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61437发布日期:2022-11-12 02:42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河流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河道黑臭淤泥治理,一般是将河道进行分段截留,在通过大功率污水泵将河道截留段积水抽排干净,通过机械、人工等方式,将河道黑臭淤泥进行挖除,翻运至河岸进行堆码,最后通过机械、人工等方式进行装袋,外运至弃渣场掩埋。而在城镇河道黑臭淤泥治理时,需要对河道河床进行开挖和淤泥外运,在施工过程中难以隔绝河道黑臭淤泥所产生的异味,同时河道淤泥的开挖,将对河道生态链造成严重破坏,并改变河道河床的流经线型。
3.经过一定时间后,河道底部会堆积大量的淤泥,淤泥的存在会导致河道水质变差、水位上升,影响河流的航运能力及防洪泄洪作用,因此需要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清理。传统的淤泥脱水工艺主要有:自然脱水干燥法,真空预压法和土工管袋法。自然脱水干燥法是利用太阳光能、空气对流对淤泥进行自然脱水、干燥;真空预压法是对淤泥进行覆膜、抽真空处理;土工管袋法是把高含水率淤泥或泥浆打入土工管袋中,利用土工管袋透水性,对淤泥进行压密搁置促进脱水。但是上述的脱水方法均存在施工周期较长,需要长时间占用大量场地,而且没有对淤泥的有害物质进行固封和无害化处理,存在污染转移的潜在风险。
4.在现有的污泥脱水处理技术领域中,采用的滤水件通常是一次性消耗件或者难以进行清理从而降低滤水效率的损耗件;以土工管袋法为例,其中起到滤水作用的土工袋,因为其表面可实现滤水的微孔,从而达到分离泥水的作用;但使用一次过后,需要对带有滤水微孔的滤水件进行清理,避免淤泥颗粒堵塞在这些微孔中,否则容易造成后续再次使用的滤水效率下降等问题;如何对其清理,使得清理过程简单有效,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目前存在的问题;1、对于滤水件的清理方式,如果只是简单的对其外表面再次冲刷,那么因为由外到内的水流冲刷方向会使得原本堵塞在微孔中的淤泥颗粒有很大一部分无法被清理出来;2、清理用水的取用问题,对滤水件冲洗同样要用到可以轻松通过滤水层的清水,如果采用另外的清水进行冲洗,势必会造成水源用量加剧,或者采水困难(如移动清理设备)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对用于泥水分离的滤水件进行简单有效的清理再利用,并确保如何同时降低清理成本和提高清理效率。
6.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它包括送泥机构、设置在送泥机构上的泥水分离机构和设置在送泥机构一端的出泥机构;所述送泥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两端高低不同的支撑座、设置在支撑座之间的传送辊和设置在传送辊上转动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通过传送辊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送泥机构在传送带较高端上方设置有进泥件,所述送泥机构在传送带较低端下方设置有落泥口;所述
泥水分离机构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上的底部滤水件和紧贴设置在传送带上段两侧的侧部滤水件,所述底部滤水件为连接传送带内外两面的滤水层,所述侧部滤水件为竖直设置的滤水网板;所述底部滤水件和侧部滤水件下方设置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与传送带上段平行设置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底部开设有出水口并连接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与出水口连通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通过水泵在传送带下段上方设置有用于冲刷传送带表面残留淤泥的喷头;所述出泥机构包括设置在落泥口下方的储泥箱;所述传送辊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导流机构和清理结构,一方面高效收集分离出来的过滤水,另一方面将其再利用,从带有滤水层的传送带内面向外冲刷滤水层,可以高效便捷地完成对滤水层的快速清理,一举两得并降低了清理成本,使得整个装置可以长期高效地完成泥水分离工作。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高泥水分离效率。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泥水分离机构在传送带上段的较低部上方设置有多段挤压件,所述多段挤压件为其底部与传送带上段上表面间距逐渐缩小的多段挤压块;所述送泥机构在多段挤压件处外侧设置有呈“冖”型的立座。
10.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多段挤压块,使得淤泥在被传送带运送过程中逐步进行压缩脱水,进一步提高了脱水效率。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进一步对多段挤压件进行调节。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立座与多段挤压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多段挤压块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底部与多段挤压块上部通过轴承连接的调节螺柱,所述调节螺柱穿过设置在立座上的调节螺套且与其配合;所述调节螺柱顶端设置有调节转盘;所述多段挤压块下部与滤水网板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
13.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多段挤压块一端可升降的调节机构,使得多段挤压块底面与传送带之间间距可调,可以适用更多工况下的淤泥脱水过程。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进一步帮助操作人员对多段挤压件进行调节。
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立座上表面在调节转盘处设置有便于精细调节的刻度。
