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装置、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97726发布日期:2022-10-14 17:5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装置、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车漆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装置、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适用于喷涂在钢结构、桥梁、建筑、车辆、管道、储罐、机械设备的表面,其中,将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喷涂在汽车车架的表面,进行喷漆处理,喷漆后的车辆使用性能增强;目前在制备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中,原料混合效果不佳,使得质量不均匀。
3.通过在反应釜内设置安装有伺服电机的搅拌轴,将多种原料通过进料管投入至反应釜内,控制伺服电机运作,伺服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使得多块搅拌块对原料进行搅拌,直至多种原料充分和匀后,制得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
4.但采用上述结构制作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中,会含有杂质,导致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生产质量不佳,从而影响车辆喷漆后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生产质量不佳,从而影响车辆喷漆后的使用性能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伺服电机、搅拌轴、多块搅拌块、进料管和过滤模块,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反应釜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反应釜的内部,每块所述搅拌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外侧壁,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反应釜相连通;
7.所述过滤模块包括斜板、连接框、安装架、过滤网、转动组件、连接轴、收集筒和存储箱,所述斜板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内部,所述连接框与所述斜板固定连接,所述存储箱与所述连接框相连通,所述安装架与所述连接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壁,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框的内部,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连接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壁,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筒具有开口和多个沥水孔,所述收集筒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收集筒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过滤网的表面。
8.其中,所述过滤模块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收集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开口处。
9.其中,所述过滤模块还包括门板,所述门板与所述连接框转动连接。
10.其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和变速机,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连接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框的内侧壁,所述变速机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收集筒的一端与所述变速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11.其中,所述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装置还包括防溅组件,所述进料管内设置有所述防溅组件。
12.其中,所述防溅组件包括固定环和多块防溢瓣膜,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进料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料管的内侧壁,每块所述防溢瓣膜分别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并均位于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壁,且每相邻两块所述防溢瓣膜的横截面相贴合。
13.其中,所述防溅组件还包括转轴和防尘板,所述转轴与所述进料管转动连接,所述防尘板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料管的上方。
14.本发明还提供采用上述所述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装置在制备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应用。
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所述的一种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依次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和色料投入至所述反应釜内;
17.控制所述伺服电机运作,使得所述搅拌轴转动,多块所述搅拌块对所述反应釜内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和色料进行搅拌,直至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和色料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料;
18.往所述反应釜内投入助剂,控制所述伺服电机运作,使得所述搅拌轴转动,多块所述搅拌块对所述反应釜内的混合料和助剂进行搅拌,直至混合料和助剂充分混合,得到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
19.使用所述过滤网对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进行过筛处理,所述存储箱存储过筛后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
20.本发明的一种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装置、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将多种原料通过所述进料管投入至所述反应釜内,控制所述伺服电机运作,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搅拌轴转动,从而使得多块所述搅拌块对原料进行搅拌,直至多种原料充分和匀后,制得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所述连接框内安装有阀门,操作所述阀门,使得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在所述连接框内流通,并存储至所述存储箱内,在所述连接框中,所述过滤网对生产出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进行过滤处理,同时使用转动的所述收集筒,对所述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刮动,杂质通过所述开口进入至所述收集筒内,实现提高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生产质量,以便提高车辆喷漆后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剖视图。
