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盘式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6287发布日期:2022-04-09 10:0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盘式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不锈钢盘式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2.机床加工铁制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造成工件升温而形变,即影响加工精度,有容易增加刀具的磨损,为了消除这些影响,通常采用冷却液对加工部位进行降温,冷却液属于易耗品且价格较贵,排放也会污染环境,因此需要对冷却液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3.由于工件会在加工前使用油质类进行防锈,所以加工过程中冷却液将工件上的油质带入冷却液箱中,同时,机床上的部分润滑油也被带入冷却液箱中,这些油质漂浮在冷却液箱内的液面上越来越多,使冷却液与空气隔绝,从而使冷却液中的厌氧菌大量繁殖,引起冷却液变色、变质、变臭,使冷却液失去应有的功能,如果继续使用,会大大减少了刀具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刀具的正常使用,一般是定期更换冷却液,不但造成环境的破坏,而且还会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去除冷却液中的油,有利于延长冷却液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的不锈钢盘式油水分离器。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不锈钢盘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盖设在冷却液箱上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具有贯通设置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两侧具有正对设置的侧板,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该侧板并安装有吸油盘,所述吸油盘的下端穿过所述条形孔;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架设有第一导油板,所述第一导油板朝向所述吸油盘的一端朝上倾斜设置,且具有与所述吸油盘对应设置的让位槽,所述吸油盘伸入所述让位槽内,所述让位槽的两侧安装有刮油板,所述刮油板的上端朝向所述吸油盘倾斜,且上端边缘与所述吸油盘相接触;还包括具有隔板的油水分离箱,所述隔板的一侧为滤油区,另一侧为回流区,所述滤油区衔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油板的正下方,且顶部具有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二导油板,所述第二导油板的下方衔接设置有储油箱;所述隔板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二导油板,且底部具有连通所述滤油区和回流区的通道;所述回流区内具有竖向设置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高度低于第二导油板的上端高度,所述回流管的下端连接至所述冷却液箱。
7.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将盖板安装在冷却液箱上,使吸油盘的下端与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接触,利用电机带动吸油盘转动,冷却液表面的油类物质附着在吸油盘表面,随同吸油盘转动,当转动到刮板所在位置时,由于刮板的上端边缘与吸油盘相接触,使得附着在吸油盘表面的油类物质和少量的冷却液被刮油板刮下,并随第一导油板流入油水分离箱的
滤油区内。油类物质仍然漂浮在滤油区的表面,由于隔板的上端高于第二导油板,使得表面的油类物质能够顺利从第二导油板流入储油箱内。滤油区底部的冷却液从隔板底部的通道流入回流区,并从回流管的顶部溢流到回流管内,最终回到冷却液箱内。这样,既能够对冷却液的油类物质进行分离,又能够对分离过程中带出的冷却液进行回流收集,有利于减少冷却液的损耗,降低生产成本。上述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去除冷却液中的油,有利于延长冷却液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板的边缘连接有罩板,所述吸油盘位于所述罩板内;所述罩板上具有供所述第一导油板穿出的缺口。
9.由于吸油盘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吸附在吸油盘表面的油类物质或冷却液会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左右下飞出,造成飞溅,在两个侧板的边缘连接罩板,可以避免油类物质或冷却液四溅飞出,既能够避免二次污染,又能够减少冷却液的损耗。
10.进一步的,所述让位槽朝向所述吸油盘的一侧向上翻折成安装条,所述刮油板整体呈矩形,且其中一个长边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条背离所述吸油盘的一侧。
11.这样,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刮油板,方便了刮油板的维护更换。同时,刮油板位于安装条背离吸油盘的一侧,使得刮下的油类物质和冷却液能够顺利流到第一导油板上,有利于提高刮油的效率。
12.进一步的,所述刮油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油板朝上的一端端部齐平,另一端沿所述第一导油板向下延伸,且所述刮油板的长度大于所述让位槽的长度。
13.进一步的,所述刮油板的表面还具有沿竖向设置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沿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
14.这样,让刮下的油类物质和冷却液在集油槽内尽快聚集成团,提升整体流动性,有利于让油类物质和冷却液更快地从刮油板上流下。
15.进一步的,所述刮油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16.进一步的,所述吸油盘的表面具有由亲油材料制成的亲油层。
