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42107发布日期:2022-07-23 00:5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选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浓密机适用于选矿厂的精矿和尾矿脱水处理,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煤炭、非金属选矿、环保等行业。高效浓密机实际上并不是单纯的沉降设备,而是结合泥浆层过滤特性的一种新型脱水设备。
3.浓密机会出现泄漏事故,当泄漏事故发生的时候,如果不能够及时对泄漏液体进行处理,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附近的水源,当液体流出生产区外的时候,对周边的水质造成影响,严重者会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因此,会采用围堵的方式对液体进行封堵,但是液体一直向外渗漏的,仅依靠阻挡的方式不能为维修人员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能够对浓密机泄漏位置的周围进行封堵,同时对封堵范围内的液体进行循环,避免液体向封堵范围外渗漏,为维修人员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维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包括围堵装置,围堵装置包括土料生成单元、铲斗和输料装置,土料生成单元将地面土料处理成围堵土料,铲斗将围堵土料输送至输料装置,输料装置将围堵土料输送至浓密机泄漏区域的周侧,并形成土围,浓密机泄漏区域位于土围内;液体循环装置,液体循环装置包括第一通液管和第一水泵,第一水泵通过第一通液管将土围内的泄漏液体输送至浓密机内。
6.进一步地,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还包括底座,第一水泵和围堵装置均设置在底座上。
7.进一步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蓄水箱,第一通液管的液体输送至蓄水箱,第一水泵安装在蓄水箱上,第一水泵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液管,安装座的另一侧安装有围堵装置。
8.进一步地,第一水泵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蓄水箱连接;和/或,出液管外端安装有万向管。
9.进一步地,蓄水箱与第一通液管之间连接有过渡泵,过渡泵将第一通液管输送的液体输送至蓄水箱。
10.进一步地,过渡泵包括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第一通液管连接至第二水泵,第一通液管通过第二通液管连接至第三水泵,第二水泵通过第三连接管与蓄水箱连接,第三水泵通过第二连接管与蓄水箱连接,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均位于蓄水箱下方。
11.进一步地,第一通液管的进液端连接有第四连接管,第四连接管为软管,第四连接管的进口设置有连接球,连接球能够对进入第四连接管的液体进行过滤。
12.进一步地,土料生成单元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螺旋轴,第二
电机驱动第二螺旋轴转动实现钻土取料围堵装置能够升降地滑动安装在安装座上。
13.进一步地,安装座上设置有导槽,第二电机上固定连接有滑管,滑管滑动设置在导槽内,围堵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接在安装座和第二电机之间,驱动第二电机沿导槽上下运动。
14.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三电机和齿轮,安装座上设置有齿条,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上,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架的上端,齿轮安装在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并与齿条啮合传动。
15.进一步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滑杆,滑杆上设置有齿条,位于安装座上的齿条和位于滑杆上的齿条形成连续结构。
16.进一步地,第二电机的下部固定设置有导向装置,铲斗能够沿导向装置上下滑动。
17.进一步地,导向装置包括连接杆和导向管,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上,导向管固定连接在连接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铲斗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滑动架,滑动架的顶部设置有侧向突出部,侧向突出部与导向管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弹性抵接在侧向突出部上,弹簧的另一端弹性抵接在导向管上。
18.进一步地,第二电机下滑至下极限位置时,第二螺旋轴能够对安装座形成支撑,安装座、液体循环装置和输料装置均能够绕第二螺旋轴转动。
19.进一步地,输料装置包括斜筒、第一螺旋轴和第一电机,铲斗设置在斜筒的进料口,第一螺旋轴延伸至斜筒的进料口,斜筒沿着靠近铲斗的方向向下倾斜,第一电机安装在斜筒远离铲斗的一端,第一电机与第一螺旋轴驱动连接,斜筒靠近第一电机一端的侧壁下方开设有出料口。
20.进一步地,斜筒上固定安装有气泵,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管,气泵与出料管之间连接有气管。
