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尘处理装置用集尘仓以及扬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2726发布日期:2022-05-11 13:5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尘处理装置用集尘仓以及扬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尘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扬尘处理装置用集尘仓以及扬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而建筑施工的现场因为施工作业,极易造成尘土飞扬,极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建筑工程中产生的扬尘处理变得非常重要,目前为了对实现对扬尘进行处理,研发出多种扬尘处理装置,但是,在使用上述扬尘处理装置进行扬尘处理时,经常会出现集尘仓内集尘不均匀情况,从而导致需要频繁对集尘仓进行倾倒,进而导致降尘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尘处理装置用集尘仓以及扬尘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成仓集尘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4.(一)技术方案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尘处理装置用集尘仓,包括:顶端具有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凸设有支撑部,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安装有多个呈螺旋排布的挡板,每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与外壳的侧壁面均围成一个集尘槽,每个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外壳底部的一侧均形成有过尘部,且每个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外壳底部的一侧均形成有流转部。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流转部的尺寸大于所述过尘部的尺寸。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至少所述流转部的形状设置为流线型。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流转部的弯曲程度沿着所述外壳至所述支撑部的方向逐渐变小。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每个所述集尘槽靠近所述支撑部一侧的夹角均设置为锐角。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设有多个安装组件,每个所述挡板的两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组件内。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滑槽,其中一个所述滑槽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另一个所述滑槽安装于所述支撑部的外壁面。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安装组件的数量大于所述挡板的数量。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外壳由透明材料制成。
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尘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吸入口和排出口,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负压离尘组件以及如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集尘仓,所述集尘仓安装于所述负压离尘组件的下方用于收集被甩出的扬尘。
15.(二)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尘处理装置用集尘仓以及扬尘处理装置,包括:顶端具有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内凸设有支撑部,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安装有多个呈螺旋排布的挡板,每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与外壳的侧壁面均围成一个集尘槽,每个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外壳底部的一侧均形成有过尘部,且每个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外壳底部的一侧均形成有流转部;当在进行降尘操作时,大颗粒尘土将被收集于本技术中每个集尘槽内,而当其中一个集尘槽内大颗粒尘土囤积至高于流转部时,其中一部分大颗粒尘土将经由流转部溢出至相邻的集尘槽内,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大颗粒尘土将经由过尘部亦流至相邻的集尘槽内,依次类推,采用本技术的设计可以对每个集尘槽内集尘量进行动态调节,从而保证集尘仓的均匀性,提升集尘效率。
附图说明
1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集尘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的俯视图;
22.图3是图1的剖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示出的防扬尘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图4的剖视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负压离尘组件与集尘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去掉负压格栅后负压离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图7的剖视图;
