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甲醇钠制备用智能温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2698发布日期:2022-10-18 22:5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甲醇钠制备用智能温控设备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钠制备用温度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甲醇钠制备用智能温控设备,属于温度控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液体甲醇钠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带有粘稠性的液体,对氧气很敏感,属于易燃易爆的产品,且极易吸潮,主要用于农药生产、油脂加工行业,还能够为香料和燃料的制作起到了分析试剂的作用,而液体甲醇钠指的是甲醇钠含量在27.5%-30%的甲醇钠的甲醇溶液,液体甲醇钠的制备方法通常有碱法制备和钠法制备两种制备方法,碱法制备的方法通常是将甲醇和氢氧化钠的溶液充分混合后形成甲碱溶液,再将甲碱溶液从反应塔的顶部投入自上而下流入后将甲醇蒸汽从反应塔内侧自下而上流入进行充分反应后制备得到液体甲醇钠,在反应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反应塔的塔底温度为95-110℃,反应塔的夹层温度为85-100℃,但是现有的反应塔只是将甲醇蒸汽注入反应的混合液中,甲醇蒸汽一旦离开混合液就无法保证其反应所需的温度,也不会与混合溶液进行二次混合,会导致甲醇蒸汽的利用率不高。
4.针对以上不足,怎样研究出一种能够保持甲醇蒸汽离开混合液体后仍然能够保持与混合液体反应的温度进行二次混合进而提高甲醇蒸汽利用率的液体甲醇钠制备用智能温控设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反应塔甲醇蒸汽离开混合液体无法保持其反应所需的温度且不进行二次混合导致甲醇蒸汽的利用率不高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液体甲醇钠制备用智能温控设备。
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液体甲醇钠制备用智能温控设备,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料斗、喉管、分流罩、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所述进料斗、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三外壳的外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盘管、第二盘管和第三盘管,所述第三外壳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侧安装有多个进气管,所述第二外壳的内侧设有波纹填料,所述第三外壳的内侧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顶部安装有多个水泵,多个所述水泵的内侧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多个伞状的散流罩,所述散流罩包括抵流盘和位于所述抵流盘底部的多个均匀分布的弧扇板,所述弧扇板的顶部安装有电热膜。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外壳的底部安装有底温盒,所述出料管和所述进气管均贯穿所述底温盒设置,所述底温盒的内侧安装有多个位于所述进气管外侧的电
轴承,31-安装盘,32-安装座,33-紧固螺栓,34-安装耳,35-电加热环,36-第二连接块,37-抵流盘,38-弧扇板,39-第三连接块,40-散热脊,41-孔板,42-电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20.