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鹰眼自动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07404发布日期:2022-11-02 13:5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鹰眼自动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加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鹰眼自动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钢铁、焦化、矿山、冶金、火电、水泥、砂石骨料等行业的堆料场中放置的料堆会在风的作用下产生扬尘。为抑制料堆场的扬尘污染,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建造一个固定的大棚覆盖整个堆料场,使其成为一个封闭的体系,可避免扬尘扩散到外部环境中。然而在料堆的卸料、堆料、铲运、落料、配料、皮带转运等过程中,依然会产生大量的无组织粉尘,扩散在料棚内的粉尘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有毒的金属粉尘和非金属粉尘进人人体后,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同时因其封闭体系存在粉尘爆炸的风险。
3.因此,料棚内产生的粉尘也需要治理,而无组织排放粉尘具有排放不集中、不规则和扩散不确定、扩散范围大等特点,不同的生产环节中粉尘颗粒的粒径与粉尘的扬尘情况均不相同,简单的喷水喷雾已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无组织粉尘治理需求,因此更需要使用一种具有智能监控且自动地喷水喷雾的自动加湿抑尘装置,因此在大型堆料场中经常会使用到智能鹰眼自动加湿装置。
4.由于智能鹰眼自动加湿装置在粉尘较大的环境中使用,因此为防止过多灰尘颗粒等进入到加湿装置中的出雾口内,因此在出雾口内则会设置有滤网,通过滤网来对出雾口不使用时进入到出雾口内的灰尘进行阻挡,之后在滤网在长期使用后,滤网的外侧也会堆积灰尘,当滤网外侧堆积过多灰尘之后,堆积的过多灰尘则会堵塞滤网的网孔,进而当长期使用的滤网不能够及时的从出雾口内拆下清理时,则会使滤网的网孔不能够顺利的将水雾从出雾口中排出,进而则会影响并降低出雾口的出雾效果,进而则会降低整体装置在长期使用后侧自动加湿效果,不利于整体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可便于将出雾管内的滤网进行取出清洗,可对出雾口的出雾程度进行调节,能够解决当长期使用的滤网不能够及时的从出雾口内拆下清理时,则会使滤网的网孔不能够顺利的将水雾从出雾口中排出,进而则会影响并降低出雾口的出雾效果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鹰眼自动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中空且与外部供水设备相连通,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智能鹰眼,固定杆的外侧相连通有出雾管,出雾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滤网,出雾管的左侧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的上下位置处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滑槽内的结构均相同,滑槽内设置有便于拆卸清理装置;所述的便于拆卸清理装置包括滑块,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滑块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在滤网的顶部和底部,滑块的后侧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卡块,卡块的后侧为倾斜状,出雾管内设置有出雾调节装置。
7.进一步的,所述卡块的前侧与第一凹槽的前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滑槽的
后壁开设有第二凹槽,卡块在第二凹槽内滑动连接。
8.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后壁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的后侧与连接槽的后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9.更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左侧开设有通道,通道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左侧延伸至出雾管的左侧,连接杆的右侧固定连接在推杆的左侧。
10.进一步的,所述出雾调节装置包括转轴,转轴在出雾管的内部转动连接,转轴的顶部延伸至出雾管的顶部,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出雾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的顶部开设有圆槽。
12.更进一步具体的,所述连接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示板,指示板与圆槽的位置一致。
13.更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内部滑动贯穿有限位杆,限位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限位杆的底部,第三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的顶部,限位杆在圆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智能鹰眼自动加湿装置,通过向前移动连接杆最终推动卡块进入到第一凹槽内,进而能够顺利的将滤网从出雾管内取出,进而更便于对滤网从出雾管内取出进行清理,防止滤网无法从出雾管内取出清理,进而使滤网左侧堆积的灰尘等堵塞滤网的网孔,使滤网能够更便捷的进行清理来防止滤网的网孔堵塞,进一步提高了出雾管长期使用的出雾效果,进而有效的提高整体装置长期使用后的自动加湿效果,更有利于提高通过智能鹰眼传递的指令使出雾管更加顺畅的进行加湿的能力。