16.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在调节转盘处设置可以对照的刻度,帮助操作人员更加精确地控制调节程度。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在设置多段挤压件后,传送带上段会承受更大压力并向下位移,直至紧紧压住排水槽,导致排水效率降低,甚至影响连接结构稳定性。
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流机构在多段挤压件处的排水槽正下方设置有紧贴并用于支撑排水槽下表面的支撑架;所述立座在支撑架下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缓冲压紧件直接设置有缓冲压紧件;所述缓冲压紧
件包括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另一端活动穿过固定板,所述支撑架和固定板之间在导向杆上设置有用于缓冲支撑的压簧。
19.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紧贴排水槽设置的缓冲压紧件,可以对排水槽进行支撑和缓冲,进一步通过排水槽对传送带上段进行支撑保护。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传送带下段经过冲洗清理后还带有一些水分,如果在其转动至后续的脱水处理环节时去除这些水分。
2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清理机构在传送带下段设置有夹持在传送带上下两侧的脱水辊,所述脱水辊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脱水支架。
22.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设置有夹紧在传送带下段的脱水辊,通过挤压的方式将滤水层带有的水分分离出来。
2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对脱水完成的淤泥进行快速转运。
2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出泥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储泥箱一端并紧贴落泥口处传送带表面的铲泥板;所述储泥箱底部设置有用于运泥的绞龙,所述储泥箱在绞龙出料端设置有出泥口。
25.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铲泥板可将传送带紧贴的淤泥铲除掉落至储泥箱内;绞龙可将储泥箱内的淤泥快速转运出去。
2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对整个装置进行高效驱动。
2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传送辊旋转的旋转电机;所述传送辊一端与绞龙一端通过传动带结构传动连接。
28.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旋转电机驱动装置运转,同时使得绞龙运泥和传送带脱水达到同步,脱水停止则运泥停止,避免某一环节持续运转造成物料堆积堵塞。
2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传送带上段受挤压紧贴在排水槽上表面时,可能会影响其排水效率。
3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排水槽在靠近传送带上段一侧开设有用于对过滤水进行导流的导流槽。
31.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向下凹陷的导流槽不会被下压紧贴排水槽的传送带所堵塞,因此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3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对于脱水完成的过滤水进行妥善收集。
3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送泥机构在传送带下段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过滤水的集水槽。
34.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对于脱水完成的过滤水进行妥善收集。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发明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37.图3为图2中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38.图4为图3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9.图5为本发明的导流机构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6为本发明中导流结构3仰视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送泥机构;2、泥水分离机构;3、导流机构;4、清理机构;5、调节机构;6、出泥机构;7、驱动机构;8、集水槽;9、立座;11、进泥件;12、支撑座;13、传送辊;14、传送带;15、落泥口;21、底部滤水件;22、侧部滤水件;23、多段挤压件;211、滤水层;221、滤水网板;231、多段挤压块;31、排水槽;32、出水口;33、支撑架;34、缓冲压紧件;311、导流槽;341、导向杆;342、压簧;343、固定板;41、储水箱;42、水泵;43、喷头;44、脱水辊;45、脱水支架;51、调节螺柱;52、调节螺套;53、调节转盘;54、刻度;55、转动轴;61、储泥箱;62、铲泥板;63、绞龙;64、出泥口;71、旋转电机;72、传动带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43.实施例1:
