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科用细胞培养皿回收粉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20701发布日期:2022-05-31 21:4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碎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肿瘤科用细胞培养皿回收粉碎设备。


背景技术:

2.肿瘤科中,都需要使用到细胞培养皿,细胞培养皿损坏无法使用时,则需要对细胞培养皿进行粉碎,方便回收,目前,大多数都是人手动将细胞培养皿粉碎,人需要手动对细胞培养皿消毒后,再对细胞培养皿进行粉碎,操作比较麻烦,且时间一长,人容易疲惫影响后续工作效率。
3.因此,需要设计和研发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细胞培养皿进行粉碎,且能对细胞培养皿进行消毒粉碎,比较方便,工作效率高的肿瘤科用细胞培养皿回收粉碎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人需要手动对细胞培养皿消毒后,再对细胞培养皿进行粉碎,操作比较麻烦,且时间一长,人容易疲惫影响后续工作效率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细胞培养皿进行粉碎,且能对细胞培养皿进行消毒粉碎,比较方便,工作效率高的肿瘤科用细胞培养皿回收粉碎设备。
5.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肿瘤科用细胞培养皿回收粉碎设备,包括有底板、支撑柱、支板、异形支撑架、破碎辊、防护箱、筛料板、传动组件、第一转轴、收集箱、下料机构和运输机构,所述底板一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撑柱,异形支撑架固接于两根支撑柱端部之间,防护箱固接于底板一侧,第一转轴对称式的转动式穿接于防护箱两侧之间,破碎辊固定套装于第一转轴中部周向,两个破碎辊接触配合,旋转齿轮固定套装于第一转轴一侧周向,两个旋转齿轮相啮合,筛料板固接于防护箱内侧周向,筛料板为倾斜设置,收集箱放置于底板一侧位于防护箱内,支板对称式的固接于底板一侧,两块支板与异形支撑架之间设有运输机构,传动组件连接于运输机构与其中一根第一转轴一侧周向之间,下料机构安装于异形支撑架上。
6.下料机构包括有下料斗、密封箱、加热管、软木塞、推板、导轨、气缸、推杆、下料板和u型座,所述u型座固接于异形支撑架两端之间,密封箱固接于u型座外两侧之间,软木塞放置于密封箱一侧,下料斗固定穿接于密封箱中部,加热管固接于密封箱内,加热管绕在下料斗外侧周向,导轨对称式的固接于密封箱内部,推板滑动式的设在两个导轨之间,推板贯穿密封箱与下料斗配合,下料板放置于u型座内,气缸固接于异形支撑架外一侧中部,推杆固接于气缸的伸缩杆端部,推杆一端与下料板一侧中部固定连接。
7.运输机构包括有电机、第二转轴、运输辊、运输带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式的穿接于异形支撑架两侧之间,第三转轴转动式的穿接于两块支板一侧之间,第三转轴一侧周向与传动组件连接配合,运输辊固定套装于第三转轴中部周向与第二转轴中部周向,运输带绕在两个运输辊之间,电机安装于异形支撑架内一侧,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第二转轴一端固定连接。
8.优选的,还包括有消毒机构,消毒机构包括有储液缸、单向抽水管、活塞缸、活塞杆、梯形块、第一异形连接杆、单向出水管、安装块、连接架和海绵,所述连接架固接于底板一侧,储液缸间隔固定穿接于连接架一侧,储液缸的数量为三个,活塞缸间隔固定穿接于连接架一侧,活塞杆放置于活塞缸内,梯形块固接于全部活塞杆一端之间,第一异形连接杆固接于梯形块一侧中部,第一异形连接杆尾端固定套装于推杆一侧周向,单向出水管固接于活塞缸一侧中部并连通,单向抽水管固接于活塞缸一侧并连通,单向抽水管尾端与储液缸一侧固定连接并连通,安装块固接于连接架外一侧,储液腔体开于安装块内部,海绵放置于安装块内,安装块一侧与全部单向出水管尾端固定连接并连通,单向出水管还与储液腔体内连通。
