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物料混合系统

文档序号:32703913发布日期:2022-12-27 23:2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体物料混合系统

1.本发明涉及物料的混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固体物料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制药行业,混合设备不可或缺。混合设备可以把不同成分的原料均匀混合在一起称为复方药剂。当然混合设备还能作为化学反应的发生装置,增加物料接触面积以及用于一些原料药的溶解。很多生产企业在粉料的混合设备上选择双锥或方锥混合机,双锥和方锥混合机的混合效果大家都有目共睹,都是非常出色的混合设备。但这两种混合机也有缺点,例如:混合筒体是固定不可拆卸的,在一批次物料混合过程中,另一批次的物料无法准备就绪,这期间会浪费一定量的时间,且上料过程较为不方便,均需要工作人员站在搭建的平台上进行加料。
3.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双锥和方锥混合设备的上述问题,专门设计了新型的提升式料斗混合机,提升式料斗混合机将混合料斗设计成对夹提升式,与混合机主体分离。在使用时,混合料斗被自动夹紧并提升至设定位置,随后即可进行正常的混合作业。可以配备多个料斗,工作人员可以进行预上料,等到一批次物料混合完毕,立即进行下一批次的混合,节省了较为可观的时间。
4.无论双锥混合机、方锥混合机或提升式料斗混合机,均无法实现自动配料,并且物料的转运、投料都需要人工操作,该过程需要耗费较多的工时;对于提升式料斗混合机,需要提升机构将其料斗提升到一定高度,再进行旋转混合操作,这对提升机构的结构强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导致料斗及其盛装的物料重量受到相应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配料、混合功能,且集成为一体的固体物料混合系统。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体物料混合系统,其包括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架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顶部的支撑平台,以及料桶,放置于所述底座上;桶盖,其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料桶内物料混匀的搅拌装置;提升装置,固定设置在底座或支撑架上,与所述搅拌装置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搅拌装置垂直升降,搅拌装置被提起后可使其与所述料桶脱离;投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用于投放固体物料;料斗装置,包括承重传感装置,其进口连接所述投料装置;螺旋输送装置,其进料端与所述料斗装置出料端可转动连接,出料端与所述桶盖可拆卸连接;夹持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或支撑架上,用于夹紧所述料桶使其定位;
配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配料漏斗以及至少一根与配料漏斗连接的上料管道,所述配料漏斗的底部出口通过供料管与所述桶盖可拆卸连接。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料桶的料桶支撑装置,所述料桶支撑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平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板上的三个支撑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圆形的支撑盘、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板上的多个支腿,所述支腿延伸至所述底座外,支腿末端固定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脚轮,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叉车货叉的插槽,所述插槽向上贯穿所述支撑盘。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投料装置包括与所述料斗装置连接的投料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投料支撑座上的固定罩和铰连在所述固定罩上的活动罩,所述投料支撑座的端口处设置有支撑网板,所述支撑网板中部开设有走刀间隙,所述投料支撑座内设置有破包机构,所述破刀机构位于所述支撑网板的下方,所述破刀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走刀间隙中的刀片及带动所述刀片沿所述走刀间隙移动的破包驱动机构。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网板为两端高中间低的“v”字型结构,所述走刀间隙开设与支撑网板的最低部,所述走刀间隙的边沿处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防滑凸楞。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螺旋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输送筒上的支腿,所述支腿底部设置有支撑轮,底座或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圆弧形的支撑轨道。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夹持支撑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夹持支撑座上的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铰连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设置有控制二者同步动作的联动机构,所述支撑横梁中部还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呈“v”字型与圆柱形的料桶相适配。