21.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土料生成单元将地面土料处理成围堵土料,铲斗将围堵土料输送至输料装置,输料装置再将围堵土料输送至浓密机泄漏区域的周侧,并形成土围,实现对浓密机泄漏区域的围堵,使浓密机泄漏区域位于土围内,延缓浓密机泄漏液体污染的区域扩大,之后再通过液体循环装置将土围内的泄漏液体输送至浓密机内,液体循环装置能够对封堵范围内的液体进行循环,以防泄漏液体不断增多冲破土围使污染区域扩大,同时还能为维修人员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输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25.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铲斗的立体结构图。
2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7.1、第二通液管;2、第三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第四连接管;5、连接球;6、第二电机;7、第二螺旋轴;8、滑管;9、万向轮;10、铲斗;11、手柄;12、支撑架;13、第三电机;14、齿轮;15、齿条;16、滑杆;17、连接杆;18、导向管;19、滑动架;20、第一通液管;21、支撑杆;22、
侧向突出部;23、弹簧;24、斜筒;25、第一螺旋轴;26、第一电机;27、气泵;28、出料管;29、气管;30、第一水泵;31、出液管;32、连接架;33、导杆;40、底座;50、安装座;51、导槽;60、蓄水箱;70、第一连接管;80、万向管;90、过渡泵;91、第二水泵;92、第三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29.结合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包括围堵装置,围堵装置包括土料生成单元、铲斗10和输料装置,土料生成单元将地面土料处理成围堵土料,铲斗10将围堵土料输送至输料装置,输料装置将围堵土料输送至浓密机泄漏区域的周侧,并形成土围,浓密机泄漏区域位于土围内;液体循环装置,液体循环装置包括第一通液管20和第一水泵30,第一水泵30通过第一通液管20将土围内的泄漏液体输送至浓密机内。
30.上述技术方案中,土料生成单元能够将地面土料处理成围堵土料,围堵土料经铲斗10输送至输料装置,输料装置再将围堵土料输送至浓密机泄漏区域的周侧形成土围,实现对浓密机泄漏区域的围堵,延缓浓密机泄漏液体污染的区域扩大,之后通过液体循环装置将土围内的泄漏液体输送至浓密机内,液体循环装置能够对封堵范围内的液体进行循环,使得泄漏至地面的液体能够通过液体循环装置送回至浓密机内,控制从浓密机泄漏至地面的液体总量,以防泄漏液体不断增多冲破土围使污染区域扩大,有效控制污染区域,同时还能为维修人员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维修。
31.结合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还包括底座40,第一水泵30和围堵装置均设置在底座40上。
32.通过上述设置,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既能够对浓密机泄漏区域进行围堵,以防液体向封堵范围外渗漏,还能够在第一水泵30的作用下将土围内的泄漏液体输送至浓密机内,为维修人员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维修。将实现液体循环的第一水泵30和实现围堵浓密机泄漏区域的围堵装置均设置在底座40上,可以使得液体循环装置和围堵装置形成整体式结构,便于进行运输移位,也能够减少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的空间占用,提高一体化程度,实现小型化,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运输和操作更加方便。
33.结合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底座40上固定设置有安装座50,安装座5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蓄水箱60,第一通液管20的液体输送至蓄水箱60,第一水泵30安装在蓄水箱60上,第一水泵30的输出端设置有出液管31,安装座50的另一侧安装有围堵装置。
34.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座5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蓄水箱60,安装座50的另一侧安装有围堵装置,且安装座50固定设置于底座40上,这样设置使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既能通过围堵装置对浓密机泄漏区域进行围堵,以防液体向封堵范围外渗漏,还能将经第一通液管20输送至蓄水箱60的液体通过设置在第一水泵30输出端的出液管31排出,使得蓄水箱60内的液体能够及时输送至浓密机内,确保蓄水箱60能够持续进行储水。
35.需要说明的是,底座40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杆21,安装座50焊接在支撑杆21上,且安装座50侧面还固定安装有手柄11,此外,在底座40的底面还均匀安装有多个万向轮9。在使用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时,操作人员可握住手柄11,将装置推动到浓密机附近。
36.结合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水泵30通过第一连接管70与蓄水箱60连接,出液管31外端安装有万向管80。
37.通过上述设置,在第一水泵30的作用下可将蓄水箱60内的水排出蓄水箱60,和/或,在出液管31外端安装万向管80,能够方便对出液管31的排水方向进行调整,使万向管80朝向浓密机的进液位置,万向管80可以提高排水方向调节的灵活性。在一个实施例中,万向管80也可以连接在出液管31与第一水泵30之间。
38.结合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蓄水箱60与第一通液管20之间连接有过渡泵90,过渡泵90将第一通液管20输送的液体输送至蓄水箱60。
39.通过上述设置,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抽取围挡内泄漏液体至蓄水箱60,当泄漏液体过多导致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动力不足时,过渡泵90能够增大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的动力,以确保围挡内的泄漏液体能够经第一通液管20输送至蓄水箱60,减少浓密机泄漏区域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保证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的液体输送能力。