9.优选的,还包括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托板、异形块、连杆、挡板和第一弹簧,所述托板固接于底板一侧,异形块对称式的放置于托板一侧,异形块与梯形块接触配合,第一弹簧对称式的连接于两块异形块一侧之间,连杆固接于异形块一侧,每侧连杆的数量为两根,挡板固接于每侧两根连杆尾端之间。
10.优选的,还包括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有凸轮、u型杆、套筒、连接块、第二弹簧、第二异形连接杆、软毛刷、导向杆和第三弹簧,所述导向杆固接于筛料板内两侧之间,软毛刷滑动式的套装于导向杆上,软毛刷与筛料板接触配合,软毛刷两端贯穿防护箱,第三弹簧连接于软毛刷一侧与筛料板内一侧之间,第三弹簧绕在导向杆上,第二异形连接杆固接于软毛刷一端,连接块固接于第二异形连接杆端部,套筒对称式的固接于连接块一侧,u型杆放置于两个套筒之间,第二弹簧连接于u型杆两端,第二弹簧尾端与连接块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弹簧位于套筒内,凸轮固接于其中一根第一转轴一端,凸轮与u型杆配合。
11.优选的,还包括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有保护罩、u型块和限位杆,所述u型块固接于防护箱外两侧,限位杆滑动式的穿接于u型块内,每侧限位杆的数量为两根,保护罩固接于全部限位杆一端之间,保护罩套在两个第一转轴之间,保护罩将旋转齿轮与凸轮罩住。
12.优选的,所述密封箱为耐高温材质,避免出现变形现象影响使用。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将适量的细胞培养皿放入下料机构内,启动下料机构对细胞培养皿进行消毒,启动运输机构,运输机构带动传动组件反转,也就使得右侧破碎辊反转与左侧破碎辊正转,启动下料机构带动最下方的细胞培养皿掉落至运输机构上,运输机构带动细胞培养皿向左移动被破碎辊粉碎,如此,无需人手动对细胞培养皿进行粉碎,比较方便,工作效率高。
14.2、通过消毒机构的作用,能对运输带进行消毒,如此,可避免运输带上有细菌传染至细胞培养皿上。
15.3、通过清洁机构的作用,能将残留在筛料板上的细胞培养皿碎片清除,如此,可避免细胞培养皿碎片残留在筛选板上影响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的第五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的第六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5.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七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号:1_底板,2_支撑柱,201_支板,3_异形支撑架,4_破碎辊,41_防护箱,42_筛料板,44_传动组件,45_第一转轴,46_旋转齿轮,5_收集箱,6_下料机构,61_下料斗,62_密封箱,63_加热管,64_软木塞,65_推板,66_导轨,67_气缸,68_推杆,69_下料板,610_u型座,7_运输机构,71_电机,72_第二转轴,73_运输辊,74_运输带,75_第三转轴,8_消毒机构,81_储液缸,82_单向抽水管,83_活塞缸,84_活塞杆,85_梯形块,86_第一异形连接杆,87_单向出水管,88_安装块,89_连接架,810_海绵,811_储液腔体,9_限位机构,91_托板,92_异形块,93_连杆,94_挡板,95_第一弹簧,10_清洁机构,101_凸轮,102_u型杆,103_套筒,104_连接块,105_第二弹簧,106_第二异形连接杆,107_软毛刷,108_导向杆,109_第三弹簧,11_保护机构,111_保护罩,112_u型块,113_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8.实施例:一种肿瘤科用细胞培养皿回收粉碎设备。