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夹臂中部铰连的第一螺筒、与所述第二夹臂中部铰连的第二螺筒,所述第一螺筒内设置有第一螺杆,第二螺筒内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支撑横梁中部转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两端通过万向节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端部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手轮。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臂端部铰连设置有第一夹杆,所述第二夹臂端部铰连设置有第二夹杆,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呈“v”字型与圆柱形的料桶相适配。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提升支撑座,所述提升支撑座上垂直固定设置有导向立柱,导向立柱上套装设置有提升连接座,所述提升连接座与所述搅拌装置固定连连接,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提升连接座沿所述导向立柱垂直升降的提升驱动机构。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立柱顶部的第三减速电机、与所述第三减速电机连接的提升丝杠、设置在所述提升丝杠上的丝母,所述导向立柱为中空结构,导向立柱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提升丝杠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导向立柱内,所述导向立柱两侧开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丝母两侧通过固定设置的耳轴穿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提升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立柱外壁上分布设置至少三个导向杆,所述提升连接座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向滑轮。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固体物料混合系统,底座、支撑架和支撑平台共同形成固体物料混合系统的钢结构支撑框架,将投料装置、料斗装置、螺旋输送装置、除尘装置、夹持装置、搅拌装置、提升装置、配料装置集成在一个矩形的钢结构支撑框架上,使得固体物料混合系统同时具备自动化的配料和搅拌混匀的功能,在配料过程中节省了人力资源,在混匀环节,可以采用多个料桶更替,一个料桶中物料混匀后,被移出后直接放置另一个空的料桶可进行下一批次的物料配置和混匀操作,大大提高了混合系统的工作效率。
17.本发明所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系统,具有集约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可节省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隐藏支撑架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发明螺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发明夹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发明夹持装置的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发明提升装置和搅拌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发明提升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发明破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是本发明图9中a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11是本发明破包装置中支撑网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2是本发明料桶支撑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0.图13是本发明料桶支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14是本发明料桶支撑装置移出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2.其中:1底座;2支撑架;3支撑平台;4投料装置;4-1投料支撑座、4-2第一端板、4-3支撑网板、4-4固定罩、4-5活动罩、4-6走刀间隙、4-7刀片、4-8导向杆、4-9刀座、4-10破包丝杠、4-11防滑凸楞、4-12第二端板;5料斗装置;5-1料斗、5-2料斗支撑柱、5-3重力传感装置、5-4旋转卸料阀、5-5连接管、5-6安装板、5-7第一传感器、5-8第二传感器;6螺旋输送装置;6-1第一减速电机、6-2输送筒、6-3出料管口、6-4支腿、6-5支撑轮、6-6支撑轨道、6-7第一感应部件、6-8第二感应部件、6-9螺旋叶片、6-10进料管口;7除尘装置;
7-1引风机、7-2引风管道;8夹持装置;8-1夹持支撑座、8-2支撑横梁、8-3第一夹臂、8-4第一螺筒、8-5第一螺杆、8-6第一夹杆、8-7手轮、8-8第一连接块、8-9定位座、8-10定位杆、8-11缓冲定位柱、8-12第三感应器、8-13第二夹臂、8-14第二螺筒、8-15第二螺杆、8-16第二夹杆、8-17第二连接块、8-18万向节、8-19传动轴、8-20第四感应器、8-21第四感应部件;9料桶;10桶盖;11搅拌装置;11-1第二减速电机、11-2搅拌桨;12提升装置;12-1提升支撑座、12-2提升连接座、12-3导向立柱、12-4第三减速电机、12-5提升丝杠、12-6第一轴承座、12-7第二轴承座、12-8丝母、12-9导向槽、12-10导向滑轮、12-11导向轨、12-12第五感应器、12-13第五感应部件;12-14第六感应器、12-15第六感应部件、12-16耳轴;13配料装置;13-1配料漏斗、13-2上料管道、13-3振动器、13-4供料管;14料桶支撑装置;14-1支撑盘、14-2支撑座、14-3支撑平板、14-4限位板、14-5滑轨、14-6支腿、14-7脚轮、14-8滑块、14-9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34.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固体物料混合系统,其包括底座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支撑架2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顶部的支撑平台3,以及料桶9、桶盖10、提升装置12、搅拌装置11、投料装置4、料斗装置5、螺旋输送装置6、夹持装置8、配料装置13、料桶支撑装置14。支撑平台3上可以载人,由人工向投料装置4投入物料。
