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80961发布日期:2022-08-17 10:56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
3.在水利工程中,通常需要通过水泵进行水流的输送,而使用水泵需要将水泵放置到河流中,而河流的底部一般含有较多的淤泥,在水泵放置到河流中后,水泵的底部需要与淤泥接触,容易使淤泥堵塞水泵自带的过滤设施,这样会影响水泵的过滤效果,继而影响水泵的输水作业。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清理便捷、防护效果好的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包括:水泵;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的上,安装框的顶部开设有环形通槽;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通槽内;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框的内壁上;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调节螺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并与所述调节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调节螺筒,所述调节螺筒螺纹套设在所述调节螺杆上,所述调节螺筒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框的下方;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框的下方,所述移动板的顶部与所述调节螺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设置在所述水泵上。
7.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环形连接板、防护框、转动电机、环形凹槽、转动环和两个清理板,所述环形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上,所述防护框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上,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框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环形凹槽开设在所述环形连接板的外壁上,所述转动环转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两个所述清理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环的外壁上。
8.优选的,所述转动环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环形齿条,所述防护框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连接通槽,所述连接通槽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轴上固定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圈贯穿连接通槽与所述环形齿条啮合。
9.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密封环槽,所述转动环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密封环槽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框内并与所述安装框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11.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锥。
12.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呈环形斜面设置。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通过安装框、移动板的作用,可以避免水泵和河道底部淤泥接触,从而避免淤泥堵塞水泵上的过滤机构,提高对水泵的保护效果,且通过调节电机、调节螺杆、调节螺筒和移动板可以调节安装框和水泵的高度,避免河道底部淤泥过多而造成过滤网堵塞;
15.通过转动电机、齿轮、转动环和两个清理板的设置,可以对过滤网进行清理,从而保证过滤网的清洁,继而保证水泵的正常输水作业,且通过过滤网的设置,可以在水流进入水泵前对水流进行过滤,从而提高对水泵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中转动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中安装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水泵;2、安装框;3、过滤网;4、固定板;5、调节电机;6、调节螺杆;7、调节螺筒;8、移动板;9、限位杆;10、环形连接板;11、防护框;12、转动电机;13、环形凹槽;14、转动环;15、清理板;16、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请结合参阅图1-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中转动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中安装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包括:水泵1;安装框2,所述安装框2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1的上,安装框2的顶部开设有环形通槽,通过安装框2,可以对水泵1的底部进行包裹,从而对水泵1自带的过滤机构进行保护,避免河道中的杂质与水泵1底部碰撞,从而提高对水泵1的保护效果;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通槽内,通过过滤网3的设置,可以在水流进入水泵1前对水流进行过滤,从而提高对水泵1的保护效果;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框2的内壁上;调节电机5,所述调节电机5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4的顶部,通过调节电机5可以调节移动板8与安装框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水泵1与河道底部的距离;调节螺杆6,所述调节螺杆6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板4的底部,所述调节螺杆6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板4的上方并与所述调节电机5的转动轴固定连接;调节螺筒7,所述调节螺筒7螺纹套设在所述调节螺杆6上,所述
调节螺筒7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框2的下方,通过调节螺杆6和调节螺筒7的设置,可以采用螺纹推动的方式推动移动板8移动,提高移动板8移动的稳定性;移动板8,所述移动板8设置在所述安装框2的下方,所述移动板8的顶部与所述调节螺筒7的底端固定连接;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设置在所述水泵1上。
23.通过清理机构可以对过滤网3进行清理,从而避免水中杂质停留在过滤网3上,从而避免过滤网3堵塞,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环形连接板10、防护框11、转动电机12、环形凹槽13、转动环14和两个清理板15,所述环形连接板10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1上,所述防护框11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1上,所述转动电机12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框11的一侧内壁上,通过转动电机12的设置可以为清理板15的移动提供动力,所述环形凹槽13开设在所述环形连接板10的外壁上,所述转动环14转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13内,转动环14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环形滑动槽,转动环14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环形嵌槽,环形嵌槽内嵌套有多个滚珠,多个滚珠分别与两个环形滑动槽滚动连接,两个所述清理板15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环14的外壁上。
24.所述转动环14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环形齿条,所述防护框1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连接通槽,所述连接通槽与所述环形凹槽13连通,所述转动电机12的转动轴上固定套设有齿轮16,所述齿轮16的外圈贯穿连接通槽与所述环形齿条啮合,通过环形齿条和齿轮16的设置,可以完成动力的传递,使转动电机12带动转动环14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清理板15转动。
25.所述环形凹槽1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密封环槽,所述转动环14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密封环槽滑动连接,通过密封环槽和密封圈的设置,可以使转动环14和环形连接板10之间形成一个转动密封连接关系,避免水流进入防护框11内。
26.所述移动板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框2内并与所述安装框2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通过限位杆9的设置,可以为移动板8的移动进行限位,从而保证移动板8移动的稳定性。
27.所述移动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锥,通过多个定位锥的设置,可以提高移动板8与河道底部的接触稳定性。
28.所述安装框2的顶部呈环形斜面设置,通过将安装框2的顶部设为斜面,可以使停留在过滤网3顶部的杂质可以自动滑落,提高过滤网3的清洁效果。
29.本实施例中:
30.使用时,将水泵1放置到河道中,使安装框2移动板8与河道底部接触,且移动板8的底部会与河道底部淤泥直接接触,启动调节电机5带动调节螺杆6转动,随之带动调节螺筒7转动,在限位杆9的作用下,使移动板8移动,在力的反向作用下,可以使安装框2带动水泵1上升,从而使水泵1脱离淤泥,避免安装框2顶部的过滤网3受到淤泥堵塞,且通过多个定位锥可以提高移动板8和河道底部接触的稳定性,保证水泵1放置的稳定性;
31.通过过滤网3的作用,可以避免河道杂质进入安装框2内,从而保证进入水泵1内的水流的纯净,且可以启动转动电机12带动齿轮16进行转动,通过环形齿条带动转动环1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清理板15进行转动,通过两个清理板15可以对过滤网3进行清理,避免杂质停留在过滤网3上堵塞过滤网3,从而保证过滤网3的流通性,保证水泵1可以正常进
行输水作业。
3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管理水泵进水过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通过安装框2、移动板8的作用,可以避免水泵1和河道底部淤泥接触,从而避免淤泥堵塞水泵1上的过滤机构,提高对水泵1的保护效果,且通过调节电机5、调节螺杆6、调节螺筒7和移动板8可以调节安装框2和水泵1的高度,避免河道底部淤泥过多而造成过滤网3堵塞;
34.通过转动电机12、齿轮16、转动环14和两个清理板15的设置,可以对过滤网3进行清理,从而保证过滤网3的清洁,继而保证水泵1的正常输水作业,且通过过滤网3的设置,可以在水流进入水泵1前对水流进行过滤,从而提高对水泵1的保护效果。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