29.参照图1-图4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柱2、支板201、异形支撑架3、破碎辊4、防护箱41、筛料板42、传动组件44、第一转轴45、旋转齿轮46、收集箱5、下料机构6和运输机构7,底板1顶部右侧前后对称固接有支撑柱2,两个支撑柱2顶端之间固接有异形支撑架3,异形支撑架3上设有下料机构6,底板1顶部左侧前后对称固接有支板201,两块支板201上部与异形支撑架3之间设有运输机构7,运输机构7与下料机构6配合,底板1顶部左侧中间固接有防护箱41,防护箱41前后两侧上部之间对称式的转动式穿接有第一转轴45,第一转轴45中部周向固定套装有破碎辊4,两个破碎辊4位于防护箱41内相互配合,右侧第一转轴45前侧周向与运输机构7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44,传动组件44由两个皮带轮与平皮带组成,其中一个皮带轮固定套装于右侧第一转轴45前侧周向,另一个皮带轮固定套装于运输机构7上,左右两侧第一转轴45后侧周向都固接有旋转齿轮46,两个旋转齿轮46相啮合,防护箱41内下部周向固接有筛料板42,筛料板42为倾斜设置,底板1顶部左侧放置有收集箱5,收集箱5位于防护箱41内与筛料板42配合。
30.下料机构6包括有下料斗61、密封箱62、加热管63、软木塞64、推板65、导轨66、气缸67、推杆68、下料板69和u型座610,异形支撑架3顶部两端之间固接有u型座610,u型座610前后两侧顶部之间固接有密封箱62,密封箱62中部固定穿接有下料斗61,下料斗61与u型座610配合,密封箱62内安装有加热管63,加热管63绕在下料斗61上,密封箱62顶部右后侧塞有软木塞64,密封箱62内部下侧前后对称固接有导轨66,前后两侧导轨66之间滑动式的设有推板65,推板65贯穿密封箱62与下料斗61配合,u型座610内滑动式的设有下料板69,异形支撑架3右侧面中部安装有气缸67,气缸67的伸缩杆端部固接有推杆68,推杆68左端与下料
板69外右侧面中部固定连接。
31.运输机构7包括有电机71、第二转轴72、运输辊73、运输带74和第三转轴75,异形支撑架3前后两侧之间转动式的穿接有第二转轴72,前后两侧支板201上部之间转动式的穿接有第三转轴75,第三转轴75前侧周向与传动组件44的其中一个皮带轮固定连接,第三转轴75中部周向与第二转轴72中部周向都固接有运输辊73,两根运输辊73之间绕有运输带74,运输带74位于u型座610下方,异形支撑架3内底部前侧安装有电机71,电机71的输出轴端部与第二转轴72前端固定连接。
32.首先操作人员将适量的细胞培养皿放入下料机构6内,将适量的水倒入下料机构6内,启动下料机构6运作对细胞培养皿进行加热,也就对细胞培养皿进行消毒,再启动运输机构7,运输机构7运作带动传动组件44反转,传动组件44反转带动右侧第一转轴45反转,右侧第一转轴45反转带动右侧破碎辊4反转,右侧第一转轴45反转还带动右侧旋转齿轮46反转,右侧旋转齿轮46反转带动左侧旋转齿轮46正转,左侧旋转齿轮46正转带动左侧第一转轴45正转,左侧第一转轴45正转带动左侧破碎辊4正转,推动下料机构6不对细胞培养皿进行限位,细胞培养皿向下移动掉落至一定距离,启动下料机构6,下料机构6运作将最下方的细胞培养皿推入运输机构7上,运输机构7运作带动细胞培养皿向左移动进行运输,且下料机构6运作不断的将细胞培养皿推至运输机构7上,当运输机构7带动细胞培养皿向左移动至最大行程时,细胞培养皿掉落至防护箱41内与破碎辊4接触,两个破碎辊4转动则将细胞培养皿粉碎,粉碎后的细胞培养皿掉落至筛料板42上,粉碎后的细胞培养皿则通过筛料板42掉落至收集箱5内,如此反复,可不断的将细胞培养皿运输至防护箱41内与破碎辊4接触被粉碎。当全部的细胞培养皿都被粉碎完成后,关闭下料机构6和运输机构7,将收集箱5抽出对粉碎后的细胞培养皿进行后续处理,粉碎后的细胞培养皿都倒出后,将收集箱5放回至防护箱41内。