35.所述底座1为矩形平台结构,用于承载固体物料混合系统中上述装置,所述支撑架2包括多个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多个钢结构立柱,所述底座1、支撑架2和支撑平台3共同形成固体物料混合系统的钢结构支撑框架。
36.所述料桶9放置于所述底座1上,料桶9为圆柱形桶状结构,其顶部敞口。料桶9用于盛放固体物料,所述固体物料包括粉剂、固体颗粒等,粉剂、固体颗粒等固体物料由所述投料装置4经料斗装置5和螺旋输送装置6定量投放至料桶9内,配料装置13用于将不同于投料装置4内的固体物料定量投入至料桶9,经过所述搅拌装置11进行搅拌混匀。搅拌过程中料桶9由所述夹持装置8夹持固定。系统可包括多个料桶9,当一批物料搅拌均匀后,由叉车将盛有混匀的固体物料搬运至下一操作流程中进行后续操作,同时可将备用的料桶放置在底座1上进行下一批次的物料投放及混匀操作,缩短了混合系统停车时间,并且在投料装置4、料斗装置5、螺旋输送装置6和配料装置13的共同作用下,可实现自动定量投料,提高效率,
节省人工工时。
37.所述桶盖10为圆形结构,其用于安装在所述料桶9顶部敞口端,将料桶9封闭,所述搅拌装置11固定设置在所述桶盖10上;如图7所示,所述搅拌装置11包括第二减速电机11-1和搅拌桨11-2,所述第二减速电机11-1固定在所述桶盖10上方,所述搅拌桨11-2位于所述桶盖10下方,搅拌桨11-2由所述第二减速电机11-1驱动。
38.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提升装置1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提升装置12与所述搅拌装置11固定连接,提升装置12用于带动所述搅拌装置11垂直升降,搅拌装置11被提起后可使其与所述料桶9脱离,既搅拌桨11-2的最低端完全脱离料桶9,并且高于料桶9,以便于料桶9被移出或重新放置料桶9。所述支撑平台3的高度足够高,或者提升装置12和搅拌装置11的顶部镂空,使支撑平台3不会干涉搅拌装置11的升降。
39.当搅拌装置11被提升至高位,需要人工或叉车将搅拌均匀后的料桶9搬离混合系统,但是由于料桶9处于混合系统的钢结构支撑框架,无论人工操作还是叉车操作,都受到空间的限制,尤其是叉车将料桶9端起时,需要严格控制好高度,否则会导致料桶9撞击到其他装置。为此,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用于承载所述料桶9的料桶支撑装置14,料桶支撑装置14能够平移至混合系统的钢结构支撑框架之外,便于料桶9被搬离或重新放置。
40.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提升装置12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提升支撑座12-1,所述提升支撑座12-1上垂直固定设置有导向立柱12-3,导向立柱12-3上套装设置有提升连接座12-2,所述提升连接座12-2与所述搅拌装置11固定连连接,所述提升装置12还包括驱动所述提升连接座12-2沿所述导向立柱12-3垂直升降的提升驱动机构。
41.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立柱12-3顶部的第三减速电机12-4、与所述第三减速电机12-4连接的提升丝杠12-5、设置在所述提升丝杠12-5上的丝母12-8,所述导向立柱12-3为中空结构,导向立柱12-3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第一轴承座12-6和第二轴承座12-7,所述提升丝杠12-5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座12-6和第二轴承座12-7设置在所述导向立柱12-3内,所述导向立柱12-3两侧开设置有导向槽12-9,所述丝母12-8两侧通过固定设置的耳轴12-16穿过所述导向槽12-9与所述提升连接座12-2固定连接。
42.所述导向立柱12-3外壁上分布设置至少三个导向杆12-11,所述提升连接座12-2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12-11相适配的导向滑轮12-10。
43.所述提升支撑座12-1上固定设置有第五感应器12-12,提升连接座12-2下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五感应器12-12相对应的第五感应部件12-13,第五感应器12-12和第五感应部件12-13用于识别提升连接座12-2已处于低位的预设位置,此时桶盖10扣合在料桶9顶端;导向立柱12-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六感应器12-14,提升连接座12-2上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六感应器12-14相对应的第六感应部件12-15,第六感应器12-14和第六感应部件12-15用于识别提升连接座12-2已处于高位的预设位置,此时搅拌装置11完全脱离料桶9,可以将料桶9移出。
44.如图12至图14所示,所述料桶支撑装置14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支撑平板14-3、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板14-3上的三个支撑座14-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4-2上的圆形的支撑盘14-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板14-3上的多个支腿14-6,所述支腿14-6延伸至所述底座1外,支腿14-6末端固定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脚轮14-7,支撑座14-2之间设
2,料斗5-1的顶部进口与所述投料装置4的投料支撑座4-1连接。所述料斗支撑柱5-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料斗支撑柱5-1上设置有用于实施检测料斗5-1总重量的重力传感装置5-3,所述料斗5-1底部出口端设置有旋转卸料阀5-4,所述旋转卸料阀5-4出口设置连接管5-5,所述连接管5-5用于和螺旋输送装置6连接。在连接管5-5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传感器5-7和第二传感器5-8。
