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01653发布日期:2022-12-17 16:1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对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极片涂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涂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工艺中,极片两面的浆料通过分别涂布的方式,即先对极片的一面进行涂布烘干,然后进行另一面的涂布烘干。这种单面涂布工艺导致一面涂布层经过两次烘干可能形成过度烘烤,而另一面涂布层只经过一次烘干可能形成烘干不足,同时极片两次通过烘箱,不良率提升,而且效率比较低,能耗大。由此,涂布工艺开始采用双面涂布的工艺。
3.然而,双面涂布工艺虽然能够解决单面涂布的上述缺陷,但是目前的双面涂布方案,即一面涂布后未烘干导致另一面涂布时极片无法有效支撑,在烘箱及外界风场的干扰下,极片发生抖动而难以保证涂布密度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对涂装置,能够通过涂布头对称设置同时涂布,且通过夹入辊组和展平辊组夹紧展平极片,防止极片抖动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涂布的密度一致,提高了涂布质量。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对涂装置,用于对极片进行涂布,所述极片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包括夹入辊组、展平辊组、涂布组件和烘箱,所述夹入辊组用于夹紧所述极片,所述涂布组件包括第一涂布头和第二涂布头,所述第一涂布头和所述第二涂布头在所述极片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涂布头对所述极片的所述第一侧面进行涂布,同时所述第二涂布头对所述极片的所述第二侧面进行涂布,以在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均形成相同的涂布层,所述展平辊组用于展平所述极片,所述烘箱用于对涂布后的所述极片进行烘干,其中,沿所述极片的输送方向,所述夹入辊组、所述展平辊组和烘箱依次设置,至少部分所述展平辊组设置在所述涂布组件的输出端并分设在所述极片的两侧。
6.根据本技术的对涂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对涂装置将涂布组件设置于夹入辊组和展平辊组之间,极片依次经过涂布组件及展平辊组,夹入辊组沿极片的输送方向夹紧极片,在涂布组件的输出端,由展平辊组展平极片,使得处于涂布组件中的极片能够被展平辊组绷紧,能够减小涂布时极片的抖动,且涂布组件中设置有在极片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涂布头和第二涂布头,第一涂布头和第二涂布头同时涂布极片的两侧,涂布时极片两侧的冲击力相互抵消,保证了涂布密度一致的同时也防止了涂布引起抖动,提高了涂布质量。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布头抵持所述极片的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涂布头抵持所述极片的所述第二侧面。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布头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存在第一距离h1,所述第二涂布头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存在第二距离h2,所述涂布层具有设定的第一厚度d,所述第
一距离h1、所述第二距离h2与所述第一厚度d相等。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涂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涂布头和/或所述第二涂布头,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涂布头和所述第二涂布头之间的距离。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展平辊组包括多个展平辊,多个所述展平辊在所述极片的两侧对称均布,所述展平辊包括辊筒和辊肩,所述辊肩环绕于所述辊筒的外周,所述辊肩相对于所述辊筒沿所述辊筒的径向凸出,所述第一涂布头在所述第一侧面涂布形成多个所述涂布层,所述第二涂布头在所述第二侧面上涂布形成多个所述涂布层,同一侧面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涂布层之间限定出留白区,所述辊肩用于与所述留白区抵持,所述辊筒与所述涂布层之间具有间隔。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辊肩包括第一辊肩和第二辊肩,所述第一辊肩与所述第二辊肩沿所述辊筒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辊肩周向的表面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一斜槽,所述第二辊肩的周向的表面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二斜槽,所述第一斜槽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辊筒的轴向,所述第二斜槽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辊筒的轴向,且所述第一斜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斜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辊筒的轴向的倾斜方向相反。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展平辊包括第一展平辊和第二展平辊,在所述极片的所述输送方向的同一侧上,所述第一展平辊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展平辊的轴线与所述输送方向存在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展平辊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展平辊的轴线与所述输送方向存在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值相同,所述第一展平辊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展平辊的倾斜方向相反。