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金刚石干燥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60536发布日期:2022-05-17 23:2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混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金刚石干燥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纳米金刚石制备工艺过程中,常用的混料工艺基本是人工混料,即操作工人拿着搅拌杆对搅拌桶内的物料搅拌以达到各个不同粒度的料混合均匀的目的,人工搅拌存在着无法搅拌均匀的问题,严重影响物料的混合精度,增加了工人的劳动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3.专利公开号为cn212215225u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刚石干燥混料装置。包括振动筛、送料管道、循环搅拌桶、搅拌棒、输料螺旋叶片。振动筛通过送料管道与循环搅拌桶连通,在循环搅拌桶内安装有搅拌转轴和输料转轴,在搅拌转轴和输料转轴上分别设置有搅拌棒和输料螺旋叶片。本发明通过搅拌棒、输料螺旋叶片的设置,使物料在搅拌桶内具有循环搅拌的效果,实现了装置的自动化,提高了物料搅拌的均匀性,增加了物料的混合精度,减少了工人的劳动成本。但该装置出料时容易堵塞出料口,进而不便于人们取料。
4.如何设计一种便于人们取料的纳米金刚石干燥混料装置是本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出料时容易堵塞出料口,进而不便于人们取料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便于人们取料的纳米金刚石干燥混料装置。
6.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金刚石干燥混料装置,包括有底座、支撑架、第一导轨、第一弹簧、工作框、加热桶、支撑组件、搅拌组件和下料组件,底座顶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内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之间滑动式设有工作框,工作框顶部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一导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工作框内壁设有用于装料和干燥物料的加热桶,工作框上设有用于支撑物料的支撑组件,底座顶部中间设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组件,加热桶上设有下料组件。
7.进一步,支撑组件包括有l形支撑杆、第二弹簧、支撑板、第一l形限位杆和第三弹簧,工作框下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两个l形支撑杆,l形支撑杆均与工作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l形支撑杆下侧之间设有用于支撑物料的支撑板,支撑板与工作框接触,支撑板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l形限位杆,第一l形限位杆均与加热桶接触,第一l形限位杆均与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8.进一步,搅拌组件包括有伺服电机、连接套和搅拌杆,底座顶部中间设有伺服电机,支撑板中间转动式设有连接套,伺服电机输出轴与工作框、加热桶和连接套滑动式连接,连接套外侧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杆。
9.进一步,下料组件包括有落料框、第一挡料板、第二导轨、第一连杆和第二l形限位杆,支撑架上部设有用于下物料的落料框,落料框底部前后两侧均铰接有两个第一挡料板,
第一挡料板外侧均设有第二导轨,落料框下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均与落料框之间连接有扭簧,第一连杆均与同侧的第二导轨滑动式连接,加热桶顶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l形限位杆,第二l形限位杆均与同侧的两个第一连杆接触。
10.进一步,还包括有用于物料出料的出料组件,出料组件包括有第三导轨、踏板、第四弹簧、第二连杆、l形卡杆、第五弹簧、第一拉线和l形连杆,底座顶部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三导轨,第三导轨之间滑动式设有踏板,踏板后侧的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一导轨滑动式连接,踏板底部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三导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两个第一导轨下侧均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上均滑动式设有l形卡杆,l形卡杆均与同侧的第二连杆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踏板后侧的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l形卡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线,第二连杆底部均与同侧的第一导轨之间连接有两个l形连杆。
11.进一步,还包括有用于存储物料的储料组件,储料组件包括有储料框、第二挡料板、第六弹簧、滑轮、第七弹簧、滑块和第二拉线,支撑架上部设有储料框,储料框位于落料框上方,储料框底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挡料板,储料框底部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二挡料板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两个第一导轨上部均设有滑轮,两个第一导轨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滑块底部均与同侧的第一导轨之间连接有第七弹簧,滑块顶部均与同侧的第二挡料板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线,第二拉线均绕在同侧的滑轮上。