44.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它包括送泥机构1、设置在送泥机构1上的泥水分离机构2和设置在送泥机构1一端的出泥机构6;所述送泥机构1包括设置在其两端高低不同的支撑座12、设置在支撑座12之间的传送辊13和设置在传送辊13上转动的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14通过传送辊13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高端上方设置有进泥件11,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低端下方设置有落泥口15;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包括设置在传送带14上的底部滤水件21和紧贴设置在传送带14上段两侧的侧部滤水件22,所述底部滤水件21为连接传送带14内外两面的滤水层211,所述侧部滤水件22为竖直设置的滤水网板221;所述底部滤水件21和侧部滤水件22下方设置有导流机构3,所述导流机构3包括与传送带14上段平行设置的排水槽31,所述排水槽31底部开设有出水口32并连接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与出水口32连通的储水箱41,所述储水箱41通过水泵42在传送带14下段上方设置有用于冲刷传送带14表面残留淤泥的喷头43;所述出泥机构6包括设置在落泥口15下方的储泥箱61;所述传送辊13一端与驱动机构7连接驱动。
45.实施例2:
46.如图1-6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它包括送泥机构1、设置在送泥机构1上的泥水分离机构2和设置在送泥机构1一端的出泥机构6;所述送泥机构1包括设置在其两端高低不同的支撑座12、设置在支撑座12之间的传送辊13和设置在传送辊13上转动的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14通过传送辊13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高端上方设置有进泥件11,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低端下方设置有落泥口15;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包括设置在传送带14上的底部滤水件21和紧贴设置在传送带14上段两侧的侧部滤水件22,所述底部滤水件21为连接传送带14内外两面的滤水层211,所述侧部滤水件22为竖直设置的滤水网板221;所述底部滤水件21和侧部滤水件22下方设置有导流机构3,所述导流机构3包括与传送带14上段平行设置的排水槽
31,所述排水槽31底部开设有出水口32并连接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与出水口32连通的储水箱41,所述储水箱41通过水泵42在传送带14下段上方设置有用于冲刷传送带14表面残留淤泥的喷头43;所述出泥机构6包括设置在落泥口15下方的储泥箱61;所述传送辊13一端与驱动机构7连接驱动。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在传送带14上段的较低部上方设置有多段挤压件23,所述多段挤压件23为其底部与传送带14上段上表面间距逐渐缩小的多段挤压块231;所述送泥机构1在多段挤压件23处外侧设置有呈“冖”型的立座9。
47.实施例3:
48.如图1-6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它包括送泥机构1、设置在送泥机构1上的泥水分离机构2和设置在送泥机构1一端的出泥机构6;所述送泥机构1包括设置在其两端高低不同的支撑座12、设置在支撑座12之间的传送辊13和设置在传送辊13上转动的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14通过传送辊13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高端上方设置有进泥件11,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低端下方设置有落泥口15;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包括设置在传送带14上的底部滤水件21和紧贴设置在传送带14上段两侧的侧部滤水件22,所述底部滤水件21为连接传送带14内外两面的滤水层211,所述侧部滤水件22为竖直设置的滤水网板221;所述底部滤水件21和侧部滤水件22下方设置有导流机构3,所述导流机构3包括与传送带14上段平行设置的排水槽31,所述排水槽31底部开设有出水口32并连接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与出水口32连通的储水箱41,所述储水箱41通过水泵42在传送带14下段上方设置有用于冲刷传送带14表面残留淤泥的喷头43;所述出泥机构6包括设置在落泥口15下方的储泥箱61;所述传送辊13一端与驱动机构7连接驱动。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在传送带14上段的较低部上方设置有多段挤压件23,所述多段挤压件23为其底部与传送带14上段上表面间距逐渐缩小的多段挤压块231;所述送泥机构1在多段挤压件23处外侧设置有呈“冖”型的立座9。所述立座9与多段挤压件23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多段挤压块231位置的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底部与多段挤压块231上部通过轴承连接的调节螺柱51,所述调节螺柱51穿过设置在立座9上的调节螺套52且与其配合;所述调节螺柱51顶端设置有调节转盘53;所述多段挤压块231下部与滤水网板221通过转动轴55活动连接。
49.实施例4:
50.如图1-6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它包括送泥机构1、设置在送泥机构1上的泥水分离机构2和设置在送泥机构1一端的出泥机构6;所述送泥机构1包括设置在其两端高低不同的支撑座12、设置在支撑座12之间的传送辊13和设置在传送辊13上转动的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14通过传送辊13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高端上方设置有进泥件11,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低端下方设置有落泥口15;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包括设置在传送带14上的底部滤水件21和紧贴设置在传送带14上段两侧的侧部滤水件22,所述底部滤水件21为连接传送带14内外两面的滤水层211,所述侧部滤水件22为竖直设置的滤水网板221;所述底部滤水件21和侧部滤水件22下方设置有导流机构3,所述导流机构3包括与传送带14上段平行设置的排水槽31,所述排水槽31底部开设有出水口32并连接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与出水口32连通的储水箱41,所述储水箱41通过水泵42在传送带14下段上方设置有用于冲刷传送带14表面残留淤泥的喷头43;所述出泥机构6包括设置在落泥口15下方的储泥箱61;所述传送
