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窑炉工艺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烟气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2.在冶金、水泥、电力、化工、机械制造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高温烟气。高温烟气具有温度高、成分复杂、烟气量大、烟气的温度和烟气量波动很大,随着工艺设备向大型化发展,这些设备所产生的烟气量很大。
3.现有技术中常见工业高温窑炉工艺烟气排出之后,均需要进行降温与除尘。由于工艺烟气中含有高浓度的水蒸汽,当水蒸汽冷凝变为液态水后,往往会出现烟气管道内积水、积泥的情况,还会使收尘设施等设备腐蚀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工业高温炉窑工艺烟气排出后,水蒸汽冷凝变为液态水,使烟气管道内积水、积泥,以及收尘设施等设备腐蚀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温烟气脱水装置,使高温烟气在管道内排出时冷凝为水流出管道,避免烟气管道内积水、积泥,收尘设施等设备腐蚀损伤。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烟气脱水装置,包括集水箱、循环水泵和高温烟气通道,所述集水箱的出水管通过循环水泵连接有进水管道,集水箱还连接有回水管道;所述高温烟气通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圆孔、底部对应开设有多个冷凝水出口,所述冷凝水出口处安装有导流罩,导流罩连接有水封弯管,所述水封弯管为“s”字形结构。在水封弯管底部弯头处注入水,能够避免本装置在对高温烟气进行了冷凝脱水时,烟气从冷凝水出口排出,污染到空气。
6.所述高温烟气通道内布设有多个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管与进水管,换热管与进水管为套管结构,换热管的顶部连接所述回水管道、且与回水管道相通;所述进水管的顶部穿过回水管道连接至进水管道、且与进水管道相通,进水管套设在换热管内,进水管的底部为开口结构、与换热管相通。换热机构安装在高温烟气通道内,能够使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水,降低烟气中的水蒸气浓度。
7.所述换热管穿过高温烟气通道的顶面伸入高温烟气通道内部,换热管的底部穿过冷凝水出口后伸入导流罩内;所述换热管和高温烟气通道的顶部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烟气通道顶部开设的圆孔内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法兰,所述换热管的上部安装有第一法兰,所述换热管套设在连接管内,换热管与连接管通过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配合固定连接。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使用,能够使换热管与连接管进行固定,防止在水回流到回水管道的过程中,换热管长时间受到重力的影响,换热管与进水管道的连接处产生裂缝。
9.进一步地,所述水封弯管的出水口下方设置有收集池,水封弯管的底部弯头处设
置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阀门。收集池能够收集到从水封弯管中排出的冷凝水。
10.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槽,所述进水管与换热管底部存在间隙。
11.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上连接有进水导管。能够使水通过导管注入到集水箱中。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机构安装在高温烟气通道内,在高温烟气排出的过程中,向进水管中输入水,水从换热管回流到回水管道的过程中,高温烟气与换热管的外表面相互作用,水蒸气冷凝为水从冷凝水出口流出,降低了烟气中的水蒸汽浓度,防止了烟气管道内积水、积泥,腐蚀损伤收尘设施等设备。
14.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机构为套管结构,水从管道流入进水管后,在压力的作用下,水从换热管底部向上回流,经过回水管道流进集水箱中,能够使集水箱中的水重复使用。
15.本实用新型对水蒸汽冷凝的水顺着换热管的外壁从冷凝水出口流进水封弯管,经过水封弯管后流进收集池中,排污管能够排出长时间积累在水封弯管弯头处的污水和积泥。
