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乙烷尾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2304发布日期:2022-03-16 23:2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氧乙烷尾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氧乙烷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环氧乙烷(ethyleneoxide,eo),亦称氧化乙烯,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与水、酒精、乙醚相互混溶。化学性质活泼,极易与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进行开环加成反应,生成一系列衍生物。常见的环氧乙烷衍生物主要有乙二醇、聚乙二醇、乙二醇醚、乙醇胺等。目前,全球约有70%的环氧乙烷用于生产乙二醇和二乙二醇,约11%用于生产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还有约19%用于生产乙醇胺、乙二醇醚、氯化胆碱等精深加工产品。
3.早期含有环氧乙烷(eo)的尾气处理方法多为催化燃烧法,此法虽然工艺简单,但由于eo沸点和闪点相对较低,且易燃易爆,爆炸极限为3%-100%(体积含量),使此法的安全性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环氧乙烷尾气处理系统,能够不仅提高eo尾气处理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提高eo尾气的处理性。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氧乙烷尾气处理系统,包括:
6.废弃循环系统,包括灭菌柜、气水分离器和洗涤塔,灭菌柜内的eo气体经过气水分离器分离后,废气进入洗涤塔进行吸附;
7.喷淋水循环系统,包括集水箱和喷淋管道,集水箱内存储有循环水,喷淋管道设置于洗涤塔内部的顶端;
8.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冻机和冷却塔,冷却塔连接设置于冷冻机的一侧,冷冻机和气水分离器之间相连通,用于为气水分离器提供冷源;
9.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换热器的一端和集水箱相连通,换热器的另一端和喷淋管道相连通。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洗涤塔内设置有填料,洗涤塔的进气口设置于洗涤塔的底端,洗涤塔的出气口设置于洗涤塔的顶端,洗涤塔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洗涤塔按照废气的进入至废气的排出方向依次连接排列,由气水分离器分离出的废气由第一个洗涤塔进入后,依次进行吸附,直至最后一个洗涤塔吸附后排出。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灭菌柜和气水分离器之间连接设置有真空泵。
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气水分离器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气水分离器的出气口和第一个洗涤塔的进气口相连通,eo气体由气水分离器的进气口进入气水分离器后,分离出的废气进入洗涤塔进行吸附,气水分离器还包括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
13.气水分离器的第一出水口和所述冷冻机相连通,气水分离器的第一进水口和冷冻机相连通,由气水分离器分离的水通过冷冻机制冷后,回流至气水分离器中,其中冷冻机制
冷的温度为16-18℃;
14.气水分离器的第二出水口和真空泵之间连接设置有循环泵,用于为真空泵提供冷源;
15.气水分离器的第三出水口和换热器之间相连通,气水分离器的第三进水口和换热器之间相连通,用于为换热器提供冷源。
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集水箱的一侧连通设置有硫酸储存罐,集水箱的内部顶端设置有ph探头,用于检测集水箱内的循环水ph值,ph值范围为 0.5-4。
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集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槽罐车,集水箱和槽罐车之间连接设置有多功能泵。
1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换热器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换热器和若干个洗涤塔之间一一对应设置,换热器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19.换热器的第一进水口和所述集水箱之间相连通,换热器的第一出水口和所述喷淋管道之间相连通;
20.换热器的第二进水口和所述气水分离器的第三出水口相连通,换热器的第二出水口和所述气水分离器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
2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换热器的第一出水口和喷淋管道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换热器的第一出水口温度设定为25℃。
2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换热器的第二进水口和气水分离器的第三出水口之间连接设置有冷却泵。
2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最后一个洗涤塔的出气口处设置有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的一侧连接设置有离心风机。
