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共沸分离制备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0605发布日期:2023-01-31 18:5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共沸分离制备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共沸分离制备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系统,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是重要的有机氯溶剂,主要用作金属脱脂剂、清洗剂、有机萃取剂、溶剂、织物及羊毛干洗剂等。同时还是合成新一代制冷剂的原料中间体,随着国内r-134a,r-135产量的增加,三、四氯乙烯的需求势必迅猛发展。
3.传统的三、四氯乙烯生产方法有乙炔法、热氯化法、氯化裂解法、氧氯化法等。
4.乙炔法是最早得以应用的三、四氯乙烯工业生产方法,其主要的工艺步骤是由乙炔氯化制得四氯乙烷,四氯乙烷脱除氯化氢制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则要通过重复氯化皂化工艺制得。由于该工艺在皂化流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废水,已面临淘汰。
5.热氯化法主要以低碳氯烃和氯气为原料,在550~700℃下反应,联产四氯乙烯和四氯化碳。该方法产物成分复杂,能耗巨大。
6.氯化裂解法以乙烯为原料,氯化生成氯烷烃混合物。该混合物在400~500℃下,裂解生产不同比例的三、四氯乙烯。主要以生产三氯乙烯为主,四氯乙烯生成比例低。该工艺流程过长,副产大量氯化氢无法利用。
7.氧氯化法以乙烯或二氯乙烷为原料,与氯气或氯化氢、氧气一并于流化床反应器中反应生产三、四氯乙烯。
8.目前三、四氯乙烯在联产过程中普遍存在分离后产品的纯度低、酸度大,且分离工序长的缺点。
9.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共沸分离制备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系统,可以解决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产品纯度低、酸度大,且分离工序长的问题。
11.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2.一种采用共沸分离制备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系统,包括共沸塔和成品塔;
13.所述共沸塔进口与相分离器出口通过管道相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共沸塔进料泵;所述共沸塔底部出口通过管道与成品塔的侧部进口相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共沸塔底泵;
14.所述成品塔的顶部出口通过管道与成品塔回流罐的顶部进口相连接,管道上安装有成品塔冷凝器;所述成品塔回流罐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成品塔回流泵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成品塔回流泵的出口连接有两条管道,一条管道与成品塔内腔相连通,另一条管道与三氯乙烯计量罐进口相连接,其中管道上依次安装有三氯乙烯冷却器和三氯乙烯过滤器;所述成品塔的侧部出口通过管道与四氯乙烯计量罐进口相连接,管道上依次安装有四氯乙烯冷却器和四氯乙烯过滤器。
15.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共沸塔的顶部出口与相分离器顶部通过管道相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共沸塔冷凝器。
16.进一步地,所述相分离器的侧部与物料输入管道相连接,物料经相分离后进入共沸塔内。
17.进一步地,所述共沸塔的底部设有共沸塔再沸器。
18.进一步地,所述三氯乙烯计量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三氯乙烯去储罐的进口相连接,管道上依次安装有三氯乙烯输送泵和三氯乙烯传输过滤器。
19.进一步地,所述四氯乙烯计量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四氯乙烯去储罐的进口相连接,管道上依次安装有四氯乙烯输送泵和四氯乙烯传输过滤器。
20.进一步地,所述成品塔的底部设有成品塔再沸器。
21.进一步地,所述成品塔再沸器的底部连接有输出管道,输出管道上安装有成品塔底泵。
2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3.本实用新型中物料经相分离后进入共沸塔,共沸塔既能将物料中的酸中和,又能分离得到水分<3ppm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粗品,实现物料干燥,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粗品经共沸塔底泵泵送至成品塔,成品塔利用一塔分离二种物质,成品塔将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粗品进行完全分离,得到高纯度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成品,得到的三氯乙烯成品纯度>99.98%,得到的四氯乙烯成品纯度>99.92%,三、四氯乙烯成品呈弱碱性;本实用新型可以缩短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分离工序,制得的产品不仅具有纯度高、质量好、更稳定的优点,且还可以减小稳定剂的添加。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共沸塔,2-成品塔,3-相分离器,4-共沸塔进料泵,5-共沸塔冷凝器,6-共沸塔再沸器,7-共沸塔底泵,8-成品塔回流罐,9-成品塔冷凝器,10-成品塔回流泵,11-三氯乙烯冷却器,12-三氯乙烯过滤器,13-三氯乙烯计量罐,14-三氯乙烯输送泵,15-三氯乙烯传输过滤器,16-三氯乙烯去储罐,17-四氯乙烯冷却器,18-四氯乙烯过滤器,19-四氯乙烯计量罐,20-四氯乙烯输送泵,21-四氯乙烯传输过滤器,22-四氯乙烯去储罐,23-成品塔再沸器,24-成品塔底泵。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共沸分离制备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系统,包括共沸塔1和成品塔2。
29.所述共沸塔1的进口与相分离器3的出口通过管道相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共沸塔进料泵4。
30.所述共沸塔1的顶部出口与相分离器3顶部通过管道相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共沸塔
冷凝器5。
31.所述相分离器3的侧部与物料输入管道相连接,物料经相分离后进入共沸塔1内。所述共沸塔1既能将物料中的酸中和,又能分离得到水分<3ppm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粗品。
32.所述共沸塔1的底部设有共沸塔再沸器6,共沸塔1的底部出口通过管道与成品塔2的侧部进口相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共沸塔底泵7。
33.所述成品塔2的顶部出口通过管道与成品塔回流罐8的顶部进口相连接,管道上安装有成品塔冷凝器9。
34.所述成品塔回流罐8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成品塔回流泵10的进口相连接;成品塔回流泵10的出口连接有两条管道,一条管道与成品塔2内腔相连通;另一条管道与三氯乙烯计量罐13的进口相连接,其中管道上依次安装有三氯乙烯冷却器11和三氯乙烯过滤器12。
35.所述三氯乙烯计量罐13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三氯乙烯去储罐16的进口相连接,管道上依次安装有三氯乙烯输送泵14和三氯乙烯传输过滤器15。
36.所述成品塔2的侧部出口通过管道与四氯乙烯计量罐19的进口相连接,管道上依次安装有四氯乙烯冷却器17和四氯乙烯过滤器18。
37.所述四氯乙烯计量罐19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四氯乙烯去储罐22的进口相连接,管道上依次安装有四氯乙烯输送泵20和四氯乙烯传输过滤器21。
38.所述成品塔2的底部设有成品塔再沸器23,成品塔再沸器23的底部连接有输出管道,输出管道上安装有成品塔底泵24。
3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
40.本实用新型中物料经相分离后进入共沸塔1,共沸塔1既能将物料中的酸中和,又能分离得到水分<3ppm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粗品,实现物料干燥,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粗品经共沸塔底泵7泵送至成品塔2内,成品塔2利用一塔分离二种物质,成品塔2将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粗品进行完全分离,得到高纯度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成品,得到的三氯乙烯成品纯度>99.98%,得到的四氯乙烯成品纯度>99.92%,三、四氯乙烯成品呈弱碱性;本实用新型可以缩短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分离工序,制得的产品不仅具有纯度高、质量好、更稳定的优点,且还可以减小稳定剂的添加。
41.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