33.首先操作人员将软木塞64拔下,将适量的水倒入密封箱62内,水与加热管63接触,再将软木塞64放回至密封箱62上,推动推板65向左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将适量的细胞培养皿放入下料斗61内,推板65对细胞培养皿进行限位,启动加热管63,加热管63对水进行加热,水也就被加温成热水,热水发出高温通过下料斗61对细胞培养皿进行消毒,当细胞培养皿完成消毒后,拉动推板65向右移动复位不对细胞培养皿进行限位,细胞培养皿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且最下方的细胞培养皿掉落至u型座610内,进而运输机构7启动时,即可启动气缸67的伸缩杆不断的伸缩,气缸67的伸缩杆伸长带动推杆68向左移动,推杆68向左移动带动下料板69向左移动,下料板69向左移动与最下方的细胞培养皿接触,下料板69推动最下方的细胞培养皿向左移动掉落至运输机构7上被运输,且下料板69向左移动将剩余的细胞培养皿挡住,当气缸67的伸缩杆缩短复位时,气缸67的伸缩杆通过推杆68带动下料板69向右移动复位,下一个细胞培养皿则掉落至u型座610内,如此反复,可不断的将消毒后的细胞培养皿推至运输机构7上进行运输。当全部的细胞培养皿都被粉碎后,关闭气缸67,下料板69停止左右移动,再关闭加热管63停止对水进行加热。
34.当细胞培养皿放入下料斗61内后,启动电机71反转,电机71反转带动第二转轴72反转,第二转轴72反转带动右侧运输辊73反转,右侧运输辊73反转带动运输带74反转,运输带74反转带动左侧运输辊73反转,左侧运输辊73反转带动第三转轴75反转,第三转轴75反转带动传动组件44反转,也就使得右侧破碎辊4反转和左侧破碎辊4正转,进而下料板69向
左移动将消毒后的细胞培养皿推下时,细胞培养皿掉落至运输带74上,运输带74反转带动细胞培养皿向左移动,细胞培养皿向左移动至最大行程时,细胞培养皿与运输带74脱离掉落至防护箱41内与破碎辊4接触被破碎,如此反复,可不断的带动细胞培养皿向左移动被破碎。当全部的细胞培养皿都被破碎后,关闭电机71,第二转轴72停止通过右侧运输辊73带动运输带74反转,第三转轴75也就停止带动传动组件44反转,破碎辊4停止转动。
35.参照图1、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还包括有消毒机构8,消毒机构8包括有储液缸81、单向抽水管82、活塞缸83、活塞杆84、梯形块85、第一异形连接杆86、单向出水管87、安装块88、连接架89和海绵810,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连接架89,连接架89下部均匀间隔的固定穿接有三个储液缸81,连接架89下部均匀间隔的固定穿接有三个活塞缸83,活塞缸83位于储液缸81上方,活塞缸83底部左侧连接有单向抽水管82并连通,单向抽水管82尾端与储液缸81顶部左侧固定连接并连通,活塞缸83内滑动式的设有活塞杆84,三根活塞杆84右端之间固接有梯形块85,梯形块85顶部右侧中间固接有第一异形连接杆86,第一异形连接杆86尾端固定套装于推杆68周向上,连接架89外顶部固接有安装块88,安装块88内部开有储液腔体811,安装块88左侧下部均匀间隔的连接有三根单向出水管87,单向出水管87与储液腔体811内连通,三根单向出水管87尾端分别与三个活塞缸83左侧中部固定连接并连通,安装块88内放置有海绵810,海绵810与运输带74接触配合。
36.还包括有限位机构9,限位机构9包括有托板91、异形块92、连杆93、挡板94和第一弹簧95,底板1顶部右侧中间固接有托板91,托板91顶部对称式的滑动式设有异形块92,异形块92与梯形块85接触配合,前后两侧异形块92内侧面之间对称式的连接有第一弹簧95,前后两侧异形块92外侧面都固接有两根连杆93,每侧两根连杆93尾端之间固接有挡板94,两块挡板94位于运输带74两侧。
37.初始时,活塞缸83内有适量的消毒液,首先操作人员将适量的消毒液倒入活塞缸83内,进而气缸67带动推杆68左右移动时,推杆68左右移动带动第一异形连接杆86左右移动,第一异形连接杆86左右移动带动梯形块85左右移动,梯形块85左右移动带动活塞杆84左右移动,当活塞杆84向左移动时,活塞杆84将活塞缸83内的消毒液推入单向出水管87内,单向出水管87内的消毒液排入储液腔体811内,储液腔体811内的水排入安装块88内与海绵810接触,海绵810将消毒液吸收,当活塞杆84向右移动复位时,活塞杆84通过单向抽水管82将储液缸81内的消毒液抽入活塞缸83内,如此反复,可不断的将消毒液排入储液腔体811内,使得消毒液被海绵810吸收,进而运输带74反转时,海绵810通过消毒液对运输带74进行消毒。当气缸67关闭时,推杆68也就停止带动第一异形连接杆86左右移动,消毒液停止排出。如此,可避免运输带74上有细菌传染至细胞培养皿上。