40.结合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过渡泵90包括第二水泵91和第三水泵92,第一通液管20连接至第二水泵91,第一通液管20通过第二通液管1连接至第三水泵92,第二水泵91通过第三连接管2与蓄水箱60连接,第三水泵92通过第二连接管3与蓄水箱60连接,第二水泵91和第三水泵92均位于蓄水箱60下方。
41.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增大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的抽水动力,工作人员可根据泄漏液体的多少,选择性的使用一个水泵或同时使用两个水泵,以确保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能够快速将泄漏液体抽取至蓄水箱60内,以防液体污染范围扩大,为维修人员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维修,并且当其中一个水泵发生故障时,另一个水泵可进行替代,提高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42.结合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液管20的进液端连接有第四连接管4,第四连接管4为软管,第四连接管4的进口设置有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例如为连接球5,连接球5能够对进入第四连接管4的液体进行过滤。连接球5例如为网状结构,也可以为蜂窝状结构,或者是其它具有过滤功能的结构。
43.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通液管20的进液端连接有第四连接管4且第四连接管4为软管,这样工作人员可根据需要调整第一通液管20的进液方向,在第四连接管4的进口设置连接球5,以便对进入第四连接管4的液体进行过滤,防止混合在泄漏液体中体积较大的颗粒状杂质随泄漏液体一起进入第一通液管20内,堵塞第一通液管20。
44.结合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土料生成单元包括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螺旋轴7,第二电机6驱动第二螺旋轴7转动实现钻土取料,围堵装置能够升降地滑动安装在安装座50上。
45.通过上述设置,第二电机6可驱动第二螺旋轴7转动,对地面进行钻洞,并且第二螺旋轴7能够将洞内的土带出形成小土堆,为围堵装置提供围堵土料。
46.结合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50上设置有导槽51,第二电机6上固定连接有滑管8,滑管8滑动设置在导槽51内,围堵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接在安装座50和第二电机6之间,驱动第二电机6沿导槽51上下运动。
47.通过上述设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电机6能够沿着导槽51上下移动。
48.在本实施例中,导槽51的外侧形成导滑杆,滑管8套设在导滑杆上,滑管8的一侧侧
壁位于导槽51内,第二电机6通过滑管8沿着导滑杆上下滑动。结合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架12、第三电机13和齿轮14,安装座50上设置有齿条15,支撑架1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6上,第三电机13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2的上端,齿轮14安装在第三电机13的输出端,并与齿条15啮合传动。
49.通过上述设置,控制第三电机13正反向转动,可使第三电机13沿着安装座50上下移动,由于支撑架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3,支撑架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因此,第二电机6会在第三电机13的驱动下随滑管8一同沿着安装座50上下移动。第二电机6的上下移动也可以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实现,或者通过链条传动实现,也可以直接采用伸缩杠实现调节。
50.结合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50的顶部设置有滑杆16,滑杆16上设置有齿条15,位于安装座50上的齿条15和位于滑杆16上的齿条15形成连续结构。
51.通过上述设置,使第三电机13的滑动行程增大,第三电机13和第二电机6在竖直方向上能够具有更大的运动距离,可以提高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的适应性,且不需要将安装座50的整体高度设置的过大,能够节约材料,降低整体质量和成本。
52.结合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机6的下部固定设置有导向装置,铲斗10能够沿导向装置上下滑动。
53.通过上述设置,铲斗10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平整的地面,减少铲斗10在高低不平的地面收集土壤时受到的阻力,进而提高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的适应性。
54.结合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导向装置包括连接杆17和导向管18,连接杆17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6上,导向管18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7远离第二电机6的一端,铲斗10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滑动架19,滑动架19的顶部设置有侧向突出部22,侧向突出部22与导向管18之间设置有弹簧23,弹簧23的一端弹性抵接在侧向突出部22上,弹簧23的另一端弹性抵接在导向管18上。