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甲醇钠制备用智能温控设备,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顺次连接的进料斗13、喉管21、分流罩11、第二外壳9和第三外壳7,进料斗13、第二外壳9和第三外壳7的外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盘管12、第二盘管10和第三盘管8,第三外壳7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4,出料管4的一侧安装有多个进气管3,第二外壳9的内侧设有波纹填料17,第三外壳7的内侧安装有安装盘31,安装盘31的顶部安装有多个水泵25,多个水泵25的内侧设有安装杆26,安装杆2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安装块29,安装块29的外侧通过连接杆28连接有多个伞状的散流罩27,散流罩27包括抵流盘37和位于抵流盘37底部的多个均匀分布的弧扇板38,弧扇板38的顶部安装有电热膜42。通过水泵25和散流罩27的设置能够利用水泵25对混合溶液进行二次喷射,进而被散流罩27分散抛洒在波纹填料17的下方,解决了甲醇蒸汽一旦离开混合溶液无法与混合溶液进行二次反应的不足,提高了甲醇的利用率,通过电热膜42的设置能够对喷射的混合溶液进行二次加热,保证了反应需要的温度,通过第三盘管8的设置进一步维持了第三外壳7内侧的温度,促使反应稳定的进行。
2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三外壳7的底部安装有底温盒6,出料管4和进气管3均贯穿底温盒6设置,底温盒6的内侧安装有多个位于进气管3外侧的电加热环35,电加热环35通过多个第二连接块36与底温盒6的内壁底部相互连接。进气管3和出料管4上均安装有电磁阀5。进料斗13的顶部安装有顶板16,顶板16的顶部连接有波纹填料17,波纹填料17的一侧设有出气管15。进料斗13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环状散热脊40。喉管21的内侧安装有电机22,电机22通过多个第三连接块39与喉管21的内壁相互连接,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有倒圆台形的第一连接块24,第一连接块24的外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叶片23,叶片23的底部连接有孔板41,叶片23和孔板41上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圆孔。分流罩11的内侧紧贴波纹填料17的顶部设有圆台形的分流块18,分流块18的内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流管,分流块18的顶部设有与最外侧的分流管相互连接的泄气阀19,泄气阀19的内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液孔20。通过底温盒6的设置能够利用底温盒6内侧的多个电加热环35加热灌入底温盒6内的缓冲液,进而能够对第三外壳7的底部均匀持续的保持塔底温度,促进反应的进行,通过将电加热环35均设置在进气管3的外侧,便于利用电加热环35的加热对进入的甲醇蒸汽,同时能够避免甲醇蒸汽在低温时液化影响反应的进行,通过第二连接块36的设置便于将电加热环35固定安装在底温盒6的内侧。通过电磁阀5的设置便于关断和开启进气管3和出料管4,进而便于控制甲醇蒸汽的进入和甲醇钠甲醇溶液的输出。通过顶板16的设置便于保持进料斗13的密闭,防止混合溶液和甲醇蒸汽外泄导致安全事故,通过波纹填料17的设置便于向进料斗13的内侧注入反应原料溶液,通过出气管15的设置便于将反应未完全的甲醇蒸汽排出排入到甲醇的提纯精炼设备中,进而便于实现甲醇蒸汽的回收利用。通过散热脊40的设置便于增强进料斗13的内壁与内部混合溶液之间的换热,有利于保持混合溶液的反应需求温度。通过电机22的设置便于利用电机22接通电源带
动第一连接块24进而带动多个叶片23和孔板41进行旋转,使得混合溶液从圆孔甩出,实现分流的效果,通过将第一连接块24设置成倒圆台形,能够减少孔板41上的分流死角,便于提高分流的均匀性,同时混合溶液的甩出使得混合溶液处于一定程度的超重状态与溢出的甲醇蒸汽进行反应,进一步提高甲醇蒸汽的利用率。通过圆台形分流块18的设置能够进步扩大分流的面积,进而使得混合溶液被均匀的分流至波纹填料17的内侧,同时泄气阀19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三外壳7的内侧保持微压状态,进而使得反应进行的更加充分,也能够有效避免甲醇蒸汽的快速溢出造成甲醇蒸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多个进液孔20的设置便于将混合溶液通过分流管分流至波纹填料17的内侧与甲醇蒸汽春充分接触进行反应。
