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浸膏干燥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4852发布日期:2022-07-29 23:3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制药机械设备,特别是一种中药浸膏干燥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2.在中药浸膏生产中,干燥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真空带式干燥是中药浸膏干燥质量的先进工艺,目前在生产中用的干燥设备有很多种,如cn214120678u的一种节能型真空带式干燥系统、2020201650008的一种真空带式干燥系统等,由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蒸汽消耗大,能耗高,生产成本高,并不真正达到节能的问题。因此,浸膏干燥设备上的改进和创新是需要认真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中药浸膏干燥节能系统,可有效解决对中药浸膏的干燥,实现浸膏预热时减少对外界蒸汽需求,减少浸膏干燥加热过程中热能流失的问题。
4.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浸膏干燥节能系统,包括混合配制罐、进液罐、预热器、主筒体、收液罐、真空机组和干粉收料缓冲仓,混合配制罐经管道与进液罐相连通,进液罐的进液口经管道与预热器的出液口相连通,进液罐的出液口经管道分别与预热器的进液口和主筒体的进液口相连通,主筒体的干粉出口上装有螺杆粉碎机,螺杆粉碎机的出口经管道与干粉收料缓冲仓相连通,主筒体的抽真空口经管道与真空冷凝器的进气口相连通,真空冷凝器的出液口与收液罐的进液口相连通,真空机组分别经管道与收液罐和干粉收料缓冲仓相连通;蒸汽进气主管道分为两路,一路与混合配制罐外的第一蒸汽夹套相通,另一路与进液罐外的第二蒸汽夹套相通,蒸汽进气主管道上装有蒸汽调节阀,混合配置罐和进液罐底部均装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标示),用于控制加热温度;纯化水管道经并排的5组第一支管(图中给出1组)与并排的5组过热水缓冲罐(图中给出1组)的进口相连通,过热水缓冲罐的上部出口与并排的5组第一板式换热器(图中给出1组)的出口管道相连通,并经管道与加热板相连,从加热板最底下一层进,每层过热水串联到一起,从最上面加热板出来,浸膏输送履带置于加热板上,过热水缓冲罐的出口管道上装有过热水循环泵,并经管道与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下部进口相连通,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上部进口经蒸汽进口管与蒸汽进气主管道相连通,第一板式换热器的出液口经带有疏水阀门的管道与控制冷凝水流量的冷凝水缓冲罐的冷凝水进口管道相连,冷凝水缓冲罐的冷凝水出口管道经冷凝水泵与预热器侧面的冷凝水进口管道相连通,纯化水管道、第一支管、过热水缓冲罐、第一板式换热器、加热板为并列的5组(图中给出1组);纯化水管道经第二支管与冷却水缓冲罐的进口相连通,冷却水缓冲罐的下部出口经循环泵和管道与第二板式换热器下部进口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上部的出口经管道与出料冷却段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上部出口与冷却水出口管道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下部进口与冷却水进口管道相连通,冷却水出口主管道与真空冷凝器的冷却水出口相连通,冷却水进口主管道经管道与真空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口
相连通;预热器和主筒体连通的管道上装有布液加压螺杆泵,蒸汽进气主管道、纯化水管道、过热水缓冲罐、第一板式换热器、预热器、管道、混合配制罐、进液罐、布液加压螺杆泵、浸膏输送履带和加热板构成蒸汽、冷凝水循环利用系统,纯化水管道、冷却水缓冲罐、第二板式换热器、出料冷却段和真空冷凝器构成冷却循环系统。
5.本发明结构新颖独特,设计科学合理,干燥过程中给加热板内循环水加热后的蒸汽,通过板式换热器换热、疏水后形成大量的冷凝水,热含量较多可再利用,冷凝水通过换热器列管对进液循环管道内的浸膏加热,有效实现浸膏预热时减少对外界蒸汽需求,同时减少浸膏干燥加热过程中的热能流失,整套浸膏干燥系统有效节能,是浸膏干燥系统上的一大创新,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8.