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47007发布日期:2022-11-26 11:4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空气净化机。


背景技术:

2.在空气净化机领域,一般都是通过过滤网、活性炭等材料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吸收,但要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需要多层滤芯,净化风道就需要一定的长度,故纯风道吸附净化对于生产车间这种污染高、面积大的环境效果有限,且滤芯的更换频率会很高,导致使用成本上升。市面上有部分空气净化机加入水喷淋降尘以增强空气净化效果,且更换水成本比吸附材料低;但要使污染空气达到净化效果需设置数个喷淋区间,喷淋区间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且每个喷淋区间需要设置至少一个喷头,导致一个喷淋区间内需安装较多的管路,为了风道畅通需要较大体积,也使空气净化机整体的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且水更换的时间难以确定,若过早更换水会造成水资源浪费,若过晚更换会造成水的吸附能力饱和,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起不到吸附作用,反而会加大滤芯的吸附量,造成滤芯更频繁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空气净化机。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空气净化机,包括进气系统和水循环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和水循环系统安装在机架上,所述进气系统设有进气口、第一喷淋区间、第二喷淋区间和第三喷淋区间,所述进气口安装在离心风机上,所述离心风机出口与进气风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气风道另一端连接到第一喷淋区间,所述第一喷淋区间与第二喷淋区间、第三喷淋区间组成上下交错开口联通结构;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连接,所述第一水泵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一喷淋区间和第三喷淋区间内的第一喷头组和第三喷头组。
5.在本发明中,所述蓄水箱位于第一喷淋区间、第二喷淋区间和第三喷淋区间的底部,所述第二喷淋区间和第三喷淋区间之间的隔板延伸到蓄水箱液面以下。
6.在本发明中,所述蓄水箱设有另一条通往第二水泵一端的管道,蓄水箱内安装有水质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水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水净化器,所述水净化器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二喷淋区间的第二喷头组,所述第二喷头组包括有多个喷头,喷头排成一排并向两侧倾斜
°
朝上喷淋。
7.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喷头组和第三喷头组包括有多个喷头,所述第一喷头组的喷头分成两排分布在第一喷淋区间左右两侧,两排喷头与第一喷淋区间内风向的夹角为
°
,且两排喷头高度相同,朝向中间喷淋;所述第三喷头组与第一喷头组结构相同。
8.在本发明中,所述水循环系统设有进水口和排污口,所述进水口安装在机架上,所述进水口一端通过管道与水净化器出水端到第二喷头组的管道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管与外界连接;所述排污口位于蓄水箱下方。
9.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喷淋区间安装有用于使喷淋水流形成水帘的第一挡板组,所述第一挡板组位于第一喷头组下方;所述第三喷淋区间安装有用于使喷淋水流形成水帘的第二挡板组,所述第二挡板组位于第三喷头组下方,所述第一挡板组和第二挡板组为层叠结构。
10.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挡板组包括第一左挡板组、第一右挡板组和第一中部挡板组,所述第一左挡板组和第一右挡板组分别位于第一中部挡板组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左挡板组和第一右挡板组的挡板末端覆盖第一中部挡板组的挡板末端。
11.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挡板组结构与第一挡板组相同。
12.在本发明中,所述进气风道为直角转折结构,所述进气风道与离心风机之间设有用于吸收离心风机震动的软管,所述进气风道在直角转折处设有用于提升风压的变径转向管。
13.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三喷淋区间左侧设有吸附区间,所述第三喷淋区间与吸附区间底部联通,所述吸附区间两侧设有吸水海绵,所述吸附区间内设有均风网,所述均风网朝向吸水海绵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微孔。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风道上加上水流喷淋过滤空气,水流喷淋可将空气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过滤掉,减少后续风道中均风网内过滤材料需吸附的污染物,减少过滤材料的更换频率,使得使用成本下降;并且将进气系统和水循环系统集成在一个设备中,并简化了喷淋区间的数量和减小了喷淋区间的体积,节省了安装空间;通过在蓄水箱内安装水质检测装置检测蓄水箱内的水质,将超过水净化器所能处理的净化量时,启动排污口将污水通过导管排放到外界,所述进水口补足流失水分,避免了人工手动更换水,且排污口与进水口可同时工作,可做到排污和补水无缝衔接,使设备内的水量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内部结构正视图;图4为喷淋区间和吸附区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右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进气口、离心风机和进气风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7.