16.(2)、该智能鹰眼自动加湿装置,由于卡块的后侧为倾斜状,进而在卡块跟随滑块进入滑槽内时,能够顺利的受到滑槽内壁的阻挡之后收缩到第一凹槽内,进而使滑块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到滑槽内,使滤网的复位过程更加的流畅。
17.(3)、该智能鹰眼自动加湿装置,通过滤网有效的防止外部空气中的灰尘,在出雾管不出雾的情况下,使外部的灰尘进入到出雾管的内部,进而影响出雾管的出雾效果,进一步防止出雾管内进入灰尘,提高了出雾管的长期使用通畅性,更有利于提高整体装置通过出雾管进行的自动加湿功能。
18.(4)、该智能鹰眼自动加湿装置,滑块与滑槽的形状均为“t”字形,通过滑槽有效的限制滑块的移动范围只能在滑槽内进行左右滑动,同时滑块与滑槽的内壁相吻合,防止滑块从滑槽内滑脱,进一步保证滑块的移动稳定性。
19.(5)、该智能鹰眼自动加湿装置,通过向上移动限位杆,之后转动转轴并带动挡板从前后水平状态状态进而转动至倾斜状态,通过限位杆进入不同的圆槽内,进而实现挡板对出雾管内出雾大小程度的调节工作,有效的对出雾管出雾的程度进行调节,更便于整体装置在进行自动加湿工作时,对出雾管的出雾程度进行调节,更便于整体装置在不同的环境内进行使用,提高了整体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鹰眼自动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出雾管内部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滑槽内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图4中b处放大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图2中c处放大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固定杆;2、智能鹰眼;3、出雾管;4、滤网;5、滑槽;6、滑块;7、第一凹槽;8、第一弹簧;9、卡块;10、第二凹槽;11、连接槽;12、第二弹簧;13、推杆;14、通道;15、连接杆;16、转轴;17、挡板;18、连接环;19、圆槽;20、指示板;21、限位杆;22、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8.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鹰眼自动加湿装置,包括固定杆1,固定杆1的内部中空且与外部供水设备相连通,固定杆1的底部设置有智能鹰眼2,智能鹰眼2为现有结构,其中智能鹰眼2的主要功能为监控并自带感应空气中的干湿度的能力,当检测到空气中的湿度较低时,此时则会传导给后续连接的加湿出雾机构,之后能够驱动后续结构产生加湿出雾的工作,固定杆1的外侧相连通有多个出雾管3,多个出雾管3内的结构均相同,出雾管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滤网4,滤网4在出雾管3内左右滑动,滤网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滤网4有效的防止外部空气中的灰尘,在出雾管3不出雾的情况下,使外部的灰尘进入到出雾管3的内部,进而影响出雾管3的出雾效果,进一步防止出雾管3内进入灰尘,提高了出雾管3的长期使用通畅性,更有利于提高整体装置通过出雾管3进行的自动加湿功能。
29.出雾管3的左侧开设有两个滑槽5,两个滑槽5的上下位置处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滑槽5内的结构均相同,滑槽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6,滑块6在滑槽5内左右滑动,滑块6与滑槽5的形状均为“t”字形,通过滑槽5有效的限制滑块6的移动范围只能在滑槽5内进行左右滑动,同时滑块6与滑槽5的内壁相吻合,防止滑块6从滑槽5内滑脱,进一步保证滑块6的移动稳定性,两个滑块6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在滤网4的顶部和底部。
30.请参阅图4-5,滑块6的后侧开设有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内滑动连接有卡块9,卡块9在第一凹槽7内前后滑动,卡块9的后侧为倾斜状,卡块9的前侧与第一凹槽7的前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滑槽5的后壁开设有第二凹槽10,卡块9在第二凹槽10内滑动连接,卡块9在第二凹槽10内前后滑动,第二凹槽10的后壁开设有连接槽11,连接槽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13,推杆13的后侧与连接槽11的后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第二凹槽10的左侧开设有通道14,通道14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左侧延伸至出雾管3的左侧,连接杆15的右侧固定连接在推杆13的左侧。
31.当滤网4在长期使用后,滤网4的左侧则会堆积有部分灰尘,部分灰尘的堆积会影响滤网4网孔的出雾效果,静止状态下,在第一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卡块9的后侧位于第二凹槽10的内部且卡块9的左侧与第二凹槽10的左壁互相阻挡,在第二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推杆13位于连接槽11的内部,当需要将滤网4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时,此时向前移动连接杆15,连接杆15向前移动带动推杆13向前移动,推杆13向前移动开始推动卡块9的后侧,卡块9在推杆13前侧的推动下开始向前移动收缩进入到第一凹槽7的内部,同时卡块9开始压缩第一弹簧8,此时卡块9的左侧与第二凹槽10的左壁不在相互阻挡,此时滤网4向左移动带动两
个滑块6向左移动,之后能够通过移动提手将滤网4从出雾管3内取出。
