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6994发布日期:2022-03-23 14:3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气除尘、脱酸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


背景技术:

2.在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通常包含大量的粉尘或者有害酸性气体,如高炉煤气。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必须在高炉煤气排放前对其进行相应的除尘和除酸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过去经常采用的处理工艺是全干式布袋除尘,但这一工艺带来的问题也比较显著,那就是在温度降低时,除尘后的净煤气中的酸性成分析出,在短时间内对煤气管网造成严重腐蚀甚至穿透,引发煤气泄漏等安全事故,严重影响高炉的正常生产和运行。
3.目前工程上较多运用喷淋塔除酸工艺对高炉煤气中酸性成分进行处理,但是在喷淋除酸塔内大量煤气侧向进入,导致塔体内气流分布明显不均匀,塔体内气流存在严重偏斜、局部流速过高、流场紊乱等现象,使得喷淋水与煤气无法均匀接触,局部接触时间过短甚至大量煤气直接贴壁逃逸,严重影响了除酸洗涤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淋塔内气流分布均匀性差、喷淋除酸效率低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包括:
6.塔体,所述塔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7.均流装置,包括导流座和多个气体通道,所述导流座安装在所述塔体内,并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所述气体通道安装在所述导流座上,并贯穿所述导流座,且靠近导流座中心的气体通道的长度小于远离导流座中心的气体通道的长度;
8.喷淋装置,安装在所述塔体内,并位于所述均流装置的上方。
9.可选地,所述导流座的顶部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的所在高度由靠近导流座的中心向远离导流座的中心逐渐增高。
10.可选地,所述导流面为圆锥面。
11.可选地,所述导流座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喷淋装置的表面为所述导流面。
12.可选地,所述导流座还包括位于所述导流板下方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并与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气体通道的空腔。
13.可选地,所述气体通道竖直贯穿所述导流座,且所述气体通道的上端面与导流面平齐。
14.可选地,所述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还包括多孔板,所述多孔板安装在所
述塔体内,并位于所述喷淋装置的上方。
15.可选地,所述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还包括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安装在所述塔体内,且所述进气口、均流装置、喷淋装置、多孔板、填料层和出气口由下至上依次分布。
16.可选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和多个喷嘴,所述喷嘴通过伸缩管道与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伸缩管道能够伸缩调节所述喷嘴与气体通道出气端的距离。
17.可选地,所述喷嘴和与其对应的气体通道对中设置。
18.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改善了塔体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使得气流分布均匀,喷淋效果更好,提高了除尘、除酸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显示为图1中局部a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中均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显示为图1中b-b的剖视图;
23.图5为现有喷淋塔的仿真流线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的仿真流线图。
25.零件标号说明
26.1-塔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2-均流装置;21-导流座;211-导流板;212-导流面;213-支撑板;214-空腔;22-气体通道;3-喷淋装置;31-喷淋管;32-喷嘴;33-伸缩管道;4-多孔板;41-通气孔;5-填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8.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9.参见图1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本技术一种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包括塔体1、均流装置2以及喷淋装置3。其中,塔体1上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均流装置2包括导流座21和多个气体通道22,导流座21安装在塔体1内,并位于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之间,气体通道22安装在导流座21上,并贯穿导流座21,且靠近导流座21中心的气体通道的长度小于远离导流座中心的气体通道的长度;喷淋装置3安装在塔体1内,并位于均流装置2的上方。