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杆26上安装有与安装块29底部相互连接的轴承30。底温盒6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撑腿1,支撑腿1的底部安装有压重板2。水泵25的底部设有安装耳34,安装盘31上安装有与安装耳34相互配合的安装座32,安装耳34和安装座32通过紧固螺栓33相互连接。通过轴承30的设置便于提高安装块29转动的顺滑程度,进而减少摩擦阻力造成的安装块29旋转动能的损失,进而使得安装块29的旋转速度有所提升,促进更大范围的泼洒混合溶液。通过支撑腿1的设置便于实现第三外壳7和第二外壳9的支撑,为收集成品提供操作空间,通过压重板2的设置便于在压重板2上安装配重块,进而避免整体装置倾倒造成安全事故。通过安装耳34、紧固螺栓33和电加热环35的设置便于利用紧固螺栓33贯穿安装耳34和电加热环35后拧紧,实现电机25的固定和安装,同时便于拆卸水泵25以便于水泵25的检修和更换。
2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甲醇钠制备用智能温控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步骤1:使用时将混合充分的甲醇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通过进料管14注入进料斗13的内侧,通过第一盘管12的内侧注入维持混合溶液温度的热介质,热量通过进料斗13内壁上的多个散热脊40传输给进料斗13内侧的混合溶液;步骤2:通过接通电机22的电源带动第一连接块24转动进而带动多个叶片23和孔板41转动,进而使得混合溶液被均匀的甩出去分流至分流罩11的内侧,被进液孔20均匀的泄入分流块18的内侧,通过多个分流管均匀的将混合溶液分布于波纹填料17的内侧;步骤3:同时,通过多个进气管3向第三外壳7和第二外壳9的内侧注入甲醇蒸汽,甲醇蒸汽在波纹填料17的内侧与混合溶液均匀接触,进行第一次反应生成甲醇钠的甲醇溶液和不充分反应的原料溶液进入到第三外壳7的内侧,此时水泵25不断抽吸第三外壳7内的混合溶液喷射到抵流盘37所在的位置,由于偏心的影响,使得安装块29绕着安装杆26旋转,进而将喷射的混合溶液飞洒出去,与溢出混合溶液的甲醇蒸汽再次接触进行反应生成甲醇钠的甲醇溶液,同时电热膜42通电发热加热泼洒的混合溶液和甲醇蒸汽,使二者达到丹樱所需要的温度,多个散流罩27的旋转扰乱第三外壳7内侧的气流,加强电热膜42的进一步散热。
24.综上,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本实施例的液体甲醇钠制备用智能温控设备,通过底温盒6的设置能够利用底温盒6内侧的多个电加热环35加热灌入底温盒6内的缓冲液,进而能够对第三外壳7的底部均匀持续的保持塔底温度,促进反应的进行,通过将电加热环35均设置在进气管3的外侧,便于利用电加热环35的加热对进入的甲醇蒸汽,同时能够避免甲醇蒸汽在低温时液化影响反应的进行,通过第二连接块36的设置便于将电加热环35固定安装在
底温盒6的内侧。通过电磁阀5的设置便于关断和开启进气管3和出料管4,进而便于控制甲醇蒸汽的进入和甲醇钠甲醇溶液的输出。通过顶板16的设置便于保持进料斗13的密闭,防止混合溶液和甲醇蒸汽外泄导致安全事故,通过波纹填料17的设置便于向进料斗13的内侧注入反应原料溶液,通过出气管15的设置便于将反应未完全的甲醇蒸汽排出排入到甲醇的提纯精炼设备中,进而便于实现甲醇蒸汽的回收利用。通过散热脊40的设置便于增强进料斗13的内壁与内部混合溶液之间的换热,有利于保持混合溶液的反应需求温度。通过电机22的设置便于利用电机22接通电源带动第一连接块24进而带动多个叶片23和孔板41进行旋转,使得混合溶液从圆孔甩出,实现分流的效果,通过将第一连接块24设置成倒圆台形,能够减少孔板41上的分流死角,便于提高分流的均匀性,同时混合溶液的甩出使得混合溶液处于一定程度的超重状态与溢出的甲醇蒸汽进行反应,进一步提高甲醇蒸汽的利用率。通过圆台形分流块18的设置能够进步扩大分流的面积,进而使得混合溶液被均匀的分流至波纹填料17的内侧,同时泄气阀19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三外壳7的内侧保持微压状态,进而使得反应进行的更加充分,也能够有效避免甲醇蒸汽的快速溢出造成甲醇蒸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多个进液孔20的设置便于将混合溶液通过分流管分流至波纹填料17的内侧与甲醇蒸汽春充分接触进行反应。通过轴承30的设置便于提高安装块29转动的顺滑程度,进而减少摩擦阻力造成的安装块29旋转动能的损失,进而使得安装块29的旋转速度有所提升,促进更大范围的泼洒混合溶液。通过支撑腿1的设置便于实现第三外壳7和第二外壳9的支撑,为收集成品提供操作空间,通过压重板2的设置便于在压重板2上安装配重块,进而避免整体装置倾倒造成安全事故。通过安装耳34、紧固螺栓33和电加热环35的设置便于利用紧固螺栓33贯穿安装耳34和电加热环35后拧紧,实现电机25的固定和安装,同时便于拆卸水泵25以便于水泵25的检修和更换。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