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展平辊组还包括第三展平辊,所述第三展平辊设置在所述涂布组件的输入端且设置在所述极片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三展平辊的输入侧的所述极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展平辊的输出侧的所述极片的延伸方向不同。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箱包括沿所述极片的传输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烘干部和第二烘干部,所述第一烘干部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烘干部与所述烘箱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烘干部与所述烘箱的出口连通。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涂装置还包括多个抑制抖动辊,多个所述抑制抖动辊分别设置于所述烘箱的入口与出口,用于抑制所述极片抖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涂装置还包括放卷机构、收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设置于所述夹入辊组的输入端,所述放卷机构用于对所述极片进行放卷,所述收卷机构设置于所述烘箱的输出端,所述收卷机构用于对所述极片进行收卷。
17.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对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中涂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1中另一种实施例的涂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1中展平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图5中一种实施例的展平辊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图6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26.图8为图6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27.图9为图5中另一种实施例的展平辊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图1中对涂装置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夹入辊组100,展平辊组200,涂布组件300,烘箱400,极片500,第一侧面510,第二侧面520,涂布层530,第三展平辊800,第一螺纹810,第二螺纹820;
30.第一涂布头310,第二涂布头320;
31.调节机构600;
32.展平辊210,辊筒211,辊肩212,留白区540;
33.第一辊肩213,第二辊肩214,第一斜槽215,第二斜槽216;
34.第一展平辊220,第二展平辊230;
35.第一烘干部410,第二烘干部420;
36.抑制抖动辊610;
37.放卷机构700,收卷机构710,转向辊720。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41.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2.本技术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对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
1中涂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另一种实施例的涂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展平辊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一种实施例的展平辊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6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5中另一种实施例的展平辊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中对涂装置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44.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涂装置,用于对极片500进行涂布,极片50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510和第二侧面520,包括夹入辊组100、展平辊组200、涂布组件300和烘箱400。夹入辊组100用于夹紧极片500。展平辊组200用于展平极片500。涂布组件300包括第一涂布头310和第二涂布头320,第一涂布头310和第二涂布头320在极片500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涂布头310对极片500的第一侧面510进行涂布,同时第二涂布头320对极片500的第二侧面520进行涂布,以在第一侧面510及第二侧面520均形成相同的涂布层530。烘箱400用于对涂布后的极片500进行烘干。其中,沿极片500的输送方向,夹入辊组100、展平辊组200和烘箱400组依次设置,至少部分展平辊组200设置在涂布组件300的输出端并分设在极片500的两侧。