30.上述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通过均流装置2对进入塔体1内的气体进行均流,使得气体重新分布,提高气流的均匀性,经过均流装置2均流后的气体再通过喷淋装置3喷淋,有利于喷淋液滴与气体充分接触混合,提高了喷淋除酸效率。
31.参见图1,在一实施例中,进气口11设置塔体1的侧壁上,出气口12设置在塔体1的顶部,使得气体由下至上流动。其中,出气口12可以设置在塔体1顶部的中心。
32.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导流座21的顶部设有导流面212,导流面212的所在高度由靠近导流座21的中心向远离导流座21的中心逐渐增高。其中,导流面212朝向喷淋装置3,导流面212采用中心低边缘高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含尘气体在与喷淋液滴接触混合产生泥浆时,泥浆滴落在导流面212上后可以沿着导流面212流动进入气体通道22排出,避免泥浆堆积堵塞气体通道22。
33.可选地,参见图1至图3,导流面212可以为圆锥面,能有效避免泥浆在导流面212上堆积。
34.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导流座21包括导流板211,导流板211朝向喷淋装置3的表面为导流面212。其中,导流板211可以为上大下小锥形板,即该锥形板靠近喷淋装置3的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喷淋装置3的一端的直径,使得滴落的液滴或泥浆能够沿着导流面212流动进入气体通道22内排出,避免蓄积堵塞气体通道22。
35.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2,导流座21还包括位于导流板211下方的支撑板213,支撑板213水平设置,并与导流板21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气体通道22的空腔214。其中,支撑板213可以为水平设置的直板,使得支撑板213与导流板211配合形成的空腔214的高度从导流座21的中心向导流座21的边缘逐渐增高,从而使得越靠近导流座中心的气体通道的长度越短,使得导流座21中心的阻力小于边缘的阻力,使得边缘气体向导流座中心流动,改善塔体内气流偏斜、局部流速过高、流场紊乱等问题,有利于喷淋液体与气体充分均匀接触,避免局部接触时间过短而造成大量气体贴壁逃逸,提高除酸洗涤的效果。
36.可选地,导流板211的边缘和支撑板213的边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与塔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气体通道22的两端分别与导流板211和支撑板213固定连接,使得气体通道22稳固安装在导流座上。
37.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气体通道22竖直贯穿导流座21,且气体通道22的上端面与导流面212平齐,即气体通道22的出气端端面与导流面平齐,使得滴落在导流面上的泥浆能够顺利的进入气体通道22排出,便于排污。气体通道22的下端可以与支撑板平齐,也可以凸出于支撑板的下表面,使得位于导流座中心的气体通道与位于导流座外围的气体通道形成合适的长度差即可。分布位置远离导流座21中心的进气通道22的长度大于分布位置靠近导流座21中心的进气通道22的长度,使得靠近导流座21中心的进气通道22阻力较小,有利于偏斜气体向中心靠拢,提高气流均匀性和喷淋效果。
38.参见图1,在一实施例中,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还包括多孔板4,多孔板4安装在塔体1内,并位于喷淋装置3的上方,通过多孔板4对经过喷淋后的气体进行进一步均流。并且多孔板4和均流装置2相对设置,使得位于多孔板4和均流装置2之间并靠近塔体侧壁区域的气流能够形成旋流,喷淋装置位于多孔板和均流装置之间,在旋流的作用下,有利于气体与喷淋液滴在扩散流动过程中进一步接触混合。
39.可选地,多孔板4水平设置在塔体1内,多孔板4上的通气孔41竖直设置,各个通气
孔41的孔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0.可选地,多孔板4上的通气孔直径小于或等于气体通道22的直径;当多孔板4上的通气孔41直径与气体通道22直径相等时,通气孔41与气体通道22错开设置,避免气体直接对流经过多孔板而无法达到均流作用,进一步改善了气体的均匀性。
41.参见图1,在一实施例中,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还包括填料层5,填料层5安装在塔体1内,且进气口11、均流装置2、喷淋装置3、多孔板4、填料层5和出气口12由下至上依次分布,使得气体从进气口11进入塔体1内后,依次经过均流装置2一次均流、喷淋装置3喷淋、多孔板4二次均流、填料层5脱水后再由出气口12排出塔体1。
42.参见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喷淋装置3包括喷淋管31和多个喷嘴32,喷嘴32通过伸缩管道33与喷淋管31连接,伸缩管道33能够伸缩调节喷嘴32与气体通道22出气端的距离。避免喷嘴32与气体通道22出气端的距离过远,合适的距离能够让喷嘴向下喷出的滴液与气体通道内流出的高速气体充分接触混合,并随气流从气体通道的中心沿直径方向扩散,改善气流分布的均匀性。
43.可选地,喷嘴32和其与对应的气体通道22对中设置。当气体通道数量较少时,喷嘴32与气体通道22可以一一对应设置;当气体通道数量较多时,一个喷嘴32可以与其中一个气体通道对应设置即可,避免喷嘴过多无法安装,降低对安装空间的要求。
44.参见图5和图6,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与现有喷淋塔相比,塔体内的气流分布更加均匀,喷淋装置与均流装置配合使得气流从气体通道22出来时以较高流速在较小范围内与喷淋液滴充分接触,并带着液滴扩散,提升喷淋效果。
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均流及喷淋装置的喷淋塔,通过简单的结构,改善了塔体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安装方便,成本低,阻损较小,喷淋效果好,通用性强。
4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7.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