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混肥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88479发布日期:2022-03-09 12:1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掺混肥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不同质地的土壤则需要不同的肥料搭配,为了实现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人们常常需要将不同的肥料掺混在一起,形成掺混肥料,特别是颗粒状生物肥料,以适应土壤需求;在混合时,现有混料装置一般采用搅拌的方式混料,由于不同肥料颗粒大小不同,在搅拌的作用下达不到较好的混料效果,肥料混合不均匀,在出料时也是直接落料,很容易使肥料出现离析现象,具体表现为,在肥料在从高处向低处掉落的时候,由于肥料粒径的不同在堆积处会出现肥料的分层,从而形成不同粒径的肥料处在不同空间的情况发生;搅拌时由于外力作用还容易将肥料颗粒挤破。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掺混肥混料装置,可有效解决掺混肥混料不均匀且容易离析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前后固定的横梁,横梁下端固定有一个电机,电机轴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竖向的方杆,方杆上套装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竖筒,竖筒外圆圆周均布有多个竖板,相邻竖板之间均铰接有一个能在竖直面内转动的转动板,多个竖板外侧转动连接有一个圆筒,转动板处于水平位置时,多个转动板和圆筒组成一个腔体;方杆下端固定有一个圆盘,圆盘上端面圆周均布有多个竖杆,竖杆与转动板一一对应;横梁上方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开口朝下的u形板,u形板下端经多个连杆与圆筒上端固定。
5.优选的,所述横梁的左右两边均设有一个固定的进料仓,进料仓的进料口朝向中间,且均与对应侧的u形板的左右端面在同一竖直面内。
6.优选的,所述竖筒中间开有一个竖向的方孔,方杆置于方孔内。
7.优选的,所述竖板上开有盲孔,相邻两竖板之间的端面上的盲孔同轴心,所述转动板为扇形板,转动板上固定有一个转轴,转动板的重心偏向靠近竖筒一侧,转轴两端分别插装在相邻两个竖板之间的端面上的盲孔内;相邻两竖板之间固定有一个置于转动板下方的挡块。
8.优选的,所述竖板外侧端固定有一个滑块,圆筒内缘开有一个滑槽,多个滑块均置于滑槽内,使多个竖板与圆筒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圆盘上开有多个竖向的落料孔19。
10.优选的,所述横梁上端面上固定有一个气缸,气缸的伸缩杆朝上,伸缩杆的上端固定在u形板的上内侧面上。
11.优选的,所述方杆下方设有一个开口朝上的收料仓,圆盘和竖杆置于收料仓上方开口处。
12.本实用新型将肥料均匀旋转抛洒,落在收料仓内不易离析,形成均匀掺混的混合
肥料,肥料掺混均匀,混料效果好;同时能避免肥料因受外力过大导致破碎。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5.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16.图4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17.图5为图3中c-c的剖视图。
18.图6为图5中d-d的剖视图。
19.图7为竖筒4、竖板5和转动板6的立体图,图中去掉两个转动板6。
20.图8为圆筒7和连杆11的立体图。
21.图9为装置处于出料时的主视剖视图。
