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有机肥立式复合粉碎机。
背景技术:2.在有机肥生产过程中,烘干后的物料中,粒径合格的颗粒一般占到50-60%,需要经过筛分设备将粒径合格的物料送往下一个工序,大颗粒需粉碎后返回到造粒系统中重新造粒。常用的粉碎设备是立式链条粉碎机或者是立式链条刀片复合粉碎机,链条或刀片高速旋转,利用冲击破碎原理,将物料打碎。
3.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造粒物料中含有大量的无机、有机生物材料,生产过程为高温环境,粉碎后的物料粘性大,链条或刀片的高速旋转下,粉碎的物料会粘附到设备筒体的内壁上,随着生产时间加长,物料粘附越来越厚,会阻挡链条或刀片旋转,使得造粒的粒径不合格,降低有机肥的生产质量,目前采用停机人工清理的方式进行,如此增加了劳动量,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有机肥立式复合粉碎机,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清理粘附的物料增加劳动量和降低生产效率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机肥立式复合粉碎机,包括底座和固定于底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下料仓,所述下料仓下方设置有粉碎筒,所述下料仓的下端连接有延伸至粉碎筒内的粉碎轴,所述粉碎轴上设置有链条和刀片,所述粉碎筒一侧设置有带动粉碎轴转动的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筒下端转动连接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连接有驱动粉碎筒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清理杆,所述清理杆能够伸入粉碎筒中并与粉碎筒的内壁接触。
6.进一步的,所述粉碎筒下端连接有固定于底座上的外齿型回转支承。
7.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转动轴、驱动齿轮、蜗轮、蜗杆、驱动电机,所述转动轴竖直的设置于外齿型回转支承一侧,所述驱动齿轮和蜗轮固定于转动轴的上下两端,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底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连接,所述驱动齿轮、蜗杆分别与外齿型回转支承的外齿和蜗轮啮合。
8.进一步的,所述支杆朝向下料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内设置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底部固定有与相邻的滑块接触的弹簧,所述第一缺口的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清理杆的上端设置有卡设于两个滑块的第二缺口之间的棱柱。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缺口的底面开设供弹簧陷入的盲孔。
10.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杆侧面上设置有与清理杆平行的立板。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在粉碎筒使用一段时间后,粉碎电机停止工作,再将清理杆安装到
支杆上,开启动力装置带动粉碎筒转动,使得清理杆对粉碎筒内壁上的粘附的物料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清理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量,清理效率高,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清理杆与粉碎筒配合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清理杆与支杆配合示意图;
16.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17.图中:底座(1)、支架(2)、下料仓(3)、粉碎筒(4)、粉碎电机(5)、支杆(6)、清理杆(7)、外齿型回转支承(8)、转动轴(9)、驱动齿轮(10)、蜗轮(11)、蜗杆(12)、驱动电机(13)、第一缺口(14)、滑块(15)、第二缺口(16)、弹簧(17)、盖板(18)、螺杆(19)。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有机肥立式复合粉碎机,包括底座1和螺栓固定到底座1上的支架2,所述支架2和底座1均采用钢管焊接而成,底座1和支架2形状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上的部件位置自由设计,所述支架2上端螺栓连接有下料仓3,所述下料仓3下方设置有粉碎筒4,所述下料仓3的下端连接有延伸至粉碎筒4内的粉碎轴,所述粉碎轴上铰接有链条和刀片,链条和刀片数量绕粉碎轴圆周均布,所述粉碎筒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于支架2上的粉碎电机5,粉碎电机5和粉碎轴之间通过皮带轮和传动皮带进行传动,粉碎电机5带动粉碎轴高速转动,在离心作用下,链条和刀片对物料进行粉碎,并且在链条和刀片双重作用下,物料粉碎更均匀、质量更好;所述粉碎筒4下端转动连接于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连接有驱动粉碎筒4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支杆6,所述支杆6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清理杆7,所述清理杆7能够伸入粉碎筒4中并与粉碎筒4的内壁接触;使用上述技术方案,粉碎轴高速转动时,清理杆7不安装到支杆6上,在粉碎筒4使用一段时间后,粉碎电机5停止工作,再将清理杆安装到支杆6上,开启动力装置带动粉碎筒4转动,使得清理杆7对粉碎筒4内壁上的粘附的物料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清理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量,清理效率高,提高了生产效率。
20.本实施例中,所述粉碎筒4下端连接有固定于底座1上的外齿型回转支承8,外齿型回转支承8通过螺栓分别与粉碎筒4和底座1连接,粉碎筒4可以通过外齿型回转支承8进行转动。
21.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转动轴9、驱动齿轮10、蜗轮11、蜗杆12、驱动电机13,所述转动轴9竖直的设置于外齿型回转支承8一侧,转动轴9通过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等连接于底座1上,所述驱动齿轮10和蜗轮11固定于转动轴9的上下两端,所述驱动电机13固定于底座1上,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与蜗杆12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0、蜗杆12分别与外齿型回转支承8的外齿和蜗轮11啮合;粉碎电机5停止后,清理杆7安装到支杆6上后,将
驱动电机13开启,通过蜗杆12、蜗轮11、转动轴9、驱动齿轮10的传动,外齿型回转支承8带动粉碎筒4转动,而清理杆7将粘附在粉碎筒4上的物料刮下,从粉碎筒4的下方排出,完成对粉碎筒4内壁物料的清理。
22.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所述支杆6朝向下料仓3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缺口14,所述第一缺口14内设置有两个滑块15,两个滑块15均通过滑槽滑块15结构与第一缺口14侧壁进行配合,滑块15可以沿着第一缺口14的侧壁滑动,两个滑块15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二缺口16,所述第一缺口14的底部固定有与相邻的滑块15接触的弹簧17,所述第一缺口14的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有盖板18,所述盖板18上螺纹连接有螺杆19,所述清理杆7的上端设置有卡设于两个滑块15的第二缺口16之间的棱柱,具体的,两个滑块15上的第二缺口16合围呈矩形,并且清理杆7的上端的棱柱的边长与矩形的边长相同,将清理杆7上的棱柱卡设到第二缺口16上后,清理杆7不能随意转动和轴向窜动;在安装清理杆7时,将端盖拆掉,然后将清理杆7的棱柱置于两个滑块15的第二缺口16之间,在将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到第一缺口14上,转动螺杆19,顶触滑块15向粉碎筒4的内壁方向移动,清理杆7与粉碎筒4的内壁接触;再者,在弹簧17和螺杆19的相互配合下,可以调节清理杆7和粉碎筒4内壁之间的距离,在物料粘附较厚时,可以逐层将物料清除,避免物料粘附较厚折断清理杆7。
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缺口14的底面开设供弹簧17陷入的盲孔,盲孔可以避免弹簧17弯曲,提高适用可靠性。
24.本实施例中,所述清理杆7侧面上设置有与清理杆7平行的立板,立板增加清理杆7的宽度,提高清理杆7刮除粘附物料的效率。
2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