28.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个实施例示出的防扬尘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吸入口;2、排出口;3、负压离尘组件;4、集尘仓;5、第一隔离件;6、第二隔离件;7、微孔板;8、驱动电机;9、风扇;10、负压格栅;11、离子发生组件;12、正离子发射板;13、负离子发射板;14、负压离尘机构;15、等离子机构;16、湿帘机构;17、收集管;18、折叠伞撑结构;19、外壳;20、挡板;21、过尘部;22、流转部;23、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而建筑施工的现场因为施工作业,极易造成尘土飞扬,极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建筑工程中产生的扬尘处理变得非常重
要,目前为了对实现对扬尘进行处理,研发出多种扬尘处理装置,但是,在使用上述扬尘处理装置进行扬尘处理时,经常会出现集尘仓4内集尘不均匀情况,从而导致需要频繁对集尘仓4进行倾倒,进而导致降尘效率低下。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扬尘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吸入口1和排出口2,壳体内安装有负压离尘组件3以及如前述中任一项的集尘仓4,上述负压离尘组件3与集尘仓4构成负压离尘机构14,集尘仓4安装于离尘组件的下方用于收集被甩出的扬尘;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集尘仓4包括:顶端具有开口的外壳19,外壳19内凸设有支撑部23,外壳19与支撑部23之间安装有多个呈螺旋排布的挡板20;优选的,每相邻两个挡板20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每相邻两个挡板20与外壳19的侧壁面均围成一个集尘槽,具体的,每个集尘槽靠近支撑部23一侧的夹角均设置为锐角;每个挡板20靠近外壳19底部的一侧均形成有过尘部21,且每个挡板20远离外壳19底部的一侧均形成有流转部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大颗粒扬尘流转至相邻集尘槽的速度,流转部22的尺寸大于过尘部21的尺寸。
34.当在进行降尘操作时,大颗粒尘土将被收集于本技术中每个集尘槽内,而当其中一个集尘槽内大颗粒尘土囤积至高于流转部22时,其中一部分大颗粒尘土将经由流转部22溢出至相邻的集尘槽内,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大颗粒尘土将经由过尘部21亦流至相邻的集尘槽内,依次类推,采用本技术的设计可以对每个集尘槽内集尘量进行动态调节,从而保证集尘仓4的均匀性,提升集尘效率。
35.在上述实施例中,集尘仓4的每个集尘槽与负压离尘组件3的每相邻两个负压格栅10之间的间隙一一对应,从而提升集尘仓4的集尘效率,进而提升扬尘处理装置的降尘效率;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倾倒集尘仓4内的扬尘,集尘仓4与壳体为可拆卸连接,示例性的,可以采用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具体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可以实现集尘仓4和壳体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方式均适用于本实施例中。
3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挡板20与外壳19均为可拆卸连接,一方面可以便于对挡板20的维修与更换,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需要将集尘槽的数量进行增加或减少,示例性的,外壳19与支撑部23之间设有多个安装组件,每个挡板20的两端可拆卸安装于安装组件内;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安装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滑槽,其中一个滑槽安装于外壳19的内壁面,另一个滑槽安装于支撑部23的外壁面,挡板20的两端可拆卸安装于滑槽内,优选的,滑槽的形状与挡板20的形状相适配,当然,安装组件不仅限于上述滑槽的配合还可以采用磁吸等配合,只要可以实现挡板20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9的内壁面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均适用于本技术中;进一步的,安装组件的数量大于挡板20的数量,当需要扩充每个集尘槽的容积时,仅需将每相邻两个挡板20之间间隔一个安装组件即可;同理的若需要使得相邻两个集尘槽容积不同,则可以使得其中两个挡板20之间间隔一个安装组件,相邻的两个挡板20之间间隔两个安装组件,以此类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预先调整。
37.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部23的另一个作用可以提升集尘仓4与负压离尘组件3装配的稳定性,当集尘仓4与负压离尘组件3装配时,集尘仓4的支撑部23将与负压离尘组件3的第二隔离件抵接,从而为负压离尘组件3提供稳定支撑力,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当第二隔离件的侧壁面向微孔板7方向聚拢时,负压离尘组件3与集尘仓4进行装配时,集尘仓4的支
撑部23将插入第二隔离件的侧壁面围成的空间内,以通过支撑部23为负压离尘组件3提供稳定支撑;为了进一步提升集尘仓4与负压离尘组件3装配的稳定性,优选的,集尘仓4的支撑部23形状与负压离尘组件3的第二隔离板形状相适配。
3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流转部22的形状设置为流线型,从而减小风阻,降低噪音;进一步的,流转部22的弯曲程度由外壳19至支撑部23的方向逐渐变小,从而在保证减少风阻的前提下,提升大颗粒扬尘流转至相邻集尘槽的速度;并且,如图6所示,采用本实施例的设计,可以通过流转部22为第二隔离件的外边缘提供支撑,进而进一步提升集尘仓4与负压离尘组件3装配的稳定性。
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为了便于用户实时查看集尘仓4内集尘情况,外壳19由透明材料制成;优选的,外壳19由透明塑料制成,当然,外壳19还可以采用玻璃等材质,本实施例中未对外壳19的具体材料进行限定。