45.参照图1和图2。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极片500的输送方向为长度方向,极片500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垂直,夹入辊组100与展平辊组200分别在涂布组件300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夹紧极片500,使得涂布组件300内的极片500能够在长度方向上绷紧,防止极片500在长度方向上存在褶皱从而影响涂布效果,此外,展平辊组200还能在极片500的宽度方向上使极片展平绷直,防止极片500在宽度方向上存在褶皱或者偏移从而影响涂布效果。
46.对涂装置将涂布组件300设置于夹入辊组100和展平辊组200之间,极片500依次经过涂布组件300及展平辊组200,夹入辊组100沿极片500的输送方向夹紧极片500,在涂布组件300的输出端,由展平辊组200展平极片500,使得处于涂布组件300中的极片500能够被展平辊组200绷紧,能够减小涂布时极片500的抖动,且涂布组件300中设置有在极片500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涂布头310和第二涂布头320,第一涂布头310和第二涂布头320同时涂布极片500的两侧,涂布时极片500两侧的冲击力相互抵消,保证了涂布密度一致的同时也防止了涂布引起抖动,提高了涂布质量。
47.参照图1和图3。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涂布头310抵持极片500的第一侧面510,第二涂布头320抵持极片500的第二侧面520。第一涂布头310和第二涂布头320同时涂布极片500的两侧,涂布时极片500两侧的冲击力相互抵消,保证了涂布密度一致的同时也防止了涂布引起抖动,提高了涂布质量。
48.参照图1和图4。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涂布头310与第一侧面510之间存在第一距离h1,第二涂布头320与第二侧面520之间存在第二距离h2,涂布层530具有设定的第一厚度d,第一距离h1、第二距离h2与第一厚度d相等。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涂布头310涂布时,第一涂布头310的端部与第一侧面510之间留有供涂布层530覆盖的空间;第二涂布头320涂布时,第二涂布头320的端部与第二侧面520之间留有供涂布层530覆盖的空间,涂布时极片500两侧的冲击力相互抵消,保证了涂布密度一致的同时也防止了涂布引起极片500抖动,提高了涂布质量。
49.参照图10。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涂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600,调节机构600连接于第一涂布头310和第二涂布头320,但是不限定于此,调节机构600还可以只连接第一涂布头310和第二涂布头320中的一个,调节机构600用于调节第一涂布头310和第二涂布头
320之间的距离。第一涂布头310和第二涂布头320对极片500进行涂布的工作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偏移,导致第一涂布头310和第二涂布头320相对于极片500并不对称,从而在涂布时极片500两侧的冲击力不能相互抵消,不能保证涂布密度一致,也不能防止涂布引起极片500抖动。因此,应用调节机构600调节第一涂布头310和第二涂布头320之间的距离,保持第一涂布头310和第二涂布头320在极片500的两侧对称设置,也就是说保持第一涂布头310与第一侧面510的距离,始终等同于第二涂布头320与第二侧面520的距离,使涂布时极片500两侧的冲击力相互抵消,保证了涂布密度一致的同时也防止了涂布引起极片500抖动,提高了涂布质量。
50.参照图1、图2和图5。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展平辊组200包括多个展平辊210,多个展平辊210设置在涂布组件300的输出端并在极片500的两侧对称均布,展平辊210包括辊筒211和辊肩212,辊肩212环绕于辊筒211的外周,辊肩212相对于辊筒211沿辊筒211的径向凸出,辊肩212沿辊筒211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涂布头310在第一侧面510涂布形成多个涂布层530,第二涂布头320在第二侧面520上涂布形成多个涂布层530,同一侧面上相邻的两个涂布层530之间限定出留白区540,辊肩212用于与留白区540抵持,辊筒211与涂布层530之间具有间隔。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辊肩212与留白区540抵持,随着极片500输送,极片500的留白区540通过辊肩212带动展平辊210转动,辊筒211与涂布层530之间具有间隔。由此,极片500经过涂布组件300涂布之后,涂布层530还未烘干,通过辊肩212与相邻涂布层530之间限定的留白区540抵持,避免了展平辊210破坏极片500的涂布层530,同时也实现了展平辊210对极片500的宽度方向上的展平绷直,使得极片500的输送更加稳定,减小极片500在输送过程中所发生的褶皱对涂布质量和烘干质量的影响,提高了涂布质量和烘干效果。
51.参照图1至图2、图5,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展平辊组200包括两个展平辊210,两个展平辊210在极片500的两侧对称均布,辊肩212包括第一辊肩213和第二辊肩214,第一辊肩213与第二辊肩214沿辊筒211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辊肩213周向的表面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一斜槽215,第二辊肩214的周向的表面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二斜槽216。参照图5至图8,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斜槽215的延伸方向倾斜于辊筒211的轴向,第二斜槽216的延伸方向倾斜于辊筒211的轴向,且第一斜槽215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斜槽216的延伸方向相对于辊筒211的轴向的倾斜方向相反。其中,第一斜槽215与辊筒211轴轴线的夹角与第二斜槽216与辊筒211轴线的夹角相等,第一斜槽215与第二斜槽216呈“内八”或者“外八”的样式,对称地分布在辊筒211上,第一斜槽215和第二斜槽216的对称设置,可以让第一斜槽215和第二斜槽216分别在极片500上产生方向相反且大小相等的拉力,以将极片500均匀的展平,提高了展平效果。
