板34,所述收料推板34的顶部通过过渡板固定连接有第七气缸35,所述第七气缸35的推杆端固定连接有收料挡板36,所述收料推板34、收料挡板36的间隔距离与出料轨道11的槽宽相适配,所述出料轨道11的外壁开设有与收料推板34、收料挡板36相适配的缺口,所述收料推板34、收料挡板36位于对应的缺口内,所述收料盘13、第六气缸33分别位于出料轨道11的两侧。
28.所述点胶轨道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五气缸31,所述第五气缸31的推杆端通过过渡块固定连接有定位叉32,所述定位叉32位于点胶轨道5的上方,所述定位叉32及搬运叉26的表面开设有数量相同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与挡杆25的数量相同,所述点胶针与定位叉32上的定位槽一一对应。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振动盘等设备将待点胶的半成品输入进料轨道8,进料轨道8上的输送带将驱动半成品向点胶轨道5的方向移动,在半成品的移动过程中,通过间
歇性的启动压料机构37对半成品进行定位,即可使半成品逐一的移动,并逐一的启动第二气缸24驱动挡杆25伸入进料轨道8上对半成品进行隔挡,能够使多个半成品在点胶轨道5的一侧等距间隔分布,之后启动第三气缸29推动搬运叉26移动,以将上述的间隔分布的半成品插入搬运叉26上的定位槽内后,复位挡杆25,并启动第四气缸30推动搬运叉26移动至点胶轨道5上与定位叉32的对应处后,启动第五气缸31,将半成品插入定位叉32上的定位槽内,并复位通过第三气缸29与第四气缸30复位搬运叉26后,启动胶枪驱动机构7和胶枪6,即可同时对多个半成品进行点胶作业;
31.当点胶作业完成后,复位定位叉32,并重复上述上料操作,即可在搬运叉26带动半成品移动至定位叉32的对应处的过程中,将点胶轨道5上的成品推入出料轨道11内,继而在出料轨道11上的输送带的驱动下移动至收料推板34和收料挡板36之间,此时启动第六气缸33,即可将成品整齐的推至收料盘13表面,之后启动通过第七气缸35升起收料挡板36,使收料挡板36的底部高于收料盘13上的成品,即可对操作第六气缸33及第七气缸35以对收料推板34、收料挡板36进行复位,从而进行第二次推料,在多次推料作业中,收料挡板36会将收料盘13上的成品逐次推动,使成品在收料盘13的表明呈矩形阵列分布,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成品进行收集与下料。
32.通过在进料轨道8上设置电加热器9,能够在点胶前对半成品的表面进行加热,从而方便点胶过程中,胶水在半成品表面流动。
3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