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滤袋和具有过滤袋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其在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中是非常重要的设备,在反应釜内发生反应之后,常有固体废渣和未溶解的固态颗粒的产生,这些物质会逐渐沉积在反应釜底部的出口管道最低处,沉积过多时便会堵塞出口管道 ,即需要在反应釜内加入过滤袋进行过滤。
3.但由于过滤袋材料较软,直接套设于反应釜内时通常会受到过滤物的冲击而窜动,使得过滤袋在反应釜内发生移动,影响过滤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袋和具有过滤袋的反应釜,使得所述过滤袋能够稳定地悬挂在所述所述反应釜内,在所述反应釜内的过滤能够正常进行。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袋和具有过滤袋的所述反应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过滤袋,所述过滤袋上方开口处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限位结构,以使得所述过滤袋在限位状态时能够稳定悬挂在釜体内。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所述过滤袋的袋口通过限位结构稳固在所述反应釜内,减少了在过滤时因过滤物冲击导致的过滤袋窜动。
8.可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底面与所述反应釜上的釜体上表面贴合,以使得所述过滤袋悬挂在所述釜体内;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环上的通孔;以及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釜体螺装连接的锁紧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锁紧件的锁紧作用下,所述过滤袋与所述釜体的连接更加稳固,不易窜动。
10.可选的,所述通孔均布在所述固定环表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通孔可以从过滤袋口的多个位置对其进行稳固。
12.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环侧壁上的第一凸起块;以及设于所述釜体表面的第二凸起块;当所述过滤袋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块与所述第二凸起块相重叠或部分重叠;当所述过滤袋离开限位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块与所述第二凸起块错开。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螺装连接时的操作,使得对过滤袋的限位操作更加方便,同时也能够实现对过滤袋的限位目的。
14.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块和所述第二凸起块为一组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凸起块均匀分布在所述固定环的侧壁周向上,所述第二凸起块均
匀分布在与所述固定环相接触的所述釜体表面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多个限位单元的作用下,所述过滤袋的袋口能够受到均匀的限位作用,避免限位单元分布不均造成过滤袋口向一侧歪斜。
16.可选的,所述过滤袋的袋口处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端部与所述过滤袋的袋口相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把手便于提起过滤袋,使所述过滤袋的移动以及在反应釜内的拆装变得更加方便。
18.一种具有所述过滤袋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盖和所述过滤袋,所述所述釜盖螺装在所述釜体上,所述过滤袋悬挂于所述釜体内。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釜体内能够稳定地进行过滤工作,且所述过滤袋被限位机构稳固之后,所述反应釜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20.可选的,所述反应釜内有至少2个所述过滤袋,所述过滤袋均匀悬挂在所述釜体内。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所述过滤袋能够满足不同流量的过滤要求,且过滤精度高,处理量大,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
22.可选的,所述反应釜外壁的下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至少有3个,且所述支架均匀设在所述反应釜的外壁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反应釜能够稳定立于地面进行工作。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过滤袋能够通过限位机构悬挂在釜体内,减少过滤过程中因过滤物的冲击而导致的过滤袋窜移;
26.2.反应釜内能够同时进行多个过滤工作,提高了过滤精度和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施例中过滤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施例中反应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过滤袋与釜体表面采用螺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过滤袋与釜体表面采用凸起块限位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过滤袋;12、固定环;13、把手;121、通孔; 122、第一凸起块;2、反应釜;21、釜体;211、第二凸起块;212、第一安装架;22、釜盖;221、第二安装架;2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过滤袋1和具有过滤袋1的反应釜2。
34.参照图1-2,过滤袋1上方开口处设有固定环12;固定环12大小与过滤袋1开口的大小一致;在固定环12上可增加一圈向外延伸的压边,且釜体21内表面做出一圈凸台,使得在过滤袋1安装于釜体21内时,避免过滤袋1滑入釜体21内;固定环12上设有限位结构,以使得过滤袋1在限位状态时能够稳定悬挂在釜体21内。
35.参照图3,固定环12的底面与反应釜2上的釜体21上表面贴合,以使得过滤袋1悬挂
在釜体21内;限位结构包括设于固定环12上的通孔121;以及穿过通孔121与釜体21螺装的锁紧件。固定环12与釜体21之间的连接选择螺栓连接,釜体21内表面的凸台与固定环12相对应的位置都要打出通孔121,为方便螺栓连接,凸台以及固定环12都需要做成薄片结构,此连接方式方便拆卸与安装;通孔121均布在固定环12表面;为保证保证过滤袋1在反应釜2内的稳定性,同时又能够减小实际操作时的繁琐度,通孔121数量为2-3个效果最佳。
36.参照图4,限位结构包括:设于固定环12侧壁上的第一凸起块122;以及设于釜体21表面的第二凸起块211;当过滤袋1处于限位状态时,第一凸起块122与第二凸起块211相重叠或部分重叠;当过滤袋1离开限位状态时,第一凸起块122与第二凸起块211错开。
37.第一凸起块122和第二凸起块211为一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一凸起块122均布在固定环12的侧壁周向上,第二凸起块211均匀分布在与固定环12相接触的釜体21表面上。
38.参照图4,为了增强限位结构的限位效果,固定环12侧壁上的第一凸起块122与釜体21表面的第二凸起块211形状一致,且处于限位状态时,第一凸起块122处于第二凸起块211下方;由于在限位状态时,位于釜体21表面的第二凸起块211与第一凸起块122相重叠或部分重叠,考虑到第一凸起块122与第二凸起块211的安装位置的侧壁都为弧形,同时为增加同组限位单元内第一凸起块122与第二凸起块211的贴合度,以增加对过滤袋1的限位作用,第一凸起块122与第二凸起块211都为扇环形状,且一组限位单元内的第一凸起块122与第二凸起块211同心。在实际操作时,两个相邻的第一凸起块122或第二凸起块211之间的距离应与第一凸起块122或第二凸起块211的长度一致,这样能够避免在过滤时受到过滤物冲击的过滤袋1因第一凸起块122与第二凸起块211易错开而发生窜动;锁紧单元的数量为2-4组最佳,此时第一凸起块122或第二凸起块211的长度较长,对过滤袋1的限位效果更佳。
39.参照图1,过滤袋1的袋口处装有把手13,把手13的端部与过滤袋1的袋口相接。把手13可以为弧形或方形,与固定环12可以通过至少2个端部相连接,3-4个为佳,此时能够通过控制把手13来控制过滤袋1口的平衡;把手13端部可以焊接在固定环12表面上,且焊接位置在固定环12表面上均布。
40.参照图2,具有过滤袋1的反应釜2,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21、釜盖22和过滤袋1,过滤袋1悬挂于釜体21内,釜盖22螺装在釜体21上;釜盖22底部一周与釜体21外表面上端一周的对应位置都设有安装架,设于釜体21的第一安装架212装有套装了螺栓的插销,设于釜盖22的第二安装架221通过螺母与螺栓螺装。
41.反应釜2内有至少2个过滤袋1,过滤袋1均匀悬挂在釜体21内。反应釜2内上表面均匀开设至少两个圆孔,圆孔略大于过滤袋1口的大小,圆孔的数量在2-6个之间最佳。
42.参照图2,反应釜2外壁的下端设有支架23,支架23至少有3个,且支架23均匀设在反应釜2的外壁上。支架23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支架23竖直立在地面上,或者支架23靠近地面的一端向外倾斜。
43.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固定块将过滤袋口撑起,再通过限位结构避免过滤袋在反应釜内进行过滤反应时受到过滤物冲击导致的窜动,同时能够避免过滤袋滑入反应釜的釜体内。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