38.初始时,第一弹簧95为拉伸状态,当推杆68通过第一异形连接杆86带动梯形块85向左移动时,梯形块85向左移动不对异形块92进行限位,因第一弹簧95的作用,异形块92向内移动通过连杆93带动挡板94向内移动,挡板94向内移动一定距离对运输过程中的细胞培养皿进行限位,当推杆68向右移动通过第一异形连接杆86带动梯形块85向右移动复位时,梯形块85复位带动异形块92向外移动复位,第一弹簧95被拉伸,异形块92复位通过连杆93带动挡板94向外移动复位,当推杆68停止移动时,梯形块85也就停止移动,挡板94停止移动。如此,可避免细胞培养皿运输过程中从运输带74上掉落下。
39.参照图1、图2、图8、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清洁机构10,清洁机构10包括有凸轮
101、u型杆102、套筒103、连接块104、第二弹簧105、第二异形连接杆106、软毛刷107、导向杆108和第三弹簧109,筛料板42内左右两侧面中部之间固接有导向杆108,导向杆108上滑动式的套有软毛刷107,软毛刷107与筛料板42接触配合,软毛刷107前后两端贯穿防护箱41,软毛刷107左侧面与筛料板42内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09,第三弹簧109绕在导向杆108上,软毛刷107后端固接有第二异形连接杆106,第二异形连接杆106右侧三端之间固接有连接块104,连接块104顶部前后对称固接有套筒103,前后两侧套筒103内部之间滑动式的设有u型杆102,u型杆102底部两端与连接块104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05,右侧第一转轴45后端固接有凸轮101,凸轮101与u型杆102配合。
40.还包括有保护机构11,保护机构11包括有保护罩111、u型块112和限位杆113,防护箱41外前后两侧面上部都固接有u型块112,u型块112内滑动式的穿接有两根限位杆113,四根限位杆113顶端之间固接有保护罩111,保护罩111将防护箱41和旋转齿轮46罩住,保护罩111套在两根第一转轴45上。
41.当破碎辊4在对细胞培养皿进行粉碎时,右侧第一转轴45反转还带动凸轮101反转,凸轮101反转与u型杆102接触时,凸轮101带动u型杆102向右移动,u型杆102向右移动通过套筒103带动连接块104向右移动,连接块104向右移动带动第二异形连接杆106向右移动,第二异形连接杆106向右移动带动软毛刷107向右移动,第三弹簧109被拉伸,软毛刷107向右移动在筛料板42上滑动,软毛刷107也就将残留在筛料板42上的细胞培养皿碎片清除,当凸轮101反转带动u型杆102向右移动至最大行程时,因第二弹簧105的作用,凸轮101继续反转与u型杆102脱离,因第三弹簧109的作用,软毛刷107向左移动复位带动第二异形连接杆106向左移动,第二异形连接杆106向左移动复位通过连接块104带动套筒103向左移动,也就带动u型杆102向左移动复位。当细胞培养皿都被粉碎后,右侧第一转轴45停止反转,凸轮101也就停止反转。如此,可避免细胞培养皿碎片残留在筛选板上影响后续使用。
42.当本装置在对细胞培养皿进行粉碎时,保护罩111能将凸轮101与旋转齿轮46保护,当需要对旋转齿轮46与凸轮101进行保养时,拉动保护罩111向左移动带动限位杆113向左移动与u型块112脱离,即可对旋转齿轮46与凸轮101进行保养,当旋转齿轮46与凸轮101保养完成后,移动保护罩111使得限位杆113与u型块112接触,推动保护罩111向右移动复位继续对旋转齿轮46与凸轮101保护。如此,可避免外来杂物将旋转齿轮46与凸轮101砸坏影响后续使用。
4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