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50027发布日期:2022-08-24 08:1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伴随着生产过程难免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废气,这种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都对气体的排放标准有严格的限定,对污染气体进行治理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3.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净化的净化方式简单,效率比较低,对废气净化的不够彻底,使其净化后的废气仍然达不到排放标准,且废气净化一段时间后,进气管内的过滤网集聚尘垢,造成过滤网堵塞,从而影响废气的过滤效率。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净化装置对废气净化的不够彻底和进气管内过滤网尘垢集聚影响废气的过滤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塔本体,所述净化塔本体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且净化塔本体远离进气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净化塔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制冷结构,且净化塔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净化塔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清理结构,所述进水管的顶端连接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设置有喷孔,所述制冷结构的一端位于净化塔本体内侧设置有冷风槽,所述导流板的内侧设置有排气孔,且导流板的外侧设置有引流管。
6.优选的,所述净化塔本体的外壁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制冷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进气管和进水管上皆安装有水泵。
7.优选的,所述净化塔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除雾器,且净化塔本体上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布水管贯穿至净化塔本体的内部,且布水管与净化塔本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过滤网、连接杆、支撑架、清洁刷、固定板、锥形齿轮、转动杆和电机,且过滤网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刷,固定板远离清洁刷的一侧设置有锥形齿轮,锥形齿轮的上方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顶端安装有电机。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清洁刷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锥形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且转动杆与连接杆通过两个锥形齿轮活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与进气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支撑架、过滤网皆
通过轴承转轴转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板、制冷结构、引流槽和引流管,除尘后的废气通过排气孔移动至导流板的上方,制冷结构通过冷风槽喷出低温冷气,使废气中的混合油气中烃类各组分的温度低于凝点从气态变为液态,低落在倾斜的导流板上,并滑落至引流槽中且从引流管流出,使得废气油气分离,被彻底净化,净化后的废气经过除雾器处理后,通过排气管流出,有效解决了净化装置对废气净化的不够彻底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气管、电机、连接杆、转动杆、清洁刷和锥形齿轮,进气管长期使用后,控制电机运行,使其通过转动杆带动锥形齿轮转动,锥形齿轮转动时与另一个锥形齿轮啮合,从而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时,带动外壁的两组固定板以及清洁刷转动,使清洁刷在转动时对过滤网的两面进行清扫,防止尘垢堵塞,有效解决了进气管内过滤网尘垢集聚影响废气的过滤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布水管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净化塔本体;2、观察窗;3、进气管;4、清理结构;401、过滤网;402、连接杆;403、支撑架;404、清洁刷;405、固定板;406、锥形齿轮;407、转动杆;408、电机;5、水泵;6、布水管;7、喷孔;8、进水管;9、制冷结构;10、冷风槽;11、导流板;12、排气孔;13、引流管;14、引流槽;15、除雾器;16、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2.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塔本体1,净化塔本体1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3,且净化塔本体1远离进气管3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8,净化塔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制冷结构9,且净化塔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板11,净化塔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16,进气管3的内部设置有清理结构4,进水管8的顶端连接有布水管6,布水管6上设置有喷孔7,制冷结构9的一端位于净化塔本体1内侧设置有冷风槽10,导流板11的内侧设置有排气孔12,且导流板11的外侧设置有引流管13。
23.净化塔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观察窗2,制冷结构9的数量为两个,进气管3和进水管8上皆安装有水泵5,观察窗2用于观察净化塔本体1内部的废气净化情况,两个制冷结构9运行,制出不同低温,用于对废气进行油气分离,水泵5用于控制进气管3以及进水管8中气体、液体的流动。
24.净化塔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除雾器15,且净化塔本体1上设置有引流槽14,布水管6贯穿至净化塔本体1的内部,且布水管6与净化塔本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除尘后的废气通过排气孔12移动至第一个导流板11的上方,此时制冷结构9运行通过冷风槽10喷出低温冷气,使废气中的混合油气中烃类各组分的温度低于凝点从气态变为液态,低落在倾斜的导流板11上,并滑落至引流槽14中,从而从引流管13流出,进行收集处理,余下仍保持气态的废气,上升至第二个导流板11上方,经过制冷结构9的超低温处理,再次使废气中的其他烃类组分冷凝成液态,并掉落流出,使得废气被彻底净化。
25.清理结构4包括过滤网401、连接杆402、支撑架403、清洁刷404、固定板405、锥形齿轮406、转动杆407和电机408,且过滤网401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402,并且连接杆402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板405,固定板405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刷404,固定板405远离清洁刷404的一侧设置有锥形齿轮406,锥形齿轮406的上方设置有转动杆407,转动杆407的顶端安装有电机408,进气管3长期使用后,控制电机408运行,使其通过转动杆407带动锥形齿轮406转动,锥形齿轮406转动时与另一个锥形齿轮406啮合,从而带动连接杆402转动,连接杆402转动时,带动外壁的两组固定板405以及清洁刷404转动,使清洁刷404在转动时对过滤网401的两面进行清扫,防止尘垢堵塞。
26.连接杆402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架403,清洁刷404的数量为两个,锥形齿轮406的数量为两个,且转动杆407与连接杆402通过两个锥形齿轮406活动连接,支撑架403用于对连接杆402进行支撑,两个清洁刷404用于对过滤网401的两面进行清扫。
27.转动杆407与进气管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连接杆402与支撑架403、过滤网401皆通过轴承转轴转动连接,连接杆402在支撑架403的支撑下转动时,带动外壁的两组固定板405以及清洁刷404转动,使清洁刷404在转动时对过滤网401的两面进行清扫。
28.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图1和图3-4所示,进气管3长期使用后,控制电机408运行,使其通过转动杆407带动锥形齿轮406转动,锥形齿轮406转动时与另一个锥形齿轮406啮合,从而带动连接杆402转动,连接杆402转动时,带动外壁的两组固定板405以及清洁刷404转动,使清洁刷404在转动时对过滤网401的两面进行清扫,防止尘垢堵塞。
29.根据图1-2和图5-6所示,废气通过进气管3进入到净化塔本体1中,此时控制水泵5运行,使其净化塔本体1中的水过滤后通过进水管8进入到布水管6中,并通过多个喷孔7喷出,对废气中的灰尘以及颗粒物进行沉降,沉降的灰尘以及颗粒物堆积在净化塔本体1的底部,除尘后的废气通过排气孔12移动至第一个导流板11的上方,此时制冷结构9运行通过冷风槽10喷出低温冷气,使废气中的混合油气中烃类各组分的温度低于凝点从气态变为液态,低落在倾斜的导流板11上,并滑落至引流槽14中,从而从引流管13流出,进行收集处理,余下仍保持气态的废气,上升至第二个导流板11上方,经过制冷结构9的超低温处理,再次使废气中的其他烃类组分冷凝成液态,并掉落流出,使得废气油气分离被彻底净化,净化后的废气经过除雾器15处理后,通过排气管16流出。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