22.图10为方杆3、圆盘8和竖杆9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4.由图1至图10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后固定的横梁1,横梁1下端固定有一个电机2,电机2轴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竖向的方杆3,方杆3上套装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竖筒4,竖筒4外圆圆周均布有多个竖板5,相邻竖板5之间均铰接有一个能在竖直面内转动的转动板6,多个竖板5外侧转动连接有一个圆筒7,转动板6处于水平位置时,多个转动板6和圆筒7组成一个腔体;方杆3下端固定有一个圆盘8,圆盘8上端面圆周均布有多个竖杆9,竖杆9与转动板6一一对应;横梁1上方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开口朝下的u形板10,u形板10下端经多个连杆11与圆筒7上端固定。
25.所述的横梁1的左右两边均设有一个固定的进料仓12,进料仓12的进料口朝向中间,且均与对应侧的u形板10的左右端面在同一竖直面内;u形板10向下移动至两进料仓12之间,能将两进料仓12的进料口关闭,u形板10向上移动至两进料仓12上方,能将两进料仓12的进料口打开。
26.所述的竖筒4中间开有一个竖向的方孔13,方杆3置于方孔13内;电机2经方杆3带动竖筒4转动,同时,竖筒4能沿方杆3上下移动。
27.所述的竖板5上开有盲孔14,相邻两竖板5之间的端面上的盲孔14同轴心,所述转动板6为扇形板,转动板6上固定有一个转轴15,转动板6的重心偏向靠近竖筒4一侧,转轴15两端分别插装在相邻两个竖板5之间的端面上的盲孔14内;相邻两竖板5之间固定有一个置于转动板6下方的挡块16;在重力作用下,转动板6上靠近竖筒4一侧置于挡块16上方,转动板6处于水平位置,转动板6和圆筒7组成的腔体下端封闭;转动板6上靠近竖筒4一侧绕转轴15向上转动,将转动板6和圆筒7组成的腔体下端打开。
28.所述的竖板5外侧端固定有一个滑块17,圆筒7内缘开有一个滑槽18,多个滑块17均置于滑槽18内,使多个竖板5与圆筒7转动连接。
29.所述的圆盘8上开有多个竖向的落料孔19;肥料向下落在圆盘8上,经圆盘8上的落料孔19向下掉落。
30.所述的横梁1上端面上固定有一个气缸20,气缸20的伸缩杆21朝上,伸缩杆21的上端固定在u形板10的上内侧面上;经气缸20的伸缩杆21带动u形板10上下移动。
31.所述的方杆3下方设有一个开口朝上的收料仓22,圆盘8和竖杆9置于收料仓22上方开口处;肥料向下落在收料仓22内。
3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启动电机2,经方杆3带动竖筒4转动,竖筒4带动竖板5转动,经滑块17置于滑槽18内的滑动,实现竖筒4、竖板5和转动板6在圆筒7内转动,因此,转动板6和圆筒7组成的腔体绕竖筒4轴心旋转;由于圆盘8固定在方杆3上,方杆3转动能带动圆盘8和多个竖杆9一同转动,且竖杆9与转动板6一一对应关系不变;
33.启动气缸20使伸缩杆21向上伸出,伸缩杆21带动u形板10向上移动,经连杆11带动多个转动板6和圆筒7组成的腔体向上移动;u形板10向上移动至两进料仓12上方,能将两进料仓12的进料口打开;左右两个进料仓12内有不同的肥料,肥料经进料口分别进料,肥料落入腔体内,在腔体旋转作用下,左侧进料仓12的肥料在腔体内平铺一层后转向右侧,再平铺一层右侧的肥料,不断重复,左右两侧的肥料在腔体内形成多层交错分布;当肥料快将腔体填满时,将伸缩杆21收缩,伸缩杆21带动u形板10向下移动,经连杆11带动多个转动板6和圆筒7组成的腔体向下移动;u形板10向下移动至两进料仓12之间,将两进料仓12的进料口关闭;腔体继续向下移动,直至转动板6与竖杆9接触,转动板6向下挤压竖杆9,竖杆9对转动板6的反作用力,推动转动板6上靠近竖筒4一侧绕转轴15向上转动,将转动板6和圆筒7组成的腔体下端打开,肥料从腔体内向下落在圆盘8上,经圆盘8上的落料孔19向下掉落在收料仓22内;由于肥料从腔体内向下落时,腔体一直保持旋转,因此肥料被均匀撒落在收料仓22内,不同的肥料被混合均匀;
34.腔体内肥料完全下落后,再次向上伸出伸缩杆21,带动u形板10和腔体向上移动复位,再次将两进料仓12的进料口打开,进行下一腔体肥料的掺混,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左右两个进料仓12内的不同的肥料,经两次旋转抛洒,在收料仓22内形成均匀掺混的混合肥料。
35.本实用新型将左右两侧不同的肥料散落在旋转的腔体内,使左右两侧的肥料在腔体内形成多层交错分布,再将多层均布的混合肥料旋转抛洒在收料仓22内,形成均匀掺混的混合肥料,肥料掺混均匀,混料效果好。
36.本实用新型在掺混肥料时无需搅拌,避免肥料因受外力过大导致破碎,形成粉末;肥料均匀旋转抛洒,落在收料仓22内不易离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