51.如图4所示,所述螺旋输送装置6的进料端与所述料斗装置5出料端可转动连接,出料端与所述桶盖10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螺旋输送装置6可以旋转,脱离桶盖10,以便于桶盖10和搅拌装置11被垂直提升。
52.所述螺旋输送装置6包括第一减速电机6-1、输送筒6-2、置于输送筒6-2内的螺旋叶片6-9,所述螺旋叶片6-9由所述第一减速电机6-1驱动,输送筒6-2一端设置有进料管口6-10,另一端设置有出料管口6-3,所述进料管口6-10与所述连接管5-5转动连接,所述出料管口6-3与所述桶盖10可拆卸连接。所述输送筒6-2底部靠近所述进料管口6-1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支腿6-4,所述支腿6-4底部设置有支撑轮6-5,底座1或支撑架2上固定设置有圆弧形的支撑轨道6-6。当所述螺旋输送装置6旋转的时候支撑轮6-5沿所述支撑轨道6-6行走,其旋转幅度使进料管口6-10完全脱离桶盖10的正上方即可。
53.所述输送筒6-2上位于所述进料管口6-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感应部件6-7和第二感应部件6-8,所述第一感应部件6-7和第二感应部件6-8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传感器5-7和第二传感器5-8,出料管口6-3与所述桶盖10连接时,所述第一感应部件6-7对准所述第一传感器5-7,第一传感器5-7识别所述第一感应部件6-7后系统识别所述螺旋输送装置6位于可连接所述桶盖的第一位置。出料管口6-3与所述桶盖10脱离时,螺旋输送装置6旋转至第二传感器5-8识别到第二感应部件6-8,系统识别所述螺旋输送装置6位于第二位置,此时出料管口6-3完全离开桶盖10的正上方。
54.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夹持装置8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用于夹紧所述料桶9使其定位,确保在搅拌的过程中料桶9不会产生位移和剧烈晃动。
55.所述夹持装置8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夹持支撑座8-1、固定设置在所述夹持支撑座8-1上的支撑横梁8-2,所述支撑横梁8-2的左右两端分别铰连第一夹臂8-3和第二夹臂8-13,所述第一夹臂8-3和第二夹臂8-13之间设置有控制二者同步动作的联动机构,所述支撑横梁8-2中部还设置有定位杆8-10,所述定位杆8-10呈“v”字型与圆柱形的料桶9相适配。所述支撑横梁8-2中部固定设置定位座8-9,所述定位杆8-10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座8-9上,所述定位座8-9中部还设置有缓冲定位柱8-11,所述缓冲定位柱8-11位于“v”字型定位杆8-10中部,缓冲定位柱8-11与定位座8-9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图未示出),定位座8-9上设置有与所述缓冲定位柱8-11尾部相对应的第三感应器8-12,在放置料桶9时,料桶9向定位杆8-10内移动,并挤压缓冲定位柱8-11使其尾部逐渐靠近第三感应器8-12,当第三感应器8-12识别到缓冲定位柱8-11时,则系统识别料桶9放置到位,同时第一夹臂8-3和第二夹臂8-13动作,实施夹紧。
56.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夹臂8-3中部铰连的第一螺筒8-4、与所述第二夹臂8-13中部铰连的第二螺筒8-14,所述第一螺筒8-4内设置有第一螺杆8-5,第二螺筒8-14内设置有第二螺杆8-15,所述支撑横梁8-2中部转动设置有传动轴8-19,所述传动轴8-19两端通过万向节8-18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杆8-5和第二螺杆8-15连接,所述第一螺杆8-5的端部设
置有驱动其转动的手轮8-7。所述第一夹臂8-3端部铰连设置有第一夹杆8-6,所述第二夹臂8-13端部铰连设置有第二夹杆8-16,所述第一夹杆8-6和第二夹杆8-16呈“v”字型与圆柱形的料桶9相适配。
57.所述第一夹臂8-3和第二夹臂8-13均采用c型槽钢,在其槽内通过销轴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块8-8和第二连接块8-17,第一夹臂8-3和第二夹臂8-13的侧壁上开设用于使第一螺筒8-4和第二螺筒8-14穿过的矩形槽孔(图未示出),所述第一螺筒8-4穿过所述第一夹臂8-3上的槽孔,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块8-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筒8-14穿过所述第二夹臂8-13上开设的矩形槽孔,且与所述第二连接块8-17固定连接。
58.通过手轮8-7旋转第一螺杆8-5,第一螺杆8-5和第一螺筒8-4发生相对位移,带动第一夹臂8-3靠近或远离料桶9,第一螺杆8-5通过万向节8-18和传动轴8-19带动第二螺杆8-15同步转动,使第二夹臂8-13同步靠近或远离料桶9。所述支撑横梁8-2上设置有第四感应器8-20,在第一夹臂8-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感应器8-20相对于的第四感应部件8-21,当第一夹臂8-3向内收紧到预设位置时,第四感应器8-20感应到第四感应部件8-21,则表示夹持装置8夹紧操作到位。
59.所述螺旋输送装置6中的支撑轨道6-6固定设置在支撑横梁8-2上,支撑横梁8-2为所述支撑轨道6-6提供了安装的平台基础。
60.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配料装置13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架2上的配料漏斗13-1以及至少一根与配料漏斗13-1连接的上料管道13-2,所述配料漏斗13-1的底部出口通过供料管13-4与所述桶盖10可拆卸连接。所述配料漏斗13-1置于较高位置,上料管道13-2的进料口设置在底座1边缘,便于和粉剂物料输送装置连接。多个上料管道13-2可实现多种物料的输送和配置。所述配料漏斗13-1底部设置有振动器13-3,所述振动器13-3工作促使配料漏斗13-1顺利通过供料管13-4进入到料桶9内,所述供料管13-4与桶盖10可拆卸连接,或供料管13-4采用波纹管,便于桶盖和搅拌装置升降。配料时粉剂物料输送装置向配料漏斗13-1定量输送对应的物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