2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5.1、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水分离器对eo尾气气体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废气和水,分离出的废气由第一个洗涤塔进入后,通过若干个洗涤塔依次进行吸附,并由最后的洗涤塔排出,并通过气体浓度检测报警,符合最后的国家标准要求排放标准。
26.2、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水分离器分离出的水进入冷冻机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重回气水分离器,为汽水分离提供冷源,同时,降温后水由循环泵抽回真空泵,供真空泵循环使用,同时,降温后的水由冷却泵带入换热器中,为循环液的降温提供冷源。
27.3、本实用新型通过废气由洗涤塔的底部进入,向上移动,循环液由洗涤塔的顶部进入,向下移动,同时在填料处三相混合,对废气进行吸附,反应后的液体重新回至集水箱中,并通过ph探头的检测,加入硫酸进行ph的调节,集水箱内多余的循环液通过多功能泵输至槽罐车内。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气水分离器;2-洗涤塔;3-灭菌柜;4-集水箱;5-冷冻机;6-冷却塔;7-换热器;8-真空泵;9-循环泵;10-冷却泵;11-温度传感器;12-供水泵;13-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14-离心风机;15-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如图1所示,一种环氧乙烷尾气处理系统,包括:
33.废弃循环系统,包括灭菌柜3、气水分离器1和洗涤塔2,灭菌柜3内的eo 气体经过气水分离器1分离后,废气进入洗涤塔2进行吸附;
34.喷淋水循环系统,包括集水箱4和喷淋管道,集水箱4内存储有循环水,喷淋管道设置于洗涤塔2内部的顶端;
35.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冻机5和冷却塔6,冷却塔6连接设置于冷冻机5 的一侧,冷冻机5和气水分离器1之间相连通,用于为气水分离器1提供冷源;
36.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7,换热器7的一端和集水箱4相连通,换热器7的另一端和喷淋管道相连通。
37.洗涤塔2内设置有填料,洗涤塔2的进气口设置于洗涤塔2的底端,洗涤塔2的出气口设置于洗涤塔2的顶端,洗涤塔2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洗涤塔2 按照废气的进入至废气的排出方向依次连接排列,由气水分离器1分离出的废气由第一个洗涤塔2进入后,依次进行吸附,直至最后一个洗涤塔2吸附后排出。
38.灭菌柜3和气水分离器1之间连接设置有真空泵8。
39.气水分离器1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气水分离器1的出气口和第一个洗涤塔2的进气口相连通,eo气体由气水分离器1的进气口进入气水分离器1后,分离出的废气进入洗涤塔2进行吸附,气水分离器1还包括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
40.气水分离器1的第一出水口和所述冷冻机5相连通,气水分离器1的第一进水口和冷冻机5相连通,由气水分离器1分离的水通过冷冻机5制冷后,回流至气水分离器1中,其中冷冻机5制冷的温度为16-18℃;
41.气水分离器1的第二出水口和真空泵8之间连接设置有循环泵9,用于为真空泵8提供冷源;
42.气水分离器1的第三出水口和换热器7之间相连通,气水分离器1的第三进水口和换热器7之间相连通,用于为换热器7提供冷源。
43.集水箱4的一侧连通设置有硫酸储存罐,集水箱4的内部顶端设置有ph探头,用于检测集水箱4内的循环水ph值,ph值范围为0.5-4。
44.集水箱4的一侧设置有槽罐车,集水箱4和槽罐车之间连接设置有多功能泵。
45.换热器7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换热器7和若干个洗涤塔2之间一一对应设置,换热器7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46.换热器7的第一进水口和所述集水箱4之间相连通,换热器7的第一出水口和所述喷淋管道之间相连通;
47.换热器7的第二进水口和所述气水分离器1的第三出水口相连通,换热器7 的第二出水口和所述气水分离器1的第二进水口相连通。
48.换热器7的第一出水口和喷淋管道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换热器7的第一出水口温度设定为25℃。
49.换热器7的第二进水口和气水分离器1的第三出水口之间连接设置有冷却泵10。
50.最后一个洗涤塔2的出气口处设置有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13,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13的一侧连接设置有离心风机14。
51.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水分离器1对eo尾气气体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废气和水,分离出的废气由第一个洗涤塔2进入后,通过若干个洗涤塔2依次进行吸附,并由最后的洗涤塔2排出,并通过气体浓度检测报警,符合最后的国家标准要求排放标准。
52.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水分离器1分离出的水进入冷冻机5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重回气水分离器1,为汽水分离提供冷源,同时,降温后水由循环泵9抽回真空泵8,供真空泵8循环使用,同时,降温后的水由冷却泵10带入换热器7 中,为循环液的降温提供冷源。
53.本实用新型通过废气由洗涤塔2的底部进入,向上移动,循环液由洗涤塔2 的顶部进入,向下移动,同时在填料处三相混合,对废气进行吸附,反应后的液体重新回至集水箱4中,并通过ph探头的检测,加入硫酸进行ph的调节,集水箱4内多余的循环液通过多功能泵输至槽罐车内。
5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