由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中药浸膏干燥节能系统,包括混合配制罐、进液罐、预热器、主筒体、收液罐、真空机组和干粉收料缓冲仓,混合配制罐1经管道与进液罐2相连通,进液罐2的进液口经管道7与预热器5的出液口相连通,进液罐2的出液口经管道分别与预热器5的进液口和主筒体26的进液口相连通,主筒体26的干粉出口上装有螺杆粉碎机28,螺杆粉碎机28的出口经管道与干粉收料缓冲仓33相连通,主筒体26的抽真空口36经管道与真空冷凝器22的进气口相连通,真空冷凝器22的出液口与收液罐31的进液口相连通,真空机组32分别经管道与收液罐31和干粉收料缓冲仓33相连通;蒸汽进气主管道6分为两路,一路与混合配制罐1外的第一蒸汽夹套3-1相通,另一路与进液罐2外的第二蒸汽夹套3-2相通,蒸汽进气主管道6上装有蒸汽调节阀21,混合配置罐和进液罐底部均装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标示),用于控制加热温度;纯化水管道10经并排的5组第一支管10-1(图中给出1组)与并排的5组过热水缓冲罐8-1(图中给出1组)的进口相连通,过热水缓冲罐8-1的上部出口与并排的5组第一板式换热器12-1(图中给出1组)的出口管道14相连通,并经管道16与加热板19相连,从加热板最底下一层进,每层过热水串联到一起,从最上面加热板19出来,浸膏输送履带20置于加热板19上,过热水缓冲罐8-1的出口管道上装有过热水循环泵11,并经管道与第一板式换热器12-1的下部进口相连通,第一板式换热器12-1的上部进口经蒸汽进口管15与蒸汽进气主管道6相连通,第一板式换热器12-1的出液口经带有疏水阀门13的管道与控制冷凝水流量的冷凝水缓冲罐37的冷凝水进口管道相连,冷凝水缓冲罐37的冷凝水出口管道经冷凝水泵38与预热器5侧面的冷凝水进口管道相连通,纯化水管道10、第一支管10-1、过热水缓冲罐8-1、第一板式换热器12-1、加热板19为并列的5组(图中给出1组);纯化水管道10经第二支管10-2与冷却水缓冲罐8-2的进口相连通,冷却水缓冲罐8-2的下部出口经循环泵和管道与第二板式换热器12-2下部进口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12-2上部的出口经管道与出料冷却段18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12-2的上部出口与冷却水出口管道34相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12-2的下部进口与冷却水进口管道35相连通,冷却水出口主管道34与真空冷凝器22的冷却水出口相连通,冷却水进口主管道35经管道与真空冷凝器22的冷却水进口相
连通;预热器5和主筒体26连通的管道上装有布液加压螺杆泵24,蒸汽进气主管道6、纯化水管道10、过热水缓冲罐8-1、第一板式换热器12-1、预热器5、管道7、混合配制罐1、进液罐2、布液加压螺杆泵24、浸膏输送履带20和加热板19构成蒸汽、冷凝水循环利用系统,纯化水管道10、冷却水缓冲罐8-2、第二板式换热器12-2、出料冷却段18和真空冷凝器22构成冷却循环系统。
9.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和使用方便,所述的混合配制罐1下部侧面上有与混合配制罐1内连通带有阀门的辅料输入口管1-1,上部有与混合配制罐1内部连通带有阀门的浸膏入口管4-1;所述的进液罐2下部的浸膏出口管4-2上装有浸膏进液循环泵23,并经浸膏进液循环泵23与预热器5的下部进口及布液加压螺杆泵24的进口相连通,布液加压螺杆泵24有并联的多个,与主筒体26内的进料加热段17中的加热板19相连通,加热段19为8层5组(图中只给出1组),每层加热板中通有过热水;所述的出料冷却段18为8层1组,每层冷却板中通有冷却水;所述的预热器5上部侧面壁上设有带阀门的换热后的冷凝水排出管9;所述的布液加压螺杆泵24与进料加热段17连通的管道上装有进液流量调节阀门25,装有布液加压螺杆泵24的管道伸出进料加热段17内的一端上装有布液喷头27;所述的收液罐31、真空机组32之间连通的管道上装有控制阀及真空过滤器30;所述的干粉收料缓冲仓33的出口上装有浸膏干燥后的出粉口管29;所述的浸膏输送履带20经履带主动轴装有纠偏气缸27-1,主动轴涨紧,拉紧浸膏输送履带20,防止履带跑偏。
10.由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发明是集蒸发冷凝水回收利用和真空节能干燥于一体,结构新颖独特,是申请人的首创,在真空条件下,将高温蒸汽送入主筒体26内进料加热段17的加热板19,同时在真空条件下进入出料冷却段18,并经循环泵和管道形成蒸汽、纯化水的循环利用系统,有效提高干燥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大幅度降低能耗,回收的热量用于第一蒸汽夹套3-1、第二蒸汽夹套3-2,实现对热量的多次利用,既节能、又环保,也就是说,主要是节能,本发明能够有效实现在干燥过程中给加热板内循环水加热后的蒸汽,通过板式换热、疏水后形成大量的冷凝水,热含量较多可再利用,给过热水加热的蒸汽冷凝疏水后,冷凝水通过列管换热器,给浸膏进液循环管道的浸膏加热,温度plc自动化控制,有效实现浸膏预热时减少对外界蒸汽的需求,同时减少浸膏干燥加热过程中的热能流失,纯化水用来补充过热水、冲洗板式换热器和加热板内部(清洗系统图中未标示),经实验和测试,节能可达30-40%,而且大大减少了温室效应,真正实现了节能、环保,是中药浸膏干燥设备上的一大创新,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