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泥渣中和的反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8679发布日期:2022-08-09 19:1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泥渣中和的反应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罐,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泥渣中和的反应罐。


背景技术:

2.聚合氯化铝是目前为常见的净水药剂之一,具有使用量大,市场环境好等特点,随着聚合氯化铝的发展,聚合氯化铝生产厂家也越来越多,在采用不用的生产工艺生产聚合氯化铝时,不可避免就会有相应的生产废渣,这种废渣是一种粘稠胶状的弱酸性物质,含大量的水份,无论堆放填埋都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泥渣中和的反应罐,解决了现有的泥渣呈酸性无法直接进行排放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用于泥渣中和的反应罐,包括反应罐本体和设置在反应罐本体上的螺旋送料机,所述螺旋送料机的一端设置在反应罐本体的内部,所述反应罐本体内对称铰接有过滤板一,两所述过滤板一位于螺旋送料机的下方,所述反应罐本体内对称设置有便于调节过滤板一的调节装置,所述反应罐本体内底壁上设置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贯穿反应罐底部且固定有电磁控制阀一,所述排污管顶部固定有滤网,所述反应罐本体顶部固定有中和罐,所述中和罐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贯穿反应罐本体且设置在反应罐本体内,所述出料管上固定有电磁控制阀二,所述反应罐本体内设置有便于搅拌泥渣的搅拌装置。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泥渣的酸碱性进行中和时,先将泥渣通过螺旋送料机输送到反应罐本体内,泥渣会落到过滤板一上,通过过滤板一使得可以对泥渣内的水分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会落到储水槽内启动电磁控制阀一使得污水可以通过排污管被排走,当泥渣内水分过滤到差不多时通过调节装置从而使得两过滤板一进行翻折,泥渣落到反应罐本体底部,这时在启动电磁控制阀二,使得中和罐内提前防止的石灰粉会通过出料管落到反应罐本体内,当石灰粉掉落到泥渣上时,在通过启动搅拌装置从而对泥渣与石灰粉进行搅拌使得两者可以充分进行混合,便于对泥渣进行转变为中性物质,使得可以二次利用。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和空心柱,所述反应罐本体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反应罐本体的内顶壁上固定有气缸二,所述空心柱转动设置在反应罐本体的内顶壁上,所述空心柱的一端贯穿反应罐本体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搅拌杆滑动且转动设置在空心柱内,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与搅拌杆顶部转动配合,所述空心柱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滑槽,所述搅拌杆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泥渣内的水分被大量过滤后且过滤板一进行翻折泥渣掉落到反应罐本体底部时,启动气缸二,通过气缸二活塞杆的伸出从而推动搅拌杆进行滑动,直至搅拌杆滑动到指定位置这时在启动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空心柱进行转动,空心柱在转动的过程中还会推动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块进行滑动,利用滑动从而可以推动搅拌杆进行转动。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两连接杆二和连接杆一,所述反应罐本体顶部固定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贯穿反应罐本体且与连接杆一固定,两所述连接杆二的一端分别与两过滤板一铰接配合,所述连接杆二的另一端与连接杆一铰接配合。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打开两过滤板一使得搅拌杆可以向下伸缩式,启动气缸一,通过气缸一活塞杆的伸出从而带动连接杆一伸出,通过连接杆一从而推动连接杆二进行滑动,利用连接杆二从而推动两过滤板一进行翻转,实现了两过滤板一的打开。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应罐本体的内底壁上滑动设置有推板,且所述反应罐本体的外壁上固定有气缸三,所述气缸三的活塞杆贯穿反应罐本体的侧壁且与推板固定,所述反应罐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推板所对应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有密封条,所述盖板通过锁扣固定在反应罐本体上。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泥渣混合完成后打开锁扣,使得盖板不在被固定,这时启动气缸三,通过气缸三活塞杆的伸出从而推动推板进行滑动,利用推板的移动从而推动反应罐本体内处理完成的泥渣被推出反应罐本体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应罐本体的顶部侧壁上固定有土壤ph值分析计,所述土壤ph值分析计外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固定在反应罐本体的外壁上。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泥渣混合完成后可启动土壤ph值分析计,通过土壤ph值分析计对泥渣的酸碱性进行检测,检测得出的数据可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和罐顶部开设有倒药孔,所述倒药孔上螺纹配合的密封盖。