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机,包括进气系统1和水循环系统2,所述进气系统1和水循环系统2安装在机架3上,所述进气系统1设有进气口11、第一喷淋区间14、第二喷淋区间15和第三喷淋区间16,所述进气口11安装在离心风机12上,所述离心风机12出口与进气风道13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气风道13另一端连接到第一喷淋区间14,所述第一喷淋区间14与第二喷淋区间15、第三喷淋区间16组成上下交错开口联通结构;所述水循环系统2包括蓄水箱21,所述蓄水箱21通过管道与第一水泵22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2通过
管道连接到第一喷淋区间14和第三喷淋区间16内的第一喷头组251和第三喷头组253。本实施例采用了风道均风网吸附加上水流喷淋降尘来净化空气,大大提高了净化空气的效果,也因加入了水流喷淋降尘,使得均风网内的滤芯减少了需要吸附的污染物,降低了滤芯更换的频率;所述第一喷淋区间14、第二喷淋区间15、第三喷淋区间16和吸附区间17的底部有统一的蓄水箱21,避免了每个喷淋区间的废水独立储存带来的空间浪费和制造成本浪费。
18.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系统1和水循环系统2固定在机架3上,所述机架3将进气系统1和水循环系统2中的每个结构进行定位,使所述进气系统1和水循环系统2能够平稳运行,避免所述进气系统1和水循环系统2因结构发生位移导致系统失效。所述进气系统1和水循环系统2运作时会产生震动和噪声,对用于固定进气系统1和水循环系统2的机架3的结构有不利影响,需要在所述进气系统1和水循环系统2与机架3的连接处安装减震垫片,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垫片减轻了所述进气系统1和水循环系统2传递到机架3的震动,减少了震动对所述机架3的破坏,另外因震动产生的噪音也得到减轻,用户体验得到提高。
19.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11为多承口结构,每一承口在与离心风机1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承口开关111,以防止过滤前空气从闲置承口流出导致过滤效果降低。
20.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风道13为直角转折结构,垂直方向向上延伸后转折为水平方向向左延伸,所述进气风道13与离心风机12之间设有软管131,在所述离心风机12运作时,会产生噪音和震动,为了避免所述离心风机12的震动对进气风道13造成影响,所述软管131可以将离心风机12的震动吸收,并且所述软管131为软性材料,可以避免所述离心风机12的震动时与进气风道13碰撞发出噪音。在所述进气风道13在直角转折处设有变径转向管132,所述进气风道13的下部为正方形管道,在所述变径转向管132转折后管道高度减少,宽度增加,成为窄长长方形管道,在本实施例中,变径后的进气风道13由于狭管效应,风压增加,使第一喷淋区间14的风速提高,喷淋降尘效果加强。
21.进一步地,在所述进气风道13内安装有第一空气检测器41,所述第一空气检测器41可以根据外界的空气质量调整离心风机12的输出功率,当外界空气质量变差时,所述第一空气检测器41加大离心风机12的输出功率,将更多的污染空气输送到进气系统1进行空气净化,以保证一定范围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维持在一定水平。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淋区间14、第二喷淋区间15、第三喷淋区间16和吸附区间17为上下交错开口联通结构,所述第二喷淋区间15和第三喷淋区间16之间的隔板35延伸到蓄水箱21液面以下。利用所述蓄水箱21的液面作为第一喷淋区间14、第二喷淋区间15、第三喷淋区间16和吸附区间17的底隔板,既可以节省设置底隔板的成本,又可以减少所述第一喷淋区间14、第二喷淋区间15和第三喷淋区间16另外设置管道收集废水通往蓄水箱21。
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头组251和第三喷头组253分别设在第一喷淋区间14和第三喷淋区间16的两侧,避免喷头组在风道中央形成风阻,所述第一喷头组251和第三喷头组253包括有多个喷头,所述第一喷头组251的喷头分成两排分布在第一喷淋区间14左右两侧,两排喷头与第一喷淋区间14内风向的夹角为90
°
,且两排喷头高度相同,朝向中间喷淋,使得喷淋出来的水流区域相互交叉重叠,水流与风向相交时,风道内的各部分受到的冲击力一致,使水流更均匀地将风道内的空气浮尘吸收;所述第二喷头组252设在第二喷淋区间15中央靠下方,所述第二喷头组252包括有多个喷头,所述第二喷头组252喷头排成一排并向两侧倾斜45
°
呈v字型向上喷淋,由于所述第二喷淋区间15的风向向上,v字型向上喷淋有
利于在第二喷淋区间15形成水雾,并随风向传到第三喷淋区间16内,使得第三喷淋区间16内更多水分,增强污染物吸附效果;所述第二喷淋区间15与第三喷淋区间16连接处设有导流板151,有利于使第二喷淋区间15生成的水雾输送到第三喷淋区间16内,且导流板151为弧形结构,有利于减少水雾撞上顶板发出的噪音;所述蓄水箱21设有另一条通往第二水泵23一端的管道,蓄水箱内安装有水质检测装置28,所述第二水泵23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水净化器24,所述水净化器24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二喷淋区间15的第二喷头组252。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所述蓄水箱21内的水通过第一水泵22运送到第一喷头组251和第三喷头组253内喷淋,喷淋后回到所述蓄水箱21内,另一方面当所述水质检测装置28检测到蓄水箱21内的水出现污染情况,所述蓄水箱21内的水通过第二水泵23运送到水净化器24进行净化,再从所述第二喷头组252喷淋后回到蓄水箱21内,所述水循环系统2通过两条水循环路线向各喷淋区间内输送水,将本发明内的对水的消耗降到最低,并且通过所述水净化器24,将水流吸收到的污染物净化,恢复水体的吸附效果。