辊13一端与驱动机构7连接驱动。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在传送带14上段的较低部上方设置有多段挤压件23,所述多段挤压件23为其底部与传送带14上段上表面间距逐渐缩小的多段挤压块231;所述送泥机构1在多段挤压件23处外侧设置有呈“冖”型的立座9。所述立座9与多段挤压件23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多段挤压块231位置的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底部与多段挤压块231上部通过轴承连接的调节螺柱51,所述调节螺柱51穿过设置在立座9上的调节螺套52且与其配合;所述调节螺柱51顶端设置有调节转盘53;所述多段挤压块231下部与滤水网板221通过转动轴55活动连接。所述立座9上表面在调节转盘53处设置有便于精细调节的刻度54。
51.实施例5:
52.如图1-6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它包括送泥机构1、设置在送泥机构1上的泥水分离机构2和设置在送泥机构1一端的出泥机构6;所述送泥机构1包括设置在其两端高低不同的支撑座12、设置在支撑座12之间的传送辊13和设置在传送辊13上转动的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14通过传送辊13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高端上方设置有进泥件11,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低端下方设置有落泥口15;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包括设置在传送带14上的底部滤水件21和紧贴设置在传送带14上段两侧的侧部滤水件22,所述底部滤水件21为连接传送带14内外两面的滤水层211,所述侧部滤水件22为竖直设置的滤水网板221;所述底部滤水件21和侧部滤水件22下方设置有导流机构3,所述导流机构3包括与传送带14上段平行设置的排水槽31,所述排水槽31底部开设有出水口32并连接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与出水口32连通的储水箱41,所述储水箱41通过水泵42在传送带14下段上方设置有用于冲刷传送带14表面残留淤泥的喷头43;所述出泥机构6包括设置在落泥口15下方的储泥箱61;所述传送辊13一端与驱动机构7连接驱动。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在传送带14上段的较低部上方设置有多段挤压件23,所述多段挤压件23为其底部与传送带14上段上表面间距逐渐缩小的多段挤压块231;所述送泥机构1在多段挤压件23处外侧设置有呈“冖”型的立座9。所述导流机构3在多段挤压件23处的排水槽31正下方设置有紧贴并用于支撑排水槽31下表面的支撑架33;所述立座9在支撑架33下方设置有固定板343,所述固定板343与缓冲压紧件34直接设置有缓冲压紧件34;所述缓冲压紧件34包括一端与支撑架33固定连接的导向杆341,所述导向杆341另一端活动穿过固定板343,所述支撑架33和固定板343之间在导向杆341上设置有用于缓冲支撑的压簧342。
53.实施例6:
54.如图1-6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它包括送泥机构1、设置在送泥机构1上的泥水分离机构2和设置在送泥机构1一端的出泥机构6;所述送泥机构1包括设置在其两端高低不同的支撑座12、设置在支撑座12之间的传送辊13和设置在传送辊13上转动的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14通过传送辊13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高端上方设置有进泥件11,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低端下方设置有落泥口15;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包括设置在传送带14上的底部滤水件21和紧贴设置在传送带14上段两侧的侧部滤水件22,所述底部滤水件21为连接传送带14内外两面的滤水层211,所述侧部滤水件22为竖直设置的滤水网板221;所述底部滤水件21和侧部滤水件22下方设置有导流机构3,所述导流机构3包括与传送带14上段平行设置的排水槽
31,所述排水槽31底部开设有出水口32并连接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与出水口32连通的储水箱41,所述储水箱41通过水泵42在传送带14下段上方设置有用于冲刷传送带14表面残留淤泥的喷头43;所述出泥机构6包括设置在落泥口15下方的储泥箱61;所述传送辊13一端与驱动机构7连接驱动。所述清理机构4在传送带14下段设置有夹持在传送带14上下两侧的脱水辊44,所述脱水辊44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脱水支架45。
55.实施例7:
56.如图1-6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它包括送泥机构1、设置在送泥机构1上的泥水分离机构2和设置在送泥机构1一端的出泥机构6;所述送泥机构1包括设置在其两端高低不同的支撑座12、设置在支撑座12之间的传送辊13和设置在传送辊13上转动的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14通过传送辊13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高端上方设置有进泥件11,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低端下方设置有落泥口15;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包括设置在传送带14上的底部滤水件21和紧贴设置在传送带14上段两侧的侧部滤水件22,所述底部滤水件21为连接传送带14内外两面的滤水层211,所述侧部滤水件22为竖直设置的滤水网板221;所述底部滤水件21和侧部滤水件22下方设置有导流机构3,所述导流机构3包括与传送带14上段平行设置的排水槽31,所述排水槽31底部开设有出水口32并连接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与出水口32连通的储水箱41,所述储水箱41通过水泵42在传送带14下段上方设置有用于冲刷传送带14表面残留淤泥的喷头43;所述出泥机构6包括设置在落泥口15下方的储泥箱61;所述传送辊13一端与驱动机构7连接驱动。所述出泥机构6还包括设置在储泥箱61一端并紧贴落泥口15处传送带14表面的铲泥板62;所述储泥箱61底部设置有用于运泥的绞龙63,所述储泥箱61在绞龙63出料端设置有出泥口64。