12.进一步,还包括有用于对工作框进行限位的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包括有t形框、楔形块、第八弹簧、第三拉线和u形连杆,两个第一导轨下部均设有两个t形框,同侧的两个t形框之间均滑动式设有u形连杆,u形连杆底部均与同侧的第二连杆接触,t形框内侧均滑动式设有两个用于卡住工作框的楔形块,楔形块均与同侧的t形框之间连接有第八弹簧,两个u形连杆上部前后两侧均与同侧的两个楔形块之间连接有第三拉线。
13.进一步,支撑板为伞状。
14.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由于重力使得支撑板向下移动,支撑板与加热桶分离,进而使得物料向外流出,便于人们对物料进行收集;2、当支撑板向下移动与第二连杆接触时,向下踩踏板,踏板通过第一拉线带动l形卡杆向内移动插入支撑板内,使得l形卡杆带动第一l形限位杆向内移动,操作简单,无需人们借助工具向内移动第一l形限位杆;3、本发明通过t形框插入工作框内后,楔形块向外移动对工作框进行限位,避免物料还没完全向外流出,工作框就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自行复位。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支撑组件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a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搅拌组件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下料组件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b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出料组件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c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储料组件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d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发明夹紧组件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发明e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底座,2_支撑架,3_第一导轨,4_第一弹簧,5_工作框,6_加热桶,7_支撑组件,71_l形支撑杆,72_第二弹簧,73_支撑板,74_第一l形限位杆,75_第三弹簧,8_搅拌组件,81_伺服电机,82_连接套,83_搅拌杆,9_下料组件,91_落料框,92_第一挡料板,93_第二导轨,94_第一连杆,95_第二l形限位杆,10_出料组件,101_第三导轨,102_踏板,103_第四弹簧,104_第二连杆,105_l形卡杆,106_第五弹簧,107_第一拉线,108_l形连杆,11_储料组件,1101_储料框,1102_第二挡料板,1103_第六弹簧,1104_滑轮,1105_第七弹簧,1106_滑块,1107_第二拉线,12_夹紧组件,1201_t形框,1202_楔形块,1203_第八弹簧,1204_第三拉线,1205_u形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9.实施例1一种纳米金刚石干燥混料装置,参照图1-6,包括有底座1、支撑架2、第一导轨3、第一弹簧4、工作框5、加热桶6、支撑组件7、搅拌组件8和下料组件9,底座1顶部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内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导轨3,第一导轨3之间滑动式设有工作框5,工作框5顶部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一导轨3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工作框5内壁设有加热桶6,加热桶6用于装料和干燥物料,工作框5上设有支撑组件7,支撑组件7用于支撑物料,底座1顶部中间设有搅拌组件8,搅拌组件8用于搅拌物料,加热桶6上设有下料组件9。
30.参照图2-3,支撑组件7包括有l形支撑杆71、第二弹簧72、支撑板73、第一l形限位杆74和第三弹簧75,工作框5下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两个l形支撑杆71,l形支撑杆71均与工作框5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72,l形支撑杆71下侧之间设有用于支撑物料的支撑板73,支撑板73与工作框5接触,支撑板73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l形限位杆74,第一l形限位杆74均与加热桶6接触,第一l形限位杆74均与支撑板73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75,支撑板73为伞状。
31.参照图4,搅拌组件8包括有伺服电机81、连接套82和搅拌杆83,底座1顶部中间通过螺栓固接有伺服电机81,支撑板73中间转动式设有连接套82,伺服电机81输出轴与工作框5、加热桶6和连接套82滑动式连接,连接套82外侧设有至少两个搅拌杆83,搅拌杆83用于搅拌物料。
32.参照图5-6,下料组件9包括有落料框91、第一挡料板92、第二导轨93、第一连杆94和第二l形限位杆95,支撑架2上部设有落料框91,落料框91用于下物料,落料框91底部前后两侧均铰接有两个第一挡料板92,第一挡料板92外侧均设有第二导轨93,落料框91下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杆94,第一连杆94均与落料框91之间连接有扭簧,第一连杆94均与同侧的第二导轨93滑动式连接,加热桶6顶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l形限位杆95,第二l形限位杆95均与同侧的两个第一连杆94接触。