24.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局部放大图。
25.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剖视图。
28.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局部放大图。
29.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是本发明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31.101-反应釜、102-伺服电机、103-搅拌轴、104-搅拌块、105-进料管、106-斜板、107-连接框、108-安装架、109-过滤网、110-转动电机、111-变速机、112-连接轴、113-收集筒、114-开口、115-沥水孔、116-存储箱、117-刮板、118-门板、201-固定环、202-防溢瓣膜、203-转轴、204-防尘板、301-电动推杆、302-连接块、303-加料管、304-穿刺环、305-轨道、306-滑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第一实施例为:
33.请参阅图1~图4,其中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101、伺服电机102、搅拌轴103、多块搅拌块104、进料管105和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包括斜板106、连接框107、安装架108、过滤网109、转动组件、连接轴112、收集筒113、存储箱116、刮板117和门板118,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110和变速机111;
34.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伺服电机102与所述反应釜101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103与所述伺服电机1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反应釜101的内部,每块所述搅拌块104分别设置于所述搅拌轴103的外侧壁,所述进料管105与所述反应釜101相连通,将多种原料通过所述进料管105投入至所述反应釜101内,控制所述伺服电机102运作,所述伺服电机102带动所述搅拌轴103转动,从而使得多块所述搅拌块104对原料进行搅拌,直至多种原料充分和匀后,制得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
35.其中,所述斜板106设置于所述反应釜101的内部,所述连接框107与所述斜板106固定连接,所述存储箱116与所述连接框107相连通,所述安装架108与所述连接框10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框107的内侧壁,所述过滤网109与所述安装架108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框107的内部,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连接框10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框107的内侧壁,所述连接轴112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筒113具有开口114和多个沥水孔115,所述收集筒113与所述连接轴1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收集筒113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过滤网109的表面,所述过滤网109对生产出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进行过滤处理,同时使用转动的收集筒113,对所述过滤网109上的杂质进行刮动,杂质通过所述开口114进入至所述收集筒113内,实现提高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生产质量,以便提高车辆喷漆后的使用性能。
36.其次,所述刮板117与所述收集筒11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开口114处,所述刮板117将杂质从所述开口114进入至所述收集筒113内,同时进入至所述收集筒113内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从所述沥水孔115排出所述收集筒113。
37.同时,所述门板118与所述连接框107转动连接,过滤完毕后,可打开所述门板118,以便对所述收集筒113内的杂质进行清理。
38.另外,所述转动电机110与所述连接框10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框107的内侧壁,所述变速机111与所述转动电机1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112远离所述收集筒113的一端与所述变速机1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110运作,所述转动电机110与所述变速机111相配合,使得所述连接轴11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收集筒113转动,转动的所述收集筒113,对所述过滤网109上的杂质进行刮动。
39.将多种原料通过所述进料管105投入至所述反应釜101内,控制所述伺服电机102运作,所述伺服电机102带动所述搅拌轴103转动,从而使得多块所述搅拌块104对原料进行搅拌,直至多种原料充分和匀后,制得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所述连接框107内安装有阀门,操作所述阀门,使得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在所述连接框107内流通,并存储至所述存储箱116内,在所述连接框107中,所述过滤网109对生产出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进行过滤处理,同时所述转动电机110运作,所述转动电机110与所述变速机111相配合,使得所述连接轴11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收集筒113转动,转动的所述收集筒113,对所述过滤网109上的杂质进行刮动,所述刮板117将杂质从所述开口114进入至所述收集筒113内,同时进入至所述收集筒113内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从所述沥水孔115排出所述收集筒113,过滤完毕后,可打开所述门板118,以便对所述收集筒113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实现提高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生产质量,以便提高车辆喷漆后的使用性能。
40.第二实施例为:
41.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5~图7,其中图5是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剖视图,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局部放大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装置还包括防溅组件,所述防溅组件包括固定环201、多块防溢瓣膜202、转轴203和防尘板204;
42.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进料管105内设置有所述防溅组件,所述防溅组件用于避免原料在搅拌过程中,从所述进料管105处溅出,从而影响原料配比比例。