40.在前述实施例中负压离尘组件3具体包括:隔离组件、负压格栅10以及风扇组件,隔离组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风扇组件,隔离组件的外壁面安装有多个呈螺旋排布的负压格栅10;多个负压格栅10的排布方向与风扇组件的多个叶片排布方向相反,用于形成与风扇组件转动方向相反的涡流,以将经由吸入口1吸入的待处理扬尘甩入集尘仓4内;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风扇组件的多个叶片为顺时针排布,对应的,多个负压格栅10则为逆时针排布,当需要对某处建筑工程进行降尘处理时,仅需驱动风扇组件进行高速顺时针转动即可,此时壳体内将形成负压,以将待处理扬尘经由吸入口1吸入壳体内,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多个负压格栅10将对吸入气流进行切割,以形成与风扇组件转动方向相反的涡流,从而将待处理扬尘中大颗粒扬尘阻挡在负压格栅10的迎风侧直至甩入集尘仓4内,之后将处理完成的空气经由排出口2排出即可。
41.在上述实施例中,隔离组件包括:通过微孔板7间隔设置的第二隔离件65和第二隔离件;为了提升微孔板7连接强度,优选的,微孔板7设置为微孔金属板;其中,第二隔离件65与第一壳体的上壁面相连接;为了进一步保证更多的大颗粒扬尘顺利流入集尘仓4内,优选的,如图5和图6所示,至少第二隔离件的侧壁面向微孔板7方向聚拢,第二隔离件65的外边缘尺寸与第二隔离件的外边缘尺寸,第二隔离件的外边缘尺寸小于集尘仓4的外边缘尺寸;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隔离件65和第二隔离件的侧壁面均向微孔板7方向聚拢。
42.在上述实施例中,风扇组件包括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8和风扇9,驱动电机8的固定端穿过第二隔离件65与第一壳体的上壁面相连接,输出轴与风扇9传动连接,并且风扇9的自由端伸入微孔板7围成的空间内,优选的,风扇9采用涡轮风扇9。
43.为了进一步提升对待处理扬尘的降尘效果,扬尘处理装置还包括:沿着第一壳体排出方向依次相连通的等离子机构15和湿帘机构16,等离子机构15用于对经由负压离尘机构14排出的空气进行二次处理,以将待处理扬尘中微米级别不可见颗粒物的分子质量增加,从而使得上述细小颗粒物更容易被湿帘机构16所捕捉;综上,采用本实施例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待处理扬尘依次进行多次除尘处理,从而有效提升降尘效果,且由于经由排出口2排出的仅为干净空气,可以进一步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进而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44.当需要对某处建筑工程进行降尘处理时,仅需驱动风扇组件进行高速顺时针转动即可,此时壳体内将形成负压,以将待处理扬尘经由吸入口1吸入壳体内,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多个负压格栅10将对吸入气流进行切割,以形成与风扇组件转动方向相反的涡流,从
而将待处理扬尘中大颗粒扬尘阻挡在负压格栅10的迎风侧直至甩入集尘仓4内,之后待处理扬尘将进入等离子机构15内进行再次降尘操作,以将待处理扬尘中微米级别不可见颗粒物的分子质量增加,从而使得上述细小颗粒物更容易被湿帘机构16所捕捉,最后将干净的空气经由排出口2排出。
4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等离子机构15包括:相配合的第二壳体、离子发生组件11、正离子发射板12和负离子发射板13,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连通,离子发生组件11安装于第二壳体的外壁面;正离子发射板12安装于第二壳体的内壁面,负离子发射板13安装于负压格栅10的背风侧;综上,本实施例中采用将负离子发射板13安装于负压格栅10的背风侧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将正离子发射板12和负离子发射板13之间的间距变大,从而有效避免臭氧产生,保证降尘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负离子发射板13被待处理扬尘划伤甚至报废,从而降低成本;具体工作时,已经去除大颗粒扬尘的待处理扬尘经由第一壳体流入第二壳体过程中,将在正离子发射板12和负离子发射板13的共同作用下被离解,从而使得微米级别不可见颗粒物的分子质量增加,进而使得上述细小颗粒物更容易被湿帘机构16所捕捉,最后将干净的空气经由排出口2排出。
4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湿帘机构16包括:第三壳体,第三壳体与第二壳体相连通,且第三壳体内倾斜设置有湿帘组件,排出口2开设于第三壳体上,具体的,多个湿帘组件倾斜设置于第三壳体内,并且在多个湿帘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槽,排出口2开设于收集槽与湿帘组件之间的壁面上。
4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提升对某个特定区域内进行扬尘处理操作,如图9所示,扬尘处理装置还包括:与吸入口1相连通的收集管17,收集管17由易形变材料制成,示例性的,收集管17可以采用波纹管设计,当需要进行降尘操作时,仅需将收集管17的管口朝向待降尘区域即可,而当完成降尘操作后,仅需将收集管17绕设于第一壳体上即可,从而方便移动以及运输,当然,收集管17还可以采用其他易形变材料制成,例如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未对收集管17的具体材料进行限定。
4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升对某个特定区域内进行扬尘处理操作,如图9所示,收集管17远离吸入口1的一端还连通有折叠伞撑结构18,具体的,折叠伞撑结构18包括多个折叠骨架,以实现折叠伞撑结构18的打开与收起,示例性的,折叠骨架可以实现一折操作,当然,还可以采用可以实现两折或者三折操作的折叠骨架,具体,可以根据制造工艺以及生产成本进行预先设计;当需要对某个区域进行降尘操作时,仅需将收集管17拉伸,并将折叠伞撑结构18的伞口朝向待降尘区域,并将折叠伞撑结构18打开即可,而当完成降尘操作后,仅需将折叠伞撑结构18收起,之后将收集管17绕回至第一壳体上即可。
49.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若干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5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51.而且,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
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2.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53.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