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02031发布日期:2022-05-05 21:21阅读:67来源:国知局
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回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许多化工生产作业中都会产生大量尾气,其中尾气会含有许多,诸如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等各类杂质,且还伴有极高的热量,若上述含有大量杂质的尾气在不经过处理,就排放进周围空气环境中时,就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既损失了经济利益,也损害了人体健康。
3.然而,传统的尾气回收处理装置,在尾气降温工序中,大多直接导入换热器中,大量的热量涌入,一方面降低了换热器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对换热器自身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不利于换热器的寿命维持,此外尾气的回收、吸收工序单一,也会降低尾气的回收效率,不利于生产成本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尾气回收时板式换热器保护不利以及尾气吸收不彻底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
5.一种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该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包括缓冲组件、主体组件、提升组件、回流组件和冷凝组件;
6.所述主体组件包括主水槽和三通管,所述主水槽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气阀,所述三通管顶端两侧出水口均固定连接有喷淋头;
7.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独立水槽,所述独立水槽左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水槽左端内壁的上部后侧,所述独立水槽后端进气口固定连接有分散管,所述分散管顶端进气口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气阀底端口,所述独立水槽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
8.所述提升组件包括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主水槽排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水泵出水口通过进液管与所述三通管底端进水口相连,所述进液管中部设置有第一电动阀;
9.所述回流组件包括分流箱,所述分流箱顶端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主水槽左端上侧回气口;
10.所述冷凝组件包括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被冷凝物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顶盖顶端出气口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被冷凝物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分流箱入口相连且该管道位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一侧管身水平高度高于另一侧管身。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水槽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气阀。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头下侧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内部,所述固定板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水槽左右两端内壁的上侧。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独立水槽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散板。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独立水槽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阀。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位于所述第一电动阀与所述第一水泵之间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中部设置有第二电动阀。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组件还包括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出水口通过几字管与所述主水槽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二水泵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分流箱右端下侧出水口。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组件还包括制冷机,所述制冷机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所述制冷机制冷介质管道与所述冷却箱制冷介质进出管道对应连通。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箱被冷却物进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箱被冷却物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水罐顶端口。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罐底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三水泵进水口,所述第三水泵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板式换热器冷却水入口。
20.上述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首先在主水槽及独立水槽中充入尾气吸收液,尾气经进气阀进入独立水槽中,并在进入独立水槽时,利用分散管将尾气均匀分布在独立水槽各处,并利用分散板对尾气进一步疏流,提升其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进而尾气将被独立水槽内部装载的吸收液进行冷却降温,同时也可吸收部分尾气中的酸性物质,被预冷却的尾气将在气压的作用下通过顶盖连接的管道进入板式换热器中,经过与冷却水的热交换后,达到冷却、冷凝目的,以便提高后续的吸收效率,预冷却的尾气可以降低对板式换热器的损耗,同时板式换热器在冷却、冷凝尾气时,冷却水将会吸收大量热量,为了维持板式换热器使用效率,通过制冷机在冷却箱中输送冷却介质即可对冷却水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水流入水罐内,当尾气需要再次冷却、冷凝时,即可利用第三水泵将水罐内降温后的冷却水泵入板式换热器,实现维持板式换热器工作效率的目的,而冷却、冷凝后的尾气将进入分流箱中,其中未被冷凝液化的尾气将聚集在分流箱的内部上侧,在气压的作用下将经管道排入主水槽中,而冷凝液化的尾气进入分流箱中,将沉在底部,通过第二水泵即可将其泵入主水槽中,而几字管用于避免主水槽中液体的倒灌,进而即可通过主水槽内装载的尾气吸收液对冷凝液化的尾气进行大量吸收,而未被完全吸收的尾气,将通过打开第一电动阀,利用第一水泵通过进液管将主水槽中的吸收液泵入喷淋头内,利用喷淋头喷洒吸收液射流对其进行再吸收作用,最终实现尾气的缓冲及回收目的。
附图说明
21.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的冷凝组件示意图;
22.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的主体组件示意图;
23.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的缓冲组件示意图;
24.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的提升组件示意图;
25.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的回流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