17.这样,利用亲油层可以让油污更好地吸附在吸油盘的表面,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
18.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还具有与所述油水分离箱对应设置的让位口,所述油水分离箱安装在所述让位口上,所述回流管竖向贯通地设置在所述油水分离箱内。
19.这样,从回流管溢流的冷却液可以从回流管直接流入冷却液箱内。
20.进一步的,所述油水分离箱的顶部边缘具有呈矩形的溢流口,所述第二导油板的上端衔接设置在所述溢流口的底部,且两侧向上弯折并与所述溢流口的边缘相接;所述回流管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流口的底部高度。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去除冷却液中的油,有利于延长冷却液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施例的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油水分离箱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刮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8.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不锈钢盘式油水分离器,包括用于盖设在冷却液箱上的盖板1,所述盖板1的中部具有贯通设置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两侧具有正对设置的侧板2,其中一个所述侧板2上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该侧板2并安装有吸油盘4,所述吸油盘4的下端穿过所述条形孔;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架设有第一导油板 5,所述第一导油板5朝向所述吸油盘4的一端朝上倾斜设置,且具有与所述吸油盘4对应设置的让位槽,所述吸油盘4伸入所述让位槽内,所述让位槽的两侧安装有刮油板51,所述刮油板51的上端朝向所述吸油盘4倾斜,且上端边缘与所述吸油盘4相接触;还包括具有隔板7的油水分离箱6,所述隔板7的一侧为滤油区,另一侧为回流区,所述滤油区衔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油板5的正下方,且顶部具有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二导油板12,所述第二导油板12的下方衔接设置有储油箱11;所述隔板7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二导油板12,且底部具有连通所述滤油区和回流区的通道;所述回流区内具有竖向设置的回流管8,所述回流管 8的高度低于第二导油板12的上端高度,所述回流管8的下端连接至所述冷却液箱。
29.具体的,所述油水分离箱6的顶部边缘具有呈矩形的溢流口,所述第二导油板的上端衔接设置在所述溢流口的底部,且两侧向上弯折并与所述溢流口的边缘相接;所述回流管8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流口的底部高度。
30.两个所述侧板2的边缘连接有罩板21,所述吸油盘4位于所述罩板21内;所述罩板21 上具有供所述第一导油板5穿出的缺口。
31.由于吸油盘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吸附在吸油盘表面的油类物质或冷却液会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左右下飞出,造成飞溅,在两个侧板的边缘连接罩板,可以避免油类物质或冷却液四溅飞出,既能够避免二次污染,又能够减少冷却液的损耗。
32.同时,本实施例中的吸油盘4的表面具有由亲油材料制成的亲油层。这样,利用亲油层可以让油污更好地吸附在吸油盘的表面,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
33.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集成度,同时便于回流的冷却液更好地流入冷却液箱,所述盖板 1上还具有与所述油水分离箱6对应设置的让位口,所述油水分离箱6安装在所述让位口上,所述回流管8竖向贯通地设置在所述油水分离箱6内,如图4所示。
34.如图2所示,所述让位槽朝向所述吸油盘4的一侧向上翻折成安装条,所述刮油板51 整体呈矩形,且其中一个长边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条背离所述吸油盘4的一侧。所述刮油板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油板5朝上的一端端部齐平,另一端沿所述第一导油板5向下延伸,且所述刮油板51的长度大于所述让位槽的长度,如图3所示。
35.这样,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刮油板,方便了刮油板的维护更换。同时,刮油板位于安装条背离吸油盘的一侧,使得刮下的油类物质和冷却液能够顺利流到第一导油板上,有利于提高刮油的效率。
36.如图5所示,所述刮油板5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且表面还具有沿竖向设置的集油槽 52,所述集油槽52沿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
37.这样,让刮下的油类物质和冷却液在集油槽内尽快聚集成团,提升整体流动性,有
利于让油类物质和冷却液更快地从刮油板上流下。
38.采用本实施例的不锈钢盘式油水分离器,在使用时,将盖板安装在冷却液箱上,使吸油盘的下端与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接触,利用电机带动吸油盘转动,冷却液表面的油类物质附着在吸油盘表面,随同吸油盘转动,当转动到刮板所在位置时,由于刮板的上端边缘与吸油盘相接触,使得附着在吸油盘表面的油类物质和少量的冷却液被刮油板刮下,并随第一导油板流入油水分离箱的滤油区内。油类物质仍然漂浮在滤油区的表面,由于隔板的上端高于第二导油板,使得表面的油类物质能够顺利从第二导油板流入储油箱内。滤油区底部的冷却液从隔板底部的通道流入回流区,并从回流管的顶部溢流到回流管内,最终回到冷却液箱内。这样,既能够对冷却液的油类物质进行分离,又能够对分离过程中带出的冷却液进行回流收集,有利于减少冷却液的损耗,降低生产成本。上述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去除冷却液中的油,有利于延长冷却液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