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的生态改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5750发布日期:2022-06-02 00:3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的生态改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的生态改造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农村的迅速发展和广大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农村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平衡。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居民生活过程中粪便及其冲洗水、洗浴污水和厨房污水以及农村分散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
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10420628.0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的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在河道的污水排放口的上方开挖河岸的土方;第二,截断原有排污口,形成新的排口,在新排口处依次搭建,收集池和预处理池;第三,施工表流坡下方的防渗漏层部分;第四,施工潜流坡下方的防渗漏层部分,使其与表流坡下方的防渗漏层部分相连,在河道最高水位先的50cm以上填土,形成潜流坡;第五,在表流坡表面铺设生态砌块;第六,为收集池和预处理池该上混凝土顶盖,形成陆地平台;第七,在潜流坡和表流坡上种植植物,潜流坡和表流坡一同构成护岸坡体,在潜流坡和表流坡之间设置集水墙和出水管;第八,在生态调节池的靠水一侧设置漂浮墙。
4.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以下缺陷:生活污水中携带着部分杂质,若不对漂浮物等杂志及时清理,既影响污水处理工作的进行,也存在环境污染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收集池内杂质不便于清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的生态改造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的生态改造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的生态改造结构,包括收集池,所述收集池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收集池上端开口处升降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两侧滑移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远离于所述滤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架设置有实现所述滑块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调节块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滤网的锁定件。
8.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杆以及用于限制所述滑块转动的限位件,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任一所述滑槽内,所述丝杆与对应所述滑块螺旋配合,所述支架设置有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动力件。
9.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设置为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对应所述滑槽固定连接,对应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限位杆外,所述限位杆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且长度尺寸相等。
10.更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件设置为手轮,所述手轮与所述丝杆穿出所述滑槽的一端同轴固定。
11.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块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调节槽,所述滤网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槽内,所述调节槽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调节槽长度方向沿着垂直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
12.更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设置为螺纹杆,所述调节块于所述调节槽上侧壁设置有穿孔,所述滤网侧壁开设有插接孔,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穿孔后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
13.更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远离于所述插接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螺纹杆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14.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块于所述穿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穿孔共轴线设置。
1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手轮控制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滑块运动,在另一个滑块沿着限位杆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作用下,滤网运动至收集池上方,此时通过手柄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运动至远离插接孔的位置,此时驱动滤网从调节槽内滑出,便于对滤网表面的杂质进行清理,提升工作人员清理杂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沿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收集池;2、支架;3、滤网;4、调节块;5、滑块;6、丝杆;7、限位杆;8、手轮;9、调节槽;10、螺纹杆;11、穿孔;12、插接孔;13、手柄;1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的生态改造结构。参照图1,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的生态改造结构包括收集池1,收集池1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收集池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架2,收集池1上端开口处升降设置有滤网3,滤网3的两侧滑移设置有调节块4,调节块4远离于滤网3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块5,支架2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滑槽为竖直设置,滑槽的两端为闭合设置,滑块5滑动连接于滑槽内。
21.调节块4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调节槽9,滤网3侧壁滑动连接于调节槽9内,调节槽9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调节槽9的长度方向沿着垂直于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即调节槽9的长度方向为水平设置,当滤网3运动至收集池1上方时,驱动滤网3在调节槽9内滑动,将滤网3从调节槽9内滑出后,便于对滤网3上表面的杂质进行清理,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22.调节块4设置有用于锁定滤网3的锁定件,锁定件设置为螺纹杆10,调节块4于调节槽9上侧壁设置有穿孔11,滤网3侧壁设置有插接孔12,螺纹杆10穿过穿孔11后插接于插接孔12内,螺纹杆10远离于插接孔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3,手柄13与螺纹杆10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手柄13用于对螺纹杆10施加作用力,调节块4于穿孔11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螺母14,螺母14与穿孔11同轴设置,螺纹杆10与螺母14螺纹连接,螺母14与穿孔11共轴线设置;
23.通过手柄13使得螺纹杆10与螺母14螺纹连接,驱动螺纹杆10转动且运动至插接于插接孔12内,此时对螺纹杆10进行固定后,也能保证调节块4与滤网3之间固定稳固的效果。
24.支架2设置有实现滑块5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丝杆6以及用于限制滑块5转动的限位件,丝杆6转动连接于任一个滑槽内,丝杆6与对应滑块5螺旋配合,支架2设置有驱动丝杆6转动的动力件,限位件设置为限位杆7,限位杆7与对应滑槽固定连接,限位杆7以及丝杆6分别位于两个不同滑槽内,滑块5套设于限位杆7外,限位杆7与丝杆6平行设置且长度尺寸相等;
25.动力件设置为手轮8,手轮8与丝杆6穿出滑槽的一端同轴固定,手轮8用于对丝杆6施加使其转动的作用力,丝杆6带动滑块5运动,在另一个滑块5与限位杆7的配合作用下,滤网3的转动被限制,滤网3沿着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完成对滤网3升降的目的。
2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的生态改造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手轮8控制丝杆6转动,丝杆6带动滑块5运动,在另一个滑块5沿着限位杆7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作用下,滤网3运动至收集池1上方,此时通过手柄13带动螺纹杆10转动,螺纹杆10运动至远离插接孔12的位置,此时驱动滤网3从调节槽9内滑出,便于对滤网3表面的杂质进行清理,提升工作人员清理杂质的工作效率。
2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