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7.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10,该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10包括缓冲组件100、主体组件200、提升组件300、回流组件400和冷凝组件500;主体组件200包括主水槽210和三通管232,主水槽210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气阀221,三通管232顶端两侧出水口均固定连接有喷淋头230;缓冲组件100包括独立水槽120,独立水槽120左端固定连接在主水槽210左端内壁的上部后侧,独立水槽120后端进气口固定连接有分散管110,分散管110顶端进气口固定连接在进气阀221底端口,独立水槽120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150;提升组件300包括第一水泵310,第一水泵310进水口通过管道与主水槽210排水口相连,第一水泵310出水口通过进液管320与三通管232底端进水口相连,进液管320中部设置有第一电动阀330;回流组件400包括分流箱420,分流箱420顶端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在主水槽210左端上侧回气口;冷凝组件500包括板式换热器510,板式换热器510被冷凝物入口通过管道与顶盖150顶端出气口相连,板式换热器510被冷凝物出口通过管道与分流箱420入口相连且该管道位于板式换热器510的一侧管身水平高度高于另一侧管身。
28.上述尾气的缓冲及回收装置10,首先在主水槽210及独立水槽120中充入尾气吸收液,尾气经进气阀221进入独立水槽120中,并在进入独立水槽120时,利用分散管110将尾气均匀分布在独立水槽120各处,进而将被其内部装载的吸收液进行冷却降温作用,同时也可吸收部分尾气中的酸性物质,而利用分散管110则能够提高尾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效率,被预冷却的尾气将在气压的作用下通过顶盖150连接的管道进入板式换热器510中,经过与冷却水的热交换后,达到冷却、冷凝目的,以便提高后续的吸收效率,预冷却的尾气可以降低对板式换热器510的损耗,而冷却、冷凝后的尾气将进入分流箱420中,并在气压的作用下,利用管道排入主水槽210中,进而通过主水槽210内装载的尾气吸收液对冷却后的尾气进行大量吸收,而未被液化的尾气将通过喷淋头230喷洒吸收液射流对其进行吸收作用,其中,打开第一电动阀330,利用第一水泵310即可通过进液管320将主水槽210中的吸收液泵入喷淋头230内,最终实现尾气的缓冲及回收目的。
29.主体组件200用做尾气的缓冲及回收场所,具体的,主体组件200包括主水槽210和三通管232,主水槽210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气阀221,三通管232顶端两侧出水口均固定连接有喷淋头230,通过主水槽210内装载的尾气吸收液可对冷凝液化后的尾气进行大量吸收,而未被吸收完全的尾气将通过喷淋头230喷洒吸收液射流对其进行再吸收作用。
30.缓冲组件100用于尾气冷却、冷凝前的预降温作用,具体的,缓冲组件100包括独立水槽120,独立水槽120左端固定连接在主水槽210左端内壁的上部后侧,独立水槽120后端进气口固定连接有分散管110,分散管110顶端进气口固定连接在进气阀221底端口,独立水槽120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盖150,尾气进入独立水槽120时,利用分散管110可以将尾气均匀分布在独立水槽120各处,进而将被其内部装载的吸收液进行冷却降温作用,同时也可吸收部分尾气中的酸性物质,而利用分散管110则能够提高尾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效率。
31.提升组件300用于为喷淋头230泵入吸收液,具体的,提升组件300包括第一水泵310,第一水泵310进水口通过管道与主水槽210排水口相连,第一水泵310出水口通过进液
管320与三通管232底端进水口相连,进液管320中部设置有第一电动阀330,打开第一电动阀330,利用第一水泵310即可通过进液管320将吸收液泵入喷淋头230内。
32.回流组件400用于冷却后的尾气再入主水槽210,具体的,回流组件400包括分流箱420,分流箱420顶端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在主水槽210左端上侧回气口,冷却后的尾气将聚集在分流箱420的内部上侧,并在气压的作用下,利用管道排入主水槽210中。
33.冷凝组件500用于冷却、冷凝尾气,具体的,冷凝组件500包括板式换热器510,板式换热器510被冷凝物入口通过管道与顶盖150顶端出气口相连,板式换热器510被冷凝物出口通过管道与分流箱420入口相连且该管道位于板式换热器510的一侧管身水平高度高于另一侧管身,尾气在气压的作用下自缓冲组件100进入板式换热器510中,经过与冷却水的热交换后,达到冷却、冷凝目的,以便提高后续的吸收效率,冷却、冷凝后的尾气将进入分流箱420中,以便再入主水槽210。
34.为了完善主体组件200的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水槽210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气阀220,喷淋头230下侧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31内部,固定板231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主水槽210左右两端内壁的上侧,排气阀220用于排泄被吸收完酸性物质的残留尾气,利用固定板231将喷淋头230固定在主水槽210上,可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35.为了增加尾气进入独立水槽120中时与尾气吸收液的接触面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独立水槽120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散板140,独立水槽120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阀130,利用分散板140可对尾气进行疏流,提升其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利用排水阀130能够将独立水槽120中吸收饱和的吸收液排入主水槽210中并一同排出。
36.为了便于排出主水槽210内的吸收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液管320位于第一电动阀330与第一水泵310之间设置有支管,支管中部设置有第二电动阀340,关闭第一电动阀330,打开第二电动阀340即可将主水槽210中的吸收液通过支管排出。
37.为了提高尾气经冷凝组件500冷凝后,再进入主水槽210的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回流组件400还包括第二水泵410,第二水泵410出水口通过几字管430与主水槽210进液口相连,第二水泵410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分流箱420右端下侧出水口,未被冷凝液化的尾气将聚集在分流箱420的内部上侧,经管道排入主水槽210中,而冷凝液化的尾气进入分流箱420中,并沉在底部,通过第二水泵410即可将其泵入主水槽210中,几字管430用于避免主水槽210中液体的倒灌。
38.为了提高板式换热器510的工作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冷凝组件500还包括制冷机520,制冷机520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箱522,制冷机520制冷介质管道与冷却箱522制冷介质进出管道对应连通,冷却箱522被冷却物进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板式换热器510冷却水出口,冷却箱522被冷却物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水罐523顶端口,水罐523底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三水泵521进水口,第三水泵521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板式换热器510冷却水入口,板式换热器510冷却、冷凝尾气时,冷却水将会吸收热量,通过制冷机520在冷却箱522中输送冷却介质即可对冷却水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水流入水罐523内,当尾气需要再次冷却、冷凝时,即可利用第三水泵521将水罐523内降温后的冷却水泵入板式换热器510,以便维持板式换热器510的工作效率。
39.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
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