57.实施例8:
58.如图1-6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它包括送泥机构1、设置在送泥机构1上的泥水分离机构2和设置在送泥机构1一端的出泥机构6;所述送泥机构1包括设置在其两端高低不同的支撑座12、设置在支撑座12之间的传送辊13和设置在传送辊13上转动的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14通过传送辊13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高端上方设置有进泥件11,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低端下方设置有落泥口15;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包括设置在传送带14上的底部滤水件21和紧贴设置在传送带14上段两侧的侧部滤水件22,所述底部滤水件21为连接传送带14内外两面的滤水层211,所述侧部滤水件22为竖直设置的滤水网板221;所述底部滤水件21和侧部滤水件22下方设置有导流机构3,所述导流机构3包括与传送带14上段平行设置的排水槽31,所述排水槽31底部开设有出水口32并连接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与出水口32连通的储水箱41,所述储水箱41通过水泵42在传送带14下段上方设置有用于冲刷传送带14表面残留淤泥的喷头43;所述出泥机构6包括设置在落泥口15下方的储泥箱61;所述传送辊13一端与驱动机构7连接驱动。所述出泥机构6还包括设置在储泥箱61一端并紧贴落泥口15处传送带14表面的铲泥板62;所述储泥箱61底部设置有用于运泥的绞龙63,所述储泥箱61在绞龙63出料端设置有出泥口64。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用于驱动传送辊13旋转的旋转电机71;所述传送辊13一端与绞龙63一端通过传动带结构72传动连接。
59.实施例9:
60.如图1-6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它包括送泥机构1、设置在送泥机构1上的泥水分离机构2和设置在送泥机构1一端的出泥机构6;所述送泥机构1包括设置在其两端高低不同的支撑座12、设置在支撑座12之间的传送辊13和设置在传送辊13上转动的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14通过传送辊13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高端上方设置有进泥件11,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低端下方设置有落泥口15;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包括设置在传送带14上的底部滤水件21和紧贴设置在传送带14上段两侧的侧部滤水件22,所述底部滤水件21为连接传送带14内外两面的滤水层211,所述侧部滤水件22为竖直设置的滤水网板221;所述底部滤水件21和侧部滤水件22下方设置有导流机构3,所述导流机构3包括与传送带14上段平行设置的排水槽31,所述排水槽31底部开设有出水口32并连接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与出水口32连通的储水箱41,所述储水箱41通过水泵42在传送带14下段上方设置有用于冲刷传送带14表面残留淤泥的喷头43;所述出泥机构6包括设置在落泥口15下方的储泥箱61;所述传送辊13一端与驱动机构7连接驱动。所述排水槽31在靠近传送带14上段一侧开设有用于对过滤水进行导流的导流槽311。
61.实施例10:
62.如图1-6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它包括送泥机构1、设置在送泥机构1上的泥水分离机构2和设置在送泥机构1一端的出泥机构6;所述送泥机构1包括设置在其两端高低不同的支撑座12、设置在支撑座12之间的传送辊13和设置在传送辊13上转动的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14通过传送辊13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高端上方设置有进泥件11,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较低端下方设置有落泥口15;所述泥水分离机构2包括设置在传送带14上的底部滤水件21和紧贴设置在传送带14上段两侧的侧部滤水件22,所述底部滤水件21为连接传送带14内外两面的滤水层211,所述侧部滤水件22为竖直设置的滤水网板221;所述底部滤水件21和侧部滤水件22下方设置有导流机构3,所述导流机构3包括与传送带14上段平行设置的排水槽31,所述排水槽31底部开设有出水口32并连接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与出水口32连通的储水箱41,所述储水箱41通过水泵42在传送带14下段上方设置有用于冲刷传送带14表面残留淤泥的喷头43;所述出泥机构6包括设置在落泥口15下方的储泥箱61;所述传送辊13一端与驱动机构7连接驱动。所述送泥机构1在传送带14下段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过滤水的集水槽8。
63.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送泥件将待处理的淤泥送至传送带上段上方,在重力作用下,淤泥中的水分通过滤水层和滤水网板分离掉落至排水槽中;多段挤压件可以加速这一分离过程,排水槽底部的出水口收集所有过滤水至储水箱,在完成挤压脱水后的淤泥通过落泥口掉落到出泥机构完成出泥;而经过一次滤水的传送带在经过清理机构下方时,储水箱内的过滤水通过水泵和喷头喷洒在传送带内面,将其完成高效清理;最后通过脱水辊实现挤压脱水,准备进入下一次的脱水过程。
6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65.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