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性电池制备用的原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7974发布日期:2022-04-06 19:0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碱性电池制备用的原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碱性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碱性电池制备用的原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碱性电池亦称为碱性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碱锰电池,是锌锰电池系列中性能最优的品种,适用于需放电量大及长时间使用,电池内阻较低,因此产生之电流较一般碳性电池更大,此类电池因不含汞,因此可随生活垃圾处理,无须刻意回收。
3.碱性电池加工工序繁多,其中一个工序便是对碱性氧化锰阴极与石墨导体进行混合,然而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混合装置通常采用搅拌杆直接搅拌混合,导致混合不均匀,从而对碱性电池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碱性电池制备用的原料混合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碱性电池制备用的原料混合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碱性电池制备用的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旋转筒,旋转筒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环形齿盘,所述固定架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环形齿盘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固定架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且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穿过固定架与第二连接轴相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圆周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扭簧,且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与支撑架相固定,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受力板,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且凸轮与第二连接轴相接触。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刮架,且刮架与旋转筒相接触。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密封垫,且密封垫与旋转筒相接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筒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固定连接有观察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受力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筋,且固定筋与支撑架相固定,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吊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筒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内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旋转筒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内固定连接有出料管。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地脚,且地脚对称分布。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通过齿轮与搅拌杆的配合使用,电机转动使第二连接轴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转动使第二带轮带动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轴转动使齿轮带动环形齿盘转动,从而使环形齿盘带动旋转筒围绕第二连接杆转动,从而使搅拌杆对旋转筒内部的混合物进行初步搅拌,使混合物搅拌的更加均匀,提高了装置的搅拌效果。
16.2.通过凸轮与扭簧的配合使用,第二连接轴转动的同时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至与受力板接触,凸轮继续转动,从而使凸轮因反作用力而通过第二连接轴带动固定架围绕第一连接杆顺指针转动,第一连接杆转动使扭簧受力变形并产生扭力,固定架转动使第二连接杆带动旋转筒转动,当凸轮转动至一定角度时与受力板脱离接触,旋转筒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固定架逆时针转动,扭簧回弹复位辅助固定架旋转复位,从而使旋转筒在转动的同时并摆动,进而使混合物混合的更加彻底,避免因混合不均匀而对碱性电池的性能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出现,提高了装置的混合效果。
17.3.通过在第二连接杆上安装刮架的设置,刮架能够对旋转筒内壁沾附的混合物进行刮除,避免混合物堆积在旋转筒的内壁,对混合物的混合质量造成影响,提高了装置的清洁效果。
18.4.通过在第二连接杆上安装密封垫的设置,密封垫能够使第二连接杆与旋转筒连接的更加紧密,避免混合物从第二连接杆与旋转筒的缝隙处流出,提高了装置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碱性电池制备用的原料混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碱性电池制备用的原料混合装置的支撑架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碱性电池制备用的原料混合装置的旋转筒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旋转筒;2、支撑架;3、观察窗;4、地脚;5、吊环;6、固定架;7、第一连接杆;8、扭簧;9、第一连接轴;10、电机;11、第二连接轴;12、固定筋;13、受力板;14、凸轮;15、第一带轮;16、第二带轮;17、齿轮;18、第二连接杆;19、环形齿盘;20、进料管;21、密封垫;22、搅拌杆;23、刮架;24、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
体含义。
24.参照图1-图3,一种碱性电池制备用的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支撑架2,支撑架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的一侧套接有固定架6,固定架6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连接杆18,第二连接杆18的一侧套接有旋转筒1,旋转筒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环形齿盘19,固定架6的一侧插接有第一连接轴9,第一连接轴9的一端键连接有齿轮17,且齿轮17与环形齿盘19相啮合,第一连接轴9的另一端键连接有第二带轮16,固定架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1,第二连接轴11的一侧键连接有第一带轮15,且第一带轮15与第二带轮16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固定架6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0,且电机10的输出轴的一端穿过固定架6与第二连接轴11相固定,第二连接杆18的圆周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搅拌杆22,电机10转动使第二连接轴11带动第一带轮15转动,第一带轮15转动使第二带轮16带动第一连接轴9转动,第一连接轴9转动使齿轮17带动环形齿盘19转动,从而使环形齿盘19带动旋转筒1围绕第二连接杆18转动,从而使搅拌杆22对旋转筒1内部的混合物进行初步搅拌,使混合物搅拌的更加均匀。
25.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杆7的一侧套接有扭簧8,且扭簧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7与支撑架2相固定,支撑架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受力板13,第二连接轴11的一端键连接有凸轮14,且凸轮14与第二连接轴11相接触,第二连接轴11转动的同时带动凸轮14转动,凸轮14转动至与受力板13接触,凸轮14继续转动,从而使凸轮14因反作用力而通过第二连接轴11带动固定架6围绕第一连接杆7顺指针转动,第一连接杆7转动使扭簧8受力变形并产生扭力,固定架6转动使第二连接杆18带动旋转筒1转动,当凸轮14转动至一定角度时与受力板13脱离接触,旋转筒1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连接杆18带动固定架6逆时针转动,扭簧8回弹复位辅助固定架6旋转复位,从而使旋转筒1在转动的同时并摆动,进而使混合物混合的更加彻底,避免因混合不均匀而对碱性电池的性能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出现,第二连接杆18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刮架23,且刮架23与旋转筒1相接触,刮架23能够对旋转筒1内壁沾附的混合物进行刮除,避免混合物堆积在旋转筒1的内壁,对混合物的混合质量造成影响,第二连接杆18的一侧套接有两个密封垫21,且密封垫21与旋转筒1相接触,密封垫21能够使第二连接杆18与旋转筒1连接的更加紧密,避免混合物从第二连接杆18与旋转筒1的缝隙处流出,旋转筒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通过螺栓固定有观察窗3,观察窗3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旋转筒1内部的混合物的混合情况,受力板1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筋12,且固定筋12与支撑架2相固定,固定筋12能够使受力板13与支撑架2连接的更加稳固,支撑架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吊环5,吊环5能够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旋转筒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内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料管20,旋转筒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内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料管24,支撑架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地脚4,且地脚4对称分布,地脚4能够对支撑架2进行支撑固定,避免装置在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而使自身发生位移的情况出现。
26.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碱性氧化锰阴极与石墨导体进行混合时,首先启动电机10,电机10转动使第二连接轴11带动第一带轮15转动,第一带轮15转动使第二带轮16带动第一连接轴9转动,第一连接轴9转动使齿轮17带动环形齿盘19转动,从而使环形齿盘19带动旋转筒1围绕第二连接杆18转动,从而使搅拌杆22对旋转筒1内部的混合物进行初步搅拌,同时,第二连接轴11转动带动凸轮14转动,凸轮14转动至与受力板13接触,凸轮14继续转动,从而
使凸轮14因反作用力而通过第二连接轴11带动固定架6围绕第一连接杆7顺指针转动,第一连接杆7转动使扭簧8受力变形并产生扭力,固定架6转动使第二连接杆18带动旋转筒1转动,当凸轮14转动至一定角度时与受力板13脱离接触,旋转筒1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连接杆18带动固定架6逆时针转动,扭簧8回弹复位辅助固定架6旋转复位,从而使旋转筒1在转动的同时并摆动,进而使混合物混合的更加彻底,避免因混合不均匀而对碱性电池的性能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出现。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