32.通过向前移动连接杆15最终推动卡块9进入到第一凹槽7内,进而能够顺利的将滤网4从出雾管3内取出,进而更便于对滤网4从出雾管3内取出进行清理,防止滤网4无法从出雾管3内取出清理,进而使滤网4左侧堆积的灰尘等堵塞滤网4的网孔,使滤网4能够更便捷的进行清理来防止滤网4的网孔堵塞,进一步提高了出雾管3长期使用的出雾效果,进而有效的提高整体装置长期使用后的自动加湿效果,更有利于提高通过智能鹰眼2传递的指令使出雾管3更加顺畅的进行加湿的能力。
33.将滤网4清洗后,需要将滤网4复位,此时将两个滑块6对准两个滑槽5,之后向右移动滤网4,滤网4向右移动带动两个滑块6向右移动,两个滑块6向右移动带动两个卡块9向右移动,当两个滑块6进入到滑槽5内,此时两个卡块9的后侧受到两个滑槽5内壁的阻挡开始向第一凹槽7内收缩并挤压两个第一弹簧8,之后在两个滑块6继续向后移动之后充分进入到滑槽5的内部之后,此时两个卡块9的后侧位于两个第二凹槽10的前侧,此时两个卡块9的后侧不再受到两个滑槽5内壁的阻挡,在两个第一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两个卡块9开始向后移动并进入到两个第二凹槽10的内部,此时两个卡块9的左侧与两个第二凹槽10的左壁恢复相互阻挡,此时滤网4固定并完成复位。
34.由于卡块9的后侧为倾斜状,进而在卡块9跟随滑块6进入滑槽5内时,能够顺利的受到滑槽5内壁的阻挡之后收缩到第一凹槽7内,进而使滑块6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到滑槽5内,使滤网4的复位过程更加的流畅。
35.请参阅图6,出雾管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6,转轴16的顶部延伸至出雾管3的顶部,转轴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17,挡板17在出雾管3内转动连接,当挡板17处于前后水平状态时,挡板17对出雾管3内具有阻挡作用,出雾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8,连接环18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圆槽19,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多个圆槽19之间相隔距离角度均一致。
36.转轴16的内部滑动贯穿有限位杆21,限位杆21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三弹簧22,第三弹簧2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限位杆21的底部,第三弹簧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6的顶部,限位杆21在圆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限位杆21在圆槽19的内部上下滑动,连接环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示板20,指示板20与圆槽19的数量与位置均一致,指示板20能够有效的提示圆槽19的位置,使转轴16在移动时能够清晰明显的看到圆槽19的位置,更便于提高后续结构的移动准确性。
37.初始状态下,限位杆21位于最前侧圆槽19的内部,此时挡板17处于前后水平状态,在第三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限位杆21位于圆槽19的内部,当需要调节出雾管3的出雾大小程度时,向上移动限位杆21带动第三弹簧22向上拉伸,此时限位杆21的底部从圆槽19内脱离,之后转动转轴16,转轴16转动带动挡板17开始转动,转轴16转动带动限位杆21转动,向限位杆21向下一个圆槽19转动时,每两个圆槽19之间的角度距离均一致,通过将限位杆21转动并观察指示板20所指示圆槽19的位置,最终使转轴16带动挡板17转动至合适角度,之后停止对限位杆21的移动,在第三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限位杆21向下移动复位之后进入到圆槽19的内部,重新恢复限位杆21与圆槽19的相互阻挡,进而完成挡板17对出雾管3内出雾开口的调节固定。
38.通过向上移动限位杆21,之后转动转轴16并带动挡板17从前后水平状态状态进而
转动至倾斜状态,通过限位杆21进入不同的圆槽19内,进而实现挡板17对出雾管3内出雾大小程度的精准调节工作,更便于整体装置在进行自动加湿工作时,精准的对出雾管3的出雾程度进行调节,更便于整体装置在不同的环境内进行使用,提高了整体装置的适用范围。
39.工作原理:当滤网4在长期使用后,滤网4的左侧可能堆积有部分灰尘,部分灰尘的堆积会影响滤网4网孔的出雾效果,静止状态下,在第一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卡块9的后侧位于第二凹槽10的内部且卡块9的左侧与第二凹槽10的左壁互相阻挡,当需要将滤网4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时,此时向前移动连接杆15,连接杆15向前移动带动推杆13向前移动,推杆13向前移动开始推动卡块9的后侧,卡块9在推杆13前侧的推动下开始向前移动收缩进入到第一凹槽7的内部,同时卡块9开始压缩第一弹簧8,此时卡块9的左侧与第二凹槽10的左壁不在相互阻挡,此时滤网4向左移动带动两个滑块6向左移动,之后能够将滤网4从出雾管3内取出。
40.初始状态下,限位杆21位于最前侧圆槽19的内部,此时挡板17处于前后水平状态,在第三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限位杆21位于圆槽19的内部,当需要调节出雾管3的出雾大小程度时,向上移动限位杆21带动第三弹簧22向上拉伸,此时限位杆21的底部从圆槽19内脱离,之后转动转轴16,转轴16转动带动挡板17开始转动,转轴16转动带动限位杆21转动,向限位杆21向下一个圆槽19转动时,每两个圆槽19之间的角度距离均一致,通过将限位杆21转动并观察指示板20所指示圆槽19的位置,最终使转轴16带动挡板17转动至合适角度,之后停止对限位杆21的移动,在第三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限位杆21向下移动复位之后进入到圆槽19的内部,重新恢复限位杆21与圆槽19的相互阻挡,进而完成挡板17对出雾管3内出雾开口的调节固定。
4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