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化肥生产用效率高的造粒机。
背景技术:2.现如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是指含有有机物质和无机营养的复混肥料,而对于大多数农作物来讲,已经能够满足高产水平的需要了,而此时的有机物质每667平方米仅有50公斤,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的化肥作用,有机部分是无法什么作用的,传统的有机化肥生产用效率高的造粒机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3.1、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有机化肥生产用效率高的造粒机在使用时,搅拌时间长,搅拌效率不高,且容易出现挂壁在搅拌桶内部,使得材料容易出现浪费,且不易后期清理,增加了运行成本,导致出现大量浪费;
4.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有机化肥生产用效率高的造粒机在使用时,不便将搅拌好的混合材料进行下料,使得下料容易出现不完全的情况,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使得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化肥生产用效率高的造粒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混合材料容易出现浪费与不便将搅拌好的混合材料进行下料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化肥生产用效率高的造粒机,包括造粒机底座、造粒机本体和搅拌箱体,所述造粒机底座的顶端设置有造粒机本体,且造粒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挤压旋转叶片轴,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挤压旋转叶片轴一侧固定相连接且提供旋转传动力,所述造粒机本体的底端设置有下料管,所述造粒机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箱体,且搅拌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上料口,所述搅拌箱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贯穿搅拌箱体的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搅拌箱体底端设置有贯穿造粒机本体底端的出料管,且出料管的内部通过轴承横向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造粒机本体顶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搅拌箱体内化肥混合料进行快速下料的齿条传动机构。
7.优选的,所述搅拌箱体内部的顶端通过轴承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杆,且第二搅拌杆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8.优选的,所述搅拌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轨,且第一滑轨内部设置有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行星齿轮。
9.优选的,所述行星齿轮底端设置有多个清洁刮板,且清洁刮板外壁与搅拌箱体内壁相接触。
10.优选的,所述转轴外壁设置有密封扇叶,且密封扇叶与出料管的内壁相匹配。
11.优选的,所述齿条传动机构包括第二滑轨和移动齿条,所述造粒机本体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滑轨,且第二滑轨的内部设置有移动齿条,所述造粒机本体顶端的一端设置有气缸,且气缸输出端与移动齿条固定相连接且提供所述第三齿轮处传动力。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搅拌杆和行星齿轮,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从而第二齿轮带动第二搅拌杆对搅拌箱体内混合材料进行混合搅拌,该结构增加了搅拌范围,使得搅拌更加均匀,而通过第二齿轮带动行星齿轮在第一滑轨内壁旋转,从而行星齿轮带动清洁刮板对搅拌箱体内壁进行清理,进而避免出现混合材料挂壁的情况;
14.2、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密封扇叶、第三齿轮和气缸,通过启动气缸带动移动齿条与第三齿轮相啮合,从而第三齿轮带动转轴发生旋转,进而转轴带动密封扇叶对出料管处进行开合和闭合,使得搅拌箱体内混合好的材料进行下料。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箱体和上料口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齿轮和第二齿轮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造粒机底座;2、造粒机本体;3、第一电机;4、挤压旋转叶片轴;5、下料管;6、搅拌箱体;7、上料口;8、出料管;9、第二电机;10、第一搅拌杆;11、第一齿轮;12、第二搅拌杆;13、第二齿轮;14、第一滑轨;15、行星齿轮;16、转轴;17、密封扇叶;18、第三齿轮;19、第二滑轨;20、移动齿条;21、气缸;22、清洁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化肥生产用效率高的造粒机,包括造粒机底座1、造粒机本体2和搅拌箱体6,造粒机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造粒机本体2,且造粒机本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挤压旋转叶片轴4,第一电机3输出端与挤压旋转叶片轴4一侧固定相连接且提供旋转传动力,造粒机本体2的底端设置有下料管5,造粒机本体2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箱体6;
25.搅拌箱体6内部的顶端通过轴承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杆12,且第二搅拌杆12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齿轮1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3,通过第二齿轮13与第一齿轮11相啮合,从而第二齿轮13带动第二搅拌杆12对搅拌箱体6内混合材料进行混合搅拌,该结构增加了搅拌范围,使得搅拌更加均匀;
26.搅拌箱体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轨14,且第一滑轨14内部设置有与第二齿轮13相啮合的行星齿轮15,通过第二齿轮13带动行星齿轮15在第一滑轨14内壁旋转,从而行星齿轮15带动清洁刮板22对搅拌箱体6内壁进行清理,进而避免出现混合材料挂壁的情况;
27.行星齿轮15底端设置有多个清洁刮板22,且清洁刮板22外壁与搅拌箱体6内壁相接触,通过第二齿轮13带动行星齿轮15在第一滑轨14内壁旋转,从而行星齿轮15带动清洁刮板22对搅拌箱体6内壁进行清理,进而避免出现混合材料挂壁的情况;
28.搅拌箱体6的一侧设置有上料口7,搅拌箱体6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9,且第二电机9输出端设置有贯穿搅拌箱体6的第一搅拌杆10,第一搅拌杆10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齿轮11,搅拌箱体6底端设置有贯穿造粒机本体2底端的出料管8,且出料管8的内部通过轴承横向设置有转轴16;
29.转轴16外壁设置有密封扇叶17,且密封扇叶17与出料管8的内壁相匹配,通过密封扇叶17与出料管8内壁相贴合,进而便于对搅拌箱体6内进行密封关闭;
30.转轴16的外壁设置有第三齿轮18,造粒机本体2顶端设置有用于对搅拌箱体6内化肥混合料进行快速下料的齿条传动机构;
31.齿条传动机构包括第二滑轨19和移动齿条20,造粒机本体2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滑轨19,且第二滑轨19的内部设置有移动齿条20,造粒机本体2顶端的一端设置有气缸21,且气缸21输出端与移动齿条20固定相连接且提供第三齿轮18处传动力,通过启动气缸21带动移动齿条20与第三齿轮18相啮合,从而第三齿轮18带动转轴16发生旋转,进而转轴16带动密封扇叶17对出料管8处进行开合和闭合,使得搅拌箱体6内混合好的材料进行下料。
32.工作原理:在使用有机化肥生产用效率高的造粒机时,操作人员首先接通外部电源,然后将混合材料从上料口7内下落至搅拌箱体6内部,然后通过启动第二电机9带动第一搅拌杆10发生旋转,对搅拌箱体6内混合材料进行搅拌,从而第一搅拌杆10带动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3处相啮合,进而第二齿轮13带动第二搅拌杆12发生旋转,进而增加了搅拌箱体6内搅拌范围,此时,第二齿轮13带动行星齿轮15在第一滑轨14内旋转,从而行星齿轮15带动清洁刮板22对搅拌箱体6内壁进行清理,便于对搅拌箱体6内挂壁混合材料进行清理,该结构提高了搅拌效率,加快了生产效率,且避免出现浪费,减少了运行成本;
33.接着,当需要将搅拌好的混合材料进行下料时,则通过启动气缸21推动带动移动齿条20与第三齿轮18相啮合,从而第三齿轮18带动转轴16发生旋转,进而转轴16带动密封扇叶17对出料管8处进行开合和闭合,使得搅拌箱体6内混合好的材料进行下料,然后,混合材料下落至造粒机本体2内,然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3带动挤压旋转叶片轴4发生旋转,便于对混合材料进行挤压,通过下料管5处挤压下落即可完成,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原理。
3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