16.本实用新型水封弯管为“s”字形结构,在水封弯管底部弯头处注入水,能够避免本装置在对高温烟气进行了冷凝脱水时,烟气从冷凝水出口排出,污染空气。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烟气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9.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20.附图中标号为:1为高温烟气通道,2为集水箱,3为冷凝水出口,4为换热管,5进水管,6为导流罩,7为水封弯管,8为收集池,9为排污管,10为循环水泵,11为进水导管,13为进水管道,14为回水管道,15为阀门,16为连接管,17为第一法兰,18为第二法兰,19为缓冲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图3所示,一种高温烟气脱水装置,包括集水箱2、循环水泵10和高温烟气通道1,所述集水箱2的出水管通过循环水泵10连接有进水管道13,集水箱2还连接有回水管道14;所述高温烟气通道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圆孔、底部对应开设有多个冷凝水出口3,所述冷凝水出口3处安装有导流罩6,导流罩6连接有水封弯管7,所述水封弯管7为“s”字形结构。导流罩6为漏斗结构,导流罩6安装在高温烟气通道1的底部且与高温烟气通道1密闭连接。
23.所述高温烟气通道1内布设有多个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管4与进水管5,换热管4与进水管5为套管结构,换热管4的顶部连接所述回水管道14、且与回水管道14相通;所述进水管5的顶部穿过回水管道14连接至进水管道13、且与进水管道13相通,进水管5套设在换热管4内,进水管5的底部为开口结构、与换热管4相通,进水管5的顶部为漏斗结构,便于水从进水管道13流入到进水管5中。打开循环水泵10,水从集水箱2进入到进水管道13中,进而流入进水管5中,在压力的作用下,水从换热管4底部向上回流,在回流的过程中,高温烟气在换热管4外表面冷凝为水。
24.所述换热管4穿过高温烟气通道1的顶面伸入高温烟气通道1内部,换热管4的底部
穿过冷凝水出口3后伸入导流罩6内;所述换热管4和高温烟气通道1的顶部固定连接。
25.所述高温烟气通道1顶部开设的圆孔内安装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法兰18,所述换热管4的上部安装有第一法兰17,所述换热管4套设在连接管16内,换热管4与连接管16通过第一法兰17和第二法兰18相配合固定连接。使用螺栓将第一法兰17与第二法兰18进行固定,进而使换热管4与连接管16连接,防止换热管4长时间受到重力的影响,换热管4与进水管道13的连接处产生裂缝。
26.所述水封弯管7的出水口下方设置有收集池8,水封弯管7的底部弯头处设置有排污管9,排污管9上设置有阀门15。高温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和脏物,长时间使用本装置后,水封弯管7底部弯头处会积累污水和积泥,打开阀门15,能够使污水和积泥从排污管9排出。
27.所述换热管4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槽19,所述进水管5与换热管4底部存在间隙。缓冲槽19能够使回流的效果更好,防止回流速度过慢,影响高温烟气中水蒸汽的脱水效果。
28.所述集水箱2上连接有进水导管11。进水导管11连接有注水装置,注水装置通过进水导管11往集水箱2中注水。
29.使用时,首先高温烟气通道1下方的多个水封弯管7中均注入水,液面超过弯头处水封弯管7的高度。打开注水装置,通过进水导管11将水注入到集水箱2中,注满后关闭注水装置。
30.当高温烟气从高温烟气通道1排出时,启动循环水泵10,集水箱2中的水经过进水管道13依次流进高温烟气通道1内换热机构的进水管5中,在压力的作用下,水从换热管4底部向上回流到缓冲槽19中,水在换热管4内向上回流的过程中,高温烟气经过换热管4时,与换热管4的外表面接触,高温烟气中的水蒸汽冷凝为液态水,顺着换热管4的外表面流入到导流罩6中,进而流入到水封弯管7中,从水封弯管7的出水口流道收集池8中。
31.当水从换热管4底部向上回流到缓冲槽19中时,水位高于缓冲槽19高度后,水再从回水管道14流到集水箱2中。水流入到集水箱2中,再经过进水管道13流入进水管5中,依次循环。由于高温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杂质,本实用在长时间使用后,水封弯管中会存有污水和积泥,可以打开排污管9上的阀门15进行清理。
32.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