52.参照图5和图9。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展平辊210包括第一展平辊220和第二展平辊230,在极片500的输送方向的同一侧上,第一展平辊220倾斜设置且第一展平辊220的轴线与输送方向存在第一夹角,第二展平辊230倾斜设置且第二展平辊230的轴线与输送方向存在第二夹角,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角度值相同,第一展平辊220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展平辊230的倾斜方向相反。其中,第一展平辊220与第二展平辊230呈“内八”或者“外八”的样式,对称地分布在极片500的宽度方向上,第一展平辊220和第二展平辊230的对称设置,可以让第一展平辊220和第二展平辊230分别在极片500上产生方向相反且大小相等的拉力,
以将极片500均匀的展平,提高了展平效果。
53.参照图1、图5和图9。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展平辊组200还包括第三展平辊800,第三展平辊800设置在涂布组件300的输入端并设置在待涂布极片500的一侧,第三展平辊800的输入侧的极片500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展平辊800的输出侧的极片500的延伸方向不同。第三展平辊800的实现形式为左右旋螺纹展平辊,第三展平辊800包括辊筒211,辊筒211的表面环绕设置有螺纹。螺纹包括第一螺纹810和第二螺纹820,第一螺纹810与第二螺纹820沿辊筒211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螺纹810的延伸方向倾斜于辊筒211的轴向,第二螺纹820的延伸方向倾斜于辊筒211的轴向,且第一螺纹810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螺纹820的延伸方向相对于辊筒211的轴向的倾斜方向相反。其中,第一螺纹810与辊筒211轴轴线的夹角与第二螺纹820与辊筒211轴线的夹角相等,第一螺纹810与第二螺纹820呈“内八”或者“外八”的样式,对称地分布在辊筒211上,第一螺纹810和第二螺纹820的对称设置,极片500绕设在第三展平辊800上,第三展平辊800上的第一螺纹810和第二螺纹820与极片500接触,在极片500上产生方向相反且大小相等的拉力,以将极片500均匀的展平,提高了展平效果。
54.更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展平辊800的实现形式为左右旋螺纹展平辊,但不限定于此,第三展平辊800的实现形式还可以替换为弧形展平辊,胶条展平辊及铝片移动展平辊等。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展平辊800还可以设置动力装置驱使第三展平辊800转动,以此实现第三展平辊800对极片500的夹紧。
55.参照图1和图10。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烘箱400包括沿极片500的传输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烘干部410和第二烘干部420,第一烘干部410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第一烘干部410与烘箱400的入口连通,第二烘干部420与烘箱400的出口连通。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烘干部410与烘箱400的入口连通。若涂布后的极片500沿水平方向放置,由于重力作用极片500会产生向下弯曲的变形,导致涂布层530产生褶皱从而影响涂布层530的展平烘干,也会因为重力的作用导致涂布后的涂布层530的涂料滴落,所以第一烘干部410沿竖直方向设置,能够避免极片500受重力的影响产生向下弯曲的变形,从而提高了涂布层530的烘干效果。然而,由于烘箱400的长度一般为60米以上,设置整个烘箱400沿竖直方向放置不利于空间布置,因此烘箱400还包括第二烘干部420,第一烘干部410与第一烘干部410连接,且连接处为弯折区域,由竖直方向弯曲为水平方向,由于极片500于第一烘干部410已经进行了第一阶段的烘干,即使极片500不再沿竖直方向输送也不会因为重力作用而导致涂料滴落,同时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更加利于烘箱400的布置。更多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烘箱400采用的是气浮烘箱400,可以避免极片500与烘箱400直接接触从而破坏极片500的涂布层530,保证了极片500的涂布效果和烘干效果。
56.继续参照图1和图10。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涂装置还包括多个抑制抖动辊610,多个抑制抖动辊610分别设置于烘箱400的入口与出口,用于抑制极片500抖动。由于烘箱400工作时暖风烘干极片500会引起极片500的抖动,从而抖动传递到涂布处的极片500影响涂布效果,或者传递到收卷处的极片500影响正常收卷。因此,在烘箱400的入口与出口分别设置抑制抖动辊610,抑制烘箱400工作时的极片500抖动传递,从而保证极片500的涂布效果及极片500的正常收卷。
57.参照图10。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涂装置还包括放卷机构700、收卷机构710,放卷机构700设置于夹入辊组100的输入端,放卷机构700用于对极片500进行放卷,收卷机
构710设置于烘箱400的输出端,收卷机构710用于对极片500进行收卷。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涂装置还包括多个转向辊720,其中,转向辊720、收卷装置和放卷装置都可以在本领域常规的设备中进行选择。放卷装置对极片500进行输出,收卷装置对烘干后的极片500进行回收,极片500的输送方向,即为极片500自放卷装置输送至收卷装置的方向。极片500的输送路径中还设置有多个转向辊720对极片500进行张紧,以限定极片500的具体路径并确保极片500的紧绷,从而减小极片500在输送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褶皱和弯折,防止了涂布引起极片500抖动,提高了涂布质量。
5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