43.其中,所述固定环201与所述进料管10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料管105的内侧壁,每块所述防溢瓣膜202分别与所述固定环201固定连接,并均位于所述固定环201的内侧壁,且每相邻两块所述防溢瓣膜202的横截面相贴合,在加入原料时,对所述固定环201内施加力,在力的作用下,每相邻两块所述防溢瓣膜202的横截面分开,并具有缝隙,原料通过缝隙加入至所述反应釜101内,力消失后,每相邻两块所述防溢瓣膜202的横截面重新贴合,将所述进料管105挡住,避免原料在搅拌过程中,从所述进料管105处溅出,从而影响原料配比比例。
44.其次,所述转轴203与所述进料管105转动连接,所述防尘板204与所述转轴20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料管105的上方,添加原料时,在所述转轴203的作用下,转动所述防尘板204,露出所述进料管105,以便添加原料,未添加原料时,在所述转轴203的作用下,转动所述防尘板204,遮挡所述进料管105,防止灰尘进入所述进料管105。
45.添加原料时,在所述转轴203的作用下,转动所述防尘板204,露出所述进料管105,以便添加原料,未添加原料时,在所述转轴203的作用下,转动所述防尘板204,遮挡所述进料管105,防止灰尘进入所述进料管105,在加入原料时,对所述固定环201内施加力,在力的作用下,每相邻两块所述防溢瓣膜202的横截面分开,并具有缝隙,原料通过缝隙加入至所述反应釜101内,力消失后,每相邻两块所述防溢瓣膜202的横截面重新贴合,将所述进料管
105挡住,避免原料在搅拌过程中,从所述进料管105处溅出,从而影响原料配比比例。
46.第三实施例为:
47.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8,其中图8是第三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装置还包括加料组件,所述加料组件包括电动推杆301、连接块302、加料管303、穿刺环304、轨道305和滑动杆306;
48.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加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应釜101的外侧壁,所述加料组件用于在所述固定环201内施加力。
49.其中,所述电动推杆301与所述反应釜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反应釜101的外侧壁,所述连接块302与所述电动推杆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加料管303与所述连接块302固定连接,且所述加料管303与所述进料管105相适配,所述穿刺环304与所述加料管3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加入原料时,控制所述电动推杆301运作,所述电动推杆301驱动所述连接块302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加料管303在所述固定环201内移动,直至所述穿刺环304接触所述防溢瓣膜202,所述穿刺环304挤压所述防溢瓣膜202,在力的作用下,每相邻两块所述防溢瓣膜202的横截面分开,并具有缝隙,原料通过缝隙加入至所述反应釜101内,所述加料管303离开所述固定环201后,每相邻两块所述防溢瓣膜202的横截面重新贴合,将所述进料管105挡住。
50.其次,所述轨道305与所述反应釜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反应釜101的外侧壁,所述滑动杆306的一端与所述加料管303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306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轨道305内,所述加料管303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滑动杆306在所述轨道305内滑动,所述滑动杆306与所述轨道305相配合,限制所述加料管303的移动轨迹,从而提高所述加料管303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51.在加入原料时,控制所述电动推杆301运作,所述电动推杆301驱动所述连接块302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加料管303在所述固定环201内移动,直至所述穿刺环304接触所述防溢瓣膜202,所述穿刺环304挤压所述防溢瓣膜202,在力的作用下,每相邻两块所述防溢瓣膜202的横截面分开,并具有缝隙,原料通过缝隙加入至所述反应釜101内,所述加料管303离开所述固定环201后,每相邻两块所述防溢瓣膜202的横截面重新贴合,将所述进料管105挡住,所述加料管303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滑动杆306在所述轨道305内滑动,所述滑动杆306与所述轨道305相配合,限制所述加料管303的移动轨迹,从而提高所述加料管303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52.本发明还提供采用上述所述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装置在制备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应用。
53.请参阅图9,图9是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所述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的制备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4.s1:依次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和色料投入至所述反应釜101内;
55.s2:控制所述伺服电机102运作,使得所述搅拌轴103转动,多块所述搅拌块104对所述反应釜101内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和色料进行搅拌,直至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和色料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料;
56.s3:往所述反应釜101内投入助剂,控制所述伺服电机102运作,使得所述搅拌轴
103转动,多块所述搅拌块104对所述反应釜101内的混合料和助剂进行搅拌,直至混合料和助剂充分混合,得到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
57.s4:使用所述过滤网109对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进行过筛处理,所述存储箱116存储过筛后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
58.其中,首先依次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和色料投入至所述反应釜101内,然后控制所述伺服电机102运作,使得所述搅拌轴103转动,多块所述搅拌块104对所述反应釜101内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和色料进行搅拌,直至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和色料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料,再往所述反应釜101内投入助剂,控制所述伺服电机102运作,使得所述搅拌轴103转动,多块所述搅拌块104对所述反应釜101内的混合料和助剂进行搅拌,直至混合料和助剂充分混合,得到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最后使用所述过滤网109对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进行过筛处理,所述存储箱116存储过筛后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制作出的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喷涂在汽车车架的表面,具有附着力强、防腐性强和装饰性好的特点。
5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