55.通过上述设置,铲斗10在凹凸不平的地面收集土壤的过程中,铲斗10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沿着滑动架19上下移动,弹簧23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铲斗10在高低不平的地面收集土壤时受到的阻力。
56.需要说明的是,在侧向突出部22端部下方设置有导杆33,弹簧23套设在导杆33上,导杆33对弹簧23具有导向作用,使弹簧23只能在竖直方向上拉伸或者压缩,不会在伸缩的过程中发生侧向便宜,提高了弹簧23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7.结合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机6下滑至下极限位置时,第二螺旋轴7能够对安装座50形成支撑,安装座50、液体循环装置和输料装置均能够绕第二螺旋轴7转动。
58.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二电机6下滑至下极限位置时,在第二螺旋轴7的支撑下,安装座50、液体循环装置和输料装置均能够以第二螺旋轴7为支点进行圆周运动,此时,液体循环装置可以在泄漏区域的不同位置进行抽水并且输送至浓密机内,输料装置能将围堵土料输送至浓密机泄漏区域的周侧并形成土围,将浓密机泄漏区域进行围堵,以防泄漏液体不断增多冲破土围使污染区域扩大,为维修人员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维修。
59.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螺旋轴7作为支点时,此时第三电机13所起的作用是,利用齿轮与齿条的配合作用,使得安装座50上升,进而实现悬空,如此一来,安装座50、液体循环
装置以及围堵装置均可以围绕第二螺旋轴7转动,在第二螺旋轴7将土钻出形成土堆后,由于铲斗10能够绕第二螺旋轴7转动,因此能够利用铲斗10收集土堆的土料,然后通过输料装置输送至周侧形成土围。通过该实施例,能够实现就地取材,同时利用自身结构进行土围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简便易行。
60.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输料装置包括斜筒24、第一螺旋轴25和第一电机26,铲斗10设置在斜筒24的进料口,第一螺旋轴25延伸至斜筒24的进料口,斜筒24沿着靠近铲斗10的方向向下倾斜,第一电机26安装在斜筒24远离铲斗10的一端,第一电机26与第一螺旋轴25驱动连接,斜筒24靠近第一电机26一端的侧壁下方开设有出料口。
61.通过上述设置,第一电机26能够带动第一螺旋轴25转动,以将铲斗10内的土壤向上运输,使土壤能够从出料口流出形成土围,对浓密机泄漏区域进行围堵,以防泄漏液体的污染面积不断增大。
62.需要说明的是,斜筒24通过连接架32与第一电机26固定连接,且连接架32一端安装在斜筒24上与出料管28相对的一侧,连接架32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电机26上远离地面的一侧。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机26与斜筒24的端面之间也可以设置连接结构,实现第一电机26与斜筒24之间的固定连接。
63.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斜筒24上固定安装有气泵27,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管28,气泵27与出料管28之间连接有气管29。
64.通过上述设置,当气泵27打开时,气泵27经气管29向出料管28内部吹风,以增大土壤的喷射距离,以便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能够在泄漏区域形成较大范围的围挡,增大围堵面积,有效提高浓密机泄漏处理装置的适用性。
65.操作人员首先握住手柄11,将该装置推动到浓密机的附近,将第二电机6的开关打开,就会带动第二螺旋轴7转动,对地面进行钻洞,进而可以将洞内的土带出,形成小土堆,在地面钻取多个孔洞,钻洞的时候,通过第三电机13的正反转控制,以及齿轮14与齿条15的啮合,将会对第二电机6向下推动,然后以第二螺旋轴7为支点,对装置进行圆周转动,从而将会使用铲斗10将地面的土壤收集到铲斗10内,同时将第一电机26的开关打开,第一电机26就会带动第一螺旋轴25转动,对铲斗10内的土壤向上传输,使得土壤从出料管28流出,操作人员握住出料管28进行方向控制,就可以在泄露位置周围形成围挡进行封堵,如果进行远距离喷射土壤,就将气泵27的开关打开,使用气泵27对出料管28内吹风,就会将土壤喷射更远的位置,形成围挡之后,再将连接球5放入围挡内,对万向管80进行弯折,使得万向管80朝向浓密机的进液位置,将第一水泵30、第二水泵91和第三水泵92的开关打开,就会将围挡内收集的泄漏液体再次抽向浓密机内,形成循环,设置第二水泵91和第三水泵92的作用就是,当一个水泵的动力不足的时候,可以同时使用两个,或者泄露的液体量比较多的时候使用两个水泵,从而使用该装置的控制,可以减少浓密机泄露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66.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土料生成单元将地面土料处理成围堵土料,铲斗将围堵土料输送至输料装置,输料装置再将围堵土料输送至浓密机泄漏区域的周侧,并形成土围,实现对浓密机泄漏区域的围堵,使浓密机泄漏区域位于土围内,延缓浓密机泄漏液体污染的区域扩大,之后再通过液体循环装置将土围内的泄漏液体输送至浓密机内,液体循环装置能够对封堵范围内的液体进行循环,
以防泄漏液体不断增多冲破土围使污染区域扩大,同时还能为维修人员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维修。
6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