33.使用本装置时,初始状态扭簧形变,首先启动加热桶6和伺服电机81,伺服电机81输出轴转动带动连接套82和搅拌杆83转动,接着将物料通过落料框91倒入工作框5内,使得搅拌杆83对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同时加热桶6对物料进行加热,进而对物料进行烘干处理,当物料越来越多时,由于重力,使得工作框5、加热桶6、l形支撑杆71、第二弹簧72、支撑板73、第一l形限位杆74、第三弹簧75、连接套82、搅拌杆83和第二l形限位杆95向下移动,第一弹簧4被拉伸,使得第二l形限位杆95与第一连杆94分离,进而在扭簧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连杆94转动,第一连杆94带动第一挡料板92和第二导轨93转动,使得第一挡料板92闭合落料框91,人们就可将后续需要混料的物料装入落料框91内,混料完毕后,关闭加热桶6和伺服电机81,借助工具向内推动第一l形限位杆74,第三弹簧75被压缩,使得第一l形限位杆74与加热桶6分离,由于重力使得支撑板73向下移动,支撑板73带动l形支撑杆71、第一l形限位杆74和第三弹簧75向下移动,第二弹簧72被压缩,支撑板73与加热桶6分离,由于支撑板73为伞状,进而使得物料自行向外流出,人们即可对其进行收集,收集完毕后,支撑板73变轻,进而在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72复位的作用下带动工作框5、加热桶6、l形支撑杆71、支撑板73、第一l形限位杆74、第三弹簧75、连接套82、搅拌杆83和第二l形限位杆95向上移动复位,同时第二l形限位杆95向上移动与第一连杆94接触,进而带动第一连杆94反转,扭簧形变,第一连杆94带动第一挡料板92和第二导轨93反转,进而将第一挡料板92打开。
34.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参照图1、图7和图8,还包括有出料组件10,出料组件10包括有第三导轨101、踏板102、第四弹簧103、第二连杆104、l形卡杆105、第五弹簧106、第一拉线107和l形连杆108,底座1顶部前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三导轨101,第三导轨101之间滑动式设有踏板102,踏板102后侧的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一导轨3滑动式连接,踏板102底部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三导轨101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103,两个第一导轨3下侧均设有第二连杆104,第二连杆104上均滑动式设有l形卡杆105,l形卡杆105均与同侧的第二连杆104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106,踏板102后侧的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l形卡杆105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线107,第二连杆104底部均与同侧的第一导轨3之间连接有两个l形连杆108。
35.当支撑板73向下移动与第二连杆104接触时,向下踩踏板102,第四弹簧103被压缩,踏板102通过第一拉线107带动l形卡杆105向内移动插入支撑板73内,第五弹簧106被压缩,使得l形卡杆105与第一l形限位杆74接触,进而带动第一l形限位杆74向内移动,当踏板102向下移动与l形连杆108接触时,进而带动l形连杆108向下移动,l形连杆108带动第二连杆104向下移动,进而带动l形卡杆105向下移动,l形卡杆105带动支撑板73向下移动,使得物料向外流出,操作简单,无需人们借助工具向内移动第一l形限位杆74,收集完毕后,松开踏板102,进而在第四弹簧103复位的作用下带动踏板102向上移动,第一拉线107被放松,进而在第五弹簧106复位的作用下带动l形卡杆105向外移动复位,随后踏板102向上移动带动l形连杆108向上移动,l形连杆108带动第二连杆104和l形卡杆105向上移动复位。
36.参照图1、图9和图10,还包括有储料组件11,储料组件11包括有储料框1101、第二挡料板1102、第六弹簧1103、滑轮1104、第七弹簧1105、滑块1106和第二拉线1107,支撑架2上部设有储料框1101,储料框1101位于落料框91上方,储料框1101底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挡料板1102,储料框1101底部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二挡料板1102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1103,两个第一导轨3上部均设有滑轮1104,两个第一导轨3上均滑动式设有滑块
1106,滑块1106底部均与同侧的第一导轨3之间连接有第七弹簧1105,滑块1106顶部均与同侧的第二挡料板1102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线1107,第二拉线1107均绕在同侧的滑轮1104上。
37.将物料倒入储料框1101内进行储料,当工作框5向下移动与滑块1106接触时,进而带动滑块1106向下移动,第七弹簧1105被压缩,滑块1106通过第二拉线1107带动第二挡料板1102向外移动,第六弹簧1103被拉伸,此时第一挡料板92闭合落料框91,进而使得物料向下掉落至落料框91内,当工作框5向上移动与滑块1106分离时,进而在第七弹簧1105复位的作用下带动滑块1106向上移动复位,第二拉线1107被放松,进而在第六弹簧1103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挡料板1102复位。
38.参照图1、图11和图12,还包括有夹紧组件12,夹紧组件12包括有t形框1201、楔形块1202、第八弹簧1203、第三拉线1204和u形连杆1205,两个第一导轨3下部均设有两个t形框1201,同侧的两个t形框1201之间均滑动式设有u形连杆1205,u形连杆1205底部均与同侧的第二连杆104接触,t形框1201内侧均滑动式设有两个楔形块1202,楔形块1202用于卡住工作框5,楔形块1202均与同侧的t形框1201之间连接有第八弹簧1203,两个u形连杆1205上部前后两侧均与同侧的两个楔形块1202之间连接有第三拉线1204。
39.初始状态第八弹簧1203被压缩,t形框1201插入工作框5内,当第二连杆104向下移动与u形连杆1205分离时,进而在第八弹簧1203复位的作用下带动楔形块1202向外移动,楔形块1202通过第三拉线1204带动u形连杆1205向下移动,使得楔形块1202对工作框5进行限位,避免物料还没完全向外流出,工作框5就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下自行复位,当第二连杆104向上移动与u形连杆1205接触时,进而带动u形连杆1205向上移动,u形连杆1205通过第三拉线1204带动楔形块1202向内移动复位,第八弹簧1203被压缩。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