24.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21内可添加消毒药水,使消毒药水通过所述水循环系统2到达第一喷头组251、第二喷头组252和第三喷头组253进行喷淋,对所述第一喷淋区间14、第二喷淋区间15、第三喷淋区间16的污染空气进行消毒。
25.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系统2设有进水口26和排污口27,所述进水口26安装在机架3上,所述进水口26一端通过管道与水净化器24出水端到第二喷头组252的管道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管与外界连接;所述排污口27位于蓄水箱21下方,当所述水质检测装置28检测到蓄水箱21的水质污染程度超过水净化器24所能处理的净化量时,启动排污口27将污水通过导管排放到外界,所述进水口26为补足因排污流失的水向第二喷头组252引进水源,通过第二喷头组252喷淋汇入蓄水箱21内。
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淋区间14安装有用于使喷淋水流形成水帘的第一挡板组31,所述第一挡板组31位于第一喷头组251下方;所述第三喷淋区间16安装有用于使喷淋水流形成水帘的第二挡板组32,所述第二挡板组32位于第三喷头组253下方。
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组31包括第一左挡板组311、第一右挡板组313和第一中部挡板组312,所述第一左挡板组311和第一右挡板组313分别位于第一中部挡板组31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左挡板组311和第一右挡板组313靠近第一中部挡板组312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一中部挡板组312的挡板两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左挡板组311、第一右挡板组313和第一中部挡板组312的挡板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一左挡板组311和第一右挡板组313的挡板末端覆盖第一中部挡板组312的挡板末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挡板组311和第一右挡板组313的挡板末端在喷淋时形成水帘,水帘落到所述第一中部挡板组312上,形成了小型喷淋区间,水流到达所述第一中部挡板组312两末端后也形成了水帘,水帘落在下一层第一左挡板组311和下一层第一右挡板组313上,形成了小型喷淋区间;由于所述第一左挡板组311、第一右挡板组313和第一中部挡板组312为层叠结构,故依据上述情况在由于所述第一左挡板组311、第一右挡板组313和第一中部挡板组312内形成了数个小型喷淋区间,达到了安装多个喷头组以实现多层水喷淋降尘净化的效果,避免了在所述第一喷淋区间14安装多个喷头组造成体积过大。
2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板组32与所述第一挡板组31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挡板组32包括第二左挡板组321、第二右挡板组323和第二中部挡板组322,所述第二左挡板组321和
第二右挡板组323分别位于第二中部挡板组32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左挡板组321和第二右挡板组323靠近第二中部挡板组322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一中部挡板组312的挡板两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二左挡板组321、第二右挡板组323和第二中部挡板组322的挡板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二左挡板组321和第二右挡板组323的挡板末端覆盖第二中部挡板组322的挡板末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板组32在喷淋时形成数个小型喷淋区间,达到了安装多个喷头组以实现多层水喷淋降尘净化的效果,避免了在所述第二挡板组32安装多个喷头组造成体积过大。
2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部挡板组312和第二中部挡板组322角度可调,所述第一中部挡板组312和第二中部挡板组322每个挡板中部固定在机架3上,所述第一中部挡板组312的挡板两侧安装有第一连接件组33,各挡板通过第一连接件组33相互连接,通过移动第一连接件33可对第一中部挡板组312进行角度调整;所述第二中部挡板组322的挡板两侧安装有第二连接件组34,各挡板通过第二连接件组34相互连接,通过移动第二连接件组34可对第二中部挡板组322进行角度调整。
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喷淋区间16左侧设有吸附区间17,所述第三喷淋区间16与吸附区间17底部联通,所述吸附区间17两侧设有吸水海绵171,吸附区间17内设有均风网19,所述均风网19位于第三喷淋区间16与吸附区间17连接处顶部,所述均风网19中部向上凸起至吸附区间17与出风口18连接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均风网19设有微孔,可将吸附区间17内的风压降低,使经过吸附区间17的风更柔和;所述吸水海绵171将经过均风网19的空气内的水分吸收,干燥空气,所述吸水海绵171将吸收到的水分输送回蓄水箱21内,减少本实施例内的水分流失;所述均风网19中部向上凸起增大了均风网19的接触面积,使均风网19能更有效地降低吸附区间17内的风压。
31.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18内设有过滤网181,所述过滤网181设有微孔,可将出风口18内的风压进一步降低,使经过出风口18的风更柔和,并且可将出风口18内空气污染物进一步过滤,使输送到外界的空气更洁净;所述过滤网181外设有第二空气检测器42,当空气完成净化后,所述第二空气检测器42对净化后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根据净化后的空气质量来调整所述第一喷头组251、第二喷头组252和第三喷头组253的喷淋流量。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