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中和药剂通过倒药孔倒入中和罐内,通过密封盖对中和罐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外界的水分进入中和罐中导致药剂结块。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应罐本体上固定有控制器。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器从而起到控制气缸一、气缸二、驱动电机的运行状态,使得气缸一、气缸二、驱动电机使得保持合适的运行状态。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反应罐本体的半剖示意图;
21.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过滤板一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反应罐本体;2、螺旋送料机;3、过滤板一;4、调节装置;5、储水槽;6、排污管;7、电磁控制阀一;8、中和罐;9、出料管;10、电磁控制阀二;11、搅拌装置;12、搅拌杆;13、空心柱;14、驱动电机;15、气缸二;16、滑槽;17、滑块;18、连接杆二;19、连接杆一;20、气缸一;21、推板;22、气缸三;23、贯穿孔;24、盖板;25、密封条;26、土壤ph值分析计;27、
显示屏;28、倒药孔;29、密封盖;30、控制器;31、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见图1至3,一种用于泥渣中和的反应罐,包括反应罐本体1和设置在反应罐本体1上的螺旋送料机2,螺旋送料机2的一端设置在反应罐本体1的内部,当需要对泥渣的酸碱性进行中和时,先将泥渣通过螺旋送料机2输送到反应罐本体1内,反应罐本体1内对称铰接有过滤板一3,两过滤板一3位于螺旋送料机2的下方,泥渣会落到过滤板一3上,通过过滤板一3使得可以对泥渣内的水分进行过滤,反应罐本体1内底壁上设置有储水槽5,储水槽5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6,排污管6的一端贯穿反应罐底部且固定有电磁控制阀一7,滤后的水会落到储水槽5内启动电磁控制阀一7使得污水可以通过排污管6被排走,排污管6顶部固定有滤网31,通过滤网31从而起到过滤泥渣的作用,防止泥渣会进入排污管6内。
25.见图3,反应罐本体1内对称设置有便于调节过滤板一3的调节装置4,当泥渣内的水分被过滤了差不多时启动调节装置4,通过调节装置4从而转动过滤板一3使得泥渣可以落入储水槽5内,调节装置4包括两连接杆二18和连接杆一19,反应罐本体1顶部固定有气缸一20,当需要推动过滤板一3进行翻折时启动气缸一20,气缸一20的活塞杆贯穿反应罐本体1且与连接杆一19固定,通过气缸一20活塞杆的伸出从而带动连接杆一19伸出,两连接杆二18的一端分别与两过滤板一3铰接配合,连接杆二18的另一端与连接杆一19铰接配合,通过连接杆一19从而推动连接杆二18进行滑动,利用连接杆二18从而推动两过滤板一3进行翻转,实现了两过滤板一3的打开,当过滤板一3打开时,泥渣会通过重力的作用掉落到反应罐本体1底部。
26.见图1,反应罐本体1顶部固定有中和罐8,中和罐8顶部开设有倒药孔28,倒药孔28上螺纹配合的密封盖29,提前通过倒药孔28在中和罐8内放置中和药物,中和罐8底部连接有出料管9,出料管9的一端贯穿反应罐本体1且设置在反应罐本体1内,出料管9上固定有电磁控制阀二10,当需要对泥渣进行中和处理时,启动电磁控制阀二10,使得中和罐8内的中和药物进入反应罐本体1内,从而对泥渣进行中和处理。
27.见图2,反应罐本体1内设置有便于搅拌泥渣的搅拌装置11,利用搅拌装置11从而可搅拌泥渣使得污泥与中和药剂进行快速混合,从而提高污泥的处理效率,搅拌装置11包括搅拌杆12和空心柱13,反应罐本体1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4,反应罐本体1的内顶壁上固定有气缸二15,空心柱13转动设置在反应罐本体1的内顶壁上,空心柱13的一端贯穿反应罐本体1且与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搅拌杆12滑动且转动设置在空心柱13内,气缸二15的活塞杆与搅拌杆12顶部转动配合,为了将原本位于过滤板一3上方的搅拌杆12升降到反应罐本体1底部时启动气缸二15,利用气缸二15的活塞杆推动搅拌杆12伸出,从而将搅拌杆12伸到合适的地方,空心柱13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滑槽16,搅拌杆12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与滑槽16相配合的滑块17,滑块17滑动设置在滑槽16内,当搅拌杆12移动的合适的位置时启动驱动电机14,利用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带动空心柱13进行转动,空心柱13在转动时会带
动滑槽16进行转动,利用滑槽16从而推动滑块17进行转动,利用滑块17从而带动搅拌杆12进行转动,从而利用搅拌杆12可使得泥渣与中和药物进行快速混合,从而提高效率。
28.见图1和2,反应罐本体1的顶部侧壁上固定有土壤ph值分析计26,土壤ph值分析计26外接有显示屏27,显示屏27固定在反应罐本体1的外壁上,当泥渣混合完成后可启动土壤ph值分析计26,通过土壤ph值分析计26对泥渣的酸碱性进行检测,检测得出的数据可在显示屏27上显示出来。
29.见图3,反应罐本体1的内底壁上滑动设置有推板21,且反应罐本体1的外壁上固定有气缸三22,气缸三22的活塞杆贯穿反应罐本体1的侧壁且与推板21固定,反应罐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推板21所对应的贯穿孔23,贯穿孔23上铰接有盖板24,盖板24上固定有密封条25,盖板24通过锁扣固定在反应罐本体1上,当泥渣混合完成后打开锁扣,使得盖板24不在被固定,这时启动气缸三22,通过气缸三22活塞杆的伸出从而推动推板21进行滑动,利用推板21的移动从而推动反应罐本